第179章 朱厚照被召回
字數:5039 加入書籤
果不其然,雲中的衙役在城中搜索的一夜,並未見到那所謂刺客的絲毫影子。
朱厚照和謝至的折子倒是由賀良連夜送去了京師。
昨日乃是除夕,城中百姓歡慶了一夜,淩晨之際才剛入睡,賀良打馬前行,在整個街道中顯得尤為清脆。
賀良一路急行,敲開謝府大門,顧不上多說,第一句便出言問道:“老爺可在?”
那門子打了個哈欠,懶洋洋的回道:“在,今日老爺不用去上朝,應當還未起。”
賀良也沒做做回應,急急忙忙的就朝著謝遷的房間而去。
咚咚咚
急促敲打了幾聲之後,房門應聲而開,見到門口的賀良,謝遷有些詫異,有些擔憂的問道:“你怎回來了?雲中又出何事了?”
雲中隔三差五的就出個事情,謝遷也習慣了。
賀良策馬跑了一夜,摘掉帽子,頭上冒著熱氣,回道:“有刺客往縣衙刺殺殿下”
賀良隻說了一句,謝遷便脫口問道:“什麽?殿下現在怎樣?”
那可是當朝太子,他若是出個什麽事情,整個謝家也擔待不起啊。
賀良隨即回道:“老爺放心,殿下沒事,穀大用受了些傷,少爺與刺客交手之時手腕之處被劃傷,沒大礙,小人從雲中出來的時候,少爺已撒開人馬在全城搜捕刺客了,不過少爺說,找到刺客已是不易,畢竟雲中湧進的流民不少,排查並不易,唯一辦法還隻能是加派人手保護著殿下”
說著,賀良便從懷中拿出了折子,道:“這是少爺和殿下寫與陛下的折子。”
謝遷從賀良手中接過兩份折子,打開謝至的,瞧了上麵內容後,道:“老夫馬上進宮,你現在府中等著消息吧。”
謝至在折子上已經說明,朱厚照在雲中曆練的已是差不多了,也是時候該回宮了。
謝遷正好也有此意,知曉謝至的心思後,進宮之後也可知曉與弘治皇帝怎麽說。
其實朱厚照從一開始被謝至帶出京的時候,謝遷就有些不太讚成,隻不過,那是自家兒子,他不好去拆自家兒子的台罷了。
參與著處理些朝政也能曆練,又何必非得要出京。
帶著折子進了宮的時候,弘治皇帝宿在坤寧宮中還未起。
畢竟一年也就隻有這一日歇息的時間,滿朝文武都休息了,弘治皇帝也終於可放鬆一下了。
內宮也不是謝遷一個外臣能夠進入的,謝遷進宮知會了內伺,內伺又傳到了蕭敬那裏,廢了好幾道工序才終於把消息傳進了坤寧宮。
弘治皇帝正與張皇後以及朱秀榮吃著早飯,聽聞蕭敬匯報,愣了一下,道:“出了何事?”
蕭敬搖頭回道:“不太清楚,聽下麵人說,謝公還挺著急的”
不管是何事,謝遷火急火燎的進宮必定不是小事?
弘治皇帝從一旁宮女那裏取了帕子擦了嘴,起身道:“走,去瞧瞧。”
弘治皇帝正要走,朱秀榮卻是拉起了其衣角,道:“父皇,是哥和謝至那裏出事了嗎?”
弘治皇帝頓了一下,微微一笑,溫和問道:“怎會如此說?”
朱秀榮瞪著眼睛,頗具天真的回道:“秀榮猜的,父皇,哥和謝至何時回來啊,他們都好久不曾帶秀榮一塊出去玩了?”
朱秀榮雖沒說出個所以然了,但弘治皇帝卻也猜想到這方麵之上了。
若是朝中的其他事情,謝遷絕不會這麽一大早單獨進宮的,至少會與李東陽和劉健通過氣,三人一塊來的。
對朱秀榮的問題,弘治皇帝帶著笑容,滿是寵溺的回道:“他們兩個有緊要事情,等他們得空了,朕便讓他們回來”
朱秀榮作為弘治朝唯一的公主,弘治皇帝對他自是傾注了全部的寵溺。
從坤寧宮出來後,弘治皇帝便直奔暖閣而去。
去了暖閣的時候,謝遷已等了許久,見到弘治皇帝進來匆匆見禮,道:“陛下,賀良連夜送來了消息,昨晚有刺客潛入雲中縣衙刺殺於殿下”
謝遷的下半段話還未說完,弘治皇帝便驚呼出聲,道:“太子無大礙吧?”
謝遷搖頭回道:“殿下沒事,陛下這是殿下和謝至送回來的折子”
謝遷直接把兩份折子遞給了弘治皇帝的手中。
弘治皇帝率先翻看的是朱厚照的。
此時,謝遷便開口道:“陛下,臣以為是時候把殿下召回京中了,雲中縣衙衙役有限,恐是很難護衛殿下安全,再者說,殿下身為儲君,長久離京,終究不妥。”
對謝遷的建議,弘治皇帝並未馬上回答,在扛活朱厚照的折子後,又瞧了謝至的,並未對謝遷的意見做回應,反倒是問道:“此番行刺太子可能是何人?”
刺客的蹤跡並沒有抓到,謝遷也隻能是猜測了,回道:“暴民,外族,皇親王族皆有可能刺客若能抓到,那行刺之事基本還不算太大,若刺客就此了無音訊,便可見此番行刺陰謀甚大。”
謝遷分析的有理有據,弘治皇帝神情嚴肅,不發一言。
曆朝曆代太子哪個都得經過幾次陰謀與刺殺的,若沒經曆過這些東西,都不會有人相信,其是從太子之位上走來的。
朱厚照沒有其他兄弟,相對於其他太子已算是幸運了。
弘治皇帝希望自己兒子成才,但卻也會更希望自己兒子平安的。
出了這個事情,沒有謝至的奏折,沒有謝遷的勸諫,都得把自家兒子召回來了。
怎麽說來,宮中還是要安全一些的。
沒有任何的遲疑,弘治皇帝直接下旨,道:“傳旨東宮衛,即刻出發往雲中,接回太子,不得有誤,另外傳旨謝至,繼續搜捕行刺之人。”
即便知曉這些刺客很難找到,但找還是得找的。
有了弘治皇帝的旨意,東宮衛很快便往雲中的方向趕去。
弘治皇帝的這兩道旨意一出,朱厚照被刺殺的消息還是很快在京中傳播而來。
謝至在京中雖也沒做過太多得罪人的事情,但他在雲中所行之事卻還是讓不少人有些忌憚了。
一時之間,自是會有不少人說謝至蠱惑朱厚照,還說把朱厚照帶出京師,純粹就是居心不良。
有謝家的地位鎮壓著,又有兀良哈那次事件張彩的前車之鑒,一些朝臣倒也不敢太過明目張膽。
周壽可不鳥這個,好不容易抓住了這個機會豈能輕易錯過。
先是在周太後那裏告了謝至的狀,之後又親自到弘治皇帝那裏細數了謝至一大堆的毛病,最後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好像自己是全天下最純潔的那個,要弘治皇帝務必聽他之言。
弘治皇帝放縱這些皇親貴戚,可不代表弘治皇帝不知曉是非了。
周家這些年的張狂,弘治皇帝也不是不知曉。
隻是,有時候為了大局,不得不帶著這些包袱負重前行罷了。
對周壽的問題,弘治皇帝抬頭道:“慶雲侯不必操心了,朕已遣謝至搜捕刺客了,當初太子出去也是朕應允的,不說現在太子並未出事,就是真有個三長兩短,也不可全部歸罪於謝至一人。”
弘治皇帝態度這般堅定,周壽倒是不好再繼續了。
隻是,弘治皇帝如此護著謝至,周壽有些嫉妒了。
弘治皇帝雖說也護著他周家,可周家子弟卻是沒有一人得其器重。
周壽他也明白,他周家現在的榮譽不過隻是因周太後的關係。
沒有了周太後,沒有了弘治皇帝,他周家現有的這些榮華富貴很快也就煙消雲散了。
隻有自家子孫後代有了出息,才能使得周家興旺下去。
“陛下,周平年紀也不小了,讀書也不用功,可否給他謀個差事?”
這個事情對弘治皇帝來講倒不難,也沒做深思,直接便應承了下來,道:“那就讓他去金吾衛做個百戶罷了。”
金吾衛作為皇帝親軍,能如此的也隻有勳戚之地。
也隻有些地方,才不需要過多考校才能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