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控製異族的利器

字數:3512   加入書籤

A+A-




    沒有絲毫意外,烏桓大軍沒有堅持過半個時辰,便全軍覆沒了。

    蹋頓總算還有些傲氣,在公孫瓚等人即將殺來,本身無所遁形之際,選擇了自殺。

    幽州戰事在這一刻平定。

    打掃戰場的時候,公孫瓚長籲口氣:“唉!真是可惜了幽州百姓,他們全都是無辜的,此一戰之後,幽州不知要過多久,才能恢複到往日的繁盛。”

    李靖策馬向前,淡然回道:“珀圭兄心係百姓,實在令人敬佩,不過你切莫擔心百姓,因為咱們薛大將軍早已把百姓全都救下了。”

    公孫瓚微怔,用驚詫的目光凝視著薛仁貴:“薛兄,此事當真?”

    薛仁貴淡然一禮,嗯的一聲點頭道:“除了被烏桓賊廝當場斬殺的,隻要是拉到彰武大營的幽州百姓,已經全被末將解救了!”

    “哈哈哈!”公孫瓚大笑一聲,“薛兄,你可真是一員福將啊,竟然......竟然帶著這麽點人馬,殺到烏桓的彰武大營,你可真行啊!”

    薛仁貴聳了聳肩,淡然道:“沒有什麽!若是沒有我家主公的全力支持,我又豈敢孤身入那苦寒之地!

    不過這一戰的收入實在是太大了,不僅搗毀了烏桓大營,殺了數千烏桓族人,還繳獲了大量的牛羊帳篷!”

    公孫瓚神色駭然道:“什麽?薛兄你......你竟然繳獲了烏桓的牛羊帳篷?繳獲了多少?現在何處?”

    薛仁貴老實回答道:“保守估計,至少五六十萬牛羊吧,帳篷具體有多少,我不太清楚,反正一大車根本拉不下,此時應該還在邊線,正在往回趕。”

    “哦對了!”

    薛仁貴忙轉頭望向李靖:“此事還得麻煩藥師你,派人去接應一下,畢竟這批物資實在是有點太大了!”

    一旁的公孫瓚已經驚詫到無以複加,他一直在默默念叨著“五十萬牛羊”的字樣,一雙眼恨不得從眼眶裏蹦出來,摔成個稀巴爛!

    別人或許不知道五十萬牛羊對於烏桓一族有什麽樣的意義,但公孫瓚卻非常清楚,烏桓乃是個小族,遠不及西方的鮮卑、匈奴、羌胡,五十萬牛羊基本上已經是全部烏桓人的資產了,如果沒有這批資產,他們今年的冬天應該會是極為艱難的!

    李靖似乎察覺到了公孫瓚的異樣,走到其身旁,輕聲言道:“珀圭兄投降吧,幽州百姓需要你,我家主公同樣也需要你!”

    薛仁貴同樣報以熾熱的目光:“珀圭兄,我家主公曾說過,你是這個時代的英雄,時代不應該忘記你,你應該繼續大放異彩!”

    公孫瓚沉吟良久,終於還是點點頭,簡單嗯了一聲,權作回應。

    十餘日後,三人安排好了幽州的一切軍政要務後,隻身返回內陸,在路過冀州的時候,公孫瓚便發現鄴城外已經開始動工,正在修建道路,而黃河沿岸的渡口已然全部恢複,船隻可以正常通行,不過全都是官船,還沒有絲船。

    又過了兩日,三人返回汝南汝陽,袁桓親率百官相迎,替公孫瓚等人接風洗塵。

    酒宴之上。

    一陣推杯換盞之後,氣氛變得融洽起來。

    袁桓手舉酒樽,相邀公孫,輕聲言道:“珀圭,如果本公子繼續命你執掌幽州,你可有什麽辦法,在百年,甚至千年內,讓異族不敢南顧嘛?”

    公孫瓚眼神先是放光,而後卻黯淡下來,如果是尋常將軍,怕是要立刻開口大談如何治理幽州,要采取什麽樣的措施,甚至恨不得立刻給袁桓打包票,那畢竟是鎮守一方的大將,相當於後世的邊防軍區司令的角色啊!

    可是公孫瓚卻沒有,因為袁桓的後半句,讓他真的不敢隨意回答,其實這樣的問題,公孫瓚自己想過很多次,異族是不可能完滅的,總會有殘餘的勢力,恨意讓他們會隱忍起來,早晚發展起來,待到實力壯大,繼續與你周旋!

    袁桓要麽不開口,一開口便是百年、千年不敢南顧,作為一個常年戍守邊防的司令而言,這樣的吹牛皮,他打心眼裏不敢!

    良久,公孫瓚默然不語。

    袁桓輕聲道:“珀圭,你切莫緊張!如果你沒有辦法的話,不知是否可以采取本公子的辦法,這個辦法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落實,但在我而言,卻是最能從根本上解決異族的辦法,或者說是唯一辦法!”

    公孫瓚驚詫:“哦?主公難道有什麽妙計?”

    袁桓擺了擺手:“妙計談不上,不過是個笨辦法而已,你常年戍守邊疆,與異族賊人接觸甚多,對那裏的地形、氣候等條件十分熟悉,幫我參謀參謀,提提意見,看此法是否可行!”

    公孫瓚洗耳恭聽。

    “此法名叫囚籠政策!”

    袁桓豪飲一尊,開始解釋何謂囚籠政策:“顧名思義,便是將整個草原,變成一個巨大的牢籠,將異族關在籠子裏的政策!”

    公孫瓚頓時被吸引住了,這樣的辦法,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想必珀圭也已經看到了,鄴城已經開始修路,按照本公子的計劃,道路最晚可以在明年年初,橫穿整個幽州,直接修到柳城!”

    “公路有什麽作用呢?最簡單的一點,他可以減少咱們軍隊支援的時間,讓軍隊可以更快的抵達相應的地方!”

    “以前需要三個時辰的路程,現在或許隻需要一個時辰即可,以前需要翻山越嶺,可能修好道路以後,可以直線抵達,極為方便!”

    公孫瓚越聽越覺得有趣,袁桓越講也越覺得可行。

    “當然!修路不過是第一步而已,第二步便是要在草原上建碉堡,碉堡與碉堡之間,用道路相連接,四通八達,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支援。”

    “碉堡一旦如天上的繁星一樣在草原分布,那麽咱們的囚籠框架便基本算是完成,在其中進駐百餘常駐精兵,以屯田和傳譯相結合,便更能掩飾其真正作用。”

    “每隔一段距離,或者每方圓多少裏範圍內,要有一個大型的碉堡,亦或是草原城鎮,那裏駐紮大量的精兵,可以隨時隨地完成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