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4、繪畫測試

字數:4099   加入書籤

A+A-


    當小白拿著兩瓶小熊飲料飛快地跑回來時,喜兒在食物玩具屋裏也結束了過家家。
    她做了三道菜,給娃娃盛了一大碗,自己一小碗,還有一碗是送給小白的。
    這一碗裏有蔬菜有牛肉,米飯堆的高高的。
    “給你喝,喜娃娃,拿著。”
    小白總把小熊飲料遞給她,同時從她手裏接過了這一盤飯菜。
    還有一瓶是給小小白的,不過這小家夥此刻倒在了食物玩具屋裏,呼呼大睡呢。
    今天起的有點早,這小家夥躺在食物玩具屋裏玩布娃娃,玩著玩著就睡著了。
    小白過去把她喊醒,送了一瓶小熊飲料。
    在隔壁房間裏,譚錦兒已經出來和喜兒匯合了。
    女醫生整理了所做的筆記,給喜兒製作了一個人物畫像。
    不過僅僅靠食物玩具屋是不夠的,也不準確,所以還需要其他的工具輔助。
    目前不急。
    她把喜兒她們請到休息區去,這裏一排排的沙發,落地玻璃窗前陽光燦爛,旁邊的食物櫃裏有各種飲料和零食,都是可以隨意拿去吃的。
    一台50英寸的高清電視機掛在牆壁上,正在播放動畫片。
    小白、喜兒和小小白此刻坐在沙發上一邊喝飲料,一邊看動畫片,現在是放鬆時刻。
    譚錦兒和女醫生則站在落地窗前小聲交談著,討論了剛才的食物玩具屋得出的初步結果,接著商量下一步的測試。
    “已經確定了喜兒存在心理創傷,接下來我們要評估心理創傷,識別創傷痕跡,進行細致分析,在這過程中要保障不會對喜兒造成二次傷害。”
    女醫生耐心地解釋著,因為確實存在給兒童造成二次傷害的風險,所以她必須把其中風險完全告知給譚錦兒,由譚錦兒來決定是否繼續下一步。
    “我們所使用的工具有兩個,一個是問卷訪談,叫作童年創傷問卷,另一個是繪畫測試,叫‘房樹人’,在心理學上,這是一種經典的投射性心理評估工具,通過分析個體對房子、樹、人的繪畫特征,揭示對方潛意識中的情感、人格特質及潛在心理衝突。而繪畫是無意識心理活動的投射,反映個體的內在世界。房子代表家庭,樹代表成長,人代表自我。測試其實很簡單,喜兒畫出房子、樹和人就行,我會根據她的繪畫來分析她的心理……”
    譚錦兒認真聽著,聽完後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使用這一工具。
    女醫生得到答複後,便去做準備了。譚錦兒看了看不遠處無憂無慮的喜兒,心裏滿是愧疚。
    她的手機震動,有信息來了,是張歎的,說他忙完了正在趕過來。
    譚錦兒發了個定位過去,收起手機,過去和喜兒她們說說話,看到女醫生在遠處朝她比劃了一個OK的手勢,便帶著喜兒她們過去。
    她們來到了一間小房間裏,房間是暖黃色的,布置的很卡通很溫馨。
    “下麵我們來畫畫哦,你們平時喜歡畫畫嗎?”女醫生問道。
    三個小孩子都舉起了手,表示自己很喜歡畫畫。
    小小白不知道,小白和喜兒是喜歡的,也經常畫畫,在小紅馬學園,畫畫是一項日常的消遣活動,其中小米的畫是幾人當中最好的。
    “你們看,我這裏準備了畫筆和畫板,請你們來畫畫好不好?不過你們隻能畫房子、樹和人,可以自由選擇顏色和細節,也沒有時間限製,想怎麽畫就怎麽畫,怎麽高興怎麽來,隨你們的意。”
    女醫生特別叮囑道:“自己畫自己的哦,不要去管小夥伴是怎麽畫的。”
    三個小孩子都爽快地回答說好。
    女醫生又說道:“小白和小小白你們先在這裏畫畫,我帶喜兒到隔壁去,我還有話想和喜兒說說,可以嗎?”
    小小白傻乎乎地回應說好。
    而小白則沒有立馬答應,而是看向了喜兒:“喜娃娃,你想不想去?不想去你就說不想去。”
    女醫生聞言,特別看了看小白,小姑娘好維護喜兒!
    喜兒雖然有些奇怪為什麽女醫生要單獨找她說話,但她不會拒絕人,還是同意了。
    譚錦兒留下來守在這裏,主要是防備小白和小小白中途溜達過去,打斷喜兒的訪談。
    女醫生則帶著喜兒到了隔壁房間。
    房間裏似乎沒有窗戶,整體光線暗淡,隻有角落裏的落地台燈亮著。
    小房間中間放了一座沙發,沙發上放了幾個動物娃娃,女醫生請喜兒坐沙發上。
    “你看看這些娃娃,喜歡哪隻就拿哪隻。”
    喜兒看了看,抱了一隻最小的小蟲子布偶,然後找了一個舒適的位置坐下。
    女醫生此時其實已經開始了測試,包括剛才喜兒挑選布偶和挑選座位。
    放在沙發上可供選擇的布偶不是隨意放的,很有講究。
    喜兒從中挑選了體積最小的那隻,然後坐在了沙發的最左端,背靠著扶手和椅背的交叉處,或許那樣能夠讓她更有安全感吧。
    女醫生隨手在本子上記錄了幾筆,然後她在沙發的另一端坐下了,笑著說道:“喜兒,我們聊聊天好不好?我想要知道,你最要好的好朋友是誰?是不是小白?”
    喜兒點頭:“是小白。”
    女醫生笑著說:“那你把我當成小白的阿姨好不好?”
    “好~”喜兒乖乖地說。
    “那現在,我是小白的阿姨,我和小白最要好的喜兒聊天,我會問一些問題,喜兒你心裏想的是什麽就回答什麽,不要多去想……”
    她完全不需要擔心這個,因為喜兒一定會誠實回答的。
    在喜兒說做好了準備後,女醫生開始了童年創新問卷訪談。
    她聲音柔和地說道:“所有的問題都有五個答案,分別是從不、偶爾、有時、常常、總是,第一個問題是,喜兒你會吃不飽嗎?答案從從不、偶爾、有時、常常、總是五個裏麵選一個。”
    喜兒立馬回道:“從不。”
    “非常好,就是這麽回答!現在我們進行第二個問題:喜兒,在你成長過程中,有人照顧你、保護你嗎?”
    “姐姐總是會保護我,還有小白。”喜兒想也沒想就回答道。
    “家裏或者學校有人喊你笨蛋、醜八怪、跟屁蟲、討厭鬼這些嗎?”
    “hiahia~~以前有。”
    喜兒忍不住笑出聲來。
    她以前經常被小朋友嫌棄是跟屁蟲,也會被說成是小笨蛋。
    “現在沒有了嗎?”女醫生問道。
    “沒有了,以前學校有個人喊我是小笨蛋,小白跑去把人打了,那人就再也不敢叫了。”
    “……好吧,我們繼續回答問題,你覺得姐姐愛你嗎?”
    “愛我,我也愛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