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我們沒有丟臉

字數:3559   加入書籤

A+A-




    ‘五虎五彪’被除掉之後,朱由檢便迅速的開始部級官員的調整。

    先是錦衣衛,自田爾耕被下獄之後,朱由檢便直接起複了前任指揮使駱思恭,錦衣衛作為一個特務組織,必須得掌握在自己手裏。

    曆史上,駱思恭任內經曆了萬曆年間平定朝鮮倭亂的戰爭,當時的錦衣衛全麵轉向對外戰場,為明軍提供了大量的情報支持。

    當時駱思恭才三十歲,正是意氣風發、風華正茂的年紀,曾經多次親赴敵後搜集情報,可謂是有膽有識。

    而且駱思恭自萬曆十年一直到天啟四年,掌管錦衣衛長達四十二年,除了為萬曆三大征出力之外,萬曆、泰昌、天啟年間的重大事件他全部參與了。

    特別是梃擊案和移宮案,駱思恭在其中均表現出了超高的政治智慧,雖參與其中,但均全身而退。

    隻是到了天啟四年,隨著魏忠賢勢力的崛起,駱思恭深知魏忠賢及東廠勢力太大,錦衣衛已是日薄西山,早已不複當年朝鮮倭亂時的盛況了。

    在戰場是真刀真槍拚殺過的駱思恭,自然不願與東廠同流合汙,便早早的將位置讓給了魏忠賢的心腹田爾耕,換得了安全著陸。

    經曆了明末激烈的對外對內戰爭,以及紛繁複雜的朝局變動,駱思恭仍然全身而退,其勇武謀略和政治智慧可見一斑。

    如此的文武全才,朱由檢自然不會讓他在家抱孫子。

    既然端了老朱家的碗,那就隻能替老朱家賣一輩子命了。

    一世崢嶸,最後卻以白身告老,盡管換得了全家太平,但想起往昔的崢嶸歲月,駱老爺子亦長歎不已。

    所以當朱由檢在乾清宮單獨召見駱思恭時,政治敏銳度極高的老爺子自知事業的第二春就要到了,於是一臉的誠惶誠恐外加老淚縱橫。

    而當朱由檢和他聊起當年的朝鮮倭亂時,老爺子更是兩眼放光。

    駱思恭今年已經六十多了,但仍常年習武不輟,雖然頭發有些花白,但精神更顯矍鑠。

    特別是一聊起當年去敵後探查倭寇情報的日子,老爺子的話就止不住了。

    恰好朱由檢也願意聽打倭寇的事,於是這一老一少,便從下午一直聊到了晚上,晚飯都是在乾清宮吃的。

    朱由檢在前世就看過許多朝鮮壬辰倭亂的資料,什麽明軍喜歡放大炮,倭寇喜歡用鳥銃的事,朱由檢都知道一些。

    初次出師不利,後來又派兵入朝增援,然後平壤大捷、碧蹄館之戰,朱由檢知道的還挺詳細的,隨時能插上兩句。

    而且朱由檢有著現代的戰略戰術眼光,又經過各種史學家的複盤,對於當時一些戰役部署的看法,時時令駱思恭驚歎不已。

    駱思恭多次腹誹:

    ‘世人皆言當今陛下是真龍在世,今日一見果然如此,從未出京,卻對朝鮮半島了如指掌,一日未掌兵,卻比經年良將更有戰略眼光。’

    相比於駱思恭的驚歎,跟一個經曆過壬辰倭亂的高級官員複盤萬曆二征朝鮮,朱由檢更感覺過癮。

    當豐臣秀吉、李舜臣、小西行長等一個個曆史人物從經曆者口中講述出來的時候,朱由檢頓時有種見證曆史的感覺。

    而且對於在朝鮮抗擊侵略者,朱由檢還有一種不為人知的自豪感。

    當駱思恭講到他隨軍渡過鴨綠江奔赴朝鮮的時候,朱由檢眼睛都濕潤了。

    耳邊瞬間響起一首歌。

    朱由檢滿含熱淚,提筆便在紙上寫下了那首歌的歌詞,當然是刪改過的。

    而且朱由檢還借著酒意,將其唱了出來。

    一曲唱罷,駱思恭已是老淚縱橫。

    兩次率領錦衣衛入朝平倭是駱老爺子一生最引以為傲的事,平日常與子孫說起,子孫雖聽其談,但共情之心卻是卻無僅有的。

    特別是駱養性那小子,每當駱思恭講入朝平倭的事,總是一臉不以為然,經常挖苦老爺子。

    駱養性經常當著老爺的麵放言:要是自己參加入朝平倭寇的話,肯定就不是趕走倭寇那樣了事,必定追到倭寇本島,打得倭寇俯首稱臣才罷休。

    把個老爺子氣的,從此以後,便很少在家裏講打倭寇的事了。

    但是出於對駱養性的報複心理,老爺子閑著沒事便日日操練他的武藝。

    而且經常拿他平倭的大話來揶揄他,說他趕不上倭寇大將小西行長武藝高強,把個駱養性操練的日日喊苦,但武藝卻真的練了出來。

    在家裏找不到知音,而此時大明朝的皇帝陛下卻親自為他譜寫了一首曲子,還填了詞。

    聽奮進之曲,見慷慨之詞,駱養性怎能不感動的涕淚橫流。

    而且朱由檢還將他們入朝平倭的舉動上升到了保家衛國的高度,駱思恭雖然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麽情感。

    但是聽罷一曲,駱思恭瞬間渾身戰栗,雞皮疙瘩起了一身,胸中似有豪氣噴薄而出,意欲立馬橫槍,再戰倭寇。

    老兵不死,隻是慢慢凋零。

    一曲唱罷,一老一少兩人一時相顧無言,任淚水滑過臉龐。

    待等到駱思恭最後講到陳璘在朝鮮蔚山,將隨後一支日本軍隊擊潰遁逃之後,朱由檢終於抑製不住情緒大哭起來。

    在三百多年後,同樣有一群中國人,他們不怕流血犧牲,堅持抗戰八年,將同樣一群侵略者趕出了中國。

    在三百多年後,同樣有一群中國人,在同樣的半島地區,他們為了保家衛國,保衛華夏兒女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以一己之力,硬抗十六個國家的聯軍,而且不落下風,打出了中華民族的脊梁,打出了華夏兒女的一世太平。

    回想起那一幕幕慘烈的戰爭場麵,回想起那一個個英雄事跡,回想起上柑棱,回想起常津湖埋伏後便再也沒起來的英雄們,朱由檢很想對著駱思恭大聲說:

    老爺子,在三百年後,我們華夏兒女沒有給老祖宗們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