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廷推與改組內閣
字數:4128 加入書籤
翌日,皇極殿,朱由檢高居禦座之上。
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督察院、大理寺、國子監等部門三品以上官員以及六科給事中全部到齊,再加上四位內閣大臣,總計三十二人。
眾人皆知今日乃廷推之日,全都不苟言笑,肅穆而立。
廷推,乃明朝首創的一種政治形式,也是一種初級的民主政治。
明太祖朱元璋定:‘凡朝廷遇重大政事,或遇文武大臣出缺,必詔令六部九卿三品以上官員及給事中會議,以共相計議,衡量至當,然後報朕取旨定奪。’
而其中有關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謂之廷議;
而其中有關人事升補任用之擬議者,則謂之廷推。
朱元璋定製以後,曆代內閣諸臣皆按此例出,甚至仁宗宣宗憲宗三朝,大臣勢力強大之時,三品以上官員皆有廷推而出。
但萬曆後期以及天啟年間,由於萬曆的懶政和魏忠賢的跋扈,二十餘年來,廷推便流於形式。
時至今日,大臣們才終於有了一次像樣的廷推,因此參與此次廷推的大臣都非常重視,也非常激動。
“開始吧。”
朱由檢衝王承恩點了點頭。
王承恩跪拜之後,便起身揭開了大殿中央蒙著的一張紙。
上麵赫然寫著三個名字。
韓爌、孫承宗、薛鳳翔。
眾人見了,或點頭、或撫須,並無異樣。
雖然祖製規定,對於參與被廷推的官員,在廷推前不予公開,目的自然是防備官員私下勾連、賄選拉票,以維持廷推的公平性。
但大明二百餘年來,真正遵從祖製的少之又少,蓋被廷推之候選官員,皆是由皇帝與內閣大臣商議而來,因此事前做到不被人知,實屬不易。
太祖之初,還為廷推泄密之事斬殺過大臣,但後來之君王皆無太祖之威,便皆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但這也就為以後的黨爭留下了隱患。
公布了廷推名單後,便見工部尚書薛鳳翔接著就站了出來。
“陛下,臣請告退。”
“準。”
薛鳳翔跪拜之後,便退出了殿外。
此次廷推內閣大學士,是三人中選兩人,由於前期內閣已經通過氣了,薛鳳翔知道自己是來陪跑的,所以心中並沒起什麽波瀾。
隨後王承恩便指揮幾個太監將籌子發了下去。
參與廷推的大臣每人兩根籌子,然後投到大殿中央的印有三人名字的三個箱子裏。
最後數籌子,以籌子多者排序,呈與皇帝擇選。
按理,皇帝應該取得票多者入閣,但明朝曆代帝王,也有直接簡拔排序靠後官員入閣的。
不過對於直接簡拔的官員,士大夫們從心裏是鄙夷的,因為這壞了規矩。
明朝士大夫向來以廷推作為對抗皇權的一個重要手段,如果某人不經廷推直接由皇帝簡拔入閣,那今後官員的任免,皇帝便可一言決之,這對於整個文官集團無疑是不利的。
所以對於中旨簡拔入閣的官員,整個文官集團從整體利益出發,自然是極力反對的。
而被簡拔的官員,為了整個文官集團的利益,也多是堅辭不受,鮮有遵中旨入閣者。
久而久之,廷推入閣便成了選拔高級官員的唯一渠道。
不過此次廷推,朱由檢稍微做了一點改動。
分完籌子後,王承恩便將大臣們領到了偏殿,然後再依次進大殿投籌。
如此,大臣之間究竟投了誰,互相也就無法考證了。
此舉,既可真實的反應投票人的意願,避免被道德綁架,又可為官員結黨增加信任成本。
將公開投票,改成無記名投票,雖然隻是朱由檢做的一點小改動,但卻為以後改變朝堂政治規則,埋下了伏筆。
一炷香的時間,眾官員投完籌子,又返回了大殿。
眾目睽睽之下,王承恩打開三個木箱,然後開始公開唱票。
最後,孫承宗得籌二十七支,韓爌得籌二十三支,薛鳳翔得籌十二支。
孫承宗和韓爌得籌,均超過了半數。
朱由檢對這個結果很滿意,便當場擬旨,擢二人入閣。
對於這個結果,眾人也沒有異議。
孫承宗是先帝之師,又是東林領袖,入閣是題中應有之意。
韓爌是前朝首輔,後又受閹黨迫害,魏逆被處決之後,官複原職也是應該的。
所以,此次廷推並沒有在朝野上下掀起大的波瀾。
叩闕事件之後,隨著孫承宗和韓爌兩位老牌東林黨的入閣,東林黨在高層官員中便有了話事人,之前的那些毫無章法的小動作也銷聲匿跡了。
這自然也是朱由檢願意看到的。
內閣輔臣充實到六人之後,朱由檢便給六人做了分工。
孫承宗主管兵部以及九邊事務,韓爌主管戶部、禮部以及賦稅之事,李國普主管刑部、大理寺及督察院等諸衙事務,張瑞圖主管工部,施鳳來主管吏部,黃立極抓總,主持內閣事務。
同時,朱由檢還對內閣的決策機製進行了改革。
改革後,內閣諸臣對於各自負責之事務,擁有獨立票擬權,但遇個人難以抉擇之事,亦可請首輔召開內閣辦公會議,內閣諸臣共議。
若議之不決,由內閣首輔主持票決,諸閣臣一票,首輔雙票,依票決結果,由內閣首輔形成集體票擬。
而且,朱由檢為了減輕自己的壓力,還將每日朝會改為每月一次,日常事務改為僅由內閣諸臣參加的小朝會決斷。
每日巳時,朱由檢在乾清宮主持召開小朝會,內閣諸臣依次匯報各自票擬之事務,朱由檢現場披紅。
如遇不決之事,亦可與內閣諸公共議,必要時擴大至六部九卿參加。
另外,為了增強內閣的辦公效率,朱由檢還增加了內閣辦公人員的數量。
每位內閣輔臣下,配一值房司,每一值房司設都秘書郎一名、左右秘書郎各一名、書密四名。
八人服務一個內閣大臣,朱由檢覺得應該可以了。
此外,朱由檢還為每位閣臣配備供奉太監兩名,一來掌管內閣諸臣及秘書郎衣食起居,二來自然即是耳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