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是時候給他們挪挪地方了
字數:4061 加入書籤
在上次的叩闕事件中,朱由檢一套組合拳打的東林黨至今沒有換過勁來。
摟草打兔子,其他黨派的官員也都從中看到了朱由檢的手腕,震撼不已的同時,全都夾起了尾巴。
所以此次改組內閣、廢除早朝之事,朝廷及地方諸官員皆保持了沉默。
朱由檢便趁勝追擊,又朝著六部九卿的諸位大元們下手了。
新皇登基,總要搞搞人事變動,要不別人怎麽知道誰才是老大。
而朱由檢下手的第一個對象便是吏部尚書周應秋。
周應秋,萬曆二十三年進士,天啟四年投靠魏忠賢,擢為刑部尚書,因為蹄髈做的好,深受魏忠賢侄子魏良卿欣賞,天啟六年進吏部尚書。
周應秋為魏忠賢門下‘十狗’之首,任吏部尚書時,與文選司李夔龍賣官鬻爵,人送外號‘周日萬’。
此等久負盛名的貪官,朱由檢自然要殺之以謝民憤和官憤。
周應秋和李夔龍伏法之後,朱由檢便進了工部尚書薛鳳祥為吏部尚書。
薛鳳翔此公素有仰望,常不喜與人爭執,尤擅和稀泥之法,最適合搞人事工作了,朱由檢認為此公幹吏部尚書正合適。
而空出來的工部尚書人選,朱由檢心中早就有了參詳,隻等徐光啟起複之後,便可即刻上任。
對於徐光啟,前世的朱由檢就對此公頗有了解,光是其在上海的紀念館,朱由檢就去過多次。
徐光啟在數學、天文、曆法、農學、水利等方麵均有一定的造詣,其翻譯著作的《幾何原本》、《泰西水法》和《農政全書》,朱由檢也曾經粗略的翻過。
而且徐光啟不僅學問好,官做得也不錯,天啟四年,便做到了禮部右侍郎,因不滿於魏忠賢把持朝政,才辭官歸隱的。
此學者型的官員,實乃朱由檢心中工部尚書的不二人選。
所以,在除掉魏忠賢之後,朱由檢起複徐光啟的詔書便已經上路了,這會兒,徐光啟應該已經在赴京的路上了。
除了工部尚書,兵部尚書的人選,朱由檢也是早就定好了的。
袁可立,萬曆十七年進士,天啟皇帝的老師,久經宦海,曾曆任蘇州府推官、巡城禦史、左通政、登萊巡撫、兵部侍郎及兵部尚書。
履曆非常之豐富,既通民政,又曉軍政,算是大明朝為數不多的文武全才。
而且此公頗有戰略眼光,在任登萊巡撫期間,麵對廣寧潰敗後遼東盡失的局麵,厲兵秣馬,廣造戰船,力排眾議,堅決支持毛文龍據遼海,出奇兵,複遼南。
其後,在袁可立的大力支持下,毛文龍率東江軍遂光複旅順、蓋州、鐵山等地。
在袁可立任登萊巡撫期間,明軍在遼東複土麵積最大,而毛文龍的主要戰功也是在此期間立下的。
而且在這期間,袁可立還策反了努爾哈赤的女婿劉愛塔,由此可見,此公陰謀之計亦不輸於陽謀。
最為關鍵的是,此公還頗具海權思想,超時代的提出以遼海複遼南的戰略思想,主張造大艦以遼海諸島為依托,進而上岸襲擾女真後方。
但就是這樣一個既有戰略眼光,又有戰術眼光的文武全才,卻因為思想傾向東林黨,在天啟後期被閹黨連番彈劾,最後憤而辭官。
所以,在除掉原兵部尚書崔呈秀後,朱由檢便立即起複了袁可立,隻等其一到任,便可走馬兵部尚書。
至於戶部尚書郭允厚則轉任禮部尚書,其位由南京戶部尚書畢自嚴接任。
至於為什麽選擇畢自嚴,還要源自朱由檢前世《財政學》課本中一章的一個小節。
上麵記載了畢自嚴的一些古代財政學的觀點,其中一條便是建議崇禎皇帝以經濟發展速度來考核官員的政績,因為此思想非常之超前,所以前世的朱由檢記憶深刻。
此等超前的經濟思想,與朱由檢將要推行的吏治改革不謀而合,所以朱由檢覺得戶部尚書人選非他莫屬。
至於現任刑部尚書薛貞,朱由檢亦是非殺不可。
因為此人攀逆魏忠賢,在刑部尚書任上殺了不少正直的大臣,所以此人非死不可。
當然朱由檢給薛貞定的罪名並不是附逆魏閹,而是以貪汙和草菅人命的罪名將其處死。
而空出來的刑部尚書,朱由檢心裏卻沒有合適的人選,最後隻得交由內閣票推。
而內閣推薦的人選則是原都察院左副都禦使韓繼思。
此人是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曆任邢科都給事中,太常寺少卿,都察院左都禦史等職。
天啟六年,真定巡撫耿如杞因拒不為魏忠賢請修生祠,被閹黨以‘貽誤軍機’為由下獄。
時為都察院左副都禦使的韓繼思敬重耿如杞不畏權奸的舉動,在朝廷無一人感言時,冒死營救耿如杞,被魏忠賢記恨,遂被罷官。
朱由檢見此人既有正義之心,又有不畏強權之膽,確為刑部尚書之人選。
至於大理寺卿,朱由檢亦是遵內閣票推,啟用了剛從獄中釋放的惠世揚。
此公為萬曆三十五年進士,與施鳳來和張瑞圖同科。
泰昌元年,與楊漣一起策劃了移宮大案,曾孤身進宮密會大太監王安搶奪朱由校之事。
後亦因此被魏忠賢下獄。
此人肅忠勇,獄中兩年,沒有供出一個東林黨官員,實乃與楊漣齊名的東林黨幹將,此番起複,朱由檢亦是取其直也。
而都察院左都禦史的人選,朱由檢便擢升了原吏部右侍郎劉宗周。
劉宗周乃明末大儒,朱由檢在前世亦有了解,‘慎獨’之說便是其提出來的。
此公乃王陽明之信徒,又是儒學大家,幹禦史言官之類的活計應該算是物盡其才了。
至於國子監祭酒一職,朱由檢頗為重視,因為國子監是他下一步的改革重點。
對於內閣票推的幾個人選,朱由檢思慮良久,最終還是召回了賦閑在家的呂昆。
此公為萬曆二十二年進士,曾官至刑部左侍郎,著有《施政錄》、《去偽集》等,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算學、軍事、水利、教育、刑法等多個領域。
對於一個涉獵如此廣泛的博學大家,朱由檢覺得當他未來行政學院的院長很合適。
最後,對於分管大明文化產業的太常寺卿阮大铖,朱由檢並沒有動。
雖然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閹黨對阮大铖都不感冒,紛紛上書彈劾其蛇鼠兩端,但朱由檢還是力排眾議,仍讓其任原職。
無他,隻因為阮大铖作為戲曲大家,朱由檢在前世便聞其大名,此人若是不幹太常寺卿,還真是屈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