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發三失而無一中

字數:4079   加入書籤

A+A-




    貴陽城西,叛軍營寨前,安邦彥的兒子安基一聲令下,巨大的牛角號便響了起來。

    隨後在叛軍的驅使下,數千的民夫懷抱壘土,冒著城上守軍的箭矢,飛奔著跑到城下,將懷中土石鋪平陷馬坑。

    一趟又一趟,直到再也起不來了為止。

    貴陽城舊稱順元城,始建於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順元、八番兩宣慰司合並,設八番順元宣慰司督元帥府於順元城。

    明洪武年間,改順元為貴陽,並設貴州宣慰使司,治所便設在貴陽。

    曆時三百餘年的發展,貴陽便成為黔地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更是黔地數一數二的大城。

    奪下貴陽,叛軍在貴州一地的人口、軍械、糧草、聲望都不會再缺,再遏製住入黔的幾條主要道路,便可以在貴州一地稱王了。

    和第一次奢安之亂一樣,叛軍起事後不久,便盯上了這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重鎮。

    為了遏製貴州的眾多土司,鞏固朝廷對這一地區的控製,在元朝貴陽城的基礎上,明朝又進行了拓寬、加高和加固。

    如今的貴陽城,城高三丈有餘,基座亦寬三丈不止,城牆周長十八裏,設東南西北四座城門,皆有甕城,且東西還各有一座便門。

    便門雖沒有甕城,相比四座正門好攻一些,但此時早已被守軍用磚石堵死,叛軍也隻能選擇城西這段城牆。

    此時雖是枯水期,但地處西南,城外的護城河中水量仍是不減,而守軍臨時掘開的陷馬坑更是讓人馬步履南行。

    叛軍攻城的第一步便是填上這些坑洞,好讓攻城的人馬軍械抵達城下。

    古往今來,漢人皆善守城,尤其在火炮發明之前,就算是強如蒙古鐵騎,在宋人的堅城麵前也隻有圍困這一條路。

    若城內軍心士氣、兵馬糧草皆盛,守個一年半載的也屬平常,且若是沒有十倍以上的兵力,被城中守軍反殺的例子也並不鮮見。

    第一次奢安之亂,叛軍圍城十月不果,最後軍心士氣大跌,撤退後不久,便被官軍攆到了貴州的茫茫大山之中。

    至於這一次結果如何,奢崇明和安邦彥似乎早已胸有成竹。

    中軍之中,奢崇明和安邦彥看了一會兒民夫填土,便了無興致的回到了大帳之中。

    此時,叛軍才填外圍的土坑,距離城牆尚有百步,這個距離上,一般的弓箭根本沒有什麽殺傷力。

    而且貴州氣候濕潤,弓弦彈力下降,零星射來的弓箭也就嚇唬嚇唬那些民夫而已,進攻的叛軍甚至都懶得射箭還擊。

    “讓民夫們快點,留給咱們攻城的時間不多了,城池晚一日攻下,大軍便危險一日。”

    帳中,安邦彥對著手下將領吩咐道。

    於是,在砍了幾個跑的慢的民夫之後,填坑的速度明顯快了起來。

    “也不知道達沃仁那邊準備的怎麽樣了。”

    屏退左右後,安邦彥有些憂慮的對著奢崇明道。

    “奢滿看著他們分批入城的,這幾日,城中也未見動靜,應該是在城中安定了下來。”

    遣奸細入城策應是奢崇明的計策,兩日內,借著貴州巡撫王堿的婦人之仁,混進城中三百叛軍。

    這三百人便是叛軍攻下貴陽的殺手鐧,但前提是叛軍先摸到貴陽的城牆。

    “嗯,這次能否下了貴陽,便全看達沃仁的了。”

    安邦彥摘下了自己的頭盔,端起麵前的茶盞,用杯蓋浮了浮並不存在茶沫,然後一飲而盡。

    “達沃仁素有急智,人又勇武,跟了我多年,當能隨機應變,助梁王攻下此城。”

    奢崇明亦學著安邦彥的做派,端起了麵前的茶盞,浮了浮茶沫,卻沒有喝,轉手又放下了。

    奢崇明和安邦彥都是大明在冊的土司,早年跟貴陽的一眾官員多有往來,言語做派皆已漢化。

    放下茶盞,奢崇明正欲接著給達沃仁背書,便聽見帳外傳來“砰砰砰”的巨響。

    明軍開炮了。

    貴陽城中有炮,這在安邦彥和奢崇明攻城之前便已探到,但此時聽見隆隆炮響,心裏還是驚了一下。

    皆放下茶盞,起身出帳查看。

    貴陽,西城門樓上,城中的軍政要員皆聚在此處,循著炮彈落點查看殺傷效果。

    半刻鍾前,麵對快速填起來的坑洞,貴州巡撫王堿終於做不住了。

    在令城牆守軍浪費了一輪又一輪的箭矢之後,王堿看著螞蟻一樣忙碌的民夫和其後囂張的叛軍,便下令開炮了。

    貴州城中有三門大將軍炮,十餘門虎蹲炮,此時大部分都被調到了西城牆上。

    一聲令下,三門大將軍炮噴射出的三顆十餘斤鐵球便衝著民夫和叛軍飛了過去。

    三發炮彈的落點都不是很好,一發近了一發偏了,僅有的一發在落地時也沒有命中目標,彈起後又落入了一個坑洞中。

    三發炮彈連個民夫也沒有殺傷,叛軍的氣焰更加囂張了,哄笑之聲都傳到了城樓之上。

    安邦彥和奢崇明出帳後恰巧看到這一幕,相互對視一眼,皆放聲大笑,轉身又回到了帳中。

    而城樓上的一眾文武官員,卻沒有這麽好的心情了,貴州總兵魯欽更是覺得麵上無光,但該有的場麵還是要保持的。

    “諸位大人莫急,此乃試射較炮,打不準正常,下一輪便好了。”

    對魯欽的解釋,王堿卻不以為然,雖說是試炮,但兩發都離目標三百步以上,炮兵的水平可見一斑。

    叛軍驅動民夫肆無忌憚的填坑,守軍卻無能為力,此時正是需要提振軍心士氣的時候,王堿命令開炮的意義便是在此,結果卻漲了叛軍的氣焰,王堿如何不惱。

    於是對魯欽的解釋,王堿默然不語,臉色如同此時的天氣,雖處西南,但也濕冷的夠嗆。

    “魯大人說的也有道理,且看下一炮如何了。”

    見氣氛有些尷尬,貴州巡按禦史史永安便上前打了圓場。

    而魯欽也借坡下沿,忙傳令炮兵再來一炮。

    須臾之後,又是三聲炮響。

    這次稍微好了一點,有兩發打到了忙著填土的民夫中間,但卻因為坑洞的存在,實心炮彈沒有彈跳滾動便牢牢的砸在了土坑裏麵,最後也僅僅殺傷了一名倒黴的民夫而已。

    須臾之後,叛軍又是一陣歡呼。

    “哼!”

    王堿覺得實在是沒有麵子,拂袖便下了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