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半餅情緣
字數:4834 加入書籤
對於貴州總兵魯欽的無能,王巡撫已經快忍無可忍了。
自叛軍起事以來,官軍就沒打過一場勝仗,月餘時間,便被叛軍攻到了貴陽城下。
雖然在龍場衛,王巡撫命魯欽率領萬餘官軍進行過攔截,但一觸即潰後,反而助漲了叛軍的氣焰。
事前不修兵備,事後倉促應戰,龍場之敗自然也有他這個巡撫的責任,但王堿作為文官自然覺得他的廟算無錯,失敗的原因就是魯欽指揮失當。
十日前,魯欽奉王巡撫之命,親率一萬官軍奔赴龍場阻敵,但沒料到叛軍勢如破竹,先一步攻下龍場,占據了地利優勢。
得知叛軍已經占據了龍場之後,魯欽自知再難取勝,便請命王堿返回貴陽城西的龍頭山紮營阻敵。
但這一建議被王堿會同巡按禦史史永安給駁回了,官麵上的理由是畢其功於一役,在龍場將叛軍殲滅。
而實際的理由則是叛軍一路攻城拔寨,貴州官軍根本沒有組織有效的抵抗便被攻到了貴陽城下,王堿和史永安擔心聖上斥責,才毅然決然的要在龍場打這一仗。
結果,一萬官軍對陣三萬叛軍,官軍還沒列下陣來,便被早已準備妥當的叛軍給殺的丟盔卸甲。
一萬軍士,最後逃回貴陽的還沒有一半。
於是,在叛軍到達貴陽城下之前,王堿和史永安彈劾魯欽指揮不力和魯欽彈劾王堿亂命的奏折便先一步踏上了進京之路。
有功爭功,無功委過的本事,這三人早已爐火純青。
而先前在城樓上王堿的憤怒,更多的是在給貴州的文武官員落實魯欽不修軍備的印象。
在王堿走了以後,官軍又開了幾炮,但戰果實在太少,官軍氣勢更加衰落。
史永安本想讓魯欽派人去城下衝殺一番,但更怕一去不返,士氣再喪就更不好鼓了。
於是,官軍接下來的時間便是在城上眼睜睜的看著民夫們填土。
待到日落時分,叛軍終於將陷馬坑都填完了,明天便是護城河了。
叛軍攻城才一天的時間,城中緊張氣氛似是將空氣都凍結了。
“達哥,我剛才聽看守咱們的那官軍說,大軍一日便攻到了護城河下,這事你聽說了嗎?”
當夜,城東難民營,黑暗之中,一個瘦小的漢子,刻意壓低聲音對著躺在破草墊上的一人說到。
“嗯。”
那人隱在黑暗之中,臉色陰沉,並沒有想交談的意思。
“達哥,那咱們什麽時候發動?”
瘦小的漢子因為看不清那人的臉色,便覥著臉用更小的聲音問道。
“等!”
這時,叫達哥的漢子有些不耐煩,說話的同時,便用腳踢了踢那瘦小的漢子。
那瘦小漢子立時閉嘴,隨後便見一隊官軍斜斜歪歪的從麵前經過,嘴裏還罵罵咧咧。
那瘦小漢子暗道好險,自知失言,便不敢再出聲響。
翌日,當多數惶惶不安的城中居民還未從睡夢中醒來,城外攻城的號角便又響了起來。
“五郎,五郎,流匪又攻城了!”
城中甜水巷的一戶居民家裏,一個女子被號角聲驚起,有些擔憂的喚著自己的丈夫。
“怕個球,那些野人哪懂得什麽攻城,與其擔心城破還不如省點力氣,少吃點糧食才是正辦。”
張五郎絲毫不理會妻子的擔憂,轉過頭又睡了起來,臨了還不忘補充一句。
“想活命就躺著,從今天開始咱家一天就隻吃一頓。”
張五郎是老貴陽人了,天啟二年貴陽被圍的時候,就靠著少吃不動這一手活了下來。
另外還用一塊麵餅換了現在的媳婦。
張五郎的妻子張吳氏是天啟二年奢安之亂中從遵義逃進貴陽避難的,後來叛軍圍城十月,家人都被餓死了。
本來張吳氏也該是餓死的命,但因為長相嬌美,在城中組織丁壯收屍時,張五郎一眼便相中了這個女子。
用當天衙門給的一小塊黑麵餅,便換了一個媳婦回家。
可多了一個人要養活,在那場圍城慘劇中,張五郎也差點就餓死了。
後來幸虧川渝兩地的官軍在龍場取得大捷,叛軍才放棄圍城,退往了遵義,。
對於有救命之恩的張五郎,其妻多有感恩,對張五郎也是言聽計從。
見丈夫說了,便也趕緊摟著一雙兒女躺下,吃飯得到中午了,睡著就不餓了。
相比於淡定躺屍的張五郎一家,甜水巷的其他人就沒有這樣的遠見卓識,聽見號角又起,便惴惴不安的出門觀望。
坑洞已被填好,今日的叛軍很快便推進到了護城河邊。
冒著城上的箭矢,民夫們扛著一袋袋的土石往護城河邊衝去。
為了提振城中士氣,對於衝到弓箭射程之內的叛軍和民夫,魯欽今日下了死命令。
一時間,箭矢火炮齊發,護城河邊死屍遍野,哀嚎聲此起彼伏。
見此慘狀,剛衝了一輪的民夫死活就不衝了。
按照正常的攻城流程,這時候應該派盾車出場了。
攻城一方利用盾車掩護,與城上守軍進行對射,然後掩護民夫填河。
但是對於奢安叛軍來說,盾車這種技術含量比較高的攻城器械就不是那麽好造的了。
不僅是叛軍,甚至是官軍中會造盾車的工匠也是鳳毛麟角。
西南不比九邊,不僅戰事很少,戰爭烈度自然也沒法和九邊相提並論。
無論是官軍還是叛軍,戰爭水平至少落後九邊半個世紀。
所以,天啟年間的奢安之亂,便在寧陝邊軍南下後,很快便被剿滅了。
眼見攻勢受阻,作為叛軍選鋒的安基雖然沒有想到盾車,但是督戰隊很快便被派了出來。
在殺了數十個民夫,並將其首級挑在槍尖上之後,填土的民夫有狠命的奔跑了起來。
而為了更快的填平護城河,民夫們不用組織,便把已經死了的同伴都推到了河裏。
一上午的時間,便有一千多民夫倒地不起,而攔在西城牆前的護城河,也被填出了幾個通道。
“攻勢順利,天佑我大梁啊。”
中軍大帳中,奢崇明對著安邦彥賀道,帳下一眾頭領也是喜氣洋洋。
不過,對眾人的恭賀,安邦彥並沒有放在心上。
現在才是掃蕩外圍,缺少攻城器械的水西兒郎們,不知要在接下來的攻城之戰中死傷多少。
'希望奢崇明之前布下的那枚棋子能夠成功吧。'
安邦彥暗自想著,抬眼便看了看奢崇明。
在水西,奢崇明仗著安位舅舅的身份,有時候並不買安邦彥的賬,但自從起兵以來,兩人到是配合的不錯。
同一日,貴州群山間的一條小路上,一隊人馬行進其間。
“盧帥,前麵就是堯龍山了,翻過這山,山腳便是鬆坎鎮,參謀司打算今晚在那裏過夜。”
新軍旅部參謀李騰蛟趕到盧象升麵前稟報。
盧象升聞言看了看這個幹練的年輕人,然後又望了望麵前的這個不大的山包,遂道。
“傳令下去,各軍抓緊時間,天黑之前務必趕到鬆坎鎮,命斥候先行出發,為全軍打好前哨。”
李騰蛟躬身領命,隨後便回參謀司安排各軍執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