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節 天地宗
字數:5015 加入書籤
慕容雪吋與王、董兩位長老掠上右邊山梁,立在山梁上,看著桓少和天地宗二老在暮色中狼奔豕突。
“娘娘故意驚走慕容妃,還警告桓氏南修遁走,這是為何?”董長老一臉不解,並狠狠的說:“上次若非桓氏攪局,咱早拿到玄冥劍了,這次就應當趁機給他們補一刀。”
“咱們的任務是搶回玄冥劍,和抓獲慕容格和慕容妃兩名叛逃者,若完不成任務,老祖必有重懲。”慕容雪吋冷冷的說:“兩位長老可曾發現,慕容格和慕容妃已然投奔雲渺宮門中?隻憑咱帶到益州的力理可鬥不過雲渺宮。”
“娘娘的意思是?”董長老略做沉吟,問道:“敵人的敵人是咱們的朋友?”
“嗯。”
“不鹹山抽不出人手來增援咱們?”
“如今後燕國已滅,北魏修士對不鹹山虎視眈眈,若非懾於老祖昔日威名,進攻不鹹山是早晚的事,山中一時半會怕是派不出人手來支援咱們。”慕容雪吋頓了頓,又道:“何況不鹹山若是來的人多了,又會引起晉境漢修的抵觸,變成漢燕修士間的對峙。”
“可是桓少身為士族子弟,一向眼高於頂,先前在青城山道上,又曾與咱們結仇,怕是不會幫咱擒拿兩名叛逆吧?”
“桓氏一方能不搗亂就成。”慕容雪吋道:“何況形勢比人強,南人中有個故事,說東吳孫權和蜀地劉備尚須共同聯軍抗曹,桓少這次吃了個大虧,也許能降低身段,聯手破敵的。”
“咱和桓少以前是仇家,想聯手總要有個緣頭。”董長老沉吟道:“咱們總不能自已登門遊說吧?”
“哼。”慕容雪吋冷冷的說:“董長老難道沒注意,狗奴才原登飛常常話裏話外替桓氏說好話?”
“是啊,確實如此。”董長老略略一想,恍然大悟道:“原登飛此人有銀子便認主,多半他早已投奔桓少。”
“不用懷疑,是肯定早已投靠,本妃在後燕時使喚他多年,對他的稟性了如指掌。”
“噓。”董長老指指山梁下,低聲道:“雲渺宮的人來了。”
高恩華與衛氏雙姝衝過一道山梁,看見陽大牛坐在一塊大石上,獨自揮袖擦汗,抬目遠眺,遠處山野漠漠,桓少蹤影全無。
“大笨牛。”司馬雪問道:“小眼胖子跑了麽?”
“跑了,別看他人胖腿短,跑起來比兔子快,楞讓他給跑沒影了。”
“哈哈、”眾人一陣大笑,衛氏雙姝登高四下張望,衛子怡問道“高道長,桓少此次吃了這麽大的虧,會不會瘋狂報複?”
“會,非常會。”高恩華淡淡一笑,說:“可青城山山高路險,不適合大軍圍山,他若派的人少了,以雲渺宮的實力,他是來自討其辱。”
“桓少會不會把這口惡氣撒在益州鄭方一家?”
“桓氏一族在朝堂上與司馬元顯正麵為敵,鄉野間一時絕不會主動挑起與天師道的衝突,最少目前不會。”高恩華說完,將桓少的玄鐵棋盤和玲瓏屏遞出來,道:“這也算是修真界兩年異寶,送給兩位吧。”
衛子姬接著玲瓏屏風,笑道:“這個送給師尊,正好矗在室中當個屏風。”
“走,走,快回宮去看看吧,千機宮主上次答應俺酒肉管夠。”陽大牛拖著熟銅棍,大步向雲渺宮走去,眾人一起揚聲大笑,一起向青城山走去。
賈智和盧剛挾著桓少,一路逃回益州城,當看到巍峨的城牆時,心頭才鬆下一口氣,桓少一臉沮喪,一言不發。
“不知有多少同門師兄弟能安全歸來。”盧剛看了看遠處田野中的黑暗,心有餘悸。
“唉。”桓少第一次承認錯誤,道:“本少一時大意,中了賤婢一夥的奸計,這次多半要折損人手了。”
“師兄,這次師兄弟們損失這般大,宗主會不會怪罪咱倆統帶不力?”盧剛向賈智詢問道,聲音有點心虛。
“這個我也不清楚,不過若桓刺史肯出麵求情的話、、”賈智停了話,看了看桓少。
“本少立刻似書讓堂哥向天宗和地宗兩位宗主解釋。”桓少立刻截住話頭,拍著胸脯保證:“兩位長老且寬心,保證責怪不到兩位長老頭上。”
“青城山山高路險,雲渺宮千年幫派,通過這一戰,若讓咱們出手,有勝算嘛?”賈智借機把心頭顧忌索性說開,道:“若刺史大人肯出麵,不如借著這次本門師兄弟的鮮血,請兩位宗主出手,踏平雲渺宮。”
“以血還血。”桓少抹了一把臉上的血,象頭狼般在黑暗中嗥叫:“踏平雲渺宮!”
上虞縣,自古有之的海邊小城,於漢末歸屬會稽郡管轄。
境內多山多水,耕田較少,俗稱“五山一水四分田”,縣中原住人口男獵女織,其樂融融。在永嘉南渡後,境內人口暴漲,耕田漸少,縣中大小士族與庶族常為爭奪土地與水源而火拚。
縣中王氏一族,乃晉室朝中老臣王雅一族的分支。
王雅身為晉室數朝元老,為人恭敬謹慎,素有廉潔之命,孝武帝在世時,每次宮中設宴,均要等王雅到席方才開宴,孝武帝去世後,繼位的晉安帝又任命年過六旬的王雅為尚書左仆射。
上虞縣王氏一族在士族中,門第並不很高,無法在會稽郡等重郡駐足,便遷到上虞縣發展,到如今已然是四世同堂,為了鞏固在上虞縣的領頭地位,王氏族長主動結交會稽郡王氏士族,通過會稽內史王凝之的引介,加入天師道,做了上虞縣的“祭酒”。
朝堂中有人照顧,地方上有天師道鼎力相助,王氏一脈在上虞縣發展迅猛,為了搶奪田地與北來的“流民”,與其他士族間便有了利益上的衝突,但王氏勢大,上虞縣中的大小士族與庶族,隻能忍氣吞聲,無人敢惹。
晉室詔令揚州各郡縣;征“樂屬”至建康成軍的消息,傳到上虞縣後。
一日午時,一大隊晉室軍隊浩浩蕩蕩挺進上虞縣,隨後在縣中差役的帶領下,逐府逐戶,檢籍人口,過了午時不久,便查到王氏府門前。
王府的部曲府兵在上虞縣驕橫囂張,從不把縣中差役放在眼中,此時雖有數十名朝廷士兵在差役後方督陣,但誰也沒放在心上,神情不屑一顧。
“王氏乃士族豪門,擁有不納稅役的特權,都離府門遠點,別踩髒了門前的路。”
“鄭隊長。”上虞縣的差役頭兒,滿臉堆笑,說:“勞煩你向府中王老太爺通報一聲,這次與以往有所不同,後麵軍爺是帶著聖詔來的,不論那家府戶,都必須檢籍人口。”
“知道了。”王府部曲府鄭隊長,掃了一眼遠處數十名朝廷士兵。板著臉道:“全在府前等著,且與你等通報一聲。”
“行。”上虞縣差役頭兒委委屈屈的退到府門邊等侯。
王府雖處上虞縣城,但經過數十年的修建,府中規模之浩大,絕不比吳郡王廞府邸差半分,府內曲徑回廊,樓閣鱗次櫛比,中間有一處大花園,兩名美貌女子帶著一群孩童在花園中舞刀弄槍。
王氏加入天師道後,自第三代起便有族中子弟被派往天師道中修道,兩名美貌女子乃王氏第四代子女中的年長者,姐姐王茨、妹妹王穎一起拜天師道“甘”派孫閭露為師,習練道法,此時正值秋收農忙,回府探望族人。
“老鄭。”鄭隊長從花園邊匆匆而過,一名年紀十四、五歲的少年叫道:“快過來,陪我們玩一會兒。”
“回稟公子,府門前來了大隊差役,要進府檢籍人口,指名道姓要見族長老太爺呢。”
“什麽樣的差役,竟敢指名要見老太爺,我揍他們去。”少年憤然道:說完,一溜煙向府門前跑去,鄭隊長一驚,連忙道:“兩名小姐快去看著迅公子,莫要惹出事來,我先稟報族長去。”
少年王迅生性聰慧,讀書過目不忘,深得族長老太爺的寵愛,在上虞縣城中無人敢惹,近日跟王茨姐妹又學了兩手簡單道法,更覺自已如神童轉世,奔到府門前,見門口站了數名差役和一隊士兵,頓時火冒三丈。
“誰允許你們在王府門前站著,全給小爺滾開!”
上虞縣幾名差役見叫罵的少年全身綢衣,披金掛玉,一付趾高氣揚的模樣,一看便知是王府中嫡係弟子,屬於絕對惹不起的主兒,立刻一縮脖子,紛紛避開府門,躲到一隊士兵身後。
士兵中轉出一名修士模樣的人,手捧聖詔,上前喊話:“在下李德威,奉聖詔前來上虞縣王府檢籍人口,你這少年如此無禮,快喚你家族長出來接詔。”
“聖詔算什麽東西?”王迅手中短劍一揮,叫道:“在上虞縣、是我老太爺說了算,識相的快滾,不然打斷你的腿。”
“少年如此了得。”李德威看看王迅手中短劍,也不惱怒,一笑道:“既然談不成,在下隻好稟報將軍前來處置。”說完一揮手,一道煙花“唰”的升空,遠處蹄聲如雷,數隊騎兵瞬間在王府門前湧現,將王府團團圍住,一名軍官攏著戰馬,噠噠聲中逼近王府門前。
“黃家老四。”王府的一名部曲府兵,指著馬上軍官叫道:“竟然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