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小袁營的對策

字數:6060   加入書籤

A+A-




    另一名親兵也點頭道“看吧,咱們小袁營偌大的家底都要斷送在軍師的手中了!”

    袁時中雖然沒聽到親兵的議論,但他能感受到軍營中的不滿氣氛,現在已經非常嚴重了,心中暗暗感激劉玉尺的提醒有多麽重要。要不然,自己一旦露出絲毫對闖營不滿,隻怕,屬下將士的怨氣更加難以克製了。

    朱成矩、劉靜逸和袁時泰,再加上三四個親信將領都在中軍大帳中等候。還有好多大小頭目守在大帳外麵,想看看袁時中的意圖,如果袁時中也對闖營有怨氣,他們就會立刻組織慫恿士兵,鼓動袁時中離開闖營。

    他們見袁時中臉上不但沒有怨氣,還帶著笑容,悠閑的擺動著手中馬鞭,都感到莫名其妙,想要發問,卻又有些不敢。直到袁時中說了一聲,“你們都退下吧!我與軍師和將領有緊要事情商議。”這些大小頭目才悻悻的退了下去。

    袁時中見這些大小頭目都已經走遠,吩咐親兵守在帳外,無關之人都不許靠近營帳。這時,袁時中臉上才露出嚴峻沉重的表情,小聲說“事情的經過你們都知道了,目前務必謹慎小心,萬不能使別人抓住把柄,不許將士對範青和闖營再說一句閑話。你們要傳諭手下將士,誰再敢私下議論大將軍或闖營別的將領,都一律斬首。”

    一名將領說“可這樣做,隻怕眾心不服啊!”

    袁時中一搖頭,“現在不是顧及能否服眾的時候了。現在是生死關頭了,範青隨時可能對咱們下手,他能一句話斬了老王,也可以斬殺咱們當中任何人,或者突然吃掉咱們小袁營。”

    袁時泰粗著嗓子道“我早說闖營不是什麽好去處,住在別人矮簷下,就得看別人眼色,怎樣,讓我說中了吧!”

    袁時中慌忙用手勢阻止袁時泰繼續說下去,小聲說“弟弟小聲說話,範青正尋咱們把柄呢!傳出去,咱們一起完蛋。”說完,他故意高聲道“你們要恪守大將軍的旨意,整飭軍規,加緊操練,嚴禁士兵們飲酒賭博,打架鬥毆,騷擾百姓,更不許對闖營議論,說三道四。有敢違反的,一旦被我抓到,不論何人,一律治罪,輕的吊打,重的就如老王一般,斬首示眾。我是言出法隨,你們要好生傳諭將士,不要以身試法。”

    眾將明白他的意思,一起朗聲道“是,尊令傳諭。”

    隨後眾將退出,大帳中隻剩下袁時中,劉玉尺,朱成矩和劉靜逸四人。袁時中每遇到重大問題,總要向這三人問計,然後再發布給親信將領,商議具體如何行動。三位謀士當中,劉玉尺是他最倚重的一個,人們總說,劉玉尺是他的靈魂,遇到重大事情,都得劉玉尺替他拿主意。現在他輕輕籲了口氣,向三名謀士道“現在咱們小袁營形勢不妙,你們有什麽高明主意?”

    劉玉尺當初是他主張投順闖營的,現在軍營內外怨氣大作,對他當初的決定,進行攻擊的人很多,說他不該力主投闖,弄得受製於人,所以這次他不先發表意見。朱成矩原來也是投闖讚同派,所以也不說話,二人都看著劉靜逸,等他發言。

    劉靜逸歎了口氣,他當初主張向東進入山東,去投靠官軍,或著向南去大別山投靠革左五營,可惜沒被采納。現在他滿腹牢騷,本想抱怨幾句。但見小袁營現在處境危險,眾人應該和衷共濟,度過難關,便收起抱怨的話,道“現在想要在闖營中繼續保留小袁營的稱號,恐怕很難。如果受不了闖營的軍紀和範青的跋扈,我看咱們還是走為上策。”

    周成矩憂慮的說“我也想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但眼前的形勢,恐怕欲走不得,反成大禍。”

    袁時中道“如果現在逃走,難道一點成功的機會都沒有麽?”

    朱成矩道“高夫人將義女嫁給將軍,指望著將軍能效忠闖營,為闖營盡心盡力,而大將軍範青則把咱們看成他的下屬,想要咱們的人馬充實軍隊。咱們一旦離開,會被他們當成忘恩負義的叛徒,隻怕立刻派兵追殺。現在範青的中軍還有五萬人,營地都在咱們左右,隱隱有包圍的意圖。而且我相信,闖營必有遊騎暗中觀察咱們動靜,隻要咱們稍稍有離開的意思,隻怕還沒拔營,四麵就有大軍撲來。嘿嘿!將軍覺得能跟闖營正麵一戰否?”

    袁時中想了想闖營將士的戰鬥力,雖然自己全部戰士加起來,也接近五萬人,可要正麵對戰,估計都不夠闖營塞牙縫的,隻要一個衝鋒就能擊潰自己,袁時中長歎一聲,如泄了氣的皮球一般癱坐在椅子上,自言自語道“難道咱們隻能坐以待斃了?”

    朱成矩道“不然,我的的意思是現在不走,靜待時機,等範青相信咱們的忠心,不再對咱們提防,再抓住時機,突然而去,動若脫兔,使他們追之不及。”

    劉靜逸冷笑道“這不過是你一廂情願罷了,這幾日,闖營就要開拔,帶著咱們回開封。到了開封,必將重建軍製,我估計也就隻有十天半月,咱們小袁營就不複存在了,還能有什麽機會可抓?”

    聽了這話,袁時中心中格外沉重,背上冒出汗珠,將焦急的眼光轉到劉玉尺臉上。

    劉玉尺態度鎮定,一如平日,保持著他小袁營第一謀士的風度。劉靜逸和朱成矩所想到的種種困難,他早已“籌之熟矣”。他故意沉默片刻,使大家冷靜下來,也顯示自己說話的重要,然後才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輕撚胡須,

    說道“當日我們決定投闖、求親,今日決定離開,都有道理。蓋此一時,彼一時也。從目前看來,縱然範青無意吞並小袁營,我們也應該離開,究其根本,咱們的將士根本受不了闖營嚴苛的軍紀和訓練,跟他們不是一路人。況且現在範青真有吞並咱們之意圖,咱們將來在他麾下,性命堪憂,所以未來凶吉,明若觀火,不走何待?”

    朱成矩道“你說的道理我們都懂,關鍵是如何走法?”

    劉玉尺微笑道“對付範青,用硬來的手段是不行的,但範青並非沒有弱點,他雖然是大將軍,統帥闖營諸將。但這是闖營,不是範營。闖營的首領名義上還是昏迷中的闖王,權力最大的不是範青,而是闖王的妻子高夫人,所以,咱們不應該隻盯著如何對付範青,而是想想,如何能對付高夫人?隻要高夫人通融,自然可以改變範青的決定。”

    這個思路,朱成矩和劉靜逸都沒想過,二人一起發問,“那怎麽搞定高夫人呢?”

    劉靜逸嘿嘿一笑,從懷中拿出一張文稿,道“這幾日,我仔細思量,寫了一片讚頌闖王李自成的文稿,請將軍過目。”

    袁時中拿過文稿,仔細看,他文化不高,但這文稿也很淺顯,讀起來琅琅上口,並不難懂。他看完之後,又把文稿給劉靜逸和朱成矩傳閱,二人看完後,都嘖嘖稱讚,對劉玉尺的才能很欽佩。

    劉玉尺也十分得意,小聲解釋道“這是我模仿‘千字文’和‘百家姓’寫的通俗四言押韻體,是歌頌李自成不平凡的出身,降生時屋中有紅光,瑞鳥飛翔,母親夢見一個黃衣人撲入懷中,驀然驚醒,遂生自成。後麵寫李自成如何幼年聰穎,異於常人,常在牧羊時候,高處獨坐,讓別的牧童向他朝拜,高呼萬歲。跟著還寫他如何起義,如何屢敗官軍,威震中原。”

    劉玉尺解釋完畢之後,拿回稿子,輕聲念道

    “誕膺天命,

    乃文乃武。

    身應星宿,

    名著圖讖。

    吊民伐罪,

    四海歸心。

    澤及枯骨,

    萬姓逢春。

    德邁湯武,

    古今絕倫。

    ……”

    這篇頌文很長,劉玉尺念的正是他寫的自覺得意之處。

    念完之後,他怕袁時中不能明白頌文中的精妙之處,特意解釋道“這‘誕膺天命’的意思是承受天命,是借尚書中一句稱頌周文王的話。還有這句‘身應星宿’,是說他是天下星宿下凡,闖王本有席卷天下,登基為帝之意,那麽就沒有比紫微星更合適了。紫微星是帝星,是人君之相,高夫人聽了這解釋一定會高興的。”

    袁時中搔搔頭發道“這解釋未免太過荒誕,高夫人能信麽?”

    劉玉尺道“咱們不信,自古以來信口開河的荒唐事情太多了,漢朝人還編造劉邦斬白蛇的故事,又說他在芒碭山中躲藏的地方有五彩祥雲,誰看到了?像這類瞎編的故事,哪個朝代都有,將軍隻管大膽解釋就行。如果夫人不信,你盡管說是我所言,說我精通星象,望氣之說,能看到有紅光上通紫微星。將軍隻管放心,這樣的奉承話誰不喜歡聽,哪有人會較真真假。”

    袁時中聽到這裏才有些高興,笑道“你可真能胡謅,這紫微星下凡有什麽典故?”

    劉玉尺笑道“若說胡謅,也是古人在先,後漢書上說,劉秀做了皇帝之後,把他少年時的同伴嚴子陵接入宮中,談了一天,晚上留嚴子陵同榻而眠。嚴子陵熟睡之後,無意中將一隻腳伸到劉秀肚子上。第二天,掌管天文的太史官便上奏,說昨晚觀測天象,發現客星犯禦座甚急。漢光武帝笑道,‘不過是我和故人嚴子陵同睡在一張床上罷了!’所謂的禦座就是指紫微星。嘿嘿,古人可以胡謅,就不許我劉玉尺生編麽?”

    袁時中哈哈大笑道“還是你們讀書人鬼主意多,引古證今,橫豎都有道理,死蛤蟆都能說成活的?”然後又放低聲音問道“軍師,你覺得憑這個文稿,能夠使範青對咱們小袁營不起疑心,暫不吞並小袁營?”

    劉玉尺道“隻要能取得夫人的讚賞,暫保小袁營一時就行,我估計最多三個月,左良玉必定率領各路官軍傾巢而來,與闖營決戰,到那時,範青就顧不上咱們小袁營了,是咱們逃走的最好機會。”

    袁時中點點頭,道“這篇頌文如何交給高夫人呢?”

    劉玉尺笑道“將軍身邊不是有現成的信使麽!太太是高夫人的義女,讓她呈上這篇頌文,最合適不過了。而且太太很了解高夫人的脾氣性格,將軍今晚就去太太那裏,把這篇頌文給她看,讓她修改一番,更容易討得高夫人的歡心。”

    袁時中點點頭,自從上次慧英責罰了金氏之後,他和慧英鬧別扭,一直沒見麵,不過,這次攸關小袁營生死,他隻好向夫人低頭了。

    劉玉尺又低聲道“在這幾天,將軍還要殺幾個人。”

    袁時中一愣,道“殺什麽人?”

    劉玉尺道“殺幾個兄弟,也要殺頭目。為了給擁戴闖王造勢,在高夫人心中留下好印象,必須殺幾個人,責罰一批人。”

    袁時中沉默不語,有些明白他的意思。

    劉玉尺道“今日老王因酒後失言,被範青斬了,小袁營將士中頗多怨言。從明日起,抓幾個說出怨言的頭目和士兵斬首,過三天再殺幾個。另外還要重責一批人,借他們的人頭和血肉之身,表將軍忠於高夫人和範青之心。”

    袁時中歎氣道“隻是兄弟們跟隨我多年,我於心不忍,下不了手啊!”

    劉玉尺急忙道“將軍,形勢緊迫,請將軍不要有婦人之仁,誤了大事。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我從前隻是想著戰場上殺人如麻,近來才明白,戰場之外也不免常常死人。為了事業成功,不但要殺死敵人,有時,還要殺死自己身邊的人,殺身邊有功的人。老子說‘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都不把百姓當成人看待,咱們更不用顧及自己的良心,殺自己人時就得下狠心,不能講婦人之仁。”

    袁時中被他說動,無奈的歎了口氣,吩咐親兵道“我現在就去太太那裏,你去告訴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