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引開
字數:4900 加入書籤
隱約間,楓橋似乎聽見她在呢喃著什麽。
“連城,你什麽時候回來?”
想念就那樣消散在了風裏,誰也沒聽清。
一切都要好起來了,衡止想著,明天什麽都會好。
翌日大早,便聽聞長安城中起了大亂。
二皇子百裏瑜帶著一萬兵馬,逼宮造反。
衡止緊緊的抓著自己的頭發,倒抽著冷氣。
謀反?二皇子謀反?他哪裏來的兵力?哪裏來的膽子?
衡止閉了眼,冷笑著。天師,又是天師幹的好事。
這一次幹的倒是幹脆決絕,看來沅州的後路他已經鋪好了。
還來不及思考什麽,便有一道聖旨傳到了藺家。
細長的嗓音尖聲喊道:“藺九霄接旨!”
衡止心裏咯噔一下。早上才聽聞二皇子造了反,如今就來了聖旨。
莫不是藺家被二皇子連累了?還是被誣陷了?或者皇宮裏抵抗不住百裏瑜的反勢,來請藺將軍出兵鎮壓?
不管是哪一種,都不是什麽好的情況。
眾人還在猶豫之間,楓橋衣角一擺,便是一跪。
“家父不在長安,無法親自接旨,由子跪為代接,望公公諒解。”
聖旨一共兩封,一封是詔書,內容簡短。
“先帝崩之猝爾,太子年幼不可立國,朕承天意,奉遺命,繼皇帝位。”
駕……崩?
衡止撥開前方的人,走到那公公跟前問道:“你說皇上如何了?”
隨行的侍衛上前拔出刀,“放肆!”
衡止看著那明晃晃泛著冷光的刀,蒼涼的笑道,“季公公,你跟了皇上多少年了?”
季庸德慢條斯理的將明黃色的聖旨卷好,抬頭溫厚一笑,“回藺姑娘,老奴自幼時便伴於先帝之側,如今已有三十餘載。”
“好一封冠冕堂皇的詔書,好一個崩之猝爾!好一個承天意奉遺命!”
她紅著眼眶,目光卻清冷至極。
“試問哪個問心無愧的新帝,繼位之時的詔書能短至如此?區區二十五個字,便就要推翻了先帝之治了麽!”
楓橋也站了起來,“國號年號帝號,無一明了,就連登基之日都不可得知。如此詔書,如何教大周百姓信服?”
季庸德卻依舊溫厚有禮的笑著,“這封詔書隻是送到藺家的,昭告天下的那一份,皇上自會寫的無比詳盡,毫無缺漏。奴才奉勸幾位,若是心中有怨,也得等接了聖旨,這禁衛軍都離了藺府之後再發泄。否則一個不小心,便是大不敬之罪,刀劍可是不長眼的。”
罷了,又尖聲道,“藺家接旨——”
衡止咬著牙,雙眼通紅,倔強的看著眼前的一排禁衛軍。
楓橋也攥緊了拳,青筋暴起。
可他隱忍之後,卻還是將手搭在衡止的肩上,用力往下按壓,逼迫她和自己一起跪了下來。
對著造反繼位的新帝,和那封詔書,跪了下來。
“朕惟治國齊家,茂衍六宮。谘爾藺氏嫡長女芷蘅,賢良聰慧,端莊淑瑞,朕心甚悅。茲以冊印,昭爾為妃——封號為‘衡’,欽此。”
“朕惟治國齊家,茂衍六宮。谘爾藺氏嫡長女芷蘅,賢良聰慧,端莊淑瑞,朕心甚悅。茲以冊印,昭爾為妃——封號為‘衡’,欽此。”
衡止猛地抬頭,不可置信的看著他們。
什麽意思?二皇子……封她為妃?
他們之前並不相識,也不曾有過什麽淵源,為何會有這麽一出?
楓橋一把拔出自己的佩劍,氣勢洶洶的擋在了衡止身前,眼睛紅的像是要吃人。
“藺家嫡長女與連城公子自幼便有婚約,還請新帝收回成命!”
季庸德隻是收了聖旨,抱著雙手斜眼看著他。
“藺芷蘅,接旨。”
衡止扶了扶膝,站了起來,腰身挺直。
“我這等妃子,怕是他消受不起。”
季庸德繼續道,“藺芷蘅,接旨——”
這一次,是向著他身後的禁衛軍說的。
話語一落,兩排禁軍便將二人圍了起來。
“讓他們跪下!”
膝蓋處受到一擊,兩個人便不由自主的仆在了地上。剛一到底,便有冰冷的刀從兩邊架了過來,他們沒辦法起身。
季庸德又喊道:“叩謝聖恩——”
便又有禁軍將二人的頭死死按住,用力的往地上叩。
越是反抗,越是掙紮,便就會越重的被磕在地上。一下,又一下。
“什麽時候開口謝恩了,什麽時候再放過他們。”
兩個倔強的人,額前早已出了血,卻死死咬著牙不出一聲。
一旁的雍夫人帶著杉樓也不斷的流著淚磕頭。
“求公公——放了我們家芷蘅吧——”
“手下留情啊公公——”
“我來謝恩,我替他們謝恩啊公公!”
雍夫人朝著季公公磕頭,磕的一下比一下用力,卻並沒有人看她一眼。
她又跪著匍匐過去,想要拉開那些侍衛,卻被大力一堆,撞到了一邊。
楓橋咬著唇,目眥盡裂,幾乎要滲出鮮血來。
而一旁的衡止卻早已是雙眼放空,幾近呆滯了。
起風了。
滴答,滴答。
豆大的雨點,一下一下的敲擊著地麵,仿佛是在嘲諷,又仿佛隻是在冷著眼看戲。
“公公,這雨下的越來越大了,如何是好?”
季庸德瞥了瞥雨中的二人,呸了一聲,道,“回宮!”
最後,兩個絕望的人,就那樣倒在了迷濛的大雨裏。
鮮血,塵土,還有冰冷的雨水,在臉上混合,交錯。
一張髒兮兮濕漉漉的明黃色聖旨,就那樣被隨風一丟,蓋在了衡止的身上。
連城,你什麽時候回來?
……
沅州。
連城一眸深潭,麵色陰沉的打量著對麵的沈庭淵。
沈庭淵卻是波瀾不驚,隻是溫和的笑著,“看來連城公子還不知道長安發生了什麽事。”
“你想說什麽?”
“廖飛辰在連城公子身邊潛伏了多少年,為何偏偏這個時候露出馬腳?”
連城心裏咯噔一聲,暗自掐了掐手指。
的確,廖飛辰之前一直隱藏的很好,而最近開始卻總是有意無意的辦砸一些事,才讓他不得不開始講目光釘在他身上。
所以……廖飛辰的敗露,是有意為之。
其意在於……引他過來。
連城深吸一口氣,閉上了眼睛。
“老謀深算,君遷子不愧是隻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