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什麽叫完美的攝影
字數:3819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我真沒得選啊 !
晚餐之後,陸澤便起身作別。
畢竟人家是親戚,自己一個外人在場的話人家多少會有點不自在。
出了私人小院,陸澤走到了素雲客棧的外頭,準備散會步。
夜晚的鄉間和城市不同,天上隻有幾片稀疏的雲,數不勝數的星星在圓而亮的月亮邊上失去了光芒,也就是所謂的晴空萬裏,月朗星稀。
素雲客棧外頭的那條瀑布直直地掛下來,偶爾有幾滴水濺出來滴到行人的臉上,帶著些許的清涼,叫人的心情也跟著舒暢。
就這麽散了兩個小時的步,陸澤回了房間,稍作洗漱後便上了床,準備睡覺。
明天將會是自己探索大峽穀獲取攝影素材的一天,會比今天的跟團累上不少,所以還是盡可能早的休息為妙。
一夜安眠。
第二天一大早,外麵的天才剛蒙蒙亮的時候,陸澤便起了床。
看了一眼床頭的鬧鍾,才5點鍾。
起床洗漱後,陸澤來到了素雲客棧的樓頂層,想要看看自己有沒有那個運氣可以看到所謂的雲海。
事與願違。
遠處的峽穀上空隻有幾片淡淡的雲霧,應該是晚上的濕氣蒸發導致的。
果然,這種峽穀雲海出現的幾率和山嶽周圍的雲海根本沒得比。
就好比美國科羅拉多大峽穀出現的雲海盛景一樣,都算是極其稀少的景色,想要見到,或許隻有向老天祈禱這一條辦法了。
下了樓,來到周圍的早餐店吃了個舒舒服服的早飯。
素雲客棧並不提供早餐,陸澤估計是那個叫做林晚秋的姑娘尚未起床——女孩子是最愛睡懶覺的動物,雖然說陸澤並沒有和某個女生同居過,但不妨礙他得出如此結論。
畢竟她們看著就像是那種懶懶的生物,專門負責可愛的,就好比大熊貓,考拉......
回過神來,陸澤走出早餐店,徑直來到了大峽穀入口,準備開始自己的探索之旅。
現在是早上5:23分,溫度適宜,應該隻有20c左右,能夠保持一個略微清涼的體表溫度。
前麵的路昨天都走過了,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所以陸澤也就沒有磨蹭,直接來到了一個分叉路口。
昨天在這裏的時候導遊選擇的是繼續沿大路前進,沒有選擇這條小路。
但是陸澤這次來的目的就是探索幽徑,哪怕是死路,大不了回頭就是。反正現在還早,自己有的是時間。
順著小路逐漸深入,周圍的植物立馬多了起來。
陸澤穿梭其中,身上不知不覺濕了一小片。
早上的時候,這些植物的葉子上往往帶著尚未蒸發的露珠,或是更微小的水汽,總之在陸澤穿行的時候或多或少沾了一點到了他的衣服上。
隨著陸澤的不斷深入,前方的路也越走越窄,等到最後的時候,甚至已經快要沒有了路。
不過作為新時代的大好青年,陸澤始終牢記著魯迅先生的那句話:“原本是沒有路的,走的人多了,自然成為了路。”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雖然說大峽穀這裏沒有什麽禪房,但是在通過這條狹隘的小路後,還真到了一個花木深幽的地方。
就好像是突然闖入桃花源的陶潛,又好像是山重水複疑無路的陸遊,總之眼前的開闊景色讓陸澤頓時眼前一亮。
觀察了一下自己的位置。
這裏是大峽穀的西麵,比起東麵的懸崖峭壁,西麵的地勢顯然要緩和得多。
陸澤現在在的正是西麵的山腰,恰好能夠看到對麵高聳的峭壁,也可以看到峭壁下那條蜿蜒的湍急河流。
受到景色的感染,陸澤情不自禁地拿起了掛在胸前的攝像機,開始調整鏡頭和光線,對準眼前的景色拍了幾張照片。
這個時候的太陽尚未露麵,所以整體的色調是那種微微有些陰冷的感覺,就連西麵山腰坡上偶爾隨風擺動的花草都帶上了點冷豔。
春天的早晨,和秋天還真的挺像。
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哪怕陸澤沒有使用係統贈與的【完美攝影】,也能夠將景色拍得很美。
不過雖然很美,但那也隻是停留在能夠讓普通人看了後覺得這是一張比較好看的風景照的水平,想要用來參加攝影大賽,那還是癡人說夢的。
無論是哪一種技藝,音樂也好,舞蹈也好,書法也好,入門都是極為簡單的。
就好像攝影,並隻要簡單地端起攝像機按下快門,哢嚓一聲後,一張照片就這麽被創造了出來。
但是倘若想要深入掌握這門技藝,就得找到它的要素。就好比歌唱的氣息和唱腔,舞蹈的準確性和柔韌性......當然,這隻是舉例,實際上還不止這些。
一副好的攝影作品,最開始的要求,是良好的構圖、色彩和光線。到了進階,那就是主題與風格。
但是對陸澤來說,他最看重的,是攝影作品的核心——創意和故事性。
一個好的創意,哪怕拍攝的手法不夠高明,色彩和構圖不夠完善,也會是一副好的作品。
至於故事性,更是如此。
攝影的作品,本來就是靜止的東西,拿視頻的術語來說,就是其中的一幀罷了。
一分鍾的視頻,有1500多幀,而想要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都需要好幾分鍾的視頻,也就是上萬幀的圖像。
這麽一對比,僅僅通過一張圖片,就能夠為欣賞者提供一個有所意蘊的故事,這樣的作品,難道不算完美?
陸澤追求的,正是這樣的一副作品。
所以他在尋找,尋找恰當的時機和素材,然後使用那次完美的攝影機會,拍攝出一張具有衝擊力,能夠讓人見之動容,並領會其中故事性的作品。
難。
很難。
但是上天給了人類一雙眼睛,不就是讓他來尋找美的嘛?
收起攝像機,陸澤開始往深處進發。
在大峽穀的外圍,由於人類的行跡過於繁多,往往沒有什麽好的自然素材。
隻有深入大峽穀的另外一邊,或許才能夠找到真正值得陸澤花費那一次機會的素材。
為了完美的攝影,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