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節 金本位的思考

字數:4228   加入書籤

A+A-


    既然已經決定要推行金本位,劉徹就得先盤盤家底了。
    “尚書丞……”劉徹叫來顏異,對他吩咐道:“卿去一趟少府,問一問現在內庫有多少黃金儲備?”
    “諾!”顏異領命而去,半個時辰後,回來報告:“陛下,少府卿奏報,現今內庫有黃金共三十五萬四千三百二十三金……”
    劉徹聽了一楞,砸吧了一嘴巴:“還真不少呢!”
    確實是很多!
    三十五萬金,換算成後世的重量,大約是一百七十噸左右了。
    很多後世的現代國家,也未必能有這麽多黃金儲備!
    這充分說明,劉徹這個皇帝斂財有術。
    旁的不說,當年齊魯四王倒台,就給內庫貢獻了超過十五萬金!
    而且,目前劉徹可還不止這麽一點黃金。
    他拍拍手,將一個宦官叫過來,問道:“現在宮裏有多少黃金儲備?”
    “回稟陛下,應該有三十萬金左右……”
    這就又是差不多一百來噸黃金。
    若再算上其他零零散散的黃金儲備(宮廷妃嬪和東宮儲備),劉徹現在大概可以拿出三百噸以上的黃金了。
    總數額可能接近八十萬金!
    能攢下這麽多黃金,一方麵要感謝貪官汙吏和亂臣賊子們。
    沒有他們,劉徹的黃金儲備起碼要少三分之一。
    而另一方麵,則是托了安東的淘金潮的福。
    安東的淘金潮,每年都為整個漢室,注入十萬金的黃金。
    特別是近兩年,淘金技術開始進步,使得黃金產量大增,有時候一個月就能采金兩三萬金。
    安東的黃金,加上中國本來在這一時期,就有著大量富金礦,所以,黃金存量大增。
    你要知道,在曆史上,武帝朝四十年間,賞賜給將軍、將士的黃金,就已經多達八十餘萬金了!
    茂陵陪葬黃金的總額,更是多達四十萬金!
    簡直就是恐怖!
    與之相比,劉徹手裏現在的黃金雖多,但總的來說,其實民間和私人手裏持有的黃金數量,其實還是有很多的。
    “差不多七十五萬金啊……”劉徹算了一下現在自己可以動用的黃金。
    內庫至少要留下二十萬金來作為儲備金,以防止出現緊急問題時,國家無錢可用。
    這樣,能夠動用作為金本位改革的黃金就是六十萬金。
    從少府過去鑄造金五銖的經驗來看,平均一金大約是可以鑄造九十五枚到一百枚左右(一斤十六兩,一兩二十四銖,理論上純金幣至多隻能鑄七十六枚,但是,國家不會這麽純潔可愛傻白甜,連五銖錢都要摻鉛、鐵,黃金這種貴重物裏摻點雜質很正常)。
    換句話說,六十萬金,最理想的情況下可以鑄造六千多萬枚金五銖。
    價值超過六十萬萬。
    假如放入市場,基本上可以填補錢幣不足帶來的問題。
    若采用後世的金本位製度,更是可以將這些黃金的作用放大至少五倍!
    但問題是……
    金本位製度,劉徹醞釀了數年,迄今為止,條件還是有些不成熟。
    首先,金本位製度,要考慮的就是信用問題。
    其次就是人民群眾是否接受?是否認可?
    任何貨幣,若是人民不接受,不認可,那跟廢紙沒有區別!
    最後,就是防偽技術的問題了。
    現在並沒有後世那麽高的印刷技術,也不存在什麽高超的防偽技術。
    假如貿然發行一種紙質或者其他材質的貨幣,很有可能,唯一的結果就是偽幣泛濫成災,國家和人民都要承受災難性的後果。
    這可不是摸著石頭過河,交點學費就可以解決的事情。
    “看來,暫時隻能模仿虎符製度來作為貨幣的防偽方法了……”劉徹歎了口氣,摸了摸額頭,隨即就搖了搖頭,否決了這個想法。
    所謂虎符製度,就是采取現行的軍隊虎符防偽技術。
    將某一個器皿分成兩半,一半留在國家,一半交給持有人。
    兩者合一,才能合法有效,不然就不被承認。
    這樣做,確實可以起到有效防偽和杜絕欺詐的情況。
    但不利於流通,而且,隻能用於大額交易。
    總不能,一金兩金的,也用這種辦法吧?
    那相關的辦事人員和官府,還不得忙死?
    任何不能流通,且麻煩的東西,是沒有前途的。
    畢竟,金本位是一個社會金融製度,而非某一個小圈子裏自娛自樂的東西。
    若是這樣,現在列侯貴族諸侯王圈子裏,不就有一個‘賜金詔書’和‘存金詔書’?
    何必費勁心思去玩什麽金本位?
    “那類似交子的形勢呢?”劉徹想著。
    元德六年的長安改造過程中,為了競標商鋪,就已經出現了類似交子的憑證。
    到如今,這種憑證製度在劉徹的保證和推動下,漸漸成為了大商賈們都認可的信用憑證。
    許多人都選擇將大量的金錢,存在少府,然後從少府拿到一張由少府卿和丞相府共同開具的憑證。
    一旦需要取用,則可以憑這個憑證,到少府調取現金。
    這個憑證也可以直接用來抵充稅賦。
    因為方便、靈活,所以受到許多人的歡迎。
    甚至不少人都將之看成一個拍皇室馬屁的手段。
    但同樣的,這種憑證存在很多問題,其實很難廣泛的流通。
    除非,將之改進,做成類似交子一樣的紙質信用貨幣。
    “看來,朕隻能求助於墨家了……”劉徹在盤算著:“假如需要發行一種可以在大範圍內,至少在中上層之間廣泛流通的貨幣,那麽,就必須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是防偽,第二是簡單、高辨識度!”
    不能防偽的貨幣是災難,而類似虎符製度和現在的抵押憑證的東西,則過於複雜,且流程太過繁瑣。
    人民群眾是不可能接受和認可類似的產物的。
    就像後世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倘若你付個款,還需要先與銀行溝通,然後再向銀行證明是你本人,最後還需要簽一大堆文件。
    誰會用呢?
    反正大部分人是絕對懶得去搞這麽複雜的東西的,直接以現金支付。
    而在這個世界上,唯一可能幫助劉徹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有且隻有墨家的技術狂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