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日本部署離間計,朝鮮罷免李舜
字數:6927 加入書籤
日本部署離間計,朝鮮罷免李舜臣
和談破裂、冊封失敗的消息傳回朝鮮,朝鮮王李昖十分驚恐“怎麽會這樣?預計何時?多大規模?不,現在應該馬上向明朝求援!寡人都早說不能讓倭寇就那麽回去,大明非要議和,到頭來都是沈惟敬在欺騙寡人和朝鮮,甚至欺騙皇上陛下。寡人也是希望戰爭能提早結束,但結果倭寇卻又要入侵。”
領議政柳成龍勸道“殿下,不需要如此失落。我們也是時刻準備,至少不會再像壬辰年那樣手足無措,請您務必堅定聖心。”李昖對此表示肯定,但李昖心中仍然非常恐懼,希望此次不會再讓他被迫再次播遷,柳成龍好言安慰之後便立即召開備邊會議。
會議上伊鬥壽說道“我認為這反而是好事,是可以百倍償還之前受倭寇羞辱的機會。應馬上全軍進發下三道奪回釜山,全殲倭寇。要讓倭寇從此以後再也不敢踏入我領土一步!”兵曹判書李德馨則認為伊鬥壽所言為免過於輕率“判府使大人,我們又何嚐沒有複仇之意,但倭寇也會準備萬全後再來入侵,要沉著冷靜對待此事。”
中樞府事鄭琢深表讚同,也認為應準備萬全不可輕率冒進“正是如此,全軍南下,若有閃失,朝鮮將因此萬劫不複。”伊鬥壽宣稱其本意是在倭寇登陸列陣之前消滅日軍。並無冒進之意。李恒福附議,右議政李元翼亦提議由李舜臣率領水軍海上禦敵,由朝鮮與明朝的陸軍駐守下三道隨時策應可保無虞。
左議政金應南同樣讚成先發製人“壬辰年是因我們防備鬆懈,一盤散沙,才被倭寇利用,一敗塗地。而現在不僅是官軍,就連明軍的軍糧都已備好,將士們日夜訓練,大可一試。”
領議政柳成龍說道“各位似乎都想的太輕鬆了。那倭寇怎麽會想不到我們必作防備?倭寇之前隻經曆了兩種困難,缺糧及海戰。因此才有瘋狂攻擊全羅道以及連戰李舜臣的行動。諸位知道關鍵在何處了麽?我若是倭寇,要是找不到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便絕對不會貿然入侵。”
眾人聽後皆恍然大悟,鄭琢想起之前晉州之戰,不禁冷汗直流“李舜臣自然是不會輕易被倭寇擊敗,但若倭寇登陸成功再次攻打全羅道的話,就很難防備。上次晉州城破,倭寇湧入,全羅道便朝不保夕,此次倭寇的重心仍在全羅道,實在令人擔憂。”因朝鮮義軍經過一連串實踐對朝廷極為失望,近乎銷聲匿跡,柳成龍也心憂此次全羅道難保,隻得提議道“堅壁清野,據險積蓄。雖說要努力阻擊倭寇登岸,但一旦倭寇突破防禦攻向全羅就按這個方略辦。”眾人讚同。
伊鬥壽後於深夜秘密召來原水軍大將,現全羅道兵馬節度使元均,相互問候之後伊鬥壽向元均詢問以朝鮮現在的軍力能否擊退倭寇?元均答道“壬辰年包括我在內,全國都對倭寇掉以輕心,以致土崩瓦解,畏敵如虎。但現在已做好防備,可以擊退倭寇。”
伊鬥壽再問在海上攔截是否為上策?元均答道“當然是上策,隻是我擔心李舜臣。大人您也很清楚,李舜臣極為謹慎,壬辰年長門浦海戰李舜臣隻是觀戰,李舜臣此人從來都是隻打自己有把握之仗,從不與朝廷大策一致。”
伊鬥壽頗感發愁“我也為此擔心,李舜臣即使接到命令也隻憑自己判斷,太過特立獨行。若他認為不可率先於海上攔截倭寇,那倭寇便將登岸,我們將失去先機。”元均見狀請令“大人,請將水軍交給我,隻要是將領,接到軍令要有不畏生死的勇猛,我元均便有著李舜臣所不具備的勇猛。”
伊鬥壽見元均要將李舜臣取而代之,稍加思索猜想元均恐別有用心“我雖然不知細情,但也知你與李舜臣有著多年的私人恩怨,在此時要統帥水軍,是不是對李舜臣的私怨有些過大了?”元均自辯“大人,對戰功的渴望以及對競爭者的勝負欲必會令為將者更為強大。大人,請讓我返回水軍。若能如此,在倭寇登陸之前我定將他們全部水葬!”伊鬥壽不敢輕易承諾,便讓元均先行回去,自己自會思量。元均告退。
而另一邊世子光海君也對戰事極為擔憂,對謀士李爾瞻說道“形勢危急,我擔心即使防備也不一定能夠阻擋,還是應給義兵們發經文讓他們協助官軍共同奮戰。”
李爾瞻則答“即使發經文也起不到任何作用,說不定反而會起到反作用,不還不如不發經文。主上處死了金德齡,邸下您若是義兵將的話接到那種主上和世子發來的經文會有何感想?義兵們會為了保護自己而重新戰鬥,請不必對此擔憂。還有往後要對像伊鬥壽大人那樣的西人更為關注,待戰亂結束,主上必將會對此前的事進行問罪,其實也就是向柳成龍和南人們問責。在問責之時會利用誰?所以需提前準備。”
世子光海君聽李爾瞻又提黨爭,心中不快,指責李爾瞻道“在這戰亂之中非得這麽做不可麽!戰亂將起,卻在此時考慮爭鬥朝臣!為何事事會都要與黨爭相連?”李爾瞻奉勸戰亂已經發生,必須未雨綢繆。世子光海君言稱不想理會。
在日本,豐臣秀吉意欲除掉李舜臣並讓小西行長來謀劃,以此抵罪。小西行長早已有所準備,當即獻計“屬下以為應當使用離間計,在我停留朝鮮的那段時間內,知道不少朝鮮官吏,給其中一位官吏偷偷發出我們的船隊將要襲擊西生浦的情報。而據我所知,李舜臣非常謹慎,絕對不是聽到情報就會出擊的人。正因如此,眼見西生浦將被襲擊而不會出擊的李舜臣被朝鮮王和朝鮮朝廷知道後,又怎麽會輕饒他?朝鮮中真正信賴李舜臣之人屈指可數,多數官吏和將領對李舜臣的特立獨行都有擔憂,也有很多將領嫉妒李舜臣的權力,而朝鮮王又是個昏君,錯過攻擊我們機會的李舜臣不死至少也會被免職。”
對此豐臣秀吉和前田利家都認為可行,秀吉問該用何人充當誘餌?小西行長心中立刻便想到加藤清正,更欲借此戲耍加藤清正一番,便向豐臣秀吉提議“請太閣殿下用加藤清正為誘餌,加藤威震朝鮮,可謂無人不知,朝鮮王知加藤前來,必定驚慌失措,嚴令出擊,以他為誘餌再合適不過。”秀吉擔憂“但正因加藤威名,一旦李舜臣出擊,加藤不豈不九死一生?”小西行長再三保證李舜臣絕不會出擊。
豐臣秀吉對小西行長心思一猜即中,大笑道“俺雖然知道你們兩個關係不好,不過這也太過分了。但賭上性命玩的賭博才是最令人振奮的。此次加藤的命運是掌握在李舜臣的手中,真是有意思。俺也對此忽然提起興趣。”於是秀吉發布命令召集領主大名及直屬臣下會議。
秀吉於大會宣道“讓各位休息的太久,刀都已經生鏽。俺本意並不想維持這場戰爭,因為傷亡很大,國內也因此而貧困,但朝鮮和明國竟然竟然連番羞辱我們,而我們數年來流血奮戰,最後連土地補償都沒有,軍士們隻是白白死亡!因此俺已下定決心,之前你們受的苦必須要他們十倍償還!重新攻打朝鮮!”
豐臣秀吉發布軍令,令加藤清正領第一隊一萬為先鋒,乘船於蔚山西生浦登陸,加藤清正竟一時間難以置信。秀吉說道“為何這種表情?加藤你以為你在朝鮮的爭功之舉會讓俺拋棄你麽?你一直是對俺最忠心的,上次地震時也是你奮不顧身,總是最先想著保護俺,在俺心中,你就如同兒子一樣。”
加藤清正深受感動,情不自禁,聲淚俱下“太閣殿下,我加藤清正永生難保太閣殿下的恩情,世世代代必將為太閣殿下鞠躬盡瘁!此次定會斬下朝鮮王首級獻於太閣殿下!”
秀吉扶起加藤清正,正色叮囑“不僅僅是朝鮮王的首級,加藤,還有明國皇帝的首級,朝鮮王不過是個怯懦無能之輩,隻知逃跑而已,你取他的首級就如同追趕一隻發瘋的兔子而已。俺要的是那個自命天子,狂傲至極,明國皇帝的首級,俺要把他踩在腳下!”加藤清正領命。
隨後秀吉令石田三成讀表,令加藤清正領第一隊一萬、小西行長領第二隊一萬四千、黑田長政領第三隊一萬、鍋島直茂領第四隊一萬兩千、島津義弘領五隊一萬、長宗我部元親領第六隊一萬三千、毛利秀元領第七隊三萬一千、宇喜多秀家及黑田如水領第八隊兩萬,並分作左右軍總隊長。會合釜山預備隊,共計十四萬。水軍命九鬼嘉隆、藤堂高虎、加藤嘉明、脅阪安治、來島通總等率七千二百人,水陸並進再侵朝鮮。
前田利家補充道“無論任何情況,皆不允許有講和及協商,不僅要殺戮朝鮮軍及明軍,朝鮮的百姓不分男女老少稍有反抗便立刻殺掉!如果各隊不方便把首級運回,就將他們的鼻子割下,用鹽和石灰醃製後送回此處查驗論功。但也有例外,捕獲的朝鮮工匠作為俘虜替我們效力!所有有利於日本的朝鮮人都需生俘。”秀吉再令全部做好出陣準備,等待命令。眾人領命。
宇喜多秀家及黑田如水、小西行長率先抵達釜山,開始安排泄露軍情之事。朝鮮都元帥權栗也在議論軍情,接領議政之令後,權栗評論“堅壁清野、據險積蓄,雖然稱不上是嶄新的戰法,但卻是當下最合適的戰法。我應親自去巡視一遍全羅道,查看軍營。”忽然慶尚道右兵使金應壽命人來報日將加藤清正即將攻擊西生浦於蔚山登陸。權栗大驚日軍竟會如此迅速,忙問慶尚道從何處得知?在得知為小西行長所發後,權栗急忙覲見朝鮮王李昖。
李昖對此也非常驚訝,不知小西行長為何有如此行為?李恒福對此大膽揣測“殿下,據我所知,小西行長與加藤清正水火不容,人所共知。而小西行長曾屢次試圖通過講和來結束戰爭,所以,可以在海上擊敗作為先鋒的加藤清正的話,對小西行長來說也有利於結束戰爭的方法。”
李昖對李恒福所言倒是認可“你所說也不無道理,如果在海上能水葬倭寇的先鋒大將,我方大勝,戰爭主導權便將由朝鮮做主。實在是天賜良機。”而柳成龍則奉勸慎重“殿下,這如果是敵寇的誘敵之計,水軍必會中敵圈套遭受重創。對倭寇來說最大的障礙便是李舜臣,倭寇和我們都深知這一點,所以這種情況之下是絕不能輕信敵將所發出的任何情報。”
權栗心有疑慮,難以完全讚同柳成龍隻見,便問道“領相,但若來襲為真,而我們卻坐視不理,便會失去此千載難逢之良機,也將不能再於海上先行攔截倭寇登陸。失去先機致使倭寇得以猖獗勢必會對我們的防禦造成極大的危害,屆時又該如何是好?”柳成龍答道“這我知道,但此事事關重大,需三思而定,不可貿然行動。”
李昖不願錯過時機,因而下令“這分明是天賜良機,是朝鮮曆代先王們在關照這個國家,立即召開備邊司會議部署行動!”李昖下令後,備邊司討論激烈,伊鬥壽力主立刻進攻加藤清正,李德馨則擔憂為倭寇陷阱,會使水軍遭受重創。左議政金應南認為比起朝鮮八道的損失,隻要能擊潰加藤清正,水軍的損失則微不足道。
而右議政李元翼反駁道“倭寇一部來襲,士氣正旺,戰力強大,勢必惡戰,而若是圈套,勝亦是慘勝。若水軍遭受重創,瀕臨崩潰,則等於朝鮮最堅固的防線已經瓦解,則無法抵擋其餘倭寇的登陸。因此我亦讚成領相之見,不可貿然出擊。”
鄭琢也認為李舜臣所統帥的水軍戰力堪稱一半的朝鮮戰力,萬不可輕易失去。伊鬥壽冷笑道“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李舜臣是朝鮮的唯一守護神啊,如此怯戰,貽誤戰機,倭寇登陸之後又將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本可以將倭寇攔於海上卻為何非要讓百姓再遭無妄之災!我們這些人在這裏的意義何在?!”
李恒福提議“可令慶尚右兵使金應壽密切觀察倭寇軍營,讓李舜臣先等待軍令。若小西行長所言屬實再立刻攻擊。”李德馨對此表示讚同。柳成龍則搖頭言道“即便是探查也難令我放心,敵寇若周密部署,必不會輕易讓我們探查到實情,但也暫時沒有其他的辦法,就如此做好了。”於是朝鮮令慶尚道查探敵情。
位於閑山島的三道水軍統製營中,也收到了倭寇即將攻擊西生浦,朝廷希望水軍出擊的指示。同知事裴興立當即嘲諷朝廷無知“真是不可理喻,就算倭將之間不和,犧牲水軍來結束戰爭怎麽可能,這是明擺的陷阱。”宋希立也認為這應是引誘之計,李舜臣的下屬們對此也各執一詞,李舜臣說道“這樣的情報當然可以無視,但不能無視主上殿下和朝廷的命令。加藤清正過海應是事實,而主上殿下和朝廷已經傾向這是一次可以一舉結束戰爭的機會。”裴興立詢問若接到出擊命令該當如何?李舜臣尚未決定故未予作答。
加藤清正率領第一隊已於名護屋出發,小西行長與宗義智打賭李舜臣絕不會出擊,宗義智不解為何如此確信?小西行長自信滿滿,見宗義智滿麵疑惑,便對其分析道“因為李舜臣此人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不能把握在手的戰事絕不出擊,而且他太珍惜他將士們的性命,不希望有無謂的犧牲。而我所發出的情報也一定會令他起疑,也會衡量戰損和得失,在這個時期他的起疑和衡量便一定會讓他最終選擇按兵不動,而我的計劃也一定會實現。”宗義智恍然大悟。
經慶尚道觀察之後確信加藤清正將襲擊西生浦,朝廷最終下令李舜臣立刻出擊。李舜臣苦思冥想,思慮再三,決定按兵不動。部將擔憂違背王令將引火上身,李舜臣依舊堅持不可出擊。因此加藤清正輕而易舉便拿下了西生浦。
朝鮮王李昖得知此事後怒不可遏“李舜臣是瘋了麽?他難道不知道這是絕佳的良機麽?他不知道讓倭寇登陸西生浦意味著什麽嗎?都承旨,寡人的命令究竟是否已經向李舜臣明確傳達?”都承旨連連稱是,李昖愈加憤怒,深感王權已被李舜臣所藐視。
伊鬥壽進言“殿下,李舜臣的驕狂已經出格,他的驕狂會毀掉國家的命運,請下令立刻將李舜臣罷免,押送回京。”左議政金應南附議,鄭琢諫道“殿下,李舜臣是非凡的將領,此事定有隱情,詳細調查之後再定罪不遲。”李德馨及李恒福也擔憂水軍崩潰及利於日軍而認為不可輕易處罰李舜臣。右議政李元翼提議可許李舜臣戴罪立功。
伊鬥壽怒道“李舜臣依托赫赫戰功,如今已經驕狂到絲毫不理會朝廷的命令,蔑視主上殿下,此事已非初次發生,在那之前也沒有響應世子邸下的召喚,擅自在軍營舉行科舉考試,而如今以搜尋倭船為借口收取通行稅。李舜臣所犯的種種罪狀已經百死莫贖。怎麽還能為其開脫罪名!”
鄭琢提醒上述諸事都早已被原諒,伊鬥壽反駁正因原諒才釀成今日的局麵,李昖見領議政柳成龍一言不發,便請這位舉薦李舜臣的人談論看法,柳成龍說道“殿下,臣比任何人都了解李舜臣的為人,李舜臣絕非屢立戰功就會桀驁不馴之人。他怎會不知對抗王命的後果,盡管如此依然抗命不尊說明肯定有比他生命更重要的不可避免的隱情,臣請調查之後再問罪最為妥當。”
朝鮮王李昖最難容忍蔑視王權,其實遭心意已決,冷笑數聲道“寡人對李舜臣的了解現在可不少於領相,在他心中已不當寡人為主君,百姓皆奉其為英雄而追隨。他錯以為自己已是朝鮮的主君!應馬上押金李舜臣進京問罪!”李昖說罷,群臣附議必嚴懲李舜臣之罪。李昖下達王令,罷免李舜臣所有官職,逮捕入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