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
字數:3116 加入書籤
明確的告訴了法國使團不可能用瓷、綢交換之後,莫爾帕伯爵有些喜憂參半。
從這種新型的槍械和戰術體係小冊子來看,窺一斑而見全豹,大順的陸軍還是很強大的。
可是再強大的陸軍,也不可能戰勝自然的偉力。
荒涼而廣袤的西伯利亞,苦旱而有缺乏補給的中亞荒漠,都使得大順不可能參與歐洲的戰事。可以略微牽製一下俄國,但不可能吸引俄國太多的精力。
走海上,大順的海軍又相當孱弱。現在才剛剛起步,六艘巡航艦,加起來還不到五千噸,距離英國20萬噸的戰艦噸位,不算人員培訓,隻算噸位就差了至少3000萬兩白銀。
想要讓大順更多的力量牽製英、荷,似乎最好是讓大順擁有一支差不多的海軍。
喜的是,新戰術和新子彈,對法國確實有用。
憂的是,這種交易,隻是最後的選擇,相對來說,法國更想要瓷器和絲綢的技術。
事實上,在來中國之前,法國使團的大部分人都充滿了信心。
他們認為,自己的底牌很多,可以換取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且劉鈺過早了暴露了想要新型戰列艦設計圖的急躁,對一場談判而言,過早露底的談判者是失敗的談判者。
哪怕到了本地治裏,在印度多年還主持過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的杜普萊克斯,也認為法國可以交換的東西不少。
比如法國的平板玻璃技術,這東西運送過來耗損太大,而且價格過高,雖然利潤大,可是銷量不行。這個技術就可以做個籌碼,來交換瓷器技術。
然而到了鬆江,他們就看到了許多的平板玻璃,並且知道了劉鈺這邊也開始生產平板玻璃了。
更為可怖的,便是幾年前大順還需要從法國購買燧發槍,這才短短幾年,居然可以反向朝法國推銷新型軍火和陸軍戰術。
這有些快的不像話,讓莫爾帕伯爵感覺到了深深的震驚。
看來那些傳教士的描述,也不知是為了傳教的阿諛奉承之言,這個古老的東方帝國有其獨到之處。
現在想想,莫爾帕伯爵才明白,劉鈺過早的暴露了他談判中想要的東西,實在是有恃無恐。
因為大順能交換的東西太多,而法國能交換的東西太少。
“尊敬的中國伯爵,我想這個交易我們可以慢慢的談。如您所言,如果談論獲得瓷器絲綢等技術,可能會導致貴國對我們懷有敵意,我可以放棄。”
“但是,您所設想的這種新型戰術是否有效,尚且需要實戰的檢驗。而法國的軍艦,連您都知道,是整個歐洲,或者說整個世界最優秀的設計,這是公認的。”
“一個尚需檢驗的技術,換取一想公認優秀的技術,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公平的交易。”
劉鈺心想,錘錘,你這分明就是在砍價。可自己之前已經多次表達了希望得到新型戰列艦的設計圖,這時候再說什麽“學亦可、不學亦可”之類的,在嘴上扳回一局,已經是來不及了。
可是這件事卻最好就在威海定下來。要是跑到京城裏公開討論,指不定自己頭上又得扣一個裏通外國的帽子。大順的大臣們,腦子就算再鏽,也知道新式武器不能外流。
“伯爵先生,您作為法國的海軍大臣,對當前歐洲的局勢應當是有所了解的。法國需要清楚自己的戰略。”
“法國不是英國。”
“如果可以得到佛蘭德斯和北意大利,其實海外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舍棄。法國終究是一個陸權國家。”
“即便您作為海軍大臣,我也必須要這麽說。新式的陸軍戰術和膛線子彈裝填辦法,是法國此時急需的,也是極為有利的。”
“法國必須要搞清楚,自己要在歐洲大陸上做霸主,還是在海外擴張?”
“就這一次波蘭王位繼承戰爭的政策來看,紅衣主教緩和法奧關係的外交政策已經破產了。北意大利,弗蘭德斯,這些肥沃的土地,或許就會因為這種子彈和與之對應的戰術而落入到法國或者波旁家族的手中。”
“反過來,大順現在在周邊,沒有像樣的、足夠強大的敵人。而這種新型鉛彈對大順來說,並不是急需的。相反,在東南亞,尤其是巴達維亞,那裏有大量的我們的僑民,一支優秀的、可以抗衡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軍,是必須的。”
“這是一個雙贏的交易。東南亞是荷蘭的血管,一旦被切開,荷蘭就會衰弱;英國在印度,也會受到影響,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切斷和英國的貿易,這對法國也是有利的。”
冷兵器時代,以中原的體量和統治極限的約束,不可能在陸地和海洋雙向擴張。
火藥時代,尤其是燧發槍時代,這種雙向擴張的壓力被減輕了,就像是劉鈺形容南洋是大順的西域一般。
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自然選擇我都要。
隻是這種我都要,法國是沒有資格說的。
歐洲大陸一堆的敵人,法國不得不保持足夠強大的陸軍,海軍永遠都是第二位的。
哪怕莫爾帕伯爵作為海軍大臣,也不得不同意劉鈺的說法。
對法國而言,佛蘭德斯加意大利,如果能夠拿到手,海外的那些領地其實都可以扔掉或者交換。
別看杜普萊克斯叫的這麽歡,他在法國是個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