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烽火連天 關中大定
字數:9980 加入書籤
書接上文,話說李淵、李世民和楚墨風三人席地而坐,以玉碗置酒,待李世民將美酒斟滿之後,正準備先端起碗敬李淵,誰知李淵卻先他一步將碗端起,語重心長地說到“二郎,為父知道去年初將你發配至長春宮鎮守,是為父行事有些唐突了,知道你心裏委屈,希望你不要生為父的氣才好。”
“父親大人何出此言,您劍鋒所指始終是兒子前進的方向,兒子存在的意義就是替父親您開疆辟土完成統一。”李世民見狀端著碗,麵帶笑容地說到“做兒子的又怎麽會生自己父親的氣呢?”
一旁的楚墨風見狀,不禁偷笑起來,這父子二人還真是有趣,平素朝堂之上一個不苟言笑,一個黑口黑麵,非得喝點酒才能真情流露,想想也是有趣,念及於此楚墨風不禁低聲笑了起來。
誰知一旁的李淵突然轉頭對著楚墨風說到“你小子很是不錯,不枉當年老夫如此看重你,雖然你現在貴為勞什子國公是老夫親封的,但是也是你一刀一槍自己打出來的,二郎有你這個好兄弟在身邊,老夫深感欣慰。”
隻見楚墨風撇了撇嘴,忿忿地說到“我說老爺子,您就別給自己臉上貼金了,當年若不是世民老兄誠心邀請我出山,估計現在我也早就返回張掖去過小日子了。”說到這楚墨風突然麵色一正說到“不過說實話,您和世民大哥確實是真心實意的為天下百姓著想,如若不是這樣,我也不會盡心盡力輔佐你們。”
隻見李淵聽完楚墨風的話,將碗中美酒一飲而盡,大喊一聲“好,好一句為天下百姓著想,老夫發誓,有生之年一定要一統天下,為天下百姓打造出一個太平盛世。”
言罷李世民趕忙又給李淵斟滿酒,三人就這麽坐在地上邊唱邊笑一直持續到深夜才算作罷。
癸巳日(二十九日),李淵結束了蒲反之行,啟程返回長安,臨行前李淵拉著李世民和楚墨風的手千叮嚀萬囑咐,告誡二人務必於今年平定關中之亂,以確保能夠有更多的兵力和精力去對付王世充以及竇建德。
待李淵離開蒲反之後,心係絳州情形的李世民和楚墨風二人,隨即也率大軍啟程離開蒲反,向著柏壁方向行去。
五日之後大軍抵達柏壁城,此時負責留守的殷開山等人見是李世民和楚墨風,這才將緊閉許久的大門打開,放眾人進城,一進城內殷開山就向二人稟報了這段時間的情況,得知圍困絳州的宋金剛部已於幾日前連夜撤退,二人久懸的心這才落了下來。
第二日李世民擊鼓聚將進行封賞,讓人感到意外的是,整個柏壁大營所有的將士均得到了封賞,這讓負責守城的眾人紛紛驚詫不已,遂有耐不住性子的將領前去詢問楚墨風,被告知說是因為守城有功才給的封賞,這才讓眾人放下心來。
而楚墨風在休息了幾日之後,則是再度派出大批探馬刺探消息,而自己則每日泡在大營內,對所有的士兵加強訓練,就這樣時間轉眼到了二月。
庚子日(初六),李淵再度出宮臨幸華陰,並在華陰做短暫的停留,而得知消息的劉武周則是蠢蠢欲動,遂派兵大舉進犯潞州,轉瞬攻陷長子、壺關二縣。
潞州刺史郭子武卻無法抵禦劉武周軍的攻勢,李淵聞言大怒,遂派麾下將領,河東人王行敏援助郭子武。
然而王行敏與郭子武不和,臨行前李淵的疑心病又犯了,私下召見王行敏麵授機要,並賜予密旨說一旦發現潞州方麵有通敵之人,可先斬後奏。
王行敏率大軍抵達潞州之後,並沒有急於調查,而是飛鴿傳書至柏壁請示,柏壁方麵收到飛鴿傳書之後,迅速回複王行敏,隻見字條上赫然印著幾個字說到“若有風吹草動,速斬之。”
得到柏壁方向默許之後,王行敏這才開始著手調查,誰知調查還未開始,就有人舉報說郭子武要叛唐,得到消息的王行敏迅速將郭子武羈押並斬首示眾。隨後王行敏將此事上報給柏壁方麵之後,才上書給李淵稟報此事。
然而湊巧的是,乙巳日(十一日),劉武周賊心不死再度派兵侵犯潞州,卻被王行敏巧設妙計迅速擊潰,是役共斬殺敵軍八百餘人,俘虜過千。此消息一經傳回朝廷,間接地坐實了郭子武叛唐一事。
李淵收到消息之後,在朝堂上大發雷霆,怒斥郭子武大逆不道行徑,而後又對王行敏的行為大為肯定,同時下旨對王行敏進行賞賜,在場的文臣一脈原本還想著上去進言幾句攪一攪局,誰知被魏征一瞪,頓時無人敢出列發言。
就在李淵在朝堂上大發雷霆之時,楚墨風拿著一張字條坐在李世民的書房內笑出了聲,“有什麽好笑的,你拿著張破字條看了一個上午了,真不知道你笑什麽?”見觸摸佛不住地發笑,李世民不禁有些詫異,取過一個茶杯給楚墨風添了些茶水,轉身又坐到了書桌旁。
“有件事或許你還不知道吧,郭子武一直是你大哥的人,這一次咱們讓王行敏斬了你大哥的一條手臂,估計他在京城得氣的吐血了吧?”隻見楚墨風停住了笑聲,一臉凝重地說到。
誰知李世民聽了楚墨風的話,並未表現出什麽喜悅之情,而是忿忿地說到“我知道你在做什麽準備,但是你也不能就因為這個,隨隨便便斬殺一員大將吧?”
誰知楚墨風從懷中摸出一個冊子丟到李世民麵前,冷冷地說到“媽的若不是小爺現在是國公爺,而且世人都知道彼岸花是我的人,我自己都想親自去潞州砍了這廝的人頭了,你自己看看吧,看看這廝都幹了什麽好事。”
一見楚墨風突然發飆,李世民這才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趕忙撿起冊子仔細瀏覽起來,原來郭子武自從到了潞州之後,表麵上假裝駐軍抵抗,而背地裏卻時常通過自己的妻弟與劉武周方眉來眼去,潞州下轄郡縣常遭劫掠,有一多半是此人的‘功勞’。
原本楚墨風的暗探將此事打探清楚之後,第一時間上報給楚墨風,而楚墨風本想著派柳非煙她們前往潞州鋤奸,但是礙於朝廷始終沒有派出合適的將領接替潞州守備工作,故而此事一拖再拖。
正巧二月初得知朝廷有意派王行敏前往潞州,恰巧天策軍的趙信與此人是表親,而此前在長安時,王行敏也通過趙信的門路前來拜會過楚墨風,遂楚墨風手書一封責令趙信快馬加鞭返回長安,將書信交予王行敏。
收到書信之後,王行敏並未著急拆閱,而是小心翼翼地詢問趙信關於楚墨風的意圖,趙信隻是簡單的告訴他一切便宜行事,心神領會的王行敏便有了後來的舉動。
待收到王行敏擊潰劉武周進攻的奏報之後,楚墨風遂以兵部名義上書李淵,懇請任命王行敏為潞州守備一職,負責潞州防務事宜,而李淵收到楚墨風的奏報之後,二話沒說欣然應允,至此王行敏更加堅定了投靠李世民的決心。
鑒於之前夏縣的呂崇茂給予大唐的些許‘驚喜’,一向不吃虧的大唐遂於甲寅(二十日),派遣大將桑顯和等人在夏縣攻打呂崇茂,得知大唐派兵前來,還未恢複元氣的呂崇茂不免對劉武周恨得咬牙切齒,心想自己當初為何要為了那些許財寶進攻蒲州,沒曾想還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自己損兵折將不說,還惹得大唐前來報複。
念及於此呂崇茂硬著頭皮出城迎戰,卻被桑顯和等人殺了個三進三出,好懸連夏縣也丟失了,最後還是遠在澮州的宋金剛看不下去,派尉遲敬德又抄小路引兵前去增援呂崇茂,與唐軍在夏縣城郊形成了對峙。
而此時在河東一線坐鎮的李淵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計策,他派人秘密潛入夏縣城中,宣布赦免呂崇茂的罪行,任命他為夏州刺史,令他對尉遲敬德發起突然襲擊。
不料事情正在謀劃間,卻被尉遲敬德發覺,他搶先動手把呂崇茂抓起來殺掉,並完全控製了夏縣城。
桑顯和見攻城無望,隻好引兵退走。不久尉遲敬德也率軍撤退,而呂崇茂的餘黨又起兵占據了夏縣,繼續抗拒唐軍。
而此時中原大地突然竄起一股新的勢力,讓各方割據為之一震,此人正是隋煬帝楊廣的孫子,齊王楊暕的遺腹子楊政道。
大業十四年(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殺隋煬帝,當時楊政道的父親齊王楊暕和兩個哥哥同遭殺害。
武德二年(年),竇建德打敗了宇文化及,楊政道與祖母、隋煬帝皇後蕭氏(蕭皇後)落入竇建德手中。同年四月,竇建德封楊政道為鄖公。
然而二月上旬,鑒於劉武周、宋金剛和梁師都這些扶持勢力依舊碌碌無為,而突厥意圖侵占中原大地之心不死,突厥的處羅可汗派遣使者前往竇建德處,將蕭皇後和楊政道迎接到突厥,擁立楊政道為隋王,並把留在突厥境內的中原官吏、百姓,全部配給楊政道管治,複立“大隋”政權,史稱後隋。
楊政道設置百官,全部依照隋朝製度,居住在隋朝時的定襄郡,擁有部眾一萬多人。
得知此消息的楚墨風並沒有像李世民那樣義憤填膺,而是不屑地搖了搖頭,轉而將精力投入到平定關中之亂的事情上。
三月乙醜日(初二),浩州方麵傳來消息,劉武周派遣手下將領張萬歲率兵進發浩州,原本想著攻下浩州給大唐來個下馬威,卻沒曾想被李仲文擊退來敵,殺傷俘虜數千人。
待到甲申日(二十一日),唐行軍副總管張綸在浩州打敗劉武周,俘虜、斬首一千多人。有感於始終都在被動守城,這大大的助長了劉武周的囂張氣焰,遂西河公張綸、真鄉公李仲文帶兵逼近石州,劉季真膽怯假稱投降。
乙酉日(二十二日),唐任命劉季真為石州總管,賜姓李,封為彭山郡王,而楚墨風得知消息之後,以書信形式告知李仲文,對此時的李季真多加提防。
接連失敗的劉武周不知為何越戰越勇,發了瘋一般連番進攻浩州,卻都被李仲文打敗。由於接連大戰導致宋金剛的軍隊糧食吃光,丁未日(十四日),耗盡最後一絲糧草的宋金剛向北逃竄,得知此消息之後,秦王李世民連同祁國公楚墨風遂帶兵追擊。
二人以騎兵奔襲為主,終於在呂州追上尋相,一陣衝殺之後將他打得大敗,此時尋相早已沒有戀戰的心情,拚命帶著殘兵逃竄。
楚墨風和李世民二人見狀趕忙乘勝追擊,一晝夜走了二百多裏,期間接連打了幾十仗,天策軍人人帶傷疲憊不堪,而剩餘大軍依舊還距離二人將近一日的路程。
追至高壁嶺時,總管劉弘基(自己逃了出來跑回了柏壁)抓住馬韁繩規勸道“咱們已經打敗敵人,追擊逃敵到了這裏,功勞也足夠了,不斷深入,難道就不愛惜自己嗎?況且士兵們饑餓疲憊,應當在此停留紮營,等到兵馬糧草都齊備了,然後再進擊也不晚。”
誰知李世民語重心長地說到“宋金剛無計可施才逃跑,軍心渙散;功勞難立,失敗卻很容易,機會難得,失去卻很容易,一定要趁此機會消滅他。如果我們滯留不前,讓他有時間考慮對策加強防備,就不可能輕易打敗他了。我盡心竭力效忠國家,怎麽能隻顧惜自己的身體呢?”
劉弘基見無法勸阻,隻好將目光投向旁邊的楚墨風,希望他能夠勸阻一下李世民,誰知楚墨風緩緩地說到“老劉,不是我不勸秦王殿下,我知道你是為了大軍好,但是機會隻有一次,如若此番咱們不趁勢一舉殲滅宋金剛部,屆時戰事一旦拖到年關,隻會對我們不利的。”
劉弘基見自家大帥也這麽說,隻好放棄勸阻下令打馬追擊,將士們也不敢再提饑餓。
行至二十日午時,到了雀鼠穀南端,終於追上了宋金剛的主力。宋金剛被追殺急了,幹脆率領五六萬主力停下,背靠山地,對追兵實施反擊。
人群中的宋金剛連日被李世民在身後追趕,也是疲憊不堪,眼見李世民隻帶了些許騎兵,不由地獰笑著舔了舔嘴唇,對著尉遲敬德和尋相說到“媽的被這群狗追了好幾日,今日老子要殺狗了,一會兒你二人負責正麵衝擊李世民的隊伍,我想辦法從側翼包抄,咱們殺他一陣再說。”
尉遲敬德與尋相聽了宋金剛的話,先是往唐軍陣中一望,隻見最前麵領隊的並不是秦王李世民,而是一個身穿全身鎧甲的男子,身後則是整整齊齊的四百黑甲騎兵,一見此人的影子,二人紛紛大驚失色地喊到“怎麽又是天策軍?”
宋金剛此前並未與天策軍交過手,不知道其中緣由,不由地大怒到“什麽天策天樞的,你二人隻需上陣殺敵即可,聽明白了嗎?”
二人聞言不由地皺了皺眉頭,隨即領命而去,正在追擊的大唐士兵一見前麵的目標竟然停下來不走了,頓時興奮地向前衝去,隻見楚墨風大喊一聲“天殺、天槍隨我衝陣,天盾掩護、天弓負責原地攔截,務必做到一擊斃命。”
話音一落楚墨風將覆麵一合,抄起德勝鉤上的一柄長槍,向著前往衝去,而迎麵而來的正是尉遲敬德和尋相二人。
隻見楚墨風冷笑一聲,手中長槍一揮,一套簡易版的羅家槍法使了出來,先是對著尋相的眉心一紮,而後趁著尋相舉劍格擋之際,突然向後一撤槍,手握槍尖順勢橫向一抽,瞬間將尋相從馬上抽飛出去。
尉遲敬德一見自己的夥伴栽落馬下,顧不得查探他的情況,擎起丈八長矛對著收招在即的楚墨風刺了過去,誰知楚墨風不按套路出牌,握著長槍的右手輕輕一鬆,任由長槍掉落在地,順勢從背後抽出焚天,輕輕地往麵前一豎,丈八長矛擦著焚天帶起一溜火花貼麵而過。
此時輪到尉遲敬德收招在即,楚墨風見狀微微一笑,橫起的右手肘對著尉遲敬德持矛的右手輕輕一撞,尉遲敬德隻覺得一陣疼痛感順著手腕傳了過來,隨即右手輕輕一鬆,丈八長矛瞬間脫手而出。
而楚墨風深知此人身後還有兩柄鐵鐧,不待此人回身抽鐧,整個人輕輕一才馬鐙,瞬間離開了自己的坐騎,單手一撐馬頭,雙腳對著尉遲敬德的門麵踢了過去。
眼見楚墨風的雙腳在眼中放大,無奈之下尉遲敬德隻好忍痛架起雙拳用力格擋,隻覺得一股強大的力道從手臂處傳來,尉遲敬德攜痛順勢飛落馬下,在地上滾了好幾圈之後,與早已落馬的尋相作伴去了。
一見敵軍主將被大帥擊飛,眾將士紛紛士氣大振,長槍、長刀、箭矢不要命地往敵軍身上招呼,宋金剛見大唐士兵來勢凶猛,心中暗道不好慌忙收兵,整個步兵大陣像潮水一般退卻。幾千名步兵被大唐騎兵截住了退路,隻好一排排跪下做了俘虜。
而尉遲敬德的騎兵見勢單力孤,匆忙向後撤退,大唐騎兵乘勝追擊,一氣追到山腳方才收兵。兩方一直廝殺到傍晚時分,隨著後續的一萬多名步兵在長孫順德的率領下抵達戰場,李世民立即令長孫順德率步軍跑步從西側向敵後包抄,由翟長孫和秦武通率騎兵掩護。這一支援軍的到來使宋金剛軍隊的意誌徹底崩潰。他們尚未趕到西側,封住敵人的退路,宋金剛便率大軍從西側向北奔逃。
由於此時天色漸暗,視線受到影響,加之四處皆是山林,故而讓宋金剛率小部分人馬逃走了,李世民見狀也不下令追趕,而是吩咐士兵打掃戰場,是役共斬殺敵軍萬餘人,俘虜近兩萬人。
當夜,在雀鼠穀西原宿營,李世民等人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三天沒有脫下戰袍了,全軍隻有一隻羊,遂下令與將士們分吃了這一隻羊。
隻見李世民端著能照出影子的羊湯,對著在場的將士們說到“諸位,本王知道諸位此番很疲憊,很辛苦,本王亦是如此,但是前方還有數萬敵軍正等著我們去收割,如若將他們放走,那此前我們一路的奔襲廝殺全都白費了,咱們關中的漢子各個都是能吃苦的人,有沒有信心明日再隨本王和祁國公衝殺一番?”
在場眾人端著那碗熱氣騰騰的羊湯,紛紛振臂高呼“能。能,能。”見此情景楚墨風突然哼唱起了那首天策軍的戰歌---《秦風·無衣》,而在場的很多人雖然大字不識,但是都會哼唱這首歌,隨著越來越多人的加入,漸漸的聲音匯聚成一條蛟龍衝向蒼穹。
當夜眾人和衣而眠,第二日清晨略微恢複過來的眾人紛紛起身上馬,在楚墨風和李世民的帶領下繼續向前衝去,
丙辰(二十三日),唐陝州總管於筠從宋金剛手下脫身逃回唐軍中,並告知李世民和楚墨風,介休城內的宋金剛部也早已彈盡糧絕,得知消息之後,李世民帶兵奔赴介休,得知李世民再度率兵前來,宋金剛忍不住破口大罵。
此時宋金剛麾下還有近二萬人,遂出西門背對城牆排列戰陣,南北長七裏。李世民派總管李世出戰,未曾想作戰不利,稍稍露出一絲退卻之勢,便被宋金剛乘機反撲。
見此情景李世民率領精騎從宋金剛背後襲擊,得知自己被繞背之後,宋金剛趕忙下令讓尉遲敬德和尋相率兵抵擋,誰知二人命數不好再度遇到了楚墨風率領的天策軍,一通箭雨過後,尉遲敬德和尋相已然摸清了楚墨風的進攻路數,但是麵對眼前武裝到牙齒的天策軍,二人縱然使出渾身解數也無法抵擋,遂大敗逃回城內,是役天策軍共擊殺了三千人。
而眼見形勢不妙,宋金剛趁亂騎馬逃走,得知宋金剛再度逃竄,李世民下令將介休城團團圍住,自己則是連同楚墨風率兵追出幾十裏。
眼見一路追擊無果,卻發現前往聳立著一座堡壘似的寨子,上前喊話才知道來到了張難堡。而此處竟是由浩州行軍總管樊伯通、張德政占據堡壘自衛,李世民摘下頭盔示意堡內,堡中守軍見後歡呼雀躍,高興得流下淚來。隨從告訴守軍秦王還未進食,守軍獻上濁酒、粗米飯。
李世民見狀趕忙與眾人分食一番,隨後令樊、張二將軍派人通知西河的李仲文,明日率軍前來介休城下會合。
第二日大軍團團圍住介休城,李世民聽從楚墨風的建議派人進城去勸降,尉遲敬德與尋相得知大唐前來勸降,略微斟酌了一番之後欣然開門迎接李世民進城,至此通往龍興之地晉陽的最後一道關隘已被打通。
此時身在晉陽的劉武周得知介休淪陷,驚恐之餘帶著親信隨從迅速逃離了晉陽,向著突厥方向跑去;而返回晉陽的宋金剛,原本還想著依靠晉陽的存餘抵擋一陣,奈何此時宋金剛也已是眾叛親離,無奈之下宋金剛也隻好沿著劉武周的足跡向著突厥方向跑去。
李世民率軍抵達晉陽城下,劉武周所任命的仆射楊伏念獻城投降。被俘的唐儉早已被押送到了這裏,他帶領投降的官員,將所有的府庫先封好,交由李世民接管。李世民入城當日,便派快馬馳向長安報捷。
四月二十九日一早,皇帝李淵接到唐軍收複晉陽的消息,高興異常,在太極殿舉行了盛大宴會,和文武百官一道慶祝晉陽的光複。
而在晉陽方麵,李世民從府庫裏拿出大批財物賞賜給全軍將士。誰知數日後,突厥處羅可汗派弟弟步利設率二千騎兵趕到晉陽。按照兩月前大唐與突厥簽訂的協議,他們未經參戰便分享了戰果,從李世民那裏得到了大量的金銀、珍寶和綢緞賞賜。不久,他們和大唐的使者一道,帶著幾十輛裝滿了送給處羅可汗的財物的馬車返回突厥。
處羅可汗收到禮物後十分高興,為了表示他信守承諾,他按照盟友的要求,把前來投奔的劉武周和宋金剛軟禁了起來。不久,宋金剛打算逃向上穀,被突厥追獲腰斬。劉武周治下的州縣紛紛上表向大唐投降。
五月中旬,李世民率唐軍返回長安。立下了大功的李仲文被李淵任命為並州總管,他率軍向劉武周的餘部發動攻擊,迅速平定了一百多個邊域城堡。後來,處在軟禁狀態的劉武周暗中計劃逃回馬邑,事情泄露後,他被突厥人斬殺。
在夏縣,呂崇茂的部下繼續堅守著縣城,拒不向大唐臣服。五月二十日,正在班師回朝途中的秦王李世民率大軍從晉州抵達夏縣城郊,一舉將夏縣攻克。在李世民的指令下,唐軍將全城軍人和民眾一律斬殺。
武德三年五月二十九日,秦王李世民、祁國公楚墨風率出征大軍正式抵達長安
俗話說有人歡喜有人憂,且看李世民班師回朝,楚墨風暗中查奸,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