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班師回朝 大肆封賞

字數:9840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文,話說李世民、楚墨風率麾下大軍自武德二年十一月出征駐守柏壁至今,曆時六個月有餘,期間大小數十場戰役,終於徹底剿滅了盤踞在關中多年的劉武周、宋金剛所部,期間斬殺敵軍數萬人,俘虜數萬人,繳獲各類軍械、財寶無數,而大唐起先出征將士三萬餘人,待班師回朝之時,原本部人馬僅剩不到萬餘人。

    行走在通往長安的官道上,李世民和楚墨風二人一馬當先,身後則是緩緩行進的大軍,盡管人人身上帶傷,征袍染血,但是依舊壓抑不住滿臉的笑意。

    隻見李世民騎著馬慢慢悠悠地走著,抬頭望了望湛藍的天空,略帶微笑地對楚墨風說到“此番估計咱們能夠回去好生休整一番了。”

    “是啊,這一次損失了大批的將士,將領也陣亡了好幾個,說實話,一想起當時那群突厥狗來搶功勞的模樣,小爺我就氣不打一處來。”隻見楚墨風沒好氣地瞥了李世民一眼,忿忿地說到“若不是念及天策軍眾人連番大戰沒有好生休整,本國公早就帶著他們伺機截殺那些突厥狗了。”

    提起此事李世民也是一肚子火大,五月初的時候,曆經了夏縣之戰前的最後一場破襲戰之後,李世民和楚墨風率兵進入晉陽進行休整,誰知突厥的處羅可汗不知從哪裏得來的消息,竟然不聲不響地派弟弟步利設率二千騎兵趕到晉陽。

    抵達晉陽之後,步利設竟然聲稱要按照兩月前大唐與突厥簽訂的協議,要求大唐將剿滅劉武周和宋金剛時獲得的財物分與他們。

    得知此事之後,李世民一方麵安撫住義憤填膺的眾將領,並暫時將步利設及麾下士兵安頓下來,另一方麵迅速上奏李淵此事。

    收到李世民奏報的李淵頓時也猶如吃了個蒼蠅一般感到一陣惡心,思量許久之後,鑒於此時暫且不能與突厥交惡,遂下旨給李世民讓其按照協議奉上珠寶財物,交由步利設等人帶回。接到消息的李世民並沒有急於履行承諾,而是先將楚墨風喚來商議。

    聽聞突厥狗崽子要不勞而獲,原本就對突厥沒有好感的楚墨風,得知李淵下旨責令李世民按照協議履行約定,不由地在晉陽宮的書房內破口大罵。

    一旁的李世民也深感氣憤,故而並沒有出言阻止,而是喝退眾人,任由楚墨風罵了個痛快。估摸著罵了一個時辰之後,楚墨風似乎也有些累了,遂對著李世民說到“媽的給小爺整點水來,我喝完了繼續。”

    隻見李世民取過茶壺給楚墨風斟滿了水之後,苦笑一聲說到“我說國公爺,您當著兒子的麵罵老子,您覺得合適嗎?”

    “屁的合適不合適,我通篇就說了一句陛下糊塗,剩下的可都是在罵處羅和步利設那群突厥狗呢,你耳朵裏長繭子了嗎?”端起碗猛灌了一口之後,楚墨風也顧不得形象,用袖子擦了擦嘴,準備繼續開罵。

    李世民見他又要開始,趕忙開口阻止到“停停停,咱倆先商議正事,完事之後我陪著你一起罵可否?”

    “正事?還有什麽正事?這群狗崽子未經參戰便分享了戰果,典型的不勞而獲,連陛下都下旨應允了,你秦王殿下還能如何?難道你要抗旨嗎?”一屁股坐到椅子上之後,楚墨風氣哄哄地望著李世民,想看看他究竟還有什麽正事要做。

    隻見李世民蔫壞地笑了笑說到“說到底這事還得你祁國公出馬,咱們得想個什麽辦法,讓他們不勞而獲的同時還不消停,至少不能讓劉武周和宋金剛二人就這樣逍遙法外才好。”

    聽了李世民的話,楚墨風突然坐直了身子,思索了片刻之後走到李世民麵前,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隻見李世民先是雙眼一亮,而後滿臉壞笑地點了點頭。

    是夜,晉陽宮的書房內,響徹雲霄的咒罵聲在沉寂了片刻之後,進而持續了一宿未停。

    第二日李世民在晉陽宮主殿接見了步利設等人,隻見李世民笑著說到“陛下感念當初龍興之時,突厥友邦贈予戰馬及援兵一事,每每提及都不由地讚歎處羅可汗的仗義之舉,今按照先前之約,將此番平定關中之亂所得財寶贈予處羅可汗,以彰顯貴我兩國的友好,還望使者能夠盡早攜帶財寶返回突厥,將吾皇之誠意告知處羅可汗。”

    隻見步利設略帶不屑地操著生硬的漢話說到“既然秦王殿下決意將財寶交出,那麽現在就安排人裝車吧,不要耽誤本人的行程才行。”

    望著步利設一臉欠揍的樣子,李世民在心中暗自罵到,給你裝車,裝了帶回去你們這些蠻子會花嗎?缺鐵少鹽的不知道要些精鹽,要這麽多財寶回去能幹啥?塞到烤全羊裏一起吃掉嗎?

    盡管心中十分不屑,但是臉上卻還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樣對著步利設說到“使者不必著急,今日你們前來的時候,本王早已命令麾下士兵開始裝車了,隻不過本王有一個小小的請求,還望先生能代為轉達。”

    “你們漢人花花腸子就是多,有什麽就說,不要繞來繞去的。”隻見步利設冷笑一聲,心想這些漢人總是會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才能滿足突厥的要求,真是惡心至極,想到這步利設冷冷地說到“你說了我一定會轉達給我們偉大的可汗大人,至於可汗大人是否應允我就不得而知了。”

    一聽步利設的話,李世民就知道此事成了一半了,據小道消息得知,在突厥很多軍國大事處羅都會征求步利設的意見,隨即李世民冷笑一聲說到“使者有所不知,此番我們大唐剿滅劉武周和宋金剛,費時費力不說,而且還傷亡慘重,如若這二人繼續活著,保不齊我大唐麾下將士會心存不滿,屆時一旦心有異誌反叛大唐,那麽長此以往按照協議需要贈予的財寶可就不好說了。”

    步利設一聽李世民竟然是想要自己的兄長斬殺劉武周和宋金剛,鑒於突厥人以武為尊,且沒有利用價值就棄之不顧的原則,步利設當庭表示此事自己就可以做主,待返回突厥之後就會將二人斬殺。

    聽了步利設的話,李世民當下表示了對步利設的感謝,此事正逢有士兵進來奏報,說是步利設所攜帶的幾十輛馬車都已裝好,遂李世民起身對步利設說到“既然馬車已經裝好,那本王就不留使者了,還望使者一諾千金,回到突厥王庭之後能夠替本王達成那個小小的心願。”

    隻見步利設冷笑一聲說到“秦王殿下你放心好了,我們草原上的漢子說話做事就像天上的雄鷹一般正大光明,本人既然承諾了就一定會做到的,告辭了。”說完大步離開了晉陽宮主殿,和大唐的使者一道,帶著幾十輛裝滿了財物的馬車,離開了晉陽返回突厥。

    望著步利設等人遠去的背影,李世民這才直起身子陰惻惻地笑了起來,原來李世民安排士兵提前裝車是真,但是裝上馬車的盡是一些有破損和瑕疵的財寶,而且大多數都是不值錢的,至於值錢的那些李世民早已在突厥人抵達晉陽之前就賞賜下去了。

    站在晉陽宮主殿的大門前,李世民和楚墨風感受著五月的暖風,心中卻是無比的淒涼,無奈此時大唐還沒有精力去對付北麵的突厥狗,這才讓這些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耀武揚威。

    望著突厥人車隊緩緩離去的身影,楚墨風忿忿地說到“實在不行我帶著天策軍扮成馬賊出城劫了他們算了,兩千多騎兵真要是衝殺起來,還不夠趙信那幫小子玩半個時辰的,屆時咱們把責任推到劉武周和宋金剛的餘孽身上,豈不是妙哉?”

    “不妥,此事大大的不妥。”李世民緩緩地搖了搖頭,開口說到“無論推到誰身上,屆時如若突厥人以此為借口揮師南下,那麽太原以北的百姓勢必又要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到那時你我二人也不用揮師北上迎敵了,先自裁以謝天下即可。”

    楚墨風聞言狠狠地跺了地麵一腳,隻見晉陽宮地上的青磚頓時裂開一道縫隙,隨即忿忿地說到“李老二你放心,待天下一統之後,本國公定然會揮師北上,將那群突厥狗屠戮殆盡,以告慰這麽多年我中原百姓的在天之靈。”

    “會的,終會有這麽一天的,屆時你我兄弟二人同心協力,戮盡胡馬,誓要胡馬不敢南下。”李世民堅定地點了點頭,目光似已飄向了遙遠的北方。

    處理完這件事之後,李世民這才與楚墨風帶著麾下士兵離開晉陽返回長安。

    此時眼看距離長安的春明門越來越近,眼尖的楚墨風發現前往赫然站著一群人,隱約間還能看見皇帝的儀仗赫然在列,隨即楚墨風伸手碰了碰李世民,指著前方說到“不會是老爺子又親自出迎了吧?”

    “不好說,你我二人先行上前打探一番再說。”李世民搖了搖頭,轉身對著身後的大軍喊到“眾將士聽令,按原定速度繼續行進,本王先與祁國公上前打探一番,或是陛下已然親自出城迎接。”

    說完二人催馬上前,待來到據春明門不足二裏地的位置,隻見為首一人正是大唐皇帝李淵,身後則是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一眾大臣陪同。

    李世民和楚墨風二人見狀趕忙勒住韁繩,翻身下馬快步上前對著李淵下跪說到“兒臣李世民(臣楚墨風)參見陛下,祝陛下福壽安康。”

    “快快起來回話。再答話不必下跪,站著回複即可。”李淵見狀雙手微微一抬笑著說到“為何隻見你二人前來,朕的那些忠勇將士們呢?”

    二人謝恩起身之後,隻見李世民雙手抱拳說到“啟稟父皇,大軍此時正在後邊即刻抵達,兒臣與祁國公是先行前來的。”

    “很好,此番你二人率兵出征,終於平定了關中之亂,不禁將關中各地收歸大唐麾下,而且徹底解決了朕的心頭大患,朕很欣慰,你二人稍等片刻,待大軍抵達之後,朕一同封賞。”早就收了李世民奏報的消息,此時李淵隻不過是在眾臣麵前做做樣子,至於如何封賞,李淵早已與李世民和楚墨風通過書信商議好了。

    不消片刻,出征大軍抵達了春明門前,眼見李淵率領眾臣出迎,眾人趕忙下跪高聲喊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將士皆是有功之臣,快快平身。”望著眼前這些士兵,李淵不禁熱淚盈眶,正是這群人無懼生死地衝殺在前,才讓大唐一統這副版圖一點點地拚接起來。

    隻見李淵對著楚墨風說到“祁國公,既然你是朕的驃騎大將軍,那麽就由你來給朕匯報吧。”

    楚墨風聞言應了一聲,隨即對著李淵拱手說到“啟稟陛下,此番臣與秦王殿下率三萬將士出征,自武德二年十一月渡黃河開始,至今已有六個多月,期間我大唐將士齊心協力不懼生死,先後對戰數十場,斬殺敵軍數萬人,俘虜亦有數萬人,但本部初始將士僅剩不足萬人,此番臣等德勝班師回朝,共帶回將士六萬餘人,金銀財寶無數,唯一可惜的是永安王李孝基亡故。”

    聽聞楚墨風和李世民二人出征半年人數越打越多,在場武將紛紛暗自豎起了大拇指,心想這國公爺和秦王殿下就是生猛,別人都是人越打越少,而這倆人無論是攻城拔寨還是長途奔襲,玩的那叫一個得心應手。

    而文臣一脈則不僅麵麵相覷,心想這樣一來二人的功勞薄上又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尤其是這個祁國公,聽聞陛下蒞臨蒲反之時,得知夏縣呂崇茂兵發蒲反,這家夥竟然以不足萬人的兵力強行衝殺對方近三萬人的大軍,救陛下於危難之際,這份護駕之功可是坐實了。

    而秦王李世民則是一路長途奔襲三天三夜不合眼,這才促成了宋金剛潰敗的局勢,這些可都是大功啊,想到這眾人紛紛在心中核計,明日上朝之後該如何發話。

    此時李淵好似故意為之有好似不經意間開口問到“不知祁國公麾下的天策軍傷亡如何?”

    聽到李淵的話,楚墨風不禁怔了一下,轉頭望了李世民一眼,隻見李世民點了點頭,隨即楚墨風大聲說到“啟稟陛下,天策軍此番出征連同臣在內共計四百零一人,回京四百零一人,無一人陣亡。”

    此話一出人群中頓時嘩然一片,武將們都知道楚墨風麾下有一支近乎死忠的天策軍,驍勇善戰且各個冷血無情,原本以為此番近六個月的大戰,天策軍會有些許損傷,誰知竟然毫發無損,不禁心中有所懷疑,是不是楚墨風一直不舍得將他的寶貝疙瘩派出去征戰。

    聽了楚墨風的話,李淵點了點頭朗聲說到“天策軍眾將士何在?”

    隻見四百天策軍整齊劃一地牽著馬上前一步,對著李淵單膝下跪,隨即就見楚墨風也跪下說到“天策軍四百零一人在此,請陛下訓示。”

    “天策軍此番出征剿滅劉逆武周和宋逆金剛二人,一路披荊斬棘一馬當先,且朕被圍困蒲反之時,全賴祁國公率領天策軍及其餘將士冒死救駕,故而朕深感欣慰,自即日起,朕特賜爾等天策匾額一塊,準許爾等另擇駐地單獨建營,並賞賜優良戰馬四百匹,一應所需軍械用度優先調撥,以示表彰!”隻見李淵望著麵前這一群黑衣黑甲麵無表情的士兵,想起自己在蒲反之時,聽聞城外那慘烈的衝殺景象,心中不由地一暖。

    天策眾人聞言,齊聲說到“臣等叩謝陛下天恩。”

    隨即李淵繼續說到“秦瓊、程咬金及麾下將士何在?”

    隻見二人聽見李淵點到自己的名字,趕忙帶著麾下將士出列下跪,李淵見狀笑著說到“你二人此番隨軍出征,一路不辭辛勞衝殺在前,且不顧生死隨祁國公前往蒲反救駕,朕感念你二人忠勇可嘉,特進封你二人為上柱國,麾下將士生者加發兩月餉銀,逝者發放兩倍撫恤,其家眷均由朝廷供養,直至子女成年。”

    二人其實並不在意自己被封了什麽官,隻要麾下的士兵能夠得到封賞,對於二人而言就是最大的封賞了,聽聞李淵給了如此豐厚的賞格,二人趕忙率麾下將士叩謝恩典。

    隨後李淵又對其餘出征將士進行了一係列的封賞,甚至是前來投降的尉遲敬德和尋相等人也一一給予賞賜,這讓尉遲敬德大為感動,而此次出征的兩名主帥---李世民和楚墨風,二人的賞賜李淵卻隻字未提。

    隨著李淵一道道封賞頒出,人群中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好似吃了狗屎一般,臉上的表情五味雜陳,鑒於此時不能拂了李淵的興致,二人隻能站在一旁冷冷地望著李世民和楚墨風。

    隨後在李淵的帶領下,春明門中門大開,迎接出征將士進城,城內過往的百姓紛紛駐足圍觀,一時間這一消息迅速傳到了中原大地的各個角落。

    進城之後,眾將帶著麾下士兵返回大營,而李世民和楚墨風則隨著李淵及眾位大臣進入了太極殿,來到太極殿之後,眾人按照之前的位置站定,隻見李淵笑著說到“秦王李世民、祁國公楚墨風二人此番率兵出征,一路不辭辛勞,朕深感欣慰,二人能夠在危難之際力挽狂瀾,平定叛亂收複失地,此乃大功一件,對於你們二人的賞賜,朕需要斟酌一番之後才能做決定,還望你們二人不要心急。”

    隻見李世民上前一步說到“啟稟父皇,兒臣是父皇的兒臣,父皇劍鋒所指就是兒臣前進的方向,替父皇分憂是兒臣的本分,何敢輕言賞賜一說。隻希望陛下能夠善待那些為國征戰的將士們,就是對兒臣最大的賞賜了。”

    而楚墨風則是笑著說到“啟稟陛下,這賞賜臣以為就算了吧,臣承蒙陛下提攜,此時已然位極人臣,正如秦王殿下所言,臣也是陛下的女婿,為陛下分憂也是臣的本分,這給予臣的賞賜一事不提也罷。”

    見這倆小子如此上道,李淵心中不免暗自想到,這賞賜該給還是給的,但是還是得與你二人商議完再說,念及於此,李淵滿意地點了點頭說到“諸位臣工看看,咱們的秦王和祁國公才可以堪稱是國之棟梁啊,朕有此等賢臣,何愁天下不能一統,諸位日後可要多像他二人學習啊。”

    站在文臣首位的李建成聞言,心中頓時腹誹到,這倆小子這馬屁拍的是真好啊,剿滅叛亂收複失地這樣的大功都不要賞賜,那日後我想提攜一些自己的人,豈不是得滅了王世充和竇建德才能開口討賞了嗎?

    隨後李淵笑著說到“二位出征許久,秦王也該回府去看看你的皇子了,至於祁國公稍後隨朕至後宮探望一下你的妻子們吧。退朝!”

    眾人聞言恭送李淵之後,紛紛離開了太極殿,而李世民則是對楚墨風使了個眼色,也迅速離開了。

    不一會兒太監王德匆忙走了過來,對著楚墨風說到“國公爺,陛下在後殿等著您呢,煩請您隨咱家去麵見陛下。”

    楚墨風點了點頭,從懷中摸出一個小盒子遞給王德說到“有勞王公公了,此番出征在外,有幸得了個小玩意,想著王公公一定喜歡,便帶回來了,還望公公不要嫌棄。”

    隻見王德不動聲色地接了過來,低聲對楚墨風說到“國公爺放心,公主以及幾位夫人在宮內十分安全,咱家私下也囑咐那些奴才們好生照料呢。”

    楚墨風聞言笑了笑說到“有勞王公公費心了,待過些時日,煩請王公公蒞臨府上一敘。”

    隻見王德年輕的臉龐因為日夜侍奉皇帝而鐫刻的皺紋此刻已然笑開了花一般,操著公鴨嗓子說到“國公爺客氣了,咱家隻不過是一個侍奉陛下的奴才,哪能用的上蒞臨二字啊。”

    二人一邊走一邊說很快來到了禦書房,隻見王德在門外喊了一聲“啟稟陛下,祁國公在門外求見。”

    隻聽裏麵傳來一個偉岸的聲音說到“讓他進來吧,然後叫其他人下去,隻留你一人在門口即可。”

    隨即王德對著楚墨風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轉身對著一旁負責伺候的仆人揮了揮手,眾人見狀紛紛悄然退去。

    楚墨風見狀伸手推門而進,隻見李淵站在書桌前,麵色凝重地望著麵前的一張地圖,看見楚墨風進來,趕忙對他招了招手說到“來,先陪著朕看一看這張地圖。”

    楚墨風走上前低頭一看,隻見地圖還是上次看見的那副地圖,隻不過先前劉武周和宋金剛的勢力範圍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唐的顏色,而自東都開始依舊是王世充和竇建德等人勢力範圍。

    思索了片刻楚墨風緩緩地說到“陛下,待大軍休整一月之後,臣與秦王殿下便可再度領軍東征,但是在此之前需要將各部損失的兵員補齊,並且加以訓練形成戰力,否則一旦進入戰場便會一觸即潰。”

    李淵點了點頭笑著說到“大唐有你一直調兵遣將出謀劃策,朕很是放心,如若不是你年紀太輕,朕真想讓你去代替屈突通做那兵部尚書一職。”

    誰知李淵話音一落,楚墨風趕忙搖搖頭說到“別,陛下千萬不要有這樣的心思,做了兵部尚書豈不是不能上陣殺敵了嗎?臣可不習慣每日坐在兵部大堂內無所事事。”

    “你小子,都是快要當爹的人了,怎麽行事還如此不計後果,但凡你有個三長兩短,你讓你的妻兒如何?”隻見李淵伸出手指點了點楚墨風,笑著說到“你這話要是讓兵部大堂那些人聽見,非得告你一個非議同僚的罪名了。”

    “臣才不怕呢,不過話說回來,臣等這次能夠一舉剿滅宋金剛,唐儉也是功不可沒的,陛下可千萬別忘了他啊。”楚墨風撇了撇嘴,想起當時城門封賞時,並沒有說關於唐儉的封賞,隨即趕忙向李淵提了出來。

    隻見李淵沉吟了片刻說到“這樣吧,你先持朕的腰牌去後宮探望一下你的夫人們,稍後朕會讓人喚二郎前來,屆時王德會去後宮喊你,今夜朕與你二人有事相商。”說完將腰間的金牌摘了下來遞給楚墨風。

    楚墨風見狀趕忙謝恩,遂拿著腰牌離開了禦書房,向著後宮方向走去

    俗話說小別勝新婚,且看楚墨風夫妻團聚喜上眉梢,再看禦書房李淵道出驚天陰謀,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