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權傾朝野 雙喜臨門

字數:10524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文,話說大唐皇帝李淵、秦王李世民以及祁國公楚墨風三人在太極宮的禦書房內促膝長談把酒言歡之際,身處東宮之內的太子李建成此刻也正和一名男子秉燭夜談,如若李玉湖此時在場,定然會認出此人正是她的四哥---齊王李元吉。

    屋內燭光搖曳四下無人,唯有李建成兄弟二人相對而坐,桌子上置備了一頓豐盛的酒菜,望著窗外夜色漸濃的天空,李元吉端起麵前的酒杯自顧自地抿了一口,隨即將酒杯重重地往桌上一頓,長歎了一口氣說到“大哥,你說這老二怎麽這麽好命,帶了三萬人出征,原本以為能夠傷亡慘重而回,誰知卻是德勝歸來,這讓父皇又對他另眼相看了,聽聞今夜父皇緊急召見他和那個祁國公商議要事,無論商議何事,竟然沒有傳召身為太子的您,真是氣死人了。”

    對麵端著酒杯遲遲未曾下口的李建成,借著昏暗的燭光瞥了李元吉一眼,心想老四你這挑撥離間的本事真是愈發見長啊,想到這又想起自從這個祁國公楚墨風和李世民沆瀣一氣之後,二人在父皇麵前地位愈發穩固,而據自己買通的父皇身邊的小太監傳回的消息,曾經有那麽一段時間,父皇表露出要立李世民為太子的意願。

    想到這李建成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輕咳一聲說到“元吉,怎麽能如此編排你二哥呢?畢竟你我還有世民三人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既然我們身為皇子,能夠為父皇分憂才是我們的本分啊,不必在乎這些恩寵之事。”

    此時如若是一個不了解李建成為人的聽了這番話,勢必會為李建成的氣度所折服,但是李建成對麵坐的可是與他從小到大的親弟弟,自己親大哥肚量有多大,李元吉還是了如指掌的,聽聞李建成如此一番慷慨陳詞,李元吉不免冷笑一聲說到“大哥,此時屋內隻有你我兄弟二人,您這一番話還是對別人說吧,至於您心裏是怎麽想的,弟弟我心裏是一清二楚的。”

    見李元吉開口點破自己的心思,李建成也不好再端著了,將手中的酒杯放下之後,緩緩地抄起酒壺給自己倒了一杯酒,隨即麵色猙獰地罵到“獨孤懷恩也是個廢物,想兵變也不知道找些可靠之人,原本手到擒來的事情,竟然讓他給辦砸了,活該被誅滅九族。”

    “這才對嘛,這才是我的太子哥哥真正的模樣嘛!”望著李建成猙獰的本色,李元吉不由地笑了起來,抄起手邊的一根木簽子撥弄了一下燭火,頓時屋內的光亮又增大了些,隨即輕聲說到“話說郭子武投靠在您麾下的事情,究竟有多少人知道?怎麽就能夠被那個王行敏輕而易舉地抓住謀反的由頭給斬了?”

    或許是坐的有些久了,李建成站起身活動了下略微酸麻的四肢,沉思了片刻這才忿忿地說到“此事我也覺得蹊蹺,郭子武投靠到我門下之事,除了你和我的侍從總管知曉之外,其餘人一概不知,且此人與我聯絡都是通過飛鴿傳書的,我也很奇怪此事究竟是如何泄露出去的。”

    隻見李元吉眼珠一轉,陰惻惻地笑了笑,伸手指向城內祁國公府邸的方向,低聲說到“你說會不會是他?臣弟手下有一個叫張平的,當年父皇在晉陽起兵前的那次宴會上你也見過的。”

    “嗯,我記得此人,和那個漠北風裏刀當初都投在你的麾下了。”李建成點了點頭,示意李元吉繼續說下去。

    隻見李元吉抿了一口酒緩緩地說到“這些年臣弟一直派張平四處活動,意圖招攬一些江湖好手,順便打探些消息,果不其然還真讓這小子查到了些東西。”

    緊接著李元吉話音一頓,將手又指向祁國公府的方向說到“據說他的手裏有一支很隱秘的情報隊伍,這些人平素從不見麵,一切消息傳遞都有特定的方式,而且他的彼岸花在明,這些人在暗,雙方互通有無合作默契,這也是他能夠料敵先機的秘訣。”

    聽了李元吉的話,李建成忍不住驚呼一聲,隨後像是怕被人聽到一般壓低聲音說到“那是否能夠暗中抓幾個回來,想辦法撬開他們的嘴,獲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呢?”

    聽到李建成有此一問,李元吉不免心中暗自腹誹,媽的要是好抓我早就抓了,還用你在這廢話,想到這李元吉無奈地搖了搖頭說到“此事頗為棘手,要知道這些人也是有武功的,而且張平隻能查到些外圍信息,待他想往深處查的時候,這些人轉瞬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棘手,我看是你的人自己沒本事吧?聽了李元吉的話,李建成暗自想到,這老四手下招攬的兩位高手,一個據說早已投靠了楚墨風,另一個卻是什麽消息也打探不出來,真是什麽樣的主人就有什麽樣的手下,一樣的廢物啊。

    想到這李建成對著門外大聲喊到“傳本太子命令,明日召童鶯童燕前來,不得有誤!”隻聽門外有人應了一聲,隨即又陷入一片寂靜。

    “童鶯、童燕?大哥你不是要用美人計吧?估計這種伎倆對於那個祁國公可是不管用的,且不說他那四位夫人皆是傾國傾城的人物,就看他麾下的彼岸花成員每一個挑出來也是國色天香之人啊。”李元吉聽到李建成提起童鶯、童燕,想起二人的曼妙身姿,一時間色心大起,麵帶猥瑣地說到“此二人臣弟思慕許久,不知大哥是否肯抬愛割讓呢?”

    隨著李元吉話音一落,李建成竟然使勁一拍桌子,將桌上的酒菜震得彈了起來,厲聲說到“收起你的那些歪心思,我召其二人前來不是像你想的那般齷齪,而是有大事要她二人去做。”

    被李建成突如其來的一拍嚇得一哆嗦,手一抖竟然將杯中美酒灑了出來,李元吉這才知道自己大哥是真的怒了,趕忙開口道歉到“大哥勿怪,臣弟適才酒精上頭,不免有些口不擇言了。”

    望著李元吉一副看似真誠的模樣,李建成心中也不忍對他多加責備,故而忿忿地說到“好了,做事謹慎些,今日喚你前來,是有要是相商,明日上朝之時,父皇肯定要對他們二人大加封賞,現在你我二人想想對策,看明日如何將此事攪黃了。”

    若論起行軍打仗,李元吉在李家諸子裏是屬於不入流之列的,但是論起耍陰謀手段,李家諸子唯一能與之比肩的隻有李建成一人,此刻兩大奸人湊在一起,嘀嘀咕咕地交流了許久。

    一頓飯吃到月上枝頭才結束,走出東宮的李元吉邁著醉意蹣跚的步伐辭別了李建成,在下人的攙扶下上了馬車,一進馬車內原本一臉醉意頓時瞬間消散,望著漆黑夜色下依舊燈火通明的東宮,李元吉低聲說到“媽的明日想拿我當槍使,不知道父皇這段時間看我不順眼嗎?”

    馬車顫顫悠悠地回到了齊王府邸,一進門李元吉迅速喚來自己的管家,二人在書房內又是一番徹夜長談。

    而就在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二人推杯換盞之際,太極宮禦書房內,李淵、李世民和楚墨風三人就著甜膩的糕點已然喝在興頭上。

    一手捏著一塊糕點,另一隻手握著瓷瓶,廟堂之上的九五之尊此刻全然不顧形象地笑著說到“這用糕點配酒的吃法,朕還是第一次見,確實別有一番味道,下回你二人再進宮,記得給朕多帶幾瓶好酒來,至於糕點朕讓尚膳監提前準備,斷然不會像今日這般單調。”

    一旁的楚墨風見狀無奈地搖了搖頭說到“陛下,咱們還是先說正事,然後臣等再陪您喝個盡興可否?”

    抬眼望了望外邊的天色,李淵這才一拍腦門說到“你看,光顧著喝酒了,差點把正事忘了。”說完站起身走到書桌前,抽出一張空白的聖旨,提筆說到“明日朕決定如下,第一,進封世民為大司徒,位列三公之首,賞食邑兩萬戶,其子承乾封為恒山王;第二,楚小子你給朕乖乖地去兵部任職,給屈突通做副手,但是朕準許你出兵東征,你就給朕乖乖的做好兵部尚書的副手,但是你的驃騎大將軍還得給朕兼著;第三,獨孤懷恩意圖謀反,責令誅九族,唐儉救駕有功,官複原職並將獨孤懷恩一應家產盡數賜予唐儉。不知這樣你二人意下如何?”

    聽了李淵的話,楚墨風撇了撇嘴說到“陛下,哪有正一品給正三品當副手的,傳出去不得讓人笑話,不如這樣別給臣賞賜了。”

    李淵聞言思索了片刻說到“這樣吧,既然處決了獨孤懷恩那個逆賊,工部尚書的位置空出來了,著現任兵部尚書屈突通調任為工部尚書,由你小子暫時給朕兼著這個兵部尚書吧,至於你的國公和大將軍都給你留著,待日後朕有了合適人選,你再繼續做你的祁國公不就成了。”

    聽聞李淵為了能讓自己繼任,不惜將屈突通調任給自己挪位置,楚墨風當下也不好再反駁,隻能對著李淵抱拳說到“既然陛下如此抬愛,那臣謹遵陛下旨意就是了。”

    隻見李淵笑著說到“待你的四個孩子出世之後,朕再另行封賞,放心吧,朕是不會虧待了這些孫兒們的。”

    一聽李淵還要封賞孩子,楚墨風和李世民趕忙對著李淵下跪說到“兒臣(臣)謝陛下隆恩。”

    誰知李淵見狀麵色一正,雙手虛抬說到“快起來,正事談完了,咱們繼續喝酒的。”隨即拿起身邊一個瓷瓶對著二人晃了晃。李世民和楚墨風見狀隻好陪著李淵繼續推杯換盞。

    第二日早朝,眾人早早地來到了太極殿等待李淵上朝,文臣一脈此時悉數到場,而武將一脈卻驚奇地發現,自家的兩位老大此刻卻依舊沒有到場,一時間眾人不禁麵麵相覷。

    正在此時隻見李世民和楚墨風二人從後殿閃出,快步走到隊伍前各自站好,眾人此刻才恍然大悟,原來二人昨夜是留宿宮中了,想到這紛紛對二人豎起了大拇指。想這皇子之中唯有二皇子與陛下徹夜長談的次數最多,這一點就連太子都無法比擬;而外臣之中若論聖眷尤渥,當屬這國公爺一騎絕塵了;至於這駙馬們,一旦娶了公主之後,便不會授予實權,且未經傳召連京城都不能進入,可你看人家祁國公,城內有自己的府邸,朝中手握兵權,這已經不能用位高權重來形容了。

    正待眾人思量之際,隻聽上麵王德操著那經久不變的公鴨嗓子喊到“陛下駕到!”眾人聞言趕忙齊聲問安,隻見李淵朗聲說到“眾卿平身。”

    起身之後隻聽王德喊到“有事起奏,無事退朝。”話音一落隻見武將中兵部尚書屈突通走了出來,對著李淵抱拳說到“啟稟陛下,老臣有事啟奏。”

    “屈尚書不必客氣,有事講出即可。”見屈突通走了出來,李淵感到頗為驚訝,畢竟平素兵部之事皆是由楚墨風匯報,而屈突通習慣了默不作聲,今日突然出列上奏,不禁勾起了李淵的好奇心。

    隻見屈突通對著李淵拱手說到“啟稟陛下,自老臣歸順大唐之後,承蒙陛下錯愛授予兵部尚書一職,但是隨著近幾個月老臣每每感到有些力不從心,思來想去唯恐有負陛下厚望,故今日想辭去兵部尚書一職,望陛下恩準。”

    聽聞屈突通要主動辭去兵部尚書之職,李淵當即明白這是在主動給楚墨風讓道,如若自己開口開去其職位,或許麵子上也會有些難看,明了了屈突通的意思之後,李淵笑著點了點頭說到“屈尚書何出此言,既然朕當初允你做這兵部尚書,當然是對你給予厚望的,不如這樣,前任工部尚書獨孤懷恩因事涉謀反大罪已被朕斬首,此時工部尚書已然出缺,朕希望屈尚書能夠接任工部尚書一職,不知屈尚書意下如何?”

    眼見辭了這邊之後自己還能留在六部之內,屈突通當下對著李淵下跪說到“臣謹遵陛下旨意,願為陛下分憂。”

    “屈尚書年事已高,不必下跪,快快請起。”聽聞屈突通接受了自己的建議,李淵不禁欣喜萬分,趕忙示意屈突通起身。

    見到屈突通謝恩起身之後,李淵對著王德使了個眼色,王德見狀走上前對著眾人說到“陛下有旨,李世民、楚墨風、唐儉三人上前聽封。”

    一聽念到三人名字,眾人心中頓時明白,那活來了,當下打起精神豎起耳朵,生怕漏下任何信息以免無法反駁。隻見三人走上前下跪說到“臣李世民(楚墨風、唐儉)在此。”

    王德將手中的聖旨緩緩展開說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子世民,驍勇善戰,收複失地,屢立奇功,朕深感欣慰,為表其功績,特晉封李世民為大司徒,位列三公之首,食邑兩萬戶,其子承乾封為恒山王;朕之賢婿,名曰墨風,自朕龍興之日起常隨左右,南征北戰,出謀劃策,念其功勳卓著,特準其暫代兵部尚書一職,其驃騎大將軍一職予以保留,大唐兵馬盡歸其管轄;朕之愛卿唐儉,深陷囹圄卻不忘朕之安危,念起傳遞消息護駕有功,特準其官複原職,並將逆臣獨孤懷恩一應家產賜予唐儉,以表彰其功勳,欽此!”

    一通聖旨讀完,武將一脈紛紛張大嘴愣在原地,這要說之前是位高權重,此刻應該用權傾朝野來形容楚墨風和李世民了,一個三公之首,一個管著天下兵馬的,這陛下的聖眷也真是太尤渥了,據說秦王妃此刻在後宮居住,而祁國公的四位夫人也住在後宮之內,看來自己真是沒有跟錯人啊。

    而文臣一脈聽完聖旨紛紛炸了營一般議論起來,隻見魏征出列說到“陛下,由祁國公繼任兵部尚書之事,臣不敢苟同,不知祁國公何德何能,是否能擔得起如此重任?”

    坐在龍椅上的李淵一見文臣中有人出言反對,心中不禁暗罵到,媽的老子想給誰升個官就這麽難嗎?隻要事涉二郎和楚小子,你們這群人總要出來嘰嘰歪歪的,沒看那些武將從來不反對嗎?

    想到這李淵臉上不悅之色一閃而過,隨即笑著說到“魏卿家,朕既然決意讓祁國公繼任兵部尚書一職,自然是思慮良久了,不然你說說,此番祁國公與秦王收複失地的功勳,讓朕如何封賞?總不能封王吧?”

    一句話問的魏征竟然不知如何開口,而此時文臣中閃出一人,正是此前推行府兵製時與楚墨風有過交集的吏部尚書,隻見此人對著李淵抱拳說到“啟稟陛下,老臣以為祁國公接任兵部尚書一職大可為之,之前老臣在推行府兵製的時候,曾經私下與一些士兵攀談,眾人對於祁國公推崇備至,這說明此人是一個一心為公的好人,加之此前秦王殿下曾經悉數過祁國公的功績,這兵部尚書一職老臣認為祁國公當之無愧。”

    此話一出人群中走出幾個吏部尚書麾下的官員,齊聲附和到“臣附議。”而禮部尚書則走了出來說到“啟稟陛下,據老臣所知,祁國公在京城開設學堂,將陣亡將士的子女免費送入學堂傳授忠君愛國的思想,此為大忠也;開設一應作坊及門店,讓陣亡將士家眷有所收入不至於流落街頭,此為大義也;私人出資贍養陣亡將士父母妻兒,此為大孝也,如此忠孝義之人,老臣認為此人能夠勝任兵部尚書一職。臣附議。”

    隨後越來越多的文臣走出來齊聲高呼“臣附議。”一旁的魏征見狀不禁大為驚訝,心想這小子什麽時候悄無聲息的拉攏了如此多的盟友,想到這不由地轉頭望了望太子李建成,隻見李建成麵色無奈地搖了搖頭,似乎是示意魏征不要再糾結此事。

    隻見李淵見狀抬手製止了眾人的呼喊,笑著說到“祁國公,朕怎麽沒發現你有諸位愛卿所說的如此優秀啊?既然諸位大人都如此看好你,那麽你可得給朕在這個位置上做好了坐穩了,免得日後有人說閑話,你知道了嗎?”

    楚墨風見狀趕忙對著李淵抱拳說到“臣定當盡心竭力,以報陛下的厚望和諸位大人的抬愛之心。”

    李淵見狀冷冷地瞥了李建成一眼,朗聲說到“此事就這麽定了,稍後朕會差人將今日旨意昭告天下,退朝。”

    眾人見狀趕忙跪地恭送,待李淵離開之後,一眾武將紛紛圍上前對李世民三人表示祝賀,而文臣之中方才為楚墨風說話的也借故湊了上來,頓時站在李建成身邊的人屈指可數。

    透過人群的縫隙,楚墨風冷冷地瞥了李建成一眼,心想你這家夥真是壞啊,自己不出來反駁,總是讓魏征那個一根筋的出來替你說話,也不怕天長日久陛下對他生出厭惡之心,今日之事若不是事先與陛下商議過,恐怕魏征一番言之鑿鑿之後,陛下定會改了主意。

    想到這楚墨風趕忙恭敬地向眾人告退,拽著李世民離開了太極殿。

    隨著李淵的旨意昭告天下,二人頓時成了大唐的風雲人物,一時間大唐治下竟隻知秦王不知太子,這也是二人始料未及之事。

    東宮書房內,隻聽一聲物件落地的聲音傳來,門外的李元吉悄聲地問侍從總管到“這是第幾個了?”

    “啟稟齊王殿下,這已經是第五個了,都是陛下禦賜的,再這麽摔如若陛下問起,恐怕太子殿下又要受到責罰了。”侍從總管無奈地搖了搖頭,語氣中略帶懇求地說到“還望齊王殿下進去勸勸太子殿下,此刻太子殿下正在氣頭上,除了您估計誰都不見的。”

    李元吉聞言冷笑一聲,信手推門而入,隨後將房門又迅速關閉,李建成見李元吉進來,冷冷地說到“你來做什麽?看我的笑話嗎?”

    “太子殿下何出此言,臣弟來隻是想看看太子殿下準備把父皇禦賜的物件損壞多少才能夠消氣,屆時父皇怪罪下來問及數量,臣弟也好報給太子殿下啊。”李元吉陰惻惻地一笑,麵帶譏諷地望著李建成,心想這家夥真是一點氣量都沒有,稍微遜了別人一頭就大發雷霆,此人真的能夠做皇帝嗎?倒不如我來做這皇帝為好。

    此時一顆名為野心的種子瞬間在李元吉的心中落地生根,想到這李元吉笑著說到“既然太子想贏老二一頭,不如待父皇再度決定出征的時候,您向父皇申請領軍出征,屆時得勝而歸豈不妙哉。”

    聽完李元吉的話,李建成放下了手中的物件,怔在原地一言不發,片刻之後大笑起來“弟弟說的是,方才是為兄有些孟浪了,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說完對著門外喊到“來人進來收拾一番,吩咐下去置辦酒席,今日本太子要與齊王殿下暢談。”

    隨後門外便有仆人進來開始收拾,不一會兒屋內頓時煥然一新,李建成見狀拉著李元吉落座,隨即酒席上來之後,李建成屏退左右與李元吉再度推杯換盞起來。

    隨著楚墨風接任兵部尚書之後,每日除了在大堂辦公,就是去巡視大營,閑暇之餘就找機會進宮探望自己的夫人,時間轉瞬來到了七月初。

    七月初一清晨,史寒霜和莫梓瑤均感到一陣腹痛,遂差人將太醫喊來,經太醫檢查才知二人即將臨盆,一時間後宮之內一陣雞飛狗跳,早已大腹便便的李玉湖和花靈兒此刻挺著大肚子,各帶著一眾宮女仆人在聽雨軒和詩羽榭前守著,屋內穩婆和幾個女醫官正在焦急的忙碌著。

    時不時傳來二人的痛呼聲,這讓在場眾人紛紛擔憂不已,得知消息的楚墨風在李淵的默許下進入了後宮,一會到聽雨軒前看看,一會兒有到詩羽榭前問問,而聞訊而來的太子妃和秦王妃則分別進了一個屋子,不住地在一旁輔助安慰著。

    過了大約一個時辰,兩聲響亮的啼哭同時從兩間屋內傳出,隻見穩婆走了出來,對著楚墨風說到“恭喜國公爺,喜得兩位千金,大人小孩都平安,此刻在屋內收拾,稍後國公爺就可以進去探望了。”

    聽聞自己有了兩個女兒,楚墨風激動的拉著李玉湖和花靈兒興奮地說到“鳳兒、靈兒,我有孩子了,真是太高興了。”

    二女見狀想到自己還有一個多月也即將臨盆,不由地也興奮地哭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仆人走出來告知可以進去探望了,楚墨風急忙跑進聽雨軒,隻見素麵朝天的史寒霜躺在床上,身旁是一個尚在繈褓之中的嬰兒,楚墨風小心翼翼地抱起孩子,對著史寒霜說到“娘子,辛苦你了。”

    誰知史寒霜不知為何哽咽地說到“夫君,人家是不是特別沒用,沒有給你生個兒子出來?”

    楚墨風走到床前坐下說到“傻丫頭,你家夫君就喜歡姑娘,你看這孩子長得真像你,長大了一定是個漂亮姑娘的,到那時沒有黃金萬兩誰也別想把她娶走的。”

    聽了楚墨風的話,史寒霜破涕為笑說到“哪有你這樣當爹的,這是嫁姑娘還是賣姑娘呢?”話音剛落懷中的孩子突然哇哇大哭起來,史寒霜見狀笑著說到“夫君啊,快把孩子給我吧,估計孩子是餓了,正好你趕緊去看看梓瑤妹妹的。”

    楚墨風聞言趕忙將孩子小心翼翼的遞給史寒霜,轉身向著詩羽榭走去,來到詩羽榭的時候,隻見仆人剛剛收拾完畢,見到觸摸佛到來趕忙道賀。

    此時楚墨風顧不得這些,隻想著先去看看莫梓瑤和孩子,走進內室就看見莫梓瑤正在給孩子喂奶,不忍打攪孩子的楚墨風靜靜地站在原地,直到莫梓瑤喂好之後才輕手輕腳地走了過去。

    一見楚墨風前來,莫梓瑤笑著說到“你說的喜歡女兒的,喏,你楚大公子的千金喲。”

    楚墨風探過頭去,仔細地瞅了瞅繈褓中的嬰兒,笑著說到“這就奇怪了,霜兒的女兒像霜兒,梓瑤你的女兒像你,為何沒有一個像我的呢?”

    隻見莫梓瑤笑著說到“你個傻瓜,要是像你不得醜的無法直視了,到時候姑娘怎麽嫁出去啊?”

    隨著楚墨風喜得兩千金的消息傳出後宮,大唐的滿朝文武都得知了這一消息,一時間眾人心思活絡起來,想借此事來結交楚墨風,然而此時東都方向的王世充似乎是看不得別人有清閑日子,竟然開始蠢蠢欲動,大有妄動刀兵的勢態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且看皇帝李淵再度封賞,墨風世民揮師東征,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