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 局勢明朗
字數:9141 加入書籤
書接上文,話說李世民與尉遲敬德前往魏宣武陵一帶遊玩被王世充的人追擊,全靠著尉遲敬德拚死拖延時間,李世民這才能夠返回大營調兵遣將,從而殺了王世充一記回馬槍。
眾人向著大營方向走去,一路上秦瓊和程咬金均是麵無表情,腦海中不停地思索著關於單雄信的事情。
一旁的楚墨風見狀並沒有出言相勸,隻是緩緩地搖了搖頭,發出一陣無奈的笑聲。待眾人回到大營之後,李世民命令火頭軍埋鍋造飯,自己則是返回營帳內趕忙洗漱一番。
楚墨風見狀遣散了天策軍眾人,獨自向著自己的營帳走去,還未走進營帳內就聽見身後有人招呼自己,轉身一看竟然是秦瓊和程咬金二人聯袂而至,楚墨風當下已然知道了這二人的來意。
將二人迎進營帳內,楚墨風徑直坐在了椅子上,饒有興趣地望著欲言又止的秦瓊和程咬金二人。二人被楚墨風盯得有些不好意思了,秦瓊這才緩緩地說到“國公爺,末將二人今日前來是有一事相求,萬望國公爺成全。”
“你們倆是想說日後如若將你們的結義五哥單雄信俘虜之後,讓本國公饒他一命是嗎?”一見秦瓊開口,楚墨風深知秦瓊此人平素乃是仗義豪爽之輩,從來不會因為自己的事情懇求別人,為避免他說出之後因自己不答應而感到為難,故而楚墨風率先開口將二人來意點破。
一聽楚墨風說出了自己與程咬金的來意,二人趕忙對著楚墨風下跪說到“此事還望國公爺盡力斡旋,末將定當盡心盡力報答國公爺。”
隻見楚墨風走上前將二人一一扶起,麵色凝重地說到“此事今日我在戰場上已然對單雄信說過了,我給了他三日的期限,如若他三日內前來歸降,縱然秦王殿下想要殺了他,本國公也定會在秦王殿殿下麵前力保他的性命,但是”
說到這楚墨風頓了一頓,隨即厲聲說到“如若三日後他仍不肯歸降,那屆時莫怪本國公不講情麵了。”
二人聞言趕忙起身對著楚墨風道謝,隻見秦瓊思索了片刻說到“既然如此,末將想潛入東都見一見單五哥,或許末將親自與他交談一番,能夠促成此事,不知國公爺意下如何?”
“不如何,你去東都做什麽?自己送上門嗎?這裏麵有些事情是你們所不知道的,就看單雄信能不能過去心中那道坎了。”秦瓊換音一落,楚墨風趕忙開口阻止,緊接著對程咬金說到“從今日起你給我看好了秦瓊,如若秦瓊私自出營潛入東都,本國公為你是問,至於方才秦將軍所說之事,本國公可以找人代勞,你二人退下吧。”
聽了楚墨風的話,秦瓊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一旁的程咬金連拉帶拽離開了楚墨風的營帳,來到營帳外秦瓊掙脫了程咬金的手忿忿地說到“你方才為什麽將我拉走,我這進去與國公爺再好生說說,興許國公爺就能同意了。”說完就要翻身再度進入楚墨風的營帳內。
一旁的程咬金見狀一把拽住秦瓊,死命地往二人的營帳方向走去,一邊走一邊氣喘籲籲地說到“我說二哥你怎麽總是這麽一副死腦筋呢?方才國公爺已經把話說到那個份上了,你此時再去找他老人家,這不是給他難看嗎?”
“那你說怎麽辦?五哥的性命咱們就不顧了嗎?”秦瓊聞言止住了前進的勢頭,隨著程咬金返回了自己的營帳,一進去便氣哄哄地坐了下來。
“沒說不顧,如若真的不管不顧,咱們今日為何還要去求國公爺?”程咬金倒了一碗水遞給秦瓊,隨後坐到一旁緩緩地說到“當日咱們在賈家樓結義的眾位兄弟,現如今大部分都在大唐麾下任職,諸如大哥魏征已經入朝為相,十一哥史大奈貴為國公爺嶽父,十四哥屈突通更是成為了工部尚書,你以為這些人就沒有向五哥發出過邀請嗎?”
“那為何五哥遲遲不肯前來投奔呢?”聽了程咬金的話,秦瓊這才抬起頭怔怔地望著他,麵帶疑惑地說到“難道國公爺所說這裏麵還有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程咬金點了點頭說到“總之此事就此作罷,你也不要再去為難國公爺了,自從咱們投奔過來之後,國公爺對咱們一直是真心實意的,至於五哥是否願意歸降,一切全憑他自己吧。”
“好吧,此事方才是我孟浪了,但願國公爺不要生氣才好。”秦瓊聞言點了點頭。
而就在秦瓊和程咬金二人為了單雄信一事絞盡腦汁之時,護送王世充倉皇逃回東都的單雄信也返回了自己的府邸,坐在大廳之內,單雄信喚來一名醫官檢查了一下自己的手腕,醫官將他的手腕包紮一番之後便匆匆告退。
此時單雄信怔怔地望著包著紗布的手腕,眼中閃現出一副不可置信的目光,好歹自己也是當年在山東河北一帶,也算是極負盛名的好漢之一,一身武藝不能說無人匹敵,至少也能排的上字號的,誰知今日竟然在十招之內敗在一個年輕人手中,這讓單雄信深深地產生一種不自信。
回想起對方那套精妙的近身快打,單雄信自認如若再對戰一次,自己依舊不是對手,聽聞此人一手飛鏢功夫也是了得,頓時有種膽戰心驚的感覺,如若此人今日二話不說在暗處以飛鏢射之,估計自己此刻早已死得透透的了。
此刻單雄信抄起手邊的茶壺猛灌了兩口,又想起此人今日說的話,曾經堅定的心不免有一絲鬆動,正在思索之際,隻聽門外有人喊到“單將軍在家嗎?陛下有旨請單將軍進宮麵聖。”
回過神的單雄信匆忙起身將門打開,對著門外的人說到“勞煩稍等片刻,待本將軍洗漱一番即刻進宮。”說完轉身向著內室走去,一番洗漱過後,單雄信隨著來人進入了洛陽皇宮。
一見單雄信到來,王世充從上麵大步走下來,拉住單雄信的手說到“今日全仰仗單將軍拚死相救,朕才能得以脫險,單將軍此番功不可沒,至於今日的損失,是朕有些心急了,這才中了那個毛孩子的圈套。”
“陛下何出此言,如若不是微臣今日沒有迅速拿下李世民,陛下怎能倉促回師。”隻見單雄信對著王世充下跪說到“還望陛下責罰。”
王世充見狀眼珠一轉,伸手將單雄信扶起笑著說到“將軍不必自責,今日之事就此揭過,待來日咱們重整旗鼓,再與那毛孩子一較高下。”
此刻單雄信心中猶如五味雜陳,想當初偃師被圍,自己率部投靠到王世充麾下之後,王世充並沒有因為自己是降將而棄之不用,反而是接連提拔,而後又將公主王玉鳳下嫁給自己,等到當年結義兄弟魏征等人寫信邀請自己前往大唐時,由於與李淵父子有嫌隙,加之不願做反複無常的小人,單雄信屢次拒絕了魏征等人的好意。
此番城外一戰之後,楚墨風的一席話對單雄信有了些許觸動,畢竟此時並不是當年天下大亂的時候,現如今的局勢就是要麽東都洛陽一統天下,要麽西京長安完成霸業,至於竇建德此時能夠自保就已經不錯了。
但是思來想去,東都一方統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君不見大唐大軍壓境還未全線進攻,鄭國治下一些城池便舉城歸降,可見大唐勢必要完成那個祁國公所謂的大一統局麵,想到這再看看麵前的王世充,單雄信隨即一咬牙在心中暗自嘀咕到罷了,縱然最後鄭國城破吾等身死,我也跟著他王世充走完這最後一程吧。
隨即單雄信想王世充告辭,返回了自己的府邸,是夜單雄信與夫人安歇後不久,突然從院子裏傳來‘咚’的一聲,好似有人丟了什麽東西進來,被驚醒的單雄信趕忙起身披上衣服抄起寶劍走了出去。
此刻院內有仆人點著火把進行查探,隻見一個家仆撿起一個包裹走到單雄信麵前說到“將軍,這個東西不知道是誰丟進來的,要不要小的丟出去。”
單雄信掂了掂包裹還挺沉,趕忙擺了擺手說到“不用了,把它交給我就行了,你們都下去吧,今夜出來的人明日到管家那裏領賞的。”說完拿著包裹轉身向著書房走去。
來到書房之後,單雄信拆開包裹定睛一看,隻見包裹內放著兩貫錢,還有些許碎銀子和一小塊金錠,最重要的是還有一封信,單雄信拆開信箋細細瀏覽一番才知道,這封信是楚墨風寫的,意思就是告訴自己不要忘記此前在戰場上的約定,並附上一些銀錢作為路費。
對著蠟燭將信箋燒掉之後,單雄信將包裹原封不動地包好,在書房內找了個隱蔽的角落塞了起來,隨後吹熄了蠟燭返回了臥房內。
躺在床上的單雄信輾轉反側無法入睡,誰知竟然將一旁的王玉鳳也驚醒了,隻見王玉鳳睜著一雙明亮的眼睛盯著身旁的單雄信許久,這才緩緩地說到“夫君今日是有心事吧?”
“嗯”單雄信點了點頭,雙眼盯著房頂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
“是不是你先前那些結義兄弟又讓你投奔他們啊?”王玉鳳思索了片刻,整個人縮在單雄信的懷中,幽幽地說到“如若你真想去,那妾身不會阻攔也不會向父親告密的,隻希望你別忘了妾身就好。”
將王玉鳳攬到懷中,單雄信歎了一口氣,將今日戰場之事說了出來,聽完單雄信的敘述,王玉鳳驚詫地說到“這個所謂的祁國公好生霸道,竟然不給人留有轉圜的餘地。”
“誰說不是呢,當日在洛水河畔,他代替李世民與陛下對話之時,也是如此蠻橫不講理,限陛下三日開城門投降,可見此人在大唐也是個說一不二之人。”單雄信點了點頭,緩緩地說到“娘子,為夫想好了,既然承蒙陛下賞識,為夫斷然不會投靠大唐的,我與李淵父子有不共戴天之仇,怎可在仇人手下做事。”
“無妨的,你隻要想好了就好,時間不早了,今日你出城征戰,想必也乏了,快些安歇吧。”王玉鳳點了點頭,整個人又往單雄信懷裏縮了縮,夫妻二人就這樣沉沉地睡去了。
此時肯定有人會有疑問,此時楚墨風應該在大營之內,怎麽能手書一封丟到單府內呢?原來就在秦瓊和程咬金走後,楚墨風當即寫了個字條,將事情簡單說明一番,隨即將信鴿放飛至洛陽城內,而在洛陽城內潛伏的柳非煙接到楚墨風傳信之後,迅速按照楚墨風的語氣寫了一封信,連同那些銀錢趁著夜黑風高丟到了單府。
經此一役東都方向似乎是被李世民等人打蒙圈了,竟然遲遲未作出任何舉動,而這段時間接連有王世充麾下的將領或是帶兵或是舉城歸降大唐。
曾經在瓦崗禍亂一時的邴元真自從投靠王世充之後,被王世充委任為滑州行台仆射。而王世充麾下濮州刺史杜才是李密的舊部,因痛恨邴元真背叛李密,假意率眾投降邴元真。
然而碌碌無能的邴元真仗著官勢,親自前往濮州招慰,杜才出門迎接邴元真,並請邴元真入內就坐,隨即捉住邴元真斥責道“你本來是個庸才,魏公給了你很高的職位,你不曾建立一點功勞,卻構成了滔天大禍,如今來此送死,正是你應得的下場!”
邴元真這才知道自己中了圈套,趕忙跪地求饒,並口吐蓮花以高官厚祿許願,奈何杜才一心要斬殺邴元真,對邴元真的求饒之詞充耳不聞,遂於當日斬了邴元真,派人帶著邴元真的首級到黎陽祭奠李密墓。壬午日(二十二日)杜才以濮州歸降大唐。
而身處洛陽的王世充才收到杜才歸降大唐的消息沒幾日,卻又傳來田瓚舉城歸降大唐的噩耗。
原來武德三年(年)六月,田瓚殺楊士林投奔王世充,王世充拜他為顯州總管。因不恥王世充的為人,田瓚遂於丙戌日(二十六日)率領所屬二十五州降唐。由於田瓚歸降大唐,王世充派遣王弘烈鎮守的襄陽與東都洛陽被生生割斷。得知這一消息的李淵當即下令任命田瓚為顯州刺史,賜爵蔡國公。
或許是杜才與田瓚二人帶起了一股歸降的風潮,十月甲午日(初五),王世充手下的大將軍張鎮周前來降唐。
甲辰日(十五日),唐行軍總管羅士信襲擊並攻克了王世充的硤石堡。隨後羅士信趁消息未傳出,迅速帶兵又包圍千金堡,堡中人大罵羅士信。
由於千金堡易守難攻,且堡內皆為王世充的死忠,故而羅士信連夜派一百多人懷抱幾十個嬰兒到千金堡下,讓嬰兒啼哭呼叫,詐稱“從東都來投奔羅總管”,然後又互相說“這是千金堡,我們搞錯了。”馬上離去。
堡中人不知是計,以為羅士信已經離去,來的是從洛陽逃亡出來的人,隨即派兵出堡追趕。
殊不知羅士信早已遣人將嬰兒先行送回,並留下士兵在途中設下埋伏,待千金堡門一開,一眾大唐士兵快速衝入,一番廝殺之後攻克了千金堡,是役共斬殺敵軍千餘人,整場戰役並未俘虜一人。
庚戌日(二十一日),郭慶前來降唐,遂又恢複姓楊,李淵下令封他為上柱國並封爵郇國公。
郭慶此人原名楊慶,乃是河間王楊弘之子,隋朝宗室,襲封郇王。楊慶狡詐多謀,善於見機行事。當時隋煬帝猜忌骨肉,滕王楊綸等都遭廢黜流放,隻有楊慶得以保全。後升任滎陽太守,在職期間頗有政績。
大業十三年(年),李密占據洛口倉,滎陽各縣大多響應李密,而楊慶聞之領兵拒守,李密頻頻進攻卻久攻無果。
武德元年(年),李密因糧盡窘迫便派人勸降楊弘。當時隋煬帝遇害的消息傳來,楊慶於是投降李密。
同年,李密被王世充打敗,楊慶回到洛陽。越王楊侗登基後,任他為宗正卿。然武德二年(年),王世充篡位稱帝,降封楊慶為郇國公並授任滎州刺史,為了安撫他的情緒將侄女嫁給他。
此時李世民大兵壓境,楊慶見狀不免動起了心思,與其妻子商議無果之後,獨自前往大營麵見李世民,誰知被楚墨風得知此人接連反叛,且又是隋朝皇室,當下尋了個由頭將其送往長安李淵處。而其妻子得知楊慶投降大唐,遂心灰意冷自殺身亡。
丙辰日(二十七日),滎州刺史魏陸活捉張誌等四員將領,舉州前來投降,隨後鄭陽城縣令王雄率領諸堡來降唐。秦王李世民派李世帶兵接應,任命王雄為嵩州刺史,這才打通了嵩山以南的道路。
起初,鄭國太子王玄應鎮守虎牢關,駐紮在滎澤與汴水之間,聽說楊慶降唐之後帶兵開赴管城,不料卻被李世擊退。
而魏陸遂讓張誌偽造王玄應的信,命王玄應的東路兵馬停止前進,命令將領張慈寶暫且返回汴州,又秘密通知鄭汴州刺史王要漢讓他殺了張慈寶,王要漢斬了張慈寶投降了大唐。
王玄應得知各州都已反叛,驚恐之餘迅速逃回洛陽。大唐遂下詔任命王要漢為汴州總管賜爵國公。
按照當初王世充製定的計劃,由魏王王弘烈鎮守襄陽,待田瓚歸降切斷襄陽與洛陽的道路之後,李淵隨即命令金州總管府司馬涇陽人李大亮安撫樊州、鄧州,以伺機攻取襄陽。
然而十月的一天,行台左仆射屈突通率衛隊到各軍營巡視,途中突然和王世充前來偷襲大唐軍營的隊伍相遇。由於當時天色剛亮,一番偷襲令屈突通措手不及,急忙率衛隊躲進附近的軍營。
誰知王世充的隊伍有備而來,緊隨其後衝進了軍營,軍營頓時岌岌可危,眼看便要被攻破。
李世民得到報信後,來不及派人通知楚墨風,隻好摸出一支響鏢丟到空中,聽到聲音的楚墨風隨即率領天策軍趕來救援
鑒於天策軍始終以騎兵為主,常年馬上征戰早已將眾人的馬術練得十分精湛,隻見天策軍猶如一道黑色的利箭,在楚墨風的帶領下急速衝向在大營內肆虐的王世充隊伍,行動速度是如此之快,幾乎令王世充無法作出反應,便直接將他的精銳部隊攔腰衝斷。
眼見王世充大軍陣型散亂,營中的屈突通乘勢揮軍反擊,王世充又一次遭到了慘重的失敗,軍隊被俘獲和斬殺的達六千多人,騎將葛彥璋也被唐軍抓獲。隨後王世充在殘餘護衛的拚死掩護下狼狽逃回,從此龜縮在城中不敢輕舉妄動。
十一月庚申日(初一),李大亮率兵迅速突襲了樊城鎮,王弘烈手下將領國大安被斬首,隨即李大亮攜大勝之勢接連攻破十四座城柵。而本月戊子日(二十九日),安撫大使李大亮又迅速攻克王世充治下的沮、華二州之地。
時間轉瞬進入了冬季,鑒於冬季作戰多有不利,故而雙方都未主動出擊,但是不出擊並不會代表局勢不變化,十二月三日,王世充手下的許、亳等十一州又一道向大唐投降。
十二月十三日,王世充的隨州總管徐毅將州城獻給了大唐。不久之後,梁州總管程嘉會又率部投降了大唐。
一時間洛陽城內人人自危,而楚墨風擔心柳非煙的等人的安全,遂下令全力營救一次之後,無論成敗迅速撤離。收到消息的柳非煙等人決定趁著大年夜動手,隨即按照既定計劃開始著手準備。
而洛陽城內的王世充眼見勢力幾乎幹涸,在戰場上又謀不到出路,心中非常恐懼。無奈之下隻好再度派出他的侄子代王王琬和大臣長孫安世前往河北竇建德的都城洺州,請求竇建德派兵援救東都。
當初,王世充侵占了竇建德的黎陽,竇建德便攻破殷州報複王世充。從此鄭、夏兩國關係惡化,不再互派使節通信。所以聽聞有王世充的使者前來,竇建德心中一陣厭煩,正待拒絕之際,隻見中書侍郎劉彬閃身走了出來。
中書侍郎劉彬對著竇建德抱拳說到“啟稟陛下,當初天下大亂,唐得關西,鄭得河南,夏得河北,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如今唐起兵攻鄭,從秋到冬,唐軍日見增多,鄭國地域日益縮小,唐強鄭弱,勢必不能支撐,鄭滅亡,夏也不能單獨存立了。不如放棄仇怨,發兵救鄭,夏從外襲擊,鄭自內反攻,一定能打敗唐軍。唐軍退兵後,再慢慢觀察形勢變化,如果鄭可取就取鄭,合並兩國的兵力,趁唐軍疲勞,可以奪取天下,豈不妙哉?”
在場眾人聞言紛紛出言附和,而竇建德則是思索了許久之後,緩緩地點了點頭,隨後喚人將王世充的使者喊來說到“既然如此,朕先派人前往大唐進行說和,如若不成朕再出兵救援。”
當日竇建德便差人前往大唐都城長安,而暗地裏也開始召集兵馬為出征做準備
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且看王世充固守待援,竇建德螳螂捕蟬,李世民以逸待勞,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