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年關將至 順利營救

字數:8944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文,話說李世民以點帶麵的推進方式一步步蠶食著東都洛陽周圍的土地,眼看東都洛陽即將成為一座孤城,這讓身處城內的鄭國皇帝王世充感到萬分驚恐,遂派出使者前往竇建德的都城洺州求助。

    朝堂之上經過下屬一番利弊分析之後,竇建德決定雙管齊下,一方麵先行派人前往長安試圖調解,另一方麵則暗中開始籌備出征事宜。

    就在竇建德派出使者的同時,從洺州城內也匆忙駛出兩驥向著大唐都城長安飛奔而去,由於二人晝夜趕路換馬不換人,故而比竇建德的使者早一步抵達了長安,經過一係列審查之後,二人順利地在太極宮的一處偏殿內見到了李淵,呈上隨身攜帶的書信之後,二人便匆匆地離開了長安。

    是夜禦書房內,李淵將信箋緩緩地展開,大致瀏覽了一番之後,頓時氣憤不已,信中將王世充派遣使者向竇建德求援,竇建德在朝堂上的決定以及大軍發兵時間敘述的詳詳細細,信的末尾還有這樣一句話“望陛下明鑒,臣雖然身在洺州,但是心永遠是屬於大唐的,懇請陛下即刻兵發洺州以震懾山東一帶,從而能夠保證秦王殿下一舉剿滅王世充,臣張道源呈上。”

    望著這個無比熟悉的名字,李淵頓時陷入了沉思,武德二年,淮安王李神通命慰撫使張道源鎮守趙州。

    八月庚寅日(二十五日),竇建德率兵突襲趙州,連番進攻下趙州淪陷,城內守軍無一幸免,唯趙州總管張誌昂、慰撫使張道源以及邢州刺史陳君賓被擒。

    彼時竇建德與李淵還未達成協議,竇建德因為三人沒有盡早投降而打算殺了他們用以立威,誰知被竇建德麾下國子祭酒淩敬得知,趕忙上書規諫說“人臣各自為他們的主人效力,他們堅守城池不投降,是忠臣。現在大王殺了他們,用什麽來勉勵部下呢?”

    一想起為了攻克趙州己方損失慘重,竇建德頓時氣憤不已地說“我到了城下他們還不投降,力盡被擒之餘怎麽能放過他們?”

    隻見淩敬笑著說到“現在大王派大將高士興在易水抵禦羅藝,羅藝才到高士興就投降,大王認為怎麽樣?”於是竇建德才醒悟,立即下令釋放了他們。

    隨後張誌昂、張道源以及陳君賓三人投靠了竇建德麾下,竇建德對三人賜予高官厚祿,然而令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三個人中,隻有一個人並不是真心投靠竇建德,而是暫時屈身於此伺機為大唐打探消息,此人便是撫慰使張道源。

    此事要從前朝說起,張道源,並州人氏,以孝行聞名鄉裏,早年喪父,長大後友人一同外出遊玩。半夜時,友人突然病死客店。為了不驚擾主人,強忍悲痛,不敢大哭,睡在屍體旁邊,直到天亮後才放聲嗷哭,之後又徒步將友人屍體護送回家,得到輿論稱讚。

    張道源為人勤奮好學且知恩圖報,後經舉薦入朝為官,直至隋朝末年官拜監察禦史,因感歎朝政混亂百姓民不聊生,故辭官回鄉,待李淵起兵反隋時,召為大將軍府戶曹參軍。

    攻克京城後,受派前往山東撫慰,由於盡心得法,燕趙之地競相來歸。李淵得知以後下詔予以褒獎,累封範陽郡公,並出資為其重修祖墳。

    感念李淵對自己的恩情,張道源在就任撫慰使期間盡心盡力,淮安王李神通平定山東之後,上奏朝廷懇請調張道源前往趙州,臨行前夜李淵在禦書房秘密會見了張道源。

    望著麵前這個精練的男子,李淵笑著說到“愛卿不必拘束,且坐下聽朕一言。”

    見張道源坐下之後,李淵緩緩地講出了他心中的那個計劃,原來由於與竇建德距離甚遠,從而不能夠第一時間得知其動向,這讓李淵心中不免有些擔憂,唯恐因消息不及時而錯失良機,所以李淵在與李世民及楚墨風商議之後,決定派一名官員以歸降的名義投靠竇建德,鑒於此事風險極高且稍有差池便會丟失性命,故而一直沒有合適的人選。

    此番接到淮安王李神通的奏報之後,原本那個擱置的計劃再度啟動了,李淵為此下密旨給李世民和楚墨風詢問此事,彼時二人一個正在鎮守長春宮,另一個則在長安訓練士兵。

    經二人一致首肯,這才有了今夜李淵與張道源的這番談話,聽完李淵的敘述之後,張道源起身對著李淵跪下說到“陛下,臣自從跟隨陛下至今,一切榮華富貴皆是陛下賞賜,每次臣回鄉探親之時,全鄉夾道歡迎,但是臣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陛下的仁義舉措才能讓臣有此殊榮,此事臣答應了,但是臣有一個請求,還望陛下應允。”

    聽聞張道源答應此事,李淵趕忙起身將他扶起說到“道源不必如此,起來說話,你有任何要求朕都能答應你。”

    “臣希望如若臣此番前去遭遇不測,陛下能夠看在往日恩情的份上,替臣照顧一下家中的妻兒母親。”張道源見狀趕忙起身哽咽地說出了自己的請求。

    “此事朕這就能應允你,待你前往趙州之時,朕就命人將你的家眷接到京城內好生供養,一應吃穿用度均由朝廷負責,你的孩子日後也可以進入任何一家書院進行讀書,你看可好?”聽到張道源隻是提了如此微小的一個請求,李淵頓時感動的熱淚盈眶。

    見李淵應允,張道源對著李淵恭敬地行了個禮說到“陛下,臣生是大唐的臣,死是大唐的鬼。”說完轉身離開了禦書房。而後竇建德攻克趙州,張道源死裏逃生進入了竇建德的陣營,時間一長隨著張道源在撫慰一事上的才華展現,漸漸地進入了竇建德集團的內部核心,這也為其能夠打探消息提供了便利條件。

    將手中的信箋湊到蠟燭前燒掉,李淵對著門外喊到“王德,傳旨速招劉世讓進宮。”

    隻聽門外應了一聲之後,過了大約一個時辰就聽見門外傳來王德的聲音“啟稟陛下,劉世讓在門外求見。”

    “進來吧。”聽聞劉世讓到來,李淵趕忙讓王德將其帶進來,隻見劉世讓推門而入,對著李淵下跪說到“草民劉世讓參見陛下。”

    李淵見狀起身將其扶起說到“家中的事情都處理妥當了嗎?”

    “回陛下,家中一切事宜皆以處理完畢,草民的妻兒也已經隨草民抵達京城了。”劉世讓點了點頭,隱約猜到或許李淵又需要自己出征,趕忙開口回答。

    隻見李淵笑著說到“也不要再草民草民的了,即日起朕命你為重新為朝廷效力,回去準備準備,過些日子率大軍前往洺州攻打竇建德。”

    劉世讓聞言趕忙對著李淵下跪說到“臣劉世讓謹遵陛下旨意。”而李淵則是點了點頭說到“朕若是再不恢複你的官職,估計你們大帥又該埋怨朕了。”

    一提到大帥楚墨風,劉世讓心中激動萬分,隨後李淵示意劉世讓退下,自己則緩緩地靠在椅子上,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丙午日(十八日),李淵下詔任命劉世讓為行軍總管,親率一萬大軍從長安出發,殺氣騰騰地向著竇建德的都城洺州奔去。而劉世讓起複的消息則是第一時間從宮內傳到了李世民和楚墨風處。

    望著宮內傳來的消息,李世民不禁欣喜萬分,而楚墨風則是將目光望向了洛陽方向,心中想著也不知道非煙她們怎麽樣了。

    年關將至,盡管城外大軍壓境,王世充還是下令全城舉行慶典,而此時城內的守軍則是嚴陣以待,以防止城外大唐士兵趁此機會全力攻城。

    收到柳非煙的來信之後,楚墨風率兵屢次佯裝攻城,這番舉動頓時將城內防守力量牽製住了,根本無暇顧及城內之事,而城內衙役捕快則是被派到街上維持治安,這也就給柳非煙等人創造了很好的機會。

    經過連日打聽,柳非煙等人終於鎖定了屈突通和秦瓊家眷所在的位置,遂開始製定救人計劃。

    武德三年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日洛陽城內人來人往,辛苦一年的人們紛紛走上街頭,采買著過年所需的物品,由於大街上來往人數陡然增加,這也給負責維持治安的縣衙增加了不少壓力。

    洛陽城延慶坊一座宅邸外,兩名身穿黑衣的男子始終一動不動地站在大門兩側,虎視眈眈地望著過往的人群,所有人都以為王世充肯定會將屈突通和秦瓊的家眷帶到皇宮羈押,殊不知陰險狡詐的王世充則是在延慶坊內選了一處宅邸,將一幹人等關在裏麵,而門裏門外皆有人把守,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以此要挾二人。

    俗話說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王世充做的再隱秘,也沒能逃過專職負責查探的柳非煙等人,在確認了營救目標的位置之後,柳非煙分別給顧貞兒、陳箐箐、蕭若蘭和宇文琇布置了任務。

    直至小年前日也就是臘月二十二這一天,四人才陸續返回客棧想柳非煙匯報。

    臘月二十三日清晨,柳非煙與顧貞兒二人恢複了女兒裝扮,聘聘婷婷地向著延慶坊走去,而蕭若蘭等人則早已潛入了延慶坊內一處廢棄的宅邸。

    二人一步三晃地扭著曼妙的身姿向著目標地點走去,遠遠地就看見門口那兩個守衛,隻見柳非煙低聲說到“這二人警惕性很高,有幾次我趁其不注意丟了些銀錢,這二人都不屑一顧,真是個麻煩事,如若不能一擊得手,唯恐出亂子。”

    隻見顧貞兒撩了一下耳邊的秀發,對著柳非煙莞爾一笑說到“表姐啊,這世界上就沒有不偷腥的貓,除了那個大榆木疙瘩。”說完將衣襟微微向外張開一點,露出些許細膩光滑的肌膚,向著二人走去。

    快要走到二人麵前時,顧貞兒明顯能感覺到二人的呼吸變得粗重起來,心中不免暗自偷笑,當下裝作一個不留神,栽倒在其中一人懷中,而後略帶委屈地說到“真是不好意思,你看我這走著走著就絆了一下,若不是大哥您扶了小女子一把,估計小女子就要摔在地上了。”說完趕忙從男子懷中掙脫,像一隻驚恐的兔子一般幽怨地望著那名男子。

    隻見此人盡量放緩自己的語氣說到“姑娘不必客氣,些許小事何足掛齒,不知姑娘這是要去哪裏?”

    “小女子與姐姐原本在揚州一帶掛名駐場,奈何媽媽克扣我們姐妹克扣的有些狠了,小女子與姐姐一怒之下連夜逃到了洛陽,都說洛陽此地人傑地靈,小女子想著尋一間館子繼續和姐姐停留。”說完轉身對著身後不遠處的柳非煙喊到“姐姐,你快些過來呀。”

    眼見自己的同伴和一名美貌的女子攀談起來,另一名男子心中不免有些氣餒,誰知那名女子說自己還有一個姐姐,隨即男子順著女子召喚的方向望去,隻見不遠處還有一名女子,看身段應該也長得不醜,當下心頭一喜。

    隻見先前那名女子對自己的同伴說到“既然如此,待今夜小女子和姐姐前來給二位大哥送一些吃食,一是為了表示感謝,二是為了在異鄉的夜晚能夠找尋敘話之人。”

    此話一出二人都明白了其中含義,趕忙向兩名女子道別,依依不舍地望著二人遠去的身影流下了口水。

    走到兩名守衛看不見的拐角處,顧貞兒整了整衣衫笑著說到“表姐你看,這財色二字隻要是個男人就得占一樣。”

    誰知柳非煙卻打趣地說到“是啊,唯獨那個大榆木疙瘩兩樣都不占,我想如若某人告訴你今夜讓你火速返回大營徹夜長談,估計你能丟下任務立馬飛奔而去吧。”說完轉身向蕭若蘭等人藏身之地走去,空氣中留下了一絲銀鈴般的笑聲。

    被打趣的顧貞兒聞言急忙追了上去,嘴裏還不停地喊到“表姐你也別說我,估計你也是的。”

    是夜,白天洛陽城內的人聲鼎沸此刻早已隨著夜色彌漫趨於平靜。申初時分,柳非煙和顧貞兒二人各自提著一個食盒來到了關押目標人物的宅邸門口,兩名守衛見二女果然如約而至,頓時興奮不已。

    隻見顧貞兒嗲嗲地說到“大哥,咱們不會就在這裏長談吧,外邊那麽冷,人家不喜歡嘛。”

    聞言二人對視一眼,隨即打開了宅邸大門,將顧貞兒和柳非煙帶到了院內一處僻靜的屋內,生起火盆擺好了吃食,在柳非煙和顧貞兒的陪同下吃喝起來。

    殊不知酒菜裏早已下了迷藥,一壺酒還沒有喝完,兩名守衛就已經倒在了桌子上,顧貞兒和柳非煙見狀迅速將二人綁了起來,為了防止二人轉醒後呼救,各自嘴裏塞了一塊破布,將罩在外邊的衣衫脫掉之後,換上了夜行衣,隨後吹熄了蠟燭閃出屋內。

    顧貞兒來到宅邸門口,將門輕輕打開放進了蕭若蘭等人,隨後五人趁著夜色摸到了關押人質的房門外,隻見陳箐箐用匕首輕輕地挑開了門閘,五人隨即躡手躡腳地走了進去。

    此時屋內屈突通的兩個兒子和秦瓊的妻兒依舊滿麵愁容地圍坐一起,桌上放著一些簡單的吃食,但是在座眾人絲毫沒有進食的情緒,反倒是秦瓊的兒子不住地往嘴裏塞著東西。

    似乎是聽到有人進來了,屈突通的長子屈突壽轉過身低聲喝到“誰人在那裏?”

    見狀五人趕忙閃身出來,對著屋內的人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而屋內的人頓時明白這些人不像是要來行加害之事的,隻見柳非煙輕聲問到“幾位可是屈突通老將軍和秦瓊將軍的家眷?”

    眾人不明所以地點了點頭,隻聽屈突壽疑惑地問到“不知幾位姑娘前來所謂何事?”

    “受秦王殿下李世民和祁國公楚墨風委托,祁國公麾下彼岸花小隊奉命潛入東都營救各位,這是國公爺的腰牌。”柳非煙走上前從懷中取出一塊腰牌遞給了屈突壽,隨即說明了來意。

    王世充稱帝前屈突通就已經歸降了大唐,彼時彼岸花早已赫赫有名,屈突壽也曾聽父親提及此事,故此深信不疑,趕忙對著柳非煙等人抱拳說到“幾位姑娘的好意我等心領了,隻是此刻已然宵禁,若想逃出東都實屬無望,且白天城門處把守頗為嚴格,幾位姑娘還是速速離去吧。”

    屈突壽話音一落,隻見顧貞兒走上前笑著說到“屈公子不必擔心,此前我等早已做好準備,現在隻需幾位跟著我們離開即可,保證諸位安然抵達長安城。”

    屈突壽聞言轉身望向自己的弟弟屈突詮和秦瓊的妻子賈氏,見幾人都不反對,當下點了點頭說到“那一切就有勞諸位了。”

    柳非煙點了點頭對著身後的蕭若蘭等人說到“若蘭你跟箐箐還有琇兒先行出去將那些守衛解決掉,我們隨後出來。”

    三女點了點頭,摸出各自的麵具戴好之後,從背後各自抽出一副弓弩走出了屋子,隻聽外邊傳來一陣陣好似布包落地的聲音之後,瞬間又恢複了平靜。

    此時柳非煙對著屋內眾人點了點頭說到“幾位隨我們走吧。”眾人見狀趕忙跟著柳非煙和顧貞兒走出了屋子,眾人走出宅邸,在延慶坊內七拐八拐來到了臨近洛水的邊界處,隻見柳非煙等人將目標人物一一送到牆外,隨即五人各自翻身閃了出去。

    來到洛水河畔,隻見一條小船靜靜地停在岸邊,柳非煙招呼眾人上傳之後,尾部的蕭若蘭等人迅速將船向著城牆處劃去,來到城牆處,隻見高大的柵欄將城內外間隔開來,屈突壽見狀不免有些氣餒。

    誰知顧貞兒對著屈突壽莞爾一笑,走到船頭抽出背後的長刀,對著柵欄使勁一劈,順勢將柵欄劈斷,船尾的蕭若蘭等人見狀趕忙滑動小船竄了出去。

    夜色給予了眾人最好的掩護,小船沿著洛水行駛了大約十裏左右,緩緩地停在了岸邊,柳非煙一個箭步躍下船去,帶著眾人來到路邊的一顆大樹下,隻見一輛馬車和幾匹馬停在樹下,馬車上的車夫一見柳非煙等人到來,趕忙迎了上來笑著說到“煩請姑娘們告知大掌櫃,事情已經完成,如若日後再有需要,歡迎隨時來文成商號。”說完轉身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隨即柳非煙示意眾人上了馬車,而自己五人則是翻身上馬,向著新安楚墨風的駐地跑去。

    第二日兩名被放翻的守衛幽幽轉醒,待掙脫束縛之後匆忙進入宅邸內查探,發現除了自己二人其餘守衛都已死亡,而關押的人也消失不見,驚恐之餘二人趁著清早城門才開,偷偷地逃離了洛陽不知所蹤。

    此時大軍駐地內,楚墨風和李世民像是吃了大便一樣臉色難看地望著麵前的人,心中無比惡心,原因無他,鑒於李世民和楚墨風此番出征連戰連捷,李淵聽從了太子李建成的建議,將齊王李元吉派到了李世民的麾下,美其名曰鍛煉一番。同行的還有北平王羅藝之子羅成。

    望著李元吉一副欠揍的臉,楚墨風沒好氣地說到“齊王殿下,這裏是前線可不是皇宮,所以你最好注意點,別一個不小心在這裏歿了,屆時我可不好跟陛下交待啊。”

    深知自己此時處於弱勢,李元吉當下笑著說到“國公爺說笑了,小王前來一切以求教為主,還望國公爺不吝賜教。”

    楚墨風不耐煩地對著李元吉揮了揮手,示意其暫且下去,待李元吉走後,楚墨風一把抱住羅成的肩膀笑著說到“你家老爺子怎麽舍得把你派到我這裏來了?”

    “楚大哥,聽聞陛下要派兵支援你和李大哥,小弟我就毛遂自薦跑來了,您說吧,接下來怎麽打?要衝鋒小弟打頭陣的。”隻見羅成有些羞澀地笑了笑,隨即護目圓睜迅速進入了狀態。

    楚墨風見狀拍了拍羅成的肩膀,笑著說到“不急,敵不動我不動,先去見見你秦二哥和程四哥吧,估計今日午時之後又會有人前來,屆時晚上再設宴招待你。”

    羅成聞言點了點頭,辭別楚墨風和李世民之後,轉身向著秦瓊和程咬金的營帳走去

    俗話說家人團圓分外開心,屈秦二將解除了家眷的羈絆,更加盡心盡力為大唐效力,且看李世民龍門激戰竇建德,楚墨風洛陽困死王世充,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