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良辰美景 小家夥們
字數:10329 加入書籤
書接上文,上回書說到武德八年三月二十日祁國公楚墨風第五次大婚,一時間國公府門前人頭攢動,而大唐皇帝李淵的到來更是將這場婚禮推向了。
隨著各方賓客悉數到場,國公府大門緩緩關閉,將今日的歡樂喧囂盡數留在府內。
而身處新房的竇婧妍則悄悄地安排自己的貼身丫鬟芊芊,溜到後院夥房去尋了些吃食,而後按奈不住饑餓在新房內吃喝起來。
正廳內,李淵端著酒杯站起身輕咳一聲,在場眾人一見皇帝陛下要開口說話,紛紛止住了話語,齊齊地望著李淵,隻見李淵笑著說到“今日墨風大婚,朕思來想去決定還是親自手書一塊匾額送給這對新人,算是聊表朕的一番心意。”說完示意屋內的王德喚人抬過一塊罩著紅布的匾額,楚墨風見狀先是跪下謝恩,而後走上前緩緩地揭開了紅布,隻見匾額上寫著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郎才女貌。
眾人見狀紛紛鼓掌讚歎,而楚墨風也趕忙跪下謝恩,心裏卻嘀咕到這老爺子能不能不要又送匾額,上次娶公主送一塊,這次娶郡主又送一塊,看來老爺子是摳門到家了。
在場有參加過國公爺迎娶公主那場婚禮的,想到上次陛下也是送了一塊匾額,心中不由地地感歎到,這一塊匾額就是一塊免死金牌啊,這祁國公日後隻要不犯大錯,完全能平平安安地活到新皇繼位啊。
而另一方麵,竇婧妍正要吃完最後一口醬肉,卻聽見門口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竇婧妍見狀以為是楚墨風來了,趕忙將托盤藏到桌子下麵,順勢補了補妝,示意芊芊上前開門。
芊芊走到房門前,輕聲問了句‘誰啊?’,誰知卻沒有人回答,無奈隻好轉頭看了一眼竇婧妍,隻見竇婧妍點了點頭,芊芊順勢將門打開,卻發現屋外並沒有人,芊芊以為是鬧洞房的並沒有在意,順手就要將門關上,誰知房門突然被人頂住,芊芊低頭一看,隻見三個模樣有些相似的小姑娘正站在門口,笑嘻嘻地向著屋內望去。
在腦海中迅速搜索了一番之後,芊芊這才想起這三位正是國公府的大小姐、二小姐和小小姐,當下施了一禮說到“三位小姐前來不知有何事?是否需要芊芊代為通傳一聲?”
隻見楚凝晗擺了擺手輕聲說到“我們三人是來看看新來的五娘的,現在能進去嗎?”
殊不知新房在新郎新娘沒有圓房之前,是有很多講究的,但是麵前這三位可是府裏的小姐,無奈之下芊芊正準備請示竇婧妍,誰知卻聽到屋內竇婧妍喊到“芊芊,讓凝晗她們進來吧。”
芊芊聞言點了點頭,隨即對著三人施了一禮說到“五夫人喚三位小姐進去呢,快快進屋敘話。”
楚凝晗三人見狀相視一笑,趕忙依次鑽進了屋內。三人一見一副盛裝打扮的竇婧妍,不免被她的美麗所驚呆,齊齊地說到“五娘,你長得好像仙女一樣,好美呀!”
竇婧妍聞言老臉一紅,笑著說到“幾個小家夥嘴真甜,快到五娘這裏來,五娘有東西給你們。”
三人來到竇婧妍麵前,竇婧妍趕忙示意芊芊將梳妝台上放置的一個小木匣子取來,打開之後對著三個小丫頭說到“喏,這裏麵都是五娘的首飾,你們三個一人挑一件自己喜歡的吧,算是五娘送你們的見麵禮了。”
匣子一打開,裏麵的珠光寶氣散發出瑩瑩的光芒,奈何三個小丫頭出生在祁國公府,自幼見慣了那些金銀珠寶,對這些並不感興趣。隻見楚凝晗將匣子合上,笑著說到“五娘,凝晗不喜歡珠寶首飾,凝晗想要一把防身的短劍,您這裏有嗎?”
而一旁的楚玥彤則是一本正經地說到“五娘,玥彤想要些古方典籍,您這裏有嗎?”聽到楚玥彤的話,竇婧妍一陣頭大,這短劍還好說,竇家也認識一些煉器大師,打造一把防身短劍不是什麽難事,而這古方典籍,自己打小至今也沒見家中有過,正在糾結如何回答之際,卻聽見楚夢竺奶聲奶氣地說到“五娘,聽說您與秀寧姨姨都是鎮守邊關的大英雄,您能給夢竺說一說你們的故事嗎?”
聽到這個要求,竇婧妍頓時鬆了一口氣,隨即笑著說到“你們要的短劍和古方典籍,等著五娘歸寧的時候去取回來,現在五娘也沒有帶在身上呀,不過你們要是想聽故事,那五娘就給你們講講你們秀寧姨姨的故事好不好?”
三人一聽竇婧妍要講關於李秀寧的故事,三個小丫頭頓時安靜下來,並排坐在椅子上等待竇婧妍講故事。
隨後竇婧妍示意芊芊給三個小丫頭端上茶水糕點,緩緩地講起了自己記憶中,關於平陽公主李秀寧的那些輝煌事跡。此時府內的喜宴依舊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身為新郎的楚墨風此刻略微有些醉意,眼看天色有些晚,李淵趕忙起身說到“今日是楚小子的大喜日子,咱們就早早結束宴席,免得耽誤了新郎官的洞房花燭夜。”說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在王德的攙扶下離開了國公府。
眾人見狀趕忙跪地恭送,隨後也依次離開了楚墨風的府邸,待仆人收拾完府內的一片狼藉之後,史寒霜等人將青蓮師太等賓客安排到客房內,突然發現方才一直在身邊的楚凝晗不見了蹤影,而莫梓瑤和花靈兒也發現楚玥彤和楚夢竺不見了。
眼看楚玄黓依舊在對著桌子上的一盤醬肉使勁,李玉湖趕忙拍了他一下問到“楚玄黓,你姐姐和妹妹們呢?”
隻見楚玄黓抬起袖子抹了抹嘴唇,伸手指了指新房的方向說到“姐姐和妹妹應該是去看五娘了,叫我一起去我沒有去。”
四人聞言趕忙向著新房處跑去,來到門口正準備敲門,卻聽見竇婧妍的聲音從屋內傳來“話說當年平陽公主李秀寧麵對前來叩關的突厥大軍”
聽到竇婧妍正在給孩子們講李秀寧的事跡,定陽公主李玉湖率先哭了起來,記憶中自己這個三姐對自己非常好,每次有什麽好東西都會分給自己,而三姐的葬禮自己竟然都沒有到場吊唁,心中頓時一陣失落的情緒湧上。
史寒霜見狀輕輕地拍了拍李玉湖的肩膀,隨即倒吸了一口氣,抬起手輕輕地叩了叩門,隻聽‘吱呀’一聲,貼著大紅喜字的門緩緩地打開,芊芊低著頭走了出來,對著史寒霜等人施了一禮說到“幾位夫人,小姐們在裏麵聽五夫人講故事呢。”
史寒霜聞言點了點頭,信步走了進去,正在侃侃而談的竇婧妍一見史寒霜到來,趕忙起身行了個禮,隨即笑著說到“姐姐怎麽此時來了?妹妹還準備明日一早前去拜見呢。”
“無妨,隻是宴席結束之後沒見到這幾個丫頭,這不順著就找來了。”史寒霜對著竇婧妍擺了擺手,伸手指了指楚凝晗三人,而後秀眉一蹙說到“楚凝晗,今夜是你五娘大喜的日子,你帶著妹妹們跑來做什麽?小心一會兒你父親大人來了又該生氣了。”
話音一落,隻聽門外傳來一陣‘夫君好’的聲音,史寒霜不用轉身就知道是楚墨風來了,隻見楚墨風晃晃悠悠地走了進來,一把攬住史寒霜笑著說到“不要聽你娘瞎說,你們愛聽你們五娘講故事,爹高興的很,隻不過現在是不是應該跟著你們的母親大人去休息了?”
誰知楚凝晗、楚玥彤和楚夢竺三人齊齊地站了起來,一把抱住竇婧妍語氣堅決地說到“不,人家今夜要跟在這裏聽五娘講秀寧姨姨的故事,爹你自己去找母親大人休息吧。”
一番無忌童言說的在場眾人紛紛老臉一紅,而聽了楚凝晗的話,史寒霜柳眉倒豎正要發火,卻被楚墨風伸手攔下,隻見楚墨風笑著對竇婧妍說到“婧妍,那今夜就辛苦你了。”
隻見竇婧妍擺了擺手,笑著說到“無妨的,孩子們喜歡聽奴家講故事,奴家高興還來不及呢。”說完轉身對著一旁的芊芊說到“芊芊,趕緊將床鋪準備好,屋內再生一個火盆。”
楚墨風見狀感激地點了點頭,隨後拉著史寒霜等人走了出去,自己的新房被占,楚墨風思量了許久,決定今夜去花靈兒的房裏過夜,隨即眾人各自散去,而花靈兒則跟在楚墨風身後,向著自己的房間走去。
吹熄了蠟燭之後,花靈兒躺在楚墨風的懷中柔聲說到“夫君,為何今夜不與婧妍妹妹圓房啊?”
“孩子們喜歡聽她講故事,應該讓她與孩子們多親近親近,免得她有生疏感,至於圓房一事”楚墨風摟著懷中的璧人,心想我總不能再提起上次那件事吧,隨即笑著說到“不過話又說回來,夢竺這丫頭想要當女捕頭,這事她有跟你這個當娘的提起過嗎?”
“女捕頭?這丫頭怎麽會想起做這個行當?”聽了楚墨風的話,花靈兒蜷縮在楚墨風的懷中,胸前的堅挺不安分地蹭了他一下,皺著眉頭說到“她外祖父、祖父,甚至是夫君你都是與刀劍打交道的,內裏的凶險就連妾身也知道,這丫頭難道是受了她姐姐的影響?”
“不盡然,如若孩子喜歡做什麽,我們隻需要從旁指引,但是不要過多的幹涉,免得適得其反才好。”楚墨風伸手刮了刮花靈兒的鼻翼,一隻手不安分地在花靈兒的腰間抹了一把,隨後笑著說到“說到內裏凶險,貌似某些人凶險了許多吧。”
花靈兒聞言臉頰一紅,柔柔地說到“夫君要做什麽妾身受著就是了。”楚墨風聞言將身上的大被往上一蓋,遮住了那無邊的旖旎。
第二日清晨,楚墨風早早地來到了新房門口,待沐沐、昭昭和依依將楚凝晗等人接走之後,一個閃身進入屋內,此刻芊芊正在伺候竇婧妍更衣,一見楚墨風進來趕忙行了一禮,楚墨風見狀擺了擺手,隨後有些愧疚地對竇婧妍說到“昨夜真是難為你了,還得照顧這三個丫頭。”
褪去昨日的釵鈿禮衣,換上一身錦繡常服的竇婧妍當即莞爾一笑說到“無妨的,孩子們喜歡聽故事就好,夫君稍等片刻,待妾身收拾妥當之後,還要去給各位姐姐奉茶的。”
楚墨風聞言點了點頭,轉身對一旁的芊芊說到“芊芊你在這伺候你家夫人收拾著,我去吩咐後廚準備早飯的,一會兒直接去正廳就好。”
芊芊點了點頭,對著楚墨風行了一禮,隨後目送楚墨風離開,出了新房的楚墨風徑直來到後廚,剛走到後廚就看見四大丫鬟正在後廚指手畫腳地招呼著。
見楚墨風到來四個丫鬟趕忙對著楚墨風行了一禮,而楚墨風則是詫異地問到“怎麽今日你們四個這麽有空,一起跑到後廚來了?是不是嘴饞又要吃什麽好吃的了?”
最早進府的沐沐和昭昭深知自家老爺最喜歡開玩笑,趕忙笑著說到“老爺明鑒啊,奴婢們怎麽敢偷吃好東西,隻不過幾位夫人今早就吩咐奴婢們過來,讓後廚趕緊準備早飯,說是昨日新夫人也沒有怎麽進食,怕餓壞了新夫人惹得老爺心疼。”二人說完拉著一旁一臉迷茫的沫沫和依依笑著離開了。
楚墨風見狀不免笑著搖了搖頭,心想這自己在府裏從來不訓斥人,整的下麵的丫鬟也敢跟自己打趣了,想到這楚墨風轉身離開了後廚,向著正廳走去。
來到正廳時楚墨風發現竇婧妍早已到來,已經給史寒霜的人奉了茶,而後五個人圍坐一起正有說有笑地聊著天。一見楚墨風到來,五人趕忙起身對著楚墨風施了一禮,隨後早有下人前去催促早飯。
三日後竇婧妍與楚墨風大清早帶著四色禮物乘著馬車離開了國公府,前往位於親仁坊的竇府省親,馬車到了竇府門口時,竇家闔府早已站在門口等候多時,一見二人到來,竇招賢趕忙上前將二人迎了下來,一番寒暄之後趕忙引著二人向府內走去。
來到府內正廳坐定,竇招賢吩咐下人奉上熱茶,隨即屏退左右低聲說到“賢婿今日不隻是為了婧妍歸寧而來吧?”
隻見楚墨風點了點頭,端起麵前的茶水喝了一口說到“嶽父大人真是神人,小婿還未說話,您便能猜出小婿的來意,不錯,今日前來一是隨婧妍省親,二是希望借嶽父大人來緩和與您堂兄竇抗的關係。”
聽了楚墨風的話,竇招賢想起了此前因為李元吉一事,楚墨風將竇抗的兒子竇誕四肢打斷之事,此事在竇家曾經引起軒然大波,奈何李淵一句‘子不教,父之過。’頃刻間讓竇家的怒火煙消雲散,鑒於竇誕在晉陽與李元吉做的那些事確實人神共憤,竇家人也隻能忍氣吞聲,但是卻在心裏記恨上了楚墨風。
此番竇婧妍被指婚給楚墨風,裏麵也有李淵想要緩解楚墨風與竇家關係的因素,所以借著這次歸寧,楚墨風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此刻竇招賢思索了片刻緩緩地點了點頭說到“成,既然你我已成了一家人,那麽這件事就交給老夫去做。”
楚墨風見狀趕忙起身對著竇招賢行了個大禮說到“那一切就拜托嶽父大人了。”而竇招賢則微微抬手示意楚墨風起身,隨後二人喝著茶閑聊了一些現今的事情,其實楚墨風還有一層意思沒有說,那就是想通過與竇家這次聯姻,進而為李世民拉攏竇家的支持,以確保日後竇家不會支持李建成一派。
而回到自己閨房的竇婧妍則是喚來竇府的管家問到“鑫伯,我記得以前有人送給咱們府上一把名為辟水的短劍,還有一張古方典籍,我爹他沒有送人吧?”
竇府的管家竇鑫點了點頭說到“大小姐,東西還在庫房裏,老爺並沒有送人,上次竇誕竇少爺過府,曾經索要過,但是老爺並沒有給他,您若是想要,老奴這就給您拿來。”
竇婧妍點了點頭,隨後管家竇鑫將那把辟水劍和一張放在絲綢封套裏的古方典籍取了過來,竇婧妍見狀趕忙收了起來,而後又從書架上取了一套《道德經》和一套《漢書》,一並裝在一個包袱內,隨後起身來到了正廳,見竇招賢與楚墨風相談甚歡,竇婧妍不禁莞爾一笑。
進屋之後,竇婧妍先是對竇招賢行了一禮,而後又對楚墨風行了一禮,隨即施施然地走到楚墨風身旁坐下,竇招賢見狀笑著說到“賢婿今日可得陪老夫好好喝一杯啊,老夫這有珍藏了二十年的女兒紅,婧妍出嫁那日老夫隻取出了一壇,還有一壇特意給你留著呢。”
隨後竇招賢對著門外喊到“吩咐下去,準備開席招呼新姑爺。”隨即便有仆人下去準備,而竇招賢也趕忙起身招呼著楚墨風和竇婧妍前往飯廳。
盡管竇招賢早已不入廟堂,但是竇家因為太穆皇後的緣故,始終稱得上是皇親國戚,故而竇招賢府上的家宴比起其他人家來也頗有特色。
所有的菜肴均盛放在來自越窯的青瓷餐具中,而桌上擺放的三隻青瓷執壺內,楚墨風至少聞出了兩種不同的酒味,竇婧妍自幼喪母,竇招賢續弦之後二人相處甚歡,此刻竇招賢的夫人也陪在竇婧妍身邊。
闔府四人有說有笑地吃了一頓家宴,席間楚墨風不時地講起一些奇聞異事,逗得竇招賢夫婦二人大笑不已,心情大好的竇招賢忍不住也多飲了幾杯。宴席過後,楚墨風和竇婧妍乘坐馬車返回了國公府。
回府之後,竇婧妍將辟水短劍和古方典籍分別送給了楚凝晗和楚玥彤,二人見狀愛不釋手,順勢增加了對竇婧妍的好感。而後又將《道德經》送給了楚夢竺,將《漢書》送給了當日沒有到場的楚玄黓,一時間四個小家夥每日念叨最多的,便是五娘如何如何。
就在楚墨風在府內良辰美景追隨之際,遠在北方的突厥人卻始終不肯安分。
六月丙子日(十四日)李淵派遣燕郡王李藝在華亭縣及彈箏峽駐兵,派遣水部郎中薑行本切斷石嶺的通路,以便防備突厥。
丙戌日(二十四日)頡利可汗率麾下鐵騎侵犯靈州。
丁亥日(二十五日),李淵任命右衛大將軍張瑾為行軍總管,抵禦突厥,任命中書侍郎溫彥博為行軍長史。
而在此之前,李淵寫給突厥的國書,用的是地位相當的國家間的禮節。鑒於突厥狼子野心屢次犯邊,七月甲辰日(十二日),李淵下令全麵迎戰突厥人,並且對隨侍的官員說“突厥貪得無厭,朕準備征討他們。從即日起對他們不要再寫國書,一概采用詔書敕令。”隨後下詔書通令全國。
己酉日(十七日),得知消息的頡利可汗大怒之下揮師進犯相州,李淵遂命令相州方麵據城而守,並征調周邊軍隊前往救援。
丙辰日(二十四日),代州都督藺謩在新城與突厥交戰失利,無奈之下李淵又命令行軍總管張瑾在石嶺駐兵,同時征調李高遷奔赴大穀,抵禦突厥。
鑒於戰事變化頻繁,為防止戰火近一步蔓延,丁巳日(二十五日),李淵下令派遣秦王李世民和祁國公楚墨風前往蒲州駐兵,以便防備突厥。
收到命令的李世民和楚墨風商議之後,除了留下宇文士及、房玄齡等人留在京城調配之外,其餘天策府麾下將領盡數率部出征。
得知李世民和楚墨風又要再度奔赴戰場,一眾將士不禁欣喜萬分,因為在他們眼中,這二人所代表的的不僅僅是勝利,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種屬於大唐的榮耀,一時間收到出征命令的大營連夜開始打點行囊,以便能夠在接到出征命令的第一時間迅速集結完畢。
與此同時,東宮書房內,李建成正與一男子交談,與其說是交談,還不如說是李建成正在聽這名男子倒苦水,隻見男子忿忿地說到“每次打仗都不調配我上去,反而是秦瓊、程咬金、尉遲恭這些人,每每出征李世民都是優先調配這些人。”
隻見李建成先是眉頭一皺,似乎對此人的滿腹牢騷有些反感,隨後臉色一變笑著說到“此事你也不必太過憤慨,其實每次出征選用那些將領,我這個二弟還是要聽那個祁國公的,所以根源還是在這個祁國公身上。”
男子聞言無奈地一笑說到“太子殿下,不是下官說喪氣話,這個祁國公實屬近乎妖孽一般,如若他隻是個謀士之類的人物,或許下官還能想辦法刺殺之,奈何此人武藝高強,尋常人是近不了身的,況且他此番大婚,各方勢力悉數到場,這讓下官未免有些束手無策了。”
“哼,不然你以為他為何要這麽做?”李建成聞言冷哼了一聲,隨即忿忿地說到“我與秦王早已勢成水火,這在朝中人盡皆知,而作為秦王的強力後盾,他姓楚的此番也是在警告本太子,如若想魚死網破,那也得先掂量掂量他身後這些勢力,不過本太子根本不懼這種威脅,畢竟他是為秦王謀劃的,隻要想辦法除掉我這個二弟,那麽他的這些威脅便毫無用處。”
男子聞言兩眼精光一閃,趕忙拱手說到“那敢問太子殿下,此番下官應該做些什麽?”
“你先安下心來,想辦法查清軍隊裏都有哪些人是偏向秦王的,稍後我與齊王商議之後再做定奪。”李建成麵色猙獰地一笑,伸手拍了拍男子的肩膀說到“你放心,待日後本太子榮登大寶,絕對虧待不了你。”
男子聞言趕忙起身告辭,匆匆地離開了東宮書房,望著男子離去的身影,李建成心中暗自嘀咕到像你這樣的反複小人,待本太子登上皇位之後,第一個就要除掉你。
而此時,前往蒲州駐防的大軍已然緩緩地駛離長安,向著蒲州方向快速進發,大軍抵達蒲州之後,楚墨風和李世民發現,此地屬於防禦突厥的第三道防線,按照突厥此番進攻的路線來看,除非大唐所有軍隊潰退,才能打到蒲州來。
而且李世民還發現前線指揮並未形成統一,本欲上奏李淵,卻被楚墨風阻攔,理由是為避免李淵懷疑自己索要兵權。
由於大唐的指揮不靈,給頡利可汗以可乘之機,突厥鐵騎順勢南侵數百裏,一時間長安北麵遍地狼煙,哀鴻遍野。
八月壬戌日(初一),突厥大軍越過石嶺進攻並州;癸亥日(初二),侵犯靈州;丁卯日(初六),侵犯潞、沁、韓三州。
一時間整個長安震驚不已,而李淵在得知消息之後,迅速命令大都督李靖由潞州道出兵,命令行軍總管任瓌在太行山駐兵,以便抵禦突厥。誰知頡利可汗卻突然率領十多萬兵馬大規模地虜掠朔州。
壬申日(十一日),並州道行軍總管張瑾在太穀與突厥交戰,由於敵強我弱導致全軍覆沒,僅有張瑾一人逃出生天投奔李靖,而行軍長史溫彥博不慎被突厥人俘獲,突厥人認為溫彥博的職務處於機密近要的地位,便向他詢問國家的兵力與糧儲情況,溫彥博不肯回答,突厥便將他流放到陰山。
隨即李淵再次下令命太子李建成出兵豳州,而駐守蒲州的李世民和楚墨風則迅速前往並州。
接到命令之後,李世民和楚墨風迅速集結人馬,向著並州方向開拔,此刻前方戰事如火如荼,無奈之下李世民隻好加快了大軍行進的腳步。
古詩有雲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且看李世民血戰蒲州城下,再看楚墨風奔襲直搗黃龍,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