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駐防並州 兩軍對陣

字數:8874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文,上回書說到,楚墨風大婚之後雖然享受了一段時間的安逸生活,但是遠在北方的突厥人卻看不得別人清閑,趁著六月牛羊肥壯的時節,在頡利可汗的帶領下,再度率鐵騎十萬南下入侵,一時間邊關烽火頻現。

    鑒於此時中原大地除了苑君璋和梁師都之外,大唐隻有突厥一個敵人,故而自劉黑闥二次反叛失敗之後,大唐的防禦重心漸漸偏向了北麵,此番突厥入侵雖然來勢洶洶,但是初期卻沒有在各個城池間占到什麽便宜。

    由於頡利可汗率軍入侵,導致原本與西突厥的和親一事也被迫中止,這讓西突厥的統葉護可汗頗為憤慨。然而隨著前線大軍大幅度調動,導致指揮無法統一,這便給了頡利可汗以可乘之機,趁勢接連進攻數百裏。

    隨著頡利可汗連續侵擾邊陲各鎮,李淵隻好派出秦王李世民和祁國公楚墨風前往蒲州鎮守,奈何蒲州是大唐的第三道防線,不僅閑暇無事不說,而且整個前線的指揮權也不在李世民手中。

    望著前線因指令不明而轉為各自為戰的大唐士兵,李世民不禁心急如焚,而隨著頡利可汗步步推進,李淵隻好派出太子李建成前往豳州鎮守,同時緊急調派駐守蒲州的李世民和楚墨風前往並州。

    《資治通鑒》第一百九十一卷上曾有記載“八月,丁亥,頡利可汗遣使請和而退。”丁亥日,就是二十六日,那麽在此之前,自壬申日(十一日)並州道行軍總管張瑾在太穀大敗,李世民和楚墨風於戊卯日(十七日)率大軍抵達並州,直至二十六日頡利可汗退兵,這期間朝廷一封戰報也沒有收到。

    彼時的官驛、軍驛在楚墨風的大力整頓下,消息傳遞速度與日俱增,且傳遞消息的驛卒也換成了身手矯健,馬術精湛之人,故而斷然不會出現戰報無法送達的情況。

    然而庚辰日(十九日),突厥大軍兵臨靈武城下,時任靈州都督的任城王李道宗,率城中守軍拚死抵擋數日,耗盡了城外敵軍的糧草,隨後於甲申日(二十三日)率大軍出城迎戰人困馬乏的突厥大軍,終將來犯之敵擊敗。眼見突襲靈州未果,丙戌(二十五日)突厥大軍轉道襲擾綏州。

    八月戊卯日,秦王李世民和祁國公楚墨風率大軍順利抵達並州羅陰縣,盡管此刻並州大都督依舊是由齊王李元吉掛名,然而楚墨風在離開蒲州之時就上書李淵,要求由李世民接管並州一切事宜,以保證政令合一,從容調度。

    收到楚墨風的上奏之後,李淵迅速應允,這也讓即將開赴並州的李世民和楚墨風二人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此刻站在羅陰縣城牆上,望著城外不遠處密密麻麻的突厥營帳,楚墨風的眉頭漸漸地皺在了一起。身後的李世民眼見楚墨風站在城牆上遲遲未動,趕忙走上前關切地問到“怎麽了?對麵的突厥士兵是有什麽問題嗎?”

    隻見楚墨風伸手指著遠處一麵高高聳立的旗子說到“看見沒,那麵旗子上畫著一個豹子的圖騰,對麵的士兵並不是以前我遇到過的那些小股的鷹師士兵,而是隸屬於突厥的另一個編製---豹師。”

    “我知道,突厥的虎師豹師鷹師各有分工,而豹師則屬於主力部隊,每每前來襲邊的基本上都是這些畜生。”李世民點了點頭,麵帶疑惑地問到“不過那又如何?還不是一樣的打。”

    “秦王你想的有些簡單了,這完全說是不一樣的。”楚墨風緩緩地搖了搖頭說到“豹師不同於鷹師,鷹師士兵多以弓箭快馬長途奔襲和騷擾為主,而豹師長短兵器皆有配備,可近戰可遠攻,且他們的弓箭操控遠遠要強過我大唐士兵,當初我接手天策之後,所有的配置都是為了日後對陣突厥人而設的,隻不過此刻天策軍遠在伊吾郡,臨時征調也來不及了。”

    抬頭望了一眼當空烈日,六月的天漸漸地開始轉向酷熱,全身披掛的李世民也早已是大汗淋漓,摘下頭盔徑自抹了一把汗水,李世民不免歎了口氣說到“此刻如若據城而守實在不是一個良策,但是正如你所說,如若我們出城與對方硬拚,那屆時損傷最大的卻是我們大唐。”

    望著李世民焦急的臉龐,楚墨風並沒有言語,而是在城頭上來回走動著,時不時地觀望著對麵突厥人的舉動。

    而突厥人的營帳內,幾名突厥統領圍坐一起,帳篷中間的火堆上,一隻鮮嫩肥美的全羊被倒吊著正接受炭火的炙烤,而幾名統領捧著酒壇正在大口地喝著酒,時不時地發出陣陣笑聲。

    隻見其中一名突厥統領放下手中的酒壇,絲毫不顧及形象地抹了一把嘴唇說到“我說兄弟們,偉大的可汗大人選擇這是來中原擄掠真是太英明了,你們看看我們腳下這肥沃的土壤,還有那些精美的絲綢、器具,這些都是咱們最為缺乏的。”

    “哈赤勒,別把事情想得太好,長生天教導我們,每當你祈禱災禍不要來臨的時候,災禍總會悄然而至。”聽了哈赤勒的話,另一名統領抬頭看了一眼依舊在炙烤的全羊,眼神中充滿擔憂地說到“據前去查探的兒郎回報,對麵的守將可是唐國的秦王殿下和那個什麽祁國公,聽聞此二人聯手未嚐敗績,咱們還是小心為妙。”

    “曲尼仁,你不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好不好?”聽了曲尼仁的話,哈赤勒顯得有些不滿,仰起頭灌了一口酒之後,雙眼赤紅地說到“不管他是什麽王,我哈赤勒一定要將對麵的城池打下,然後將他們的皮剝下來縫一麵戰鼓,待有朝一日在偉大的可汗大人的帶領下打到長安,我會把這麵鼓給唐國的皇帝看看。”說完之後似乎覺得很有成就感,不由地哈哈大笑起來,而在場眾人也被哈赤勒的豪氣感染,紛紛放聲大笑。

    隨後哈赤勒抽出腰間的小刀,狠狠地插在那隻滋滋冒響的全羊身上,惡狠狠地說到“明日正午咱們就開始攻城。”

    是夜,依舊沒有想出辦法的楚墨風靜靜地坐在自己的房內,望著麵前的地圖發呆,突然門外響起了一陣敲門聲,回過神來的楚墨風快步走到門口,打開門發現是自己的親衛,楚墨風見狀笑著說到“這麽晚了有什麽事嗎?”

    隻見那名親衛對著楚墨風行了個禮說到“啟稟國公爺,北城門差人來報,說是門外有一支軍隊,說是您的部下,要求守城士兵放行。”

    楚墨風聞言感覺有些詫異,心想難道是李世民或者李淵又調兵前來了?想到這楚墨風趕忙走出房間,翻身上馬向著北城門方向跑去。

    來到北城門處,楚墨風快速登上城牆,借著火光向下望去,隻見城下黑壓壓的一片什麽也看不清,無奈之下楚墨風隻好大喊到“城下諸位說是本國公的兵,現在本國公在此,煩請報上番號。”

    隻聽城下傳來一聲‘大帥’,楚墨風始終緊皺的眉頭頓時舒展開,趕忙命令身邊的守城士兵打開城門,隨著城門緩緩地開啟,隻聽一陣沉重的馬蹄聲響起,隨即大門又緩緩地關閉。

    走下城牆楚墨風望著麵前這些士兵,不由地放聲大笑起來。突然瞥見大隊騎兵身後還有一支輜重隊,楚墨風趕忙走上前問到“你們是從哪裏來的?到並州做什麽?”

    隻見為首一人對著楚墨風行了個禮說到“啟稟國公爺,屬下們是從京城趕來的,您啟程之後不久,兵部便下令讓我們火速將一批軍械和一些零碎物件給您送來,說是能夠幫助您和秦王殿下對付突厥人,由於沿途不安全,屬下們晝伏夜出,緊趕慢趕終於趕到了,還望您查驗一番。”

    楚墨風問言信步走到一輛馬車前,掀開覆在上麵的破布草席一看,隻見這輛馬車上整齊地碼放著成捆的長刀,楚墨風抽出一把仔細一看,隻見此刀長約五尺,刀身長約三尺七寸,刀把長約一尺三寸。

    舉起長刀來到一處空地比劃了一番,楚墨風腦海中大致明白了此刀的用處,將長刀丟到馬車上,楚墨風又來到另一輛馬車上,隻見車上整齊地擺放著二十個小木箱,望著這些木箱的樣式,楚墨風隱約間覺得似曾相識,隨手打開一看,楚墨風頓時仰天大笑起來“活該你們這些突厥狗犯到大唐手中,明日等著吧。”

    楚墨風命人將木箱暫時放在庫房內,將長刀分發到部分士兵手中,而後徑直來到了李世民的住處,在一陣急促的敲門聲中,李世民緩緩地打開了門,一臉詫異地望著麵帶微笑的楚墨風說到“我說國公爺,明日突厥人絕對要攻城了,今夜或許是最後一個安穩覺了,你不困嗎?”

    “睡什麽睡?好消息,趕緊召集眾將商議作戰計劃。”楚墨風沒好氣地瞥了他一眼說到“我想到辦法對付那幫突厥崽子了。”

    一聽有辦法對付突厥人,李世民頃刻之間睡意全無,隨即披上衣服來到議事廳,此刻早有親兵前往各將領處傳召,不一會兒隨行將領悉數到場。

    隻見楚墨風取出一副地圖掛在一旁,對著麵前一臉蒙圈的將領們說到“諸位,此番我們駐防並州,奈何突厥人狼子野心意欲攻城,為了確保明日作戰順利,現在我布置一下任務。”

    隨即楚墨風指著地圖說到“明日待突厥人攻城之際,秦瓊、程咬金率部負責牽製突厥人的左翼,不需要進攻,隻要拖住他們即可;尉遲敬德、段誌玄率部負責突襲突厥人右翼,利用你們的快馬長槍,切記不可戀戰;至於秦王殿下煩請你帶著李世勣本部坐鎮中軍調度。”

    眾人一聽,左右都有人了,唯獨中間沒有人進攻,紛紛猜想這國公爺玩中門大開是幾個意思,而藏不住事的程咬金趕忙起身問到“這國公爺,中路呢?中路最重要可不能沒有人去啊?”

    誰知話音一落隻見楚墨風麵色猙獰地笑了笑說到“至於中路,你們放心就是了,本國公親自帶著天策軍前去會一會這些突厥崽子。”

    聽聞楚墨風提到天策軍,眾人更是感到詫異,畢竟秦王府的人都知道天策軍早已前往伊吾,而老一代的天策軍早些年就已經解散了,此番祁國公突然提起天策軍,難道是暗地裏又訓練了一批?

    想到這程咬金再度起身問到“國公爺,屬下們知道您這一日一直在為如何對陣的事情煩惱,但是煩惱歸煩惱,您可別說胡話啊,這天策軍此番還在伊吾,如何能在明日抵達戰場啊?”

    誰知聽完程咬金的話,楚墨風笑著說到“實不相瞞,方才召集諸位之前,一千天策軍已然抵達了並州,現在已經安頓好了,正在為明日大戰做準備。”

    聽到楚墨風的話,眾人不免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而楚墨風卻轉頭對著李世民說到“另外兵部差人將那二十個小木箱送來了,若是到了關鍵時刻,我不介意請這些突厥崽子看一場人體煙花。”

    李世民聞言噌地站了起來,大笑三聲說到“好,明日咱們就好好會一會這群背信棄義的突厥狗。”

    第二日清晨,並州城內一片忙碌的景象,城牆上一應守城物品在士兵們有條不紊的運動中陸續搬上了城牆,而所有的戰馬早已飽食一頓,以待用最好的狀態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

    所有士兵吃過早飯,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迅速進入了戰前狀態,而城內突然升起了天策軍的滅字旗,這讓所有士兵心頭為之一振。

    隻見全副披掛的李世民手持自己的步槊,站在眾人麵前大聲說到“諸位將士,適逢胡人縱馬南侵,我大唐邊關狼煙遍地,邊陲各鎮哀鴻遍野,今我大唐將士奉命駐守並州城,奈何胡人狼子野心意欲攻城,我們的身後就是大唐數百裏的腹地,如若胡人此番進攻得手,那屆時我們的妻兒老小,都將遭受胡人鐵蹄的踐踏,而我們為之奮鬥的家園,也終將毀於戰火之中,此處是大唐最後的防線,凡我大唐兒郎死戰不退,犯我中原大地者,雖遠必誅!”

    李世民的一番話語,瞬間點燃了整個並州的熱血,正午時分,突厥營帳內出現了一番躁動,隨即整隊整隊的突厥虎師士兵緩緩地走出大營,在陣陣詭異的牛角聲中向著羅陰縣城衝來。

    此時城門緩緩地開啟,身穿盔甲的楚墨風將頭上的覆麵向下一合,手持一把長長的陌刀,對著身後一眾天策軍說到“天策軍,隨我衝鋒!”

    隻聽一千天策軍齊齊地道了聲‘喏’,隨後在一陣隆隆的馬蹄聲中,跟在楚墨風的身後向著前方不遠處的突厥士兵衝去,而按照昨夜的布置,其餘將領也紛紛帶著麾下士兵向著既定地點奔去。

    率軍在中路衝鋒的哈赤勒一見對麵城內衝出一隊騎兵,不免大笑起來“這唐國人就是沒腦子,我突厥兒郎自幼在馬背上長大,跟我們比拚騎兵能力,純粹是想不開了,兒郎們,將這支部隊吃掉,給唐國人一個下馬威。”

    隨著哈赤勒一聲令下,虎師中迅速分出三千人,向著對麵的楚墨風衝了過去,眼見對麵分兵,覆麵下楚墨風的嘴角微微一揚,冷冷地對身後的天策軍說到“天弓、天盾,無差別覆蓋射擊,,天殺、天槍,隨本帥出擊。”

    話音一落千人隊迅速分成兩截,最前方的五百人隨著楚墨風齊齊地向前衝去,後麵的五百人整齊地舉起手中的長弓,向著天空斜舉,隨著一聲令下,隻聽‘嗡’的一聲,漫天的箭支向著對麵的突厥人鋪設而去。

    頭一次見到這樣的攻擊方式,一瞬間將對麵的突厥人打蒙了,而楚墨風才不會給敵人可乘之機,手中陌刀一揮,對著迎麵而來的突厥士兵砍了過去。

    由於陌刀逆天般的長度,這些突厥士兵還沒有挨到楚墨風身前就被斬落馬下,鋒利的刀刃劃過敵軍的身體,濺起了大片的血花,而楚墨風一身鬼魅般的盔甲,也給曆來信奉圖騰的突厥人在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兩輪箭雨過後,後陣的五百人紛紛換上短弩,開始遊走著射殺落單的突厥士兵。

    而楚墨風帶著天殺、天槍二營此刻早已殺到了這一隊突厥士兵的後方,手中陌刀劈翻了一個士兵之後,楚墨風突然發現回了個空,定睛一看竟然已經殺了出來,隨即調轉馬頭大喊到“隨本帥殺回去。”說完將陌刀往德勝鉤上一掛,抽出背後的焚天向前衝去。

    另一方麵,負責右翼衝殺的尉遲敬德和段誌玄部,此刻手持弓箭一麵衝鋒一麵與突厥人對射,一時間鳴鏑尖銳的叫聲,夾雜著箭矢的破風聲在戰場上此起彼伏,隨著雙方不斷接近,彼此之間互有損傷,奈何此番出征的士兵盡是出自天策府,秉承著楚墨風提出的‘堅如磐石的防護配合披荊斬棘的進攻’這一準則,天策府麾下士兵盡數裝備了全身盔甲,雖然有輕重甲之分,但是比起缺鐵少鹽的突厥人來說,要相對堅固的多。

    而突厥人的鳴鏑,在皮甲為主的時候,的確說是一件大殺器,鳴鏑鐵製而飾以獸骨、象牙,亦有用水牛角為鳴具者,鏃多作小棗形。射在重甲上隻不過是留下一道印記,而也有運氣不好的被射中臉麵,隨即慘叫著栽落馬下。

    盡管有袍澤中箭落馬,一旁的大唐士兵卻絲毫不會分心去查探,畢竟這是在戰場上,生死存亡之際,每個大唐士兵心中想的隻是殺死敵軍。

    此時在左翼負責牽製的秦瓊和程咬金,眼見敵軍衝上來,趕忙大聲呼喊到“豎盾,豎盾,呈防守陣勢,長槍手、陌刀手準備。”

    一聲令下麾下士兵早有人開始豎起一人高的盾牌,隨著一麵麵盾牌立起,頃刻間在突厥人麵前呈現出一道鋼鐵城牆,而隱藏在其中的弓箭手已經開始透過盾牌間狹小的縫隙,開始抽冷子將箭矢射向突厥人。

    盾牌豎起的一瞬間,一道道細微的火花伴隨著陣陣噹噹聲在盾牌上閃過,眼見突厥騎兵越衝越近,秦瓊當即大喊到“敵軍接近,頂住盾牌!”

    隨即就見士卒中那些身強力壯的士兵死命地抵住盾牌,而身旁的長槍手和陌刀手早已做好準備,正在衝鋒的突厥騎兵突然撞擊到盾牌上,進攻勢頭瞬間一滯,而此時程咬金見狀大喊一聲“出槍。”就見一支支長槍猶如一條條吐著芯子的毒蛇,從盾牌的縫隙處迅速鑽出,紮在了盾牌前麵的馬匹和騎兵身上。

    隨即程咬金再次喊到“收槍再出。”盾牌後麵的士兵迅速抽回長槍,果斷地再次出擊,而此時反應過來的突厥士兵也開始利用套馬索襲擊盾牌後麵的士兵。

    一個手持長槍的士兵不小心被套馬索勒住了脖頸,順勢被拽了出去,而後幾把長刀揮下,這名士兵瞬間沒了聲息。

    此時秦瓊手持長鞭衝了上來,先是抽飛了一個突厥士兵之後,隨即大叫到“撤盾,上陌刀。”隻見擋在突厥士兵麵前的盾牌突然一撤,而後手持陌刀的士兵急速衝上,對著突厥士兵的馬腿一陣猛砍。

    一名突厥騎兵剛剛抽出自己的兵器準備迎敵,誰知胯下駿馬突然長嘶一聲,整個人頓時向下落了下去,隨即被歪倒的馬匹壓住了身子,而後一名大唐士兵衝上前,舉起長槍對著他一陣猛刺,這名突厥士兵眼中最後的景象,就是自己的坐騎此刻如同一個巨大的繭子,噴著鮮血倒在自己的身上痛苦地嘶叫著。

    陌刀與大盾的運用,使得突厥人賴以為生的騎兵戰術頓時失去了往日的效果。而站在城頭上觀戰的李世民見狀不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身旁的李世勣則是滿懷崇敬地說到“秦王殿下,這祁國公真是個鬼才啊,這種招數都能被他想出來,看來咱們擊潰這股突厥士兵有望啊。”

    李世民聞言點了點頭說到“是啊,若是咱們大唐多一些這樣的鬼才,何愁胡人南侵啊。”

    一場血戰從午時開始一直打到申初時分,直至哈赤勒受不了持續上升的陣亡數字,這才鳴金收兵。突厥一方倉皇後撤,而大唐方麵則是有條不紊地打掃完戰場之後,這才悻悻地返回城內。

    此役大唐共出動士兵兩萬餘人,直至鳴金收兵,返回城中的士兵不足一萬,而突厥方麵則是以兩個虎師為首發,情況還不如大唐。

    是夜,楚墨風親率部分天策軍士兵借著夜色的掩護,悄悄潛出城去,在戰場上忙碌一番之後,又迅速返回城中

    俗話說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且看楚墨風二度血戰突厥,再看李世民殘兵堅守城池,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