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啟稟滅夏 龍城初戰
字數:8250 加入書籤
書接上文,上回書說到楚墨風造訪朔州,梁師傅城頭嗬斥,竇婧妍訓練新軍,史寒霜校場發威,這才引出楚墨風上書建議發兵,李世民首肯揮師北伐。
就在校場這邊熱火朝天的訓練時,楚墨風日夜兼程,終於在五日後返回了長安,自春明門進入長安,楚墨風便得知了金光門外校場的事情,原本就打算將天策軍暫時充作教頭,誰知陰差陽錯竇婧妍卻先自己一步公器私用了,想到這楚墨風不免有些佩服竇婧妍的膽識。
按照慣例天策軍除了會聽從自己的直接調遣之外,就連彼岸花等人前去調兵,如若不出示腰牌,也是調動不走一兵一卒的,也不知道竇婧妍究竟用了什麽法子,竟然能讓這群驕兵悍將乖乖地在校場授課。
不過轉念一想,此時也顧不得這些瑣碎的事情了,剿滅梁師都一事現在是迫在眉睫,每次想起突厥南下都是經過夏州進入中原腹地,楚墨風心中就是一陣憤恨,奈何朔方城經過梁師都這些年的修葺,早已像是一個烏龜殼一般堅固,如若想要憑借快馬輕騎攻下朔方,無異於癡人說夢。
然而此番楚墨風造訪朔方,卻是在無意間發現了朔方防守上的一個漏洞,如若運用妥當,或許能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念及於此楚墨風解散了龍城軍之後,迅速回到了府邸,在花靈兒和莫梓瑤驚詫的目光中,迅速梳洗打扮一番,而後轉身離開了府邸,策馬向著皇宮方向走去。
此時早朝才結束,楚墨風信手推開太極殿的大門,隻見一眾官員還聚在殿內不曾離去,一見到楚墨風到來,紛紛拱手示意,而方才轉向後殿的王德,聽到殿內騷動,隨即轉身瞥了一眼,而後加快腳步去追趕李世民。
散朝後的李世民正準備前往東宮檢查一番太子的研習,走著走著卻發現身後的王德不見了蹤影,隨即停下腳步四處尋找起來,隻聽見身後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李世民轉過身望著匆忙跑來的王德,笑著說到“你這個老東西去哪裏了?讓朕在此好找一通,莫不是嘴饞偷著去吃東西了?”
隻見王德地虎一聲,而後一臉委屈地對李世民說到“陛下,您這樣說可是冤死老奴了,老奴如若想吃什麽,隻要陛下應允,老奴什麽東西吃不到呢?為何要去偷吃呢?”
李世民聞言不由地有些詫異,平素王德都是緊隨左右不曾離開,卻不知今日竟然一反常態,“你這老東西,那為何將朕丟在這不管了?莫不是去拿汙穢之地了?”誰知王德先是笑了笑,而後對著李世民低聲耳語一番,後者聞言眼中精光一閃,隨即朗聲說到“傳朕口諭,擺駕禦書房,請賢王殿下前來敘話。”
王德見狀點了點頭,而後向著太極殿的大廳內跑去,徑直來到楚墨風麵前,王德對著楚墨風施了一禮說到“啟稟殿下,陛下傳召殿下前往禦書房敘話,煩請殿下隨老奴前來。”
緊隨王德一路向著禦書房走去,隻聽王德低聲說到“不知殿下此番遊曆感覺如何?”
“北地一帶形勢依舊很嚴峻,此番出遊也發現了許多值得注意的問題。”像是閑聊家常一般,楚墨風一邊走一邊與王德說著。
來到禦書房門口,王德靠近門邊低聲喊到“啟稟陛下,賢王殿下已經到了。”
隻聽門內李世民喊了一聲‘宣’,隨後王德信手推開了禦書房的大門,楚墨風見狀對著王德點了點頭,而後信步走了進去。
一進門就看見李世民饒有興趣地望著自己,“怎麽樣,此番出遊還算玩的舒心嗎?”
“陛下您可別提了,好似臣弟就是個惹事精一樣,走到一個州府就能遇到一些事情。”回想起此番出遊的過程,楚墨風忍不住低聲咒罵起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此番返程之時,臣弟突發奇想去了一趟朔方,這才發現原來梁師都那小子竟然還悠閑地活著,莫不是陛下不準備征討了?”
“你以為朕不想將這塊失地收回嗎?”聽到梁師都三個字,李世民突然不顧帝王形象地啐了一口,而後忿忿地說到“這朔方乃至雲州,曆經這麽些年,早已被梁師都經營的像是鐵桶一般,如若大軍壓境,或許還沒抵達朔方,對方就會收到消息了,屆時強行攻城,四周皆是對方的援兵,那我大唐將士豈不是要枉費生命?”
聽了李世民的話,楚墨風突然詭異地一笑,而後湊到李世民麵前低聲說到“然也,有些事情陛下想左了。其實要想拿下梁師都,還是有方法的,隻不過耗費時日有些長,但是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看著楚墨風那詭異地一笑,李世民心知梁師都這根橫亙在心頭的芒刺終於可以拔除了,當即點了點頭示意楚墨風繼續說下去,隻見楚墨風站在書房內的懸掛的地圖前,指著夏州的位置說到“不知道陛下是否見過蠶吃桑葉?這蠶在吃桑葉的時候,總是先將周圍那些堅硬的部分吃掉,隨後再一點點地啃食中間最鮮嫩的部分,這在民間稱之為蠶食,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先將夏州境內梁師都所有的援兵拔除,而後在將朔方團團圍住,屆時無需攻城,單憑拖延時間也能將其耗死,同時咱們還可以通過分化拉攏的方式,總有幾個不想隨著梁師都去死的。”
“你大爺的你這些餿主意都是怎麽想到的?”聽完楚墨風的一番講解,李世民突然伸手捶了對方一拳,猝不及防之餘楚墨風險些撲在地圖上,而後就見李世民一臉興奮地說到“不錯,此計不錯,待明日早朝時朕與諸位將軍們商議一番再做決定。”
隨後楚墨風話鋒一轉,緩緩地說到“陛下,臣弟此番在並州見到了一個相術大師,他告訴臣弟,到貞觀四年的時候,臣弟會有一場大劫難,臣弟思索了許久,覺得他所提及的應該就是突厥南侵,所以說此番臣弟回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提醒陛下應該開始著手準備了,畢竟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望著一改往日嘻嘻哈哈的形象,麵色凝重的楚墨風,李世民心中頓時一咯噔,心想這是什麽破相術大師,算點好聽的說不成嗎?如若楚墨風真有什麽閃失,那對麵的突厥人定然會欣喜萬分,畢竟楚墨風這軍神的稱號可是給予了對方一定的震懾力,想到這李世民像是下定了什麽決心一般,拍了拍楚墨風的肩膀說到“如今咱們大唐兵多將廣,屆時朕派李靖等人出征突厥,你就留下京城與朕待在一起,朕倒要看看你不上戰場還會出什麽事。”
李世民的一番話讓楚墨風感動不已,然而真的到了迫在眉睫之時,也由不得楚墨風不率軍出征,畢竟這是關係到大唐生死存亡的戰爭,稍有一點閃失便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不過楚墨風轉念一想,此刻卻不能讓李世民產生任何退縮之意,隨即笑著對李世民說到“那屆時臣弟就全聽陛下的安排。”
此時距離貞觀元年結束僅剩不到半月,西突厥統葉護可汗,派真珠統俟斤與高平王李道立來到長安,獻上一萬釘寶鈿金帶、五千匹馬,準備迎娶大唐公主。
然而頡利可汗不希望大唐與統葉護和親,一旦二人聯姻,勢必會對頡利可汗一方造成嚴重的影響,故而頡利可汗幾次派兵侵擾,又派人對統葉護說“你要是迎娶大唐公主,必須從我們的領土經過。”統葉護深為憂慮,最後沒有成婚,忿忿地離開了長安,臨行前楚墨風前來送行,拉著統葉護的手低聲說到“可汗不必氣餒,待你我兩方聯手消滅了頡利之後,本王保證將大唐最漂亮的公主送到您的王庭去。”
統葉護深知麵前這位可是在大唐地位僅次於皇帝陛下的存在,當即拍了拍楚墨風的肩膀說到“賢王殿下這一番話,真是讓統葉護信心倍增,成,屆時一旦開戰,殿下隻要有需要,西突厥十萬鐵騎隨時可以支援殿下。”
滿懷著憧憬和希望的統葉護迅速離開了大唐,望著對方遠去的背影,楚墨風忍不住啐了一口,“你大爺的還想娶我們大唐的公主,本王沒有去你們突厥抓兩個突厥公主回來就已經很給你們麵子了。”說完一撥馬頭,轉身向著自己家的府邸走去。
貞觀元年就在一種祥和的氛圍中悄然度過,或許是因為這是李世民第一年親政,故而今年兩儀殿的宴會舉辦的頗為隆重,赴宴之時一種皇親國戚的子嗣見到楚墨風到來,竟然集體列成一隊,恭恭敬敬地等著楚墨風先行進入大殿,這讓前來赴宴的眾人不免有些驚訝,殊不知經過這些年對長安親貴子弟的‘改造’,以往在前隋甚至是南北朝時期發生那些髒事,在貞觀年間竟然沒有發生一起,這樣長安的百姓也是十分好奇,還以為是那些親貴子弟都一心向善了,誰曾想全是礙於楚墨風的淫威之下。
曾經有一個將軍的兒子,平素喜好圈養一些大型獵犬,每每會放出來在街上肆意撲人,楚墨風得知之後,每日不辭辛勞地守在對方府邸門外,但凡有獵犬出來,盡數被楚墨風擊殺帶走,而後第二日對方都會收到一鍋濃鬱的狗肉湯,時間一長這位將軍以為是有人故意給自己難堪,私下打聽之後,隨即責令其子將府內的獵犬盡數放生,而後又將自己的兒子送入龍城軍中訓練,這才算是平息了事端。
時間轉眼間來到了貞觀二年(公元年),春季,正月辛亥日(初三),尚書右仆射長孫無忌離職。當時有人上密表稱長孫無忌權力過大,榮寵太盛,李世民將密表拿給長孫無忌看,“朕對你絲毫不懷疑,假如各有所聞而不說,則君臣的想法便不能溝通。”
隨後李世民又召集百官對他們說“朕的兒子均年幼,所以視無忌如親子一般,不是其他人所能離間的。曾經還有人上表朕,稱賢王殿下權勢過大,唯恐日後太子登基受到影響,其實不然,朕與賢王乃是親兄弟一般,況且當年太上皇收其為義子,目的就是為了讓賢王能夠輔佐朕,且現在太子承乾身邊也有賢王世子在輔佐,朕曾與賢王決定,待太子登基之日,朕與賢王均要遠離朝政,安度晚年。”
然而長孫無忌卻自己擔心富貴至極會帶來災禍,一再請求讓位,長孫皇後也盡力為他請求,眼見對方執意如此,李世民無奈之下隻得準許離職,遂改封為開府儀同三司。
三月甲子日(十七日),適逢關內地區大旱饑荒,百姓多賣兒賣女換取食物。關內各府道遊子站徐蘇將消息上報至長安,收到消息的楚墨風一方麵下令受災各府道的商號先行組織賑濟災民,隨即將消息上奏給李世民,與此同時受災府道的奏折也傳到了京城。
己巳日(二十二日),李世民命令拿出皇宮府庫中的金銀財物贖回被變賣的子女們,送還給他們的父母。
而後庚午日(二十三日),朝廷下詔令說因為上一年連綿大雨,今年又遇旱、蝗災害,因此大赦天下。詔令大略說道“假如讓五穀豐登、天下安寧,即使將災害移到朕身上來保全百姓也心甘情願,毫不吝惜。”百姓得知詔令內容後無不感恩戴德,所幸不久旱區天降喜雨,百姓大為高興。
夏季,四月,己卯(初三),朝廷下詔說“隋朝末年天下大亂,造成饑荒,屍骨遍野,使人觸目傷悲,命令各地官府掩埋屍骨。”
適逢丙申日(二十日),契丹族首領率領所轄部落投降唐朝。得知消息的頡利可汗派使臣來到大唐,請求用梁師都來換回契丹部族
朝堂之上李世民對突厥使臣說“契丹族與你們突厥是不同的種族,現在來歸順我大唐,你們有什麽理由討還!梁師都本是中原漢人,侵占我大唐土地,欺壓我大唐百姓,突厥接受他並加以庇護,大唐興兵討伐梁師都,你們總出兵救援,梁氏已如魚遊釜中,早晚要被我們消滅。即使一時消滅不掉,也不會用歸降的契丹百姓去換他。”眼見大唐態度如此強硬,突厥使者隨即甩袖而去。
聽聞對方想用梁師都來交換契丹人,朝堂之上的楚墨風不免冷笑了一聲,在此之前,李世民得悉突厥內部爭鬥政局混亂,早已不能夠庇護梁師都,曾寄書信曉諭勸他歸降,奈何梁師都執意不從。
按照楚墨風提出的計劃,李世民派夏州都督府長史劉旻、司馬劉蘭成設法對付他,劉旻等人多次派遣輕騎兵踐踏梁氏占據區的土地禾苗,又常使反間計,離間其君臣,其國勢漸衰,投降唐朝的人接踵而至。
而就在不久之前梁氏手下名將李正寶等密謀將梁氏抓起來,不料事情敗露,為了保住性命李正寶等人投奔唐朝,從此梁氏內部上下更加互相猜忌。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劉旻等知道時機已到,上表請求派兵出擊。
李世民遂派右衛大將軍柴紹、殿中少監薛萬均率兵進攻,而在長安按奈不住的楚墨風,則是向李世民提議,由自己率領五千龍城軍一並出征,拗不過楚墨風的李世民無奈之下隻好同意了楚墨風的請求,為了保險起見又讓劉旻等據守朔方東城進逼梁氏。
收到消息的梁師都隨即向頡利可汗求援,此刻適逢突厥內部爭鬥不斷,本想著拋開梁師都不管,然而頡利可汗卻不忍心失去夏州這個南侵的捷徑,無奈之下隻好派兵給梁師都,梁師都帶突厥兵到了朔方東城下,劉蘭成偃旗息鼓按兵不動。梁氏半夜逃跑,劉蘭成追擊大敗梁氏。
為了避免梁師都隕落,突厥征調大批兵力救援梁氏,柴紹等率兵馬走到離朔方數十裏的地方開始紮營,靜候突厥人的到來。
誰知隨軍而出的楚墨風早已率領五千龍城軍一騎當先,向著突厥人駛來的方向飛速而去,望著楚墨風遠去的背影,柴紹不免暗自腹誹,這個瘋子,一聽說打突厥瞬間鉚足了勁,平素行軍時一副懶散的模樣,沒想到去在這等著呢。
一番短途奔襲之後,龍城軍與突厥兵相遇,望著對麵黑壓壓的騎兵,前來救援的突厥士兵心中隱隱有些害怕,要知道在突厥內部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若你遇到大唐的士兵,先不要貿然攻擊,看看對方鎧甲的顏色,再看看對方亮出的旗號,如若隻是一般的守備軍,請奮勇向前;如若遇到滅字旗,那麽請你有多快就逃多快。
望著對麵遲遲不敢上前的突厥兵,楚墨風忍不住對張闖說到“看見沒,把咱們當成是天策軍了,但是你們不是天策軍,你們的名號叫龍城軍,這是陛下賜的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嗎?記住本王今日的話。”
隨後楚墨風整個人站在馬背上,手中滅世一出,指著對麵的突厥人說到“所謂龍城,其寓意是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何人是胡馬?你們麵前的敵人就是胡馬,何人是龍城飛將?你們就是大唐的龍城飛將,所以聽我命令,龍城軍出擊。”
一番話將眾人心中的熱血瞬間點燃,隨著楚墨風一聲令下,眾人在楚墨風的帶領下向著對麵的突厥兵衝去,眼見敵軍衝了上來,卻發現對方的旗號是龍城不是滅字,一眾突厥兵仿佛看見了大把的軍功在向著自己招手,而後也催動胯下駿馬向著龍城軍衝去。
雙方普一接觸突厥人就發現情況不對,以往與天策軍交手的經曆是對方在一輪箭雨的掩護下開始衝鋒,以重兵器撕開戰陣之後奮力拚殺,直至收割結束。
而今日的這支隊伍,並沒有漫天的箭雨,反而是以一種長長的刀作為開路先鋒,待雙方接觸的瞬間,前排的人迅速豎握長刀,對著己方刺來,而其身後的人則是一手持刀一手持盾負責掩護,令人感到發指的是,對方的圓盾內似乎也藏有利刃,隻見其中一名士兵,右手的刀格擋住一名突厥兵的彎刀,誰知左手的圓度突然在對方的麵前一劃,隻見一道血線在突厥士兵的咽喉處顯現。
本以為對方不會有弓箭手,誰知對方的弓箭手並不像天策軍的弓箭手一般,而是四處遊走不停地抽冷子擊殺目標,見此情景突厥士兵也與之對射起來。
雙方不斷有人受傷倒地,令突厥人感到驚訝的是,對方身上的鎧甲竟然與天策軍的一模一樣,如若不是傷到要害部位,基本上不能夠擊殺對方,此時一眾突厥人才反應過來,人群中那個一身全身鎧,揮舞著兩柄鐵鐧的人,不正是天策軍的主將楚墨風嗎?想到這殘餘的突厥人頓時喪失了鬥誌,調轉馬頭拚命地向後跑去,眼見對方逃竄,一眾龍城軍一麵策馬追趕,一麵開始上演了箭術比拚,一番追逐擊殺了大量敵軍。
眼見梁師都的援兵被擊退,楚墨風隨即下令柴紹等人包圍朔方城。得知楚墨風在大唐出征的序列,唯恐天策軍在一旁埋伏,突厥兵竟然不敢前去救援,接連圍困五日,朔方城中糧絕。壬寅日(二十六日),在楚墨風不遺餘力的攻心戰術之下,梁師都的堂弟梁洛仁趁亂殺死梁師都,隨後打開城門獻城投降,隨後唐朝以該地建夏州。
這一戰盡管隻是一場簡單的戰役,龍城軍並沒有太出彩的表現,但是在突厥一方卻產生了巨大的波瀾,僥幸逃回的突厥兵上報頡利可汗,稱大唐賢王又訓練出一支不亞於天策軍的部隊,其名曰龍城。
大軍班師回朝,李世民照例進行封賞,誰知楚墨風卻替龍城軍辭掉了封賞,這樣一眾將領頗為不解,隻聽楚墨風緩緩地說到“五千對一萬,占據了兵刃地利的優勢,竟然還能有損傷,這獎勵臣弟是沒有臉領的,還是盡數賞給柴將軍等人吧。”
一聽楚墨風的話一眾將領紛紛在心中咒罵到,你大爺的,拐著彎罵人也沒見過這樣的,什麽叫五千對一萬還有損傷?你賢王當自己的兵是神嗎?但是轉念一想,對方的這個治軍思路卻是可取的,當即也就不再做聲。望著一臉憤恨的楚墨風,李世民不禁也笑了起來
俗話說曆經涅槃方能浴火重生,且看沙場練兵已嚴為本,再看女兒心事苦中作樂,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