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敵蹤初現 狼煙四起

字數:9032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文,上回書說到楚墨風李世民君臣離心,薜延陀朝貢頡利可汗上表,張公謹斥責突厥六大罪,大唐王朝決意揮師北伐,大軍啟程奈何主力未動,一時間朝野議論紛紛。這才引出突厥鷹師初現,邊境狼煙四起,各部悄然離京,賢王千裏馳援

    話說大軍啟程之後,一路沿著黃河北上,大唐揮師北伐的消息傳到突厥王庭之後,頡利可汗頓時呆坐當場,此前本想著上表重修於好,借此為突厥再爭取幾年喘息的時間,沒曾想此番李世民竟然如此堅決,全然沒有當初白馬盟誓時那般委曲求全。

    念及於此頡利可汗也迅速集結麾下軍隊準備迎接大唐的攻勢,然而令頡利可汗沒有想到的是,進入九月之後,自己並沒有等來大唐的進攻,反而是先收到了一係列的壞消息。

    九月丙午日(初九),突厥九位俟斤率三千騎兵投降唐朝,隨之而來的是帶來了突厥目前的實際情況,這令李世民甚是高興,隨即將此消息以八百裏加急的方式傳給正在行進途中的李靖,同時命人將消息送至賢王府;戊午日(二十一日),拔野古、仆骨、同羅、奚族首領率眾投降唐朝,四族歸降不僅為大唐帶來了大量的人口,同時也將突厥境內的牲畜糧食卷走大半,以至於此時的頡利可汗開始為軍糧愁眉不展。

    而根據斥候傳回的消息稱,此番大唐北伐的主將乃是兵部尚書李靖,大唐總共出動了將近十萬兵馬,兵分六路向突厥進發,然而經過斥候反複確認,賢王楚墨風及其麾下四大主力並未出現在大軍序列中。聽到這個消息頡利可汗瞬間長舒了一口氣。

    隻要大唐那個賢王不在,自己或許還有一絲勝算,隨即頡利可汗調集麾下大軍開始向著大唐邊境進發,此番各鷹師豹師都知道,如若此戰失敗,等待自己這些人的將是慘遭屠戮的命運,所以各鷹師豹師紛紛鼓足勇氣,勢要與大唐決一死戰。

    突厥王庭大帳內,義成公主緩緩地走了進來,望著坐在大帳內百無聊賴的蕭氏,先是恭敬地施了一禮,而後緩緩地說到“好叫嫂嫂得知,大唐再度與大汗開戰了,隻不過大唐的那個皇帝選的時機真不對,馬上要進入冬天了,但願這些大唐士兵能夠抵擋住嚴寒的侵襲,免得大汗舉起屠刀的時候,連一個能夠抵抗的人都沒有。”

    微微抬眼看了看麵前的義成公主,蕭氏有些不屑一顧地笑了笑說到“義成公主,以前陛下尚在的時候,我怎麽沒有發現你身體裏還藏著一顆異族的心呢?莫不是被頡利他們父子輪番睡過之後,人已經有些麻木了?”

    話音未落隻聽‘啪’的一聲響,蕭氏的臉頰上瞬間出現一個鮮紅的指印,“姓蕭的,念及皇兄的恩情我才尊你一聲嫂子,你不要得寸進尺,說起來當初將我推進這個火坑的,是我平生最敬重的父親,但是當初無論是太子哥哥還是晉王哥哥,沒有一個人出麵阻攔,所以當我嫁入突厥的那一刻,我早就對那個大隋朝死心了。”

    捂著有些發漲的臉頰,蕭氏忿忿地說到“你還想讓他們出麵阻攔,你那個父親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姐姐楊昭懿怎麽樣?嫁給了高熲高大人的兒子,結果呢?史萬歲將軍一聲為了國家征戰沙場,結果呢?太子當時隻不過是有些奢華,結果呢?這一切都是你們楊家咎由自取的下場。”

    一番話已然讓義成公主啞口無言,思索了片刻義成公主冷哼一聲說到“我知道你還想著能夠回到南方去,但是你記住,如若突厥戰敗,我會殺掉你和那個小孽種,徹底斷了你的念想。”話音一落義成公主轉身離開了大帳。

    待義成公主離開之後,蕭氏緩緩地站起身麵向南方,雙手合十默默地念到“蒼天在上,罪人蕭氏祈求上蒼保佑,保佑大唐此戰一舉剿滅突厥。”

    李靖大軍此番兵分六路,由兵部尚書代國公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張公瑾為副,率領中軍;並州都督英國公徐世勣為通漠道行軍總管,由東路率主力直接進攻突厥腹地;華州刺史霍國公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在西路順黃河前進,與李靖、徐世勣遙相呼應;禮部尚書任城郡王李道宗為大同道行軍總管,張寶相為副,從靈州往西北挺進;檢校幽州都督衛孝傑為恒安道行軍總管,鎮守燕雲地區防止突厥軍隊東逃;靈州都督薛萬淑為暢武道行軍總管,借道東北出擊突厥後方,監視突利可汗。

    時值十一月,天氣逐漸轉冷,策馬前行的李道宗望著緩緩前進的隊伍,不免歎了一口氣,一旁的副將張寶相見狀麵帶疑惑地問到“郡王為何無故歎氣?莫不是對此戰還有什麽顧慮?”

    “顧慮?顧慮多了他娘的去了。”聽見張寶相問話,李道宗轉過身緩緩地說到“你說此番揮師北伐,咱們陛下也不知道怎麽想的?竟然將楚墨風那小子留在京中,不要忘記了,他手下那四支主力可都是為了這一戰而組建的,比起咱們麾下這些士卒,戰力不可同日而語的。”

    聽了李道宗的話,張寶相先是四處環視一圈,發現沒有人注意到自己二人,隨後才低聲說到“誰說不是呢,當時末將也覺得奇怪,殿下他老人家為了這一戰準備了三年,而且還把天策軍盡數調回來,當時朝堂上李尚書竟然也不爭一爭,哎,但願陛下此番能夠回心轉意,讓殿下前來馳援吧,不然這一仗說實話末將心中也沒有底。”

    就在李道宗和張寶相腹誹之際,冬季,十一月辛醜日(初四),突厥頡利可汗部以五個鷹師以及兩個豹師總計五萬人為前鋒,大舉侵犯河西地區,得知消息的肅州刺史公孫武達、甘州刺史成仁重,趕忙命人點燃烽火,隨後以八百裏加急的方式將消息傳回長安。收到消息的李世民得知這一情況,遂命人將消息送至賢王府,誰知回來稟報的人聲稱,賢王此時並不在府內,而據王府側王妃莫梓瑤稱,賢王殿下早在十月中旬就離開京城了。

    甲辰日(初七)京城再度收到甘州刺史成仁重的告急文書,文中稱突厥計三萬人進攻甘州,由於甘州乃是賢王楚墨風的封地,故而甘州刺史率部拚死抵抗,奈何對方人多勢大,文書發出前甘州境內僅剩下張掖縣城還牢牢地掌握在大唐手中,而此前李世民派人前往各大軍營查探,被告知東西兩座大營以及龍城軍大營早已人去樓空,得知這一消息之後,李世民一時間也是摸不清頭緒。

    通往甘州的官道上,一支黑衣黑甲的騎兵隊伍正在快速奔襲,所過之處卷起陣陣塵土,而就在其身後不遠處,楚墨風以自己為主將,史寒霜、竇婧妍、劉紫鳶為副將,輔以彼岸花小隊,率領著麾下天策軍、龍城軍、巾幗軍以及靠山軍四支隊伍,正向著甘州方向全力奔襲。

    就在甘州刺史成仁重傳出消息的半個月之前,遊子甘州站早就通過自己的渠道,將甘州的兵力分布以及大致情況匯報給了楚墨風,按情報上分析,如若甘州境內出現突厥人,以甘州現在的守備力量是不足以抵擋對方進攻的,鑒於這種情況,楚墨風分批次將麾下兵力送出長安城,隨後在約定的集結地點集合,大軍隨即向著甘州進發。而鎮守在娘子關的趙信等人,早就收到了楚墨風的指令,先一步趕赴甘州。

    胯下戰馬一路奔襲,連帶著周圍的景象都變得飛快,“媽的頡利可汗那個老家夥,竟然敢打小爺封地的主意,莫不是真的以為小爺沒有隨軍出征,他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嗎?”

    聽到楚墨風的話,身旁的竇婧妍一手握緊韁繩,另一隻手放在眼角處,對著楚墨風做了個鬼臉說到“殿下您還好意思說,誰能想到此前是您與陛下之間做戲呢?臣妾以為此番突厥人以為您不出征,肯定會大意輕敵,屆時定然會吃大虧的。”

    誰知楚墨風卻是緩緩地搖了搖頭說到“還是小心點為好,俗話說兔子急了還會咬人呢,小心那些生瓜雜碎拚死反撲,畢竟頡利可汗那個老家夥手下的三支虎師也不是擺設。”

    就在甘州刺史成仁重發出告急文書的第二日,清晨天剛蒙蒙亮,對麵的突厥大營內就傳出了進攻的號角聲,接連三日沒有休息的成仁重本想著稍微休息一番,聽見號角聲之後,瞬間恢複了精神,快步來到了城牆之上。

    隻見遠處突厥人的大營內緩緩地開出了幾隊人馬,似乎是正在做進攻前的準備,望著前方密密麻麻的敵軍,成仁重歎了口氣對著身邊的副將說到“城內還有多少防守器械?一會兒趕緊全調上來。”

    肩膀處還包紮著的副將,此刻望著城下的敵軍,語氣中有些無奈地說到“稟報刺史大人,城內的磚擂、泥擂這些日子消耗太多,如今依然所剩無幾,至於金汁倒是還有不少,如若按照昨日那般防守,恐怕撐不到午時就要告罄。”

    想起昨日突厥人的攻城情景,成仁重不免也有些後怕,不知是不是對麵知曉了此地是賢王的封地,昨日的進攻尤為慘烈,城下的突厥人像是不畏死一般瘋狂地攻擊,而城牆上有幾段數次險些被占領,還是城內的守備將軍率部拚死反擊,才將敵軍擊潰,而守備將軍最後也慘死在敵人的箭下。

    想到這成仁重望著東麵心中默念“蒼天有眼,援軍你快些到來吧。”而此時突厥人已然開始發起了攻擊,成仁重見狀當即命人敲響了戰鼓,隨後城內的士兵紛紛湧上城牆,張弓搭箭手持器械,等待指令。

    今日突厥人不知從哪裏搞來了兩輛攻城車,在攻城車的掩護下,向著張掖縣城發起了攻擊,遠處時不時有突厥弓箭手抽冷子放箭,而攻城車在一群突厥士兵的推動下,緩緩地向著城門方向駛來。

    城牆上負責觀測的士兵不時地大聲匯報著距離,待對方接近城牆一百五十步時,隻聽那名士兵大聲喊到“前方敵軍一百五十步,拋射。”

    一聲令下漫天箭雨從城牆上飛起,向著對麵的突厥人覆蓋而去,隻聽接連不斷的‘咻咻’聲傳來,跟隨在攻城車後麵的突厥騎兵紛紛中箭倒地,隨後對麵響起了突厥人的呼喊聲,那些突厥弓箭手也開始了反擊,城牆上不斷有人中箭倒下,一個人倒下隨即有人補上去,此刻成仁重已然顧不得這些,目光緊緊地鎖定在對方的攻城車上,待攻城車即將抵達城門處時,隻見成仁重大喊到“火油、火箭準備。”

    一聲令下早有人順著城牆,將一罐罐火油向下丟去,隨即一名士兵手持弓箭,箭頭已然被火油浸泡,此刻正燃起了一簇火苗,待火油掉落的一瞬間,隻見這名士兵控弦的手一鬆,箭矢急速下墜落在攻城車上,霎時間大火衝天而起,將攻城車旁邊的突厥士兵連帶著點燃,一陣陣淒厲的慘叫聲響起,而城牆上的士兵卻無暇他顧。

    此時對麵的突厥大營內,再度開出幾隊士兵,成仁重見狀心中一顫,看來對方此番兵力盡出,勢要將張掖城一舉攻下,想到這成仁重對著城牆上的士兵大喊到“諸位,突厥人已然全軍盡出,今日不是他死就是我們亡,為了大唐死戰吧。”

    話音一落城牆上瞬間發出海嘯一般的應和聲,隨著一架架攻城梯搭起,城牆上漸漸地形成了膠著的態勢,隨著一處城垛上竄上來一名突厥士兵,而後接連不斷地突厥人衝了上來,見此情景成仁重當即喊到“郭副將,帶人將對方打下去。”

    此前那名肩膀裹傷的副將聞言,抄起手中的長槍,率領幾名士兵衝了過去,接連刺翻了幾名突厥人之後,這名副將也不幸中了一刀,傷口深可見骨且鮮血潺潺地流出,心知自己已然沒有存活的希望,這名副將當即鼓起勇氣,舉起手中的長槍將一名正準備跳上來的突厥人擊落,隨即站在城垛上,用盡全力推動麵前的攻城梯,整個人隨著攻城梯向著城牆下墜落,望著已然赴死的郭副將,成仁重抹了一把眼淚,抄起手中的長劍繼續投入了戰鬥。

    隨著自己手中的士兵逐漸減少,大唐一方漸漸地顯現出了頹勢,就在此時成仁重突然發現遠處的突厥大營似乎出現了異動,隻見一隊黑衣黑甲的騎兵,猶如進入了無人之境一般,全速向著張掖方向衝來,所過之處遇到的突厥人則是紛紛倒地,見此情景成仁重當即仰天大笑,“諸位再堅持一番,咱們的援軍到了。”

    望著城下黑衣黑甲的騎兵,城牆上的眾人紛紛心頭一震,整個大唐隻有一支隊伍會穿黑衣黑甲,既然這些人到來,那麽是不是意味著那位也來了,懷著這樣的想法,眾人紛紛向著前方望去,隻見滾滾煙塵中似乎有大隊人馬向著這邊趕來,而就在這煙塵彌漫中,赫然能看見一麵‘滅’字旗隨風飄揚。

    望著城頭慘烈的情況,楚墨風抽出背後的焚天滅世,向著前方一指,“天策軍隨本王衝陣,史寒霜領龍城軍居中,竇婧妍率巾幗軍沿左路進發,劉紫鳶領靠山軍沿右路進發,三路齊攻滅了這些突厥狗。”一聲令下之後,楚墨風當即雙腿一夾馬腹,一騎當先向著前方衝去,而身後的一千天策軍眼見主帥已然上前,紛紛心中大駭,趕忙催動胯下駿馬緊隨其後。

    原本攻城正酣的突厥人,聽聞身後有異動,紛紛轉身觀望,待看清對麵那群黑衣黑甲的騎兵,頓時心中驚恐萬分,此前的攻城計劃全然拋諸腦後,隨即轉過身向著對麵的騎兵衝去。

    一馬當先的楚墨風迎麵劈開了兩名突厥人的長槍,而後整個人從馬背上躍起,閃過了側麵襲來的彎刀,待落回馬背的瞬間,手中焚天對著那名手持彎刀的突厥人兜頭一劈,隻聽‘砰’的一聲,當即將對方打了個腦漿迸裂。

    而左路的竇婧妍則是用將手中的韁繩往嘴裏一塞,右手一翻霸王弓赫然在手,隨即撚起三支羽箭,向著前方急速射去,瞬間三名突厥人咽喉中箭栽落馬下,隨後竇婧妍吐出口中的韁繩大聲喊到“巾幗軍隨本將衝陣。”身後兩千五百名巾幗軍紛紛抄起兵器,隨著竇婧妍迎上了左路的突厥人。

    由於劉紫鳶手下的靠山軍皆是重甲步兵,此番突襲右路卻顯得不緊不慢,望著緩緩前行的大唐士兵,對麵的突厥人似乎是看到了突圍的希望,按照常理騎兵對陣步兵,大多數情況下是以騎兵勝出居多,殊不知此番他們遇到的不是普通的步兵,而是一隻渾身是刺的玄武。

    望著對麵衝來的突厥人,第一次上戰場的劉紫鳶並未顯露出緊張的神色,反而是嘴角上揚,露出了一抹嗜血的獰笑,隻見劉紫鳶冷冷地喊到“靠山軍,豎盾。”一聲令下原本緩緩前行的靠山軍紛紛停止了腳步,取出背後的巨盾向著地麵一杵,隨即形成了一道鋼鐵城牆,而後劉紫鳶也抄起了一柄投槍,擺好姿勢大聲喊到“投槍營前方一百五十步,拋。”方陣內隨即走出部分身背十柄投槍的士卒,緩緩地取出一柄長槍,而後齊聲高呼將手中的投槍向著前方甩了出去。

    對麵正在衝鋒的突厥人見狀,當即大呼舉盾格擋,在他們看來這些大唐士兵定然是用的木質長槍,而手中的木盾足以抵擋對方的攻勢,然而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現實卻是無情地打了自己的臉。一名突厥人眼見一柄投槍飛來,麵帶微笑地舉起手中的木盾,迎著投槍的方向一送,本以為投槍會被輕易地彈開,誰知握著木盾的左手突然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力道襲來,還未等自己反應過來,隻見手中的木盾爆裂開,而這柄投槍帶著餘勢瞬間穿過了自己的胸膛,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胸前拇指粗細的大洞,這名突厥人帶著一絲不甘栽落馬下。

    隨著無數突厥人被投槍擊中,負責從右路突襲的靠山軍盡管推進緩慢,卻是成效最好的。而跟隨在楚墨風身後的史寒霜,此刻目光卻是緊緊鎖定在楚墨風的身上,眼見對方屢屢深陷險境,當即心頭一凜,舞動著手中的赤炎寒冰衝到了楚墨風的身旁,抬手為其格擋住兩柄彎刀,史寒霜隨即大聲喊到“你自己一個人不要衝的太猛了,人太多難免會有照拂不到的地方。”

    楚墨風聞言點了點頭,隨即與史寒霜一起組成了一個小隊,向著敵軍人數最多的地方殺去。

    突厥大營內,被楚墨風下令留在此處的柳非煙、顧貞兒等人,此刻正帶著木蘭營的人,在突厥大營內四處放火,每每遇到前來騷擾的突厥人,還未等柳非煙開口,早就被蜂擁而上的木蘭營盡數剿殺。此番出征前,木蘭營眾人早已私下商議好,為了給當初陣亡的四百名姐妹報仇,這一戰定要擊殺十倍甚至是百倍突厥人,故而一見到突厥士兵,木蘭營的人定會率先衝上。

    眼見大營內已然沒有活著的突厥人,柳非煙當即大聲喊到“任務完成了,咱們趕緊去跟殿下匯合。”而後眾人在柳非煙的帶領下,向著前往的敵陣衝去。

    一番剿殺之下,楚墨風等人已然來到了張掖城門下,望著城下的楚墨風等人,城牆上的眾人紛紛發出了震天的歡呼聲,隨著隨後一名突厥人被劉紫鳶一槍擊殺,戰場上已然沒有存活的敵軍了,隨即成仁重趕忙命人將城門大開,迎接楚墨風的大軍到來。

    進入張掖之後,成仁重快步走到楚墨風麵前,向著對方恭敬地施了一禮說到“下官甘州刺史成仁重見過賢王殿下,見過大王妃、側王妃殿下,此番承蒙殿下率軍前來營救,下官不勝感激,待過後的戰報下官定當寫明殿下的功勞。”

    本以為楚墨風聽了這句話會感到高興,誰知對方卻是擺了擺手說到“不必了,成刺史的好意本王心領了,但是此番本王前來還是不要讓陛下知道為好,稍後本王的大軍修整一番還要前往甘州各處剿滅殘餘敵軍,至於肅州方麵,本王也會派兵前去協助肅州刺史公孫武達的,本王隻有一個要求,這戰後重建的事情才是重中之重,萬望成刺史定要做好。”

    眼見對方不要功勳,成仁重不免有些詫異,而後聽了楚墨風的話,成仁重當即再度施了一禮說到“殿下請放心,下官這就命人為大軍準備修整的事宜,殿下方才那番訓示,下官定然銘記於心,絕對不負殿下厚望。”

    此刻所有的隊伍皆已進入了張掖,望著身後征袍染血的眾人,楚墨風站在馬背上高聲喊到“諸位此戰辛苦了,但是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北麵還有大量的敵軍等待我們去收割,今日修整一番,明日天策軍一千四百人火速奔襲肅州,援助肅州刺史公孫武達,至於其餘各部則是要在甘州境內剿滅殘餘敵軍,本王以五日為限,五日後全軍集合張掖,我們要向著靈州方向進發,在那裏本王要攆走靈州都督薛萬淑,讓他去馳援柴紹部,而咱們的任務就是釘死在靈州,以防頡利可汗借道靈州逃亡大漠,但是本王要提前給你們提個醒,如若頡利可汗強攻靈州,屆時咱們要麵對的至少是兩個虎師近六萬人,你們怕不怕?”

    話音一落隻見木蘭營的童燕起身踩在馬背上對著楚墨風喊到“哎,那個姓楚的,本姑娘的棺槨買了嗎?”

    楚墨風聞言鼻子一酸,而後緩緩地說到“放心,少不了你的,本王此番出征前,定了一萬七千零八口棺槨,人人有份誰也別搶!”

    聽了楚墨風這番話,在場眾人皆是大聲喊到“謝殿下賞賜,犯我中原大地者雖遠必誅不死不休。”而一旁的成仁重則是心中一驚,此番楚墨風麾下兵馬以一萬龍城軍、兩千六百名巾幗軍、一千四百名天策軍以及三千名靠山軍為主,加上四名主將四名副將,不多不少正好是一萬七千零八人,看來麵前這位此番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來的,想到這成仁重也是眼圈一紅,隨後趕忙吩咐手下為楚墨風的大軍準備吃食和休息的地方。

    待麾下士卒安頓好之後,楚墨風領著史寒霜等人來到了自己在張掖的住所,望著一塵不染的宅子,楚墨風此刻才露出了一絲疲憊,栽倒在床榻上沉沉地睡了過去

    俗話說幾番征戰血染征袍,且看楚墨風奔襲靈州城,再看李靖部迎戰突厥兵,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