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利令智昏 風波始末

字數:7754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文,上回書說到不良人包圍崇義坊,楚墨風進宮請聖旨,緊要關頭首惡無罪開釋,閑暇之餘焉耆再起波瀾。這才引出道出始末焉耆王利令智昏,孤身上路楚墨風千裏救妻。

    自從李清嵐等人昏倒在賢王府邸門前,連續七日整個賢王府邸大門緊閉,除了每日定時運送食材的馬車在王府後門卸貨時,能夠短暫地看見王府的下人,其餘時間義寧坊內的賢王府像是突然沉寂了一般。

    房門外,楚墨風麵色凝重地望著屋內,一旁的史寒霜俏臉微寒麵額不悅地說到:“這件事殿下是不是當初做得有些冒失了?僅僅派了清嵐三人隨行,好在三人武藝高強,如若任何一個有絲毫閃失,殿下該如何麵對?”

    史寒霜的這番話,並沒有讓楚墨風氣惱,反而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雖然焉耆國王龍突騎支名義上是自己的嶽丈,但是世人皆知,楚墨風能夠迎娶龍思妍,一方麵是因為二人兩情相悅,另一個重要的方麵便是大唐對焉耆,甚至是對西域各國發出一個信號,大唐是愛好和平且能夠接納和包容各族人民的,隻要西域各國能夠臣服於大唐,那麽焉耆國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此番李清嵐等人冒死跑回大唐,從昏迷前的隻言片語中,楚墨風僅僅能夠判斷焉耆國定然是出了什麽大事,但是具體是什麽事情,楚墨風此刻也是不得而知,然而此刻三人依舊昏迷不醒,心急如焚的楚墨風也隻能耐著性子等待。

    過了片刻房門輕輕地被人打開,莫梓瑤滿臉疲憊地走了出來,身後的昭昭趕忙遞上一方絲帕,莫梓瑤緩緩地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水,這才看見門外焦急等待的楚墨風和史寒霜,見狀莫梓瑤示意昭昭將房門關閉,施了一禮輕聲說到:“殿下請放心,三位姑娘已無大礙,方才臣妾為三位又施了一次針,約摸著過了今夜便能轉醒了。”

    望著麵前略顯疲態的莫梓瑤,楚墨風趕忙上前一把將其抱在懷中,這個自從自己年幼之時就陪在自己身邊的女子,二十餘載始終安心鑽研醫術、懸壺濟世,長安城的百姓親切地稱她為活菩薩,自她手中治好的人不計其數,這也間接地為楚墨風博得了大好名聲,念及於此楚墨風抬手揉了揉莫梓瑤的腦袋,而後溫柔地說到:“辛苦你了,快去歇著吧,讓昭昭吩咐後廚做些理氣補血的吃食,這裏有我和霜兒在,你大可放心的。”

    莫梓瑤聞言輕輕地應了一聲,而後對著楚墨風和史寒霜施了一禮,帶著昭昭轉身離開了此地,待莫梓瑤離開之後,望著楚墨風微微有些下塌的肩膀,史寒霜麵色有些不忍,低聲對楚墨風說到:“殿下也去歇著吧,這裏臣妾會安排沐沐帶人盯著的,一旦三位姑娘轉醒,定然會率先告知您的。”

    楚墨風聞言緩緩地點了點頭,轉身向著自己的書房走去,回到書房之後,楚墨風並沒有按照史寒霜的要求安歇,而是緩緩地攤開了一副地圖,望著上麵標注著‘伊吾’、‘高昌’、‘焉耆’以及‘西突厥王庭’的位置,腦海中不停地思索著李清嵐那句話背後的含義。

    如若說龍思妍與龍突騎支發生爭執,導致龍思妍被關起來,在常理上來說也算是正常,隻不過如若真是這樣,那為何李清嵐會用一句‘冒死’來形容返回大唐的情況;換句話說如若是焉耆國遭到他國入侵,那麽為何焉耆方麵沒有發來求救的信號,且自己調往西域的修羅鐵騎,也並未傳來任何消息?

    想到這楚墨風的目光不住地在地圖上焉耆、西突厥和薛延陀之間來回移動,時值二月末,料峭的寒意依舊沒有散去,然而屋內的火盆卻依舊在放肆的燃燒著,臨近花園的一扇窗戶開著,這是楚墨風多年養成的一個習慣,似乎是因為自幼在張掖長大,對於冬季的寒冷楚墨風早就習以為常,而長安城四麵皆是高大雄偉的城牆,縱然寒風凜冽,屋內的溫度也要比張掖高一些,加之每年宮裏送來的炭,雖然是進貢的上品,但是燃燒時依舊會有些許味道,這種味道楚墨風始終沒有適應,故而每年的冬天,但凡屋內升起火盆,臨近花園的那扇窗戶始終是打開的。

    正在思索之際,火盆內的火苗似乎是晃動了一下,而楚墨風像是沒有察覺一般,自言自語地說到:“說吧,西麵究竟出了什麽事情。”

    本以為楚墨風是在自言自語,誰知屋內突然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啟稟殿下,遊子伊吾站傳回的最新消息,自上年六月開始,西突厥頻頻派人與焉耆、高昌等國聯絡,鑒於咱們在焉耆沒有設立站點,且高昌國內又不便設立,伊吾站方麵隻能以商隊的名義進入焉耆,最後一條信息傳來的內容稱,西突厥委派了一支使團前往焉耆,但是礙於皇宮守備森嚴,具體情況暫時不明。”

    西突厥?乙毗射匱那瘋子又想做什麽?此前西突厥唆使處月和處密兩部掠奪焉耆,被自己一把大火燒了個精光,莫不是乙毗射匱可汗那個瘋子還不死心?想到這楚墨風麵色凝重地說到:“現在西境那邊是什麽情況了?”

    “回殿下,焉耆暫時關閉了商道,所有往來商人再度借道高昌國。”說到這那個聲音略微沉吟了片刻,而後語氣中帶著一絲疑惑地說到:“隻不過此番高昌王麴智盛似乎是非常安靜,這也是屬下所疑惑的地方。”

    “他麴智盛如若再像他老子那般蠢蠢欲動,估計距離滅國也就不遠了。”聞言楚墨風冷笑一聲,“你火速返回伊吾,暫時不要有任何動作,想辦法聯係上修羅鐵騎的薛雲,告知他本王命他們暫時在伊吾休整,待本王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定要前往焉耆與龍突騎支那個老東西談一談。”

    後者聞言並未回答,屋內的火盆再度搖曳一番,隨即便趨於平靜,望著地圖上焉耆的位置,楚墨風不由地冷笑起來,“焉耆,西突厥,有意思,真的太有意思了。”

    第二日辰初時分,昏迷了許久的李清嵐等人幽幽轉醒,待看清屋內的陳設以及正在忙碌的王府侍女們之後,李清嵐等人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似乎是聲音驚動了周圍的侍女,其中一人見狀趕忙轉身向著外麵跑去,“殿下,清嵐姑娘她們醒了。”

    一夜輾轉反側的楚墨風,聽到院內侍女的喊叫聲,一個鯉魚打挺翻身而起,匆忙穿上衣服之後,囑咐了睡眼惺忪的楊琳一番,自己匆忙向著李清嵐等人的房間跑去。

    一進門便看見三張蒼白的臉龐,三人見到楚墨風到了,掙紮著想起身,隻聽李清嵐麵帶愧色地說到:“殿下,屬下三人保護側王妃不力,致使側王妃殿下身陷險境,還望殿下責罰。”

    聞言將三人安撫住之後,楚墨風緩緩地說到:“你三人先不要自責,趕緊告訴本王究竟焉耆國發生什麽大事了?”

    李清嵐聞言與莫璃和杜幽蘭三人對視一眼,隨後便你一句我一句地敘述起來。

    事情還要從龍思妍收到龍突騎支那封信之前說起,作為大唐的屬國,焉耆國從一個屢屢遭受入侵的小國,漸漸地走上了富庶的道路,而這一切都是大唐賞賜的,然而這個世道有富裕的就有眼紅的,當初因為焉耆國,大唐出兵將高昌殺得屍橫遍野,若不是李世民仁慈,估計現在高昌國已然煙消雲散了,麴文泰身死,麴智盛繼位,高昌在大唐的嗬斥、焉耆的譏諷以及伊吾的不屑中苟延殘喘,然而按照高昌人狡猾的性格,隱忍隻是權宜之計,背地裏高昌始終沒有閑著。

    當年聯合處密和處月兩部侵擾焉耆,本以為是一本萬利的買賣,誰知處密和處月險些被楚墨風滅族,高昌也受到了懲罰,回想起當初焉耆國拒絕了高昌的聯姻請求,麴智盛心中憤恨不已,借著上次與西突厥的屈利啜拉上了關係,麴智盛旁敲側擊地提及了龍突騎支的女兒龍思妍,在麴智盛的口中龍思妍被誇成了西域第一美人,這讓屈利啜的弟弟思慕不已,攛掇著屈利啜要為自己迎娶龍思妍。

    屈利啜作為西突厥乙毗射匱可汗的重臣,自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聯合弩失畢部逐乙毗咄陸可汗,在唐朝支持下擁立乙毗射匱可汗為北庭可汗,便開始以謀臣的身份輔佐治國,然而突厥人對中原土地的覬覦之心世人皆知,故而聽到了自己弟弟的要求,屈利啜也想著交好焉耆,以便為日後西突厥大舉東征增加一塊跳板,按照屈利啜的想法,隻要將焉耆國招攬過來,且高昌與大唐有不共戴天的仇恨,至於小小的伊吾更加不在話下,屆時大唐沒有了伊吾和焉耆作為緩衝地,西突厥的大軍便可以長驅而入。

    隨即屈利啜將自己的計劃上奏給乙毗射匱可汗,得到乙毗射匱可汗應允之後,屈利啜親自修書一封,派遣使者前往焉耆國和親,也不知道是因為使者口吐蓮花說動了龍突騎支,還是說在利益麵前親情已然一文不值,總而言之雙方迅速達成了協議,隻不過令龍突騎支比較為難的是,此刻龍思妍依舊身處長安,思量了許久之後,龍突騎支便想出了以長公主病重為由,將龍思妍騙回焉耆國,原本按照龍突騎支的想法,如若此番楚墨風隨行,屆時還可以用楚墨風的性命,要挾大唐一番,誰知龍思妍僅僅帶了三個侍女回來,這讓龍突騎支心中大喜。

    自李清嵐三人跟隨龍思妍返回焉耆國之後,起初一切還算是平常,龍思妍每日與三人形影不離,而長公主龍泓琳的確是生病了,隻不過不像龍突騎支信中描述的那般嚴重。盡管不是很嚴重,但是龍思妍還是安心地照顧龍泓琳。所幸隻是小病小災,龍泓琳在龍思妍的照顧之下,不到半個月便恢複如初,眼見龍泓琳身體痊愈,龍思妍便想龍突騎支提出了返回長安的要求。

    誰知龍突騎支卻支支吾吾地推脫起來,起初還用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作為拖延,到了後來索性以國事繁重為由,避開了龍思妍。殊不知在長安的這些年,龍思妍在楚墨風身邊學的最多的就是冷靜分析和細致入微的觀察,對於自己父親的異常,龍思妍隱約感到定然有事情發生,隨即也不再提返回長安的事情,而是每日領著李清嵐三人在焉耆國內閑逛。

    有道是三個女人一台戲,況且現在是四個女人,這四個人雖然心地善良,但是都不是善茬,且女人的直覺又很準,四個人每日東跑西竄,看似是在閑逛,其實暗地裏還是在尋找蛛絲馬跡,俗話說皇天不負有心人,連續逛了半個月之後,龍思妍終於發現了許多異常的地方,首先是焉耆國的商隊已經許久沒有外出,細問之下得知自己的父皇下旨將沙漠故道暫時封閉了;而且焉耆國境內的西突厥人突然多了起來,而其中有一支隊伍頻繁來往焉耆多次,仔細一打聽才知道,這支隊伍是西突厥前來求親的隊伍;而最值得懷疑的是,按照慣例每年年節之前,焉耆國都會準備大批禮物運送至長安皇宮,而今年已然過了上貢的日子,自己的父皇卻遲遲沒有動靜。

    結合自己這些人調查的情況來看,龍突騎支定然是與西突厥達成了什麽協議,想到這龍思妍心中氣憤不已,返回王宮的第一時間便闖進了龍突騎支的大殿,準備當麵質問對方。

    此時龍突騎支正在與屈利啜派來的使者商談,眼見龍思妍闖進來,龍突騎支當即麵色一冷,忿忿地說到:“怎麽了?身為焉耆的公主,在大唐待了許久,竟然把禮儀都忘記了嗎?”

    “父王,您是不是與西突厥的人背著大唐勾結在一起了?難道您忘了當初是誰的人前來劫掠我焉耆國,又是誰的人將焉耆挽救與水火之中的?”望著眼前的西突厥使者,龍思妍頓時指著龍突騎支說到:“父王與西突厥達成協議,無外乎是與虎謀皮,屆時大唐天威震怒,父王莫不是想效仿那高昌國,落得個身死國滅才甘心嗎?”

    龍思妍的這番話可謂是句句誅心,聽完之後龍突騎支頓時生出一股邪火,使勁一拍桌子站起身冷冷地喊到:“來人啊,把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給本王關起來,沒有本王的命令誰也不能放她出來,待過些日子送到西突厥去,讓屈利啜首領的弟弟好生管教管教你。”

    此時龍思妍終於明白,這些前來和親的西突厥人,竟然要娶的是自己,想到這龍思妍指著龍突騎支說到:“父王,您莫不是忘了,女兒已經許配給了大唐的賢王殿下,唐朝的皇帝也下旨給女兒晉封了,論起來女兒現在是賢王府的側王妃殿下,父王若是想動女兒,是不是得先請示一下賢王殿下?”

    誰知龍突騎支聽到這番話,當即破口大罵起來,“好你個龍思妍,為父養你這麽多年,沒想到嫁到大唐之後,竟然連為父也不放在眼中了,你是我龍突騎支的女兒,你的事情隻有我能夠做主,至於那個什麽賢王,當初要不是看在他能夠替焉耆擋住外敵,你以為我願意將你許配給他?”說到這龍突騎支大聲喊到:“來人,把這個不孝女給本王帶走,莫不是你們也不將本王放在眼中了嗎?”

    話音一落隻見幾名王宮衛士緩緩地走上前,對著龍思妍行了個禮,隨即押著龍思妍向著後殿走去,將龍思妍關在了一間屋內,一眾王宮衛士分別守在了所有可能逃跑的位置,任憑龍思妍在屋內如何喊叫也充耳不聞。

    返回龍思妍房間的李清嵐等人,等了許久也不見龍思妍返回,心思細膩的杜幽蘭略加思索便想到定然是出事了,三人商議了一番之後,聯袂前往王宮準備質問龍突騎支,誰知卻被告知此刻龍突騎支不方便見三人,且王宮前來傳話的人,一改往日和藹的態度,冷冰冰地告知三人不得隨意外出。

    望著來人冷冰冰的表情,李清嵐三人心中更加篤定,定然是出了大事,待傳話之人離去之後,三人遂關上房門,湊在一起開始商議對策。這邊龍突騎支本以為隨龍思妍回來的隻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侍女,沒曾想這三位也是殺神,是夜,李清嵐、莫璃和杜幽蘭三人,趁著夜色一把火點燃了王宮的馬廄,隨即趁著焉耆王宮眾人救火之際,策馬向著大唐方向飛馳而去。

    望著眼前的衝天大火,龍突騎支這才發覺三人已然逃走,情急之下龍突騎支遂命令麾下士卒前去追趕,三人引著身後的追兵一路且戰且退,大小廝殺十數場,行至伊吾附近,本就精疲力竭的三人,以為此番定然無法逃脫,抱著必死的決心準備迎戰,誰知關鍵時刻伊吾軍突然出現在場上,一番衝殺之下擊潰了焉耆軍,遂護送著李清嵐等人進入了大唐國境,再然後就有了賢王府邸門口的一幕。

    聽完李清嵐等人的敘述,楚墨風始終鐵青著臉一言不發,床榻上的李清嵐等人見狀,再度要掙紮著起身謝罪,卻被楚墨風攔下,“此事你們三人做得很好,沒有留在焉耆國坐以待斃,而是選擇了返回長安報信,這件事本就是焉耆國的錯,本王應該感謝你們。”說完對著三人恭敬地施了一禮,“你們且好生休養,這件事由本王去處理。”話音一落楚墨風轉身離開了李清嵐等人的房間。

    一步未曾停歇地返回書房內,楚墨風攤開一封空白的奏折,提筆緩緩地在奏折上寫了些東西,而後待墨跡幹透,這才將奏折合起來,而後徑直來到了後院內,將早已準備好的一張字條塞到了一隻信鴿腿上的竹管內,將信鴿放飛至空中,隨即頭也不回地返回了書房。

    得知龍思妍被困焉耆,史寒霜、竇婧妍以及楊琳紛紛前來,詢問楚墨風的意圖,望著眼前麵色焦急的幾位嬌妻,楚墨風卻是微微一笑,“此事本王自行去處理,你們大可放心,西境方向還有薛雲的六萬修羅鐵騎枕戈以待,且本王已然飛鴿傳書告知薛雲,收到飛鴿傳書之日起,開始向焉耆方向移動,做出一副準備攻打焉耆的樣子,而本王也會在最快的時間與之匯合,待救出思妍之後,本王會迅速返回長安。”

    身為楚墨風的枕邊人,三人皆知一旦對方做出了決定,任憑誰也無法改變的,想到這三人隻得進屋替楚墨風收拾行囊。第二日清晨,將昨日寫好的奏折交給李玉湖,委托其轉呈給李世民之後,楚墨風孤身縱馬自金光門離開長安,向著西境方向駛去。

    而就在楚墨風離開長安後不久,伊吾與高昌的交界處,才領著麾下的人打了一次野食的薛雲,才返回綠洲便有留守士兵前來告知,收到長安方麵的飛鴿傳書,接過字條仔細一看,薛雲當即冷哼一聲,隨即命人吹響了集結的號角。

    由於修羅鐵騎常年在外奔襲,攜帶戰鼓極為不便,故而薛雲將戰鼓換成了號角,號角聲響起便如同一個信號一般,不消片刻麾下的修羅鐵騎盡數集結在薛雲麵前,望著整裝待發的眾人,薛雲輕咳一聲說到:“適才本官接到殿下的飛鴿傳書,命令我們即刻奔赴焉耆國境外,待殿下抵達之後,我等跟隨殿下進攻焉耆。”說到這薛雲環視了四周一番,發覺眾人並沒有提出任何異議,當即笑著說到:“現在開始埋鍋造飯,一個時辰之後收拾好所有物品,咱們拔營啟程,不得有誤!”

    一聲令下,綠洲內再度飄起了飯菜的香氣,一個時辰之後,眾人已然收拾妥當,隨著薛雲的一聲‘出發’,大軍緩緩地開出綠洲,向著焉耆國方向悄然前行

    俗話說卿本佳人,奈何做賊?且看楚墨風率部造訪焉耆,再看龍思妍僥幸逃出生天,利令智昏終嚐惡果,兵臨城下焉耆易主,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