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窺探天機 暗中查訪

字數:8829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文,上回書說到王府內世子大婚,王府外賢王會客,一本秘傳徒增煩惱,二人定計驚天陰謀。這才引出窺天機李世民意欲測國運,謠言起長安城大索對應人。

    長安城,太史監,密室內,楚墨風、李淳風和袁天罡三人分坐三處,麵前的桌子上僅點了兩支粗如兒臂的蠟燭,甚至連一杯茶水都沒有。

    突然被這位爺拉進密室,李淳風和袁天罡二人也是一頭霧水,畢竟眼前這位賢王殿下,已然許久不過問朝中大小事務了,今日貿然造訪太史監,定然是出了什麽天大的事情,而且這件事情定然是與玄學有關。

    念及於此以一身道袍頭發披散的李淳風輕咳一聲,神色緊張地望著楚墨風恭敬地施了一禮,而後輕聲說到“不知殿下今日突然光臨太史監,是不是有什麽大事發生,亦或是說有什麽事情需要太史監出麵的?還請殿下但說無妨,太史監上下定然竭盡全力,定然不負殿下囑托。”

    話音一落隻見楚墨風緩緩地擺了擺手,隨即轉頭望著袁天罡,眼神中帶著一絲淩厲,語氣中夾雜著些許森然,“火山令袁天罡,本王深知你以一手相術聞名天下,今日前來,還請先為本王相一相麵,其餘的事情待相麵結束本王自會告知。”

    聽聞對方前來是要自己為其相麵,袁天罡先是長舒了一口氣,隨即皺起眉頭麵色凝重地望著楚墨風,而右手伸出則是不斷地掐算著,口中時不時還嘀咕幾句,大約過了半個時辰,袁天罡這才抬起手臂,用衣袖緩緩地擦拭了一番額頭上的汗水,隨即有些忐忑地說到“啟稟殿下,袁某人無能,殿下的麵相有些地方袁某人實在是看不透。”

    聞言楚墨風略有深意地笑了笑,而後緩緩地說到“無妨,看透了什麽但說無妨,至於其他的,本王會給你補充。”

    “那就請恕下官得罪了。”聽聞對方讓自己說,袁天罡隻好硬著頭皮說到“從殿下的麵相上看,您本應該是早夭之命,或者說出生時就會死掉,但是縱觀您的人中,此處乃是是任督二脈的交匯之點,任督二脈是奇經八脈的總綱,統率人體的陰陽二氣。人中象征溝渠水道,宜深、長、闊則水流必通暢。天地秉陰陽之氣&nbp;相合而生萬物,人秉陰陽之氣相合而有生機,存活,方能胎孕下一代。任脈為陰,督脈為陽,此二脈是人體陰陽平衡的總樞紐,人體陰陽相交流,相合則生,陰陽之氣脫離,分離則斷氣而亡。如若下官猜測沒錯,當年殿下出生時,人中應該是短、淺、細,隻不過後來漸漸地變成了深、&nbp;長、闊;隻不過殿下的額頭上竟然一條皺紋也沒有,這一點下官就感到有些詫異,因為無論是有華蓋紋、蛇形紋、偃月紋還是伏羲紋的人,下官都能為其推測一二,這些人或是依靠父兄,或是依靠貴人,才能使得自己大富大貴,而縱觀殿下這一生,似乎盡是依靠自己,這一點請恕下官無法解釋;另外殿下的中宮近些年始終有一股黑氣盤旋,這是前些年所沒有的,故而下官鬥膽推測,殿下這一兩年隻內定然會有一場大劫難,至於如何能夠去凶化吉,還需要下官再推演一番。”

    眼見袁天罡說了這麽多,楚墨風突然笑了起來,一旁的袁天罡和李淳風見狀不免有些詫異,本以為是這位賢王殿下被嚇到了,正待開口詢問,誰知此時楚墨風卻緩緩地說到“前隋開皇曆開皇二十年,一月二十四日午時三刻,前隋文帝治下大臣,左仆射高熲府上降生一子,此子降生之際天空雷聲大作閃電交加,一道閃電遮蔽了整個天幕,待穩婆丫鬟反應過來之際,高熲的夫人賀拔氏已然將孩子生了下來。史料記載,高熲原本上是沒有這個兒子的”

    聽了楚墨風的話,袁天罡像是看見精怪一般,有些驚訝地望著楚墨風,“不可能,不可能,當年殿下您身故,下官與淳風二人推演多時,得知您此劫定然會安然無恙,而今殿下卻說高仆射這個兒子是不應該存在的,您這”

    話還未說完,一旁的李淳風一把拉住了袁天罡,神色驚恐地望著楚墨風,語氣中夾雜著些許不可置信地問到“如若下官方才沒有聽錯,殿下提及了一個字叫做史料記載,殿下確定方才不是隨口一說?”

    有些慵懶地望著李淳風,楚墨風笑著說到“沒錯,李淳風啊李淳風,其實有些事情你早就能夠猜出來,隻不過你始終對自己沒有信心罷了,事實正如你所猜到的那般,沒錯,就是那樣。”

    身旁的袁天罡聽著二人在打機鋒,而李淳風似乎似乎胸中大石落地,緩緩地舒了一口氣之後,對著楚墨風施了一禮,“今日見到殿下,淳風此生沒有白活,受教了。既然殿下讓火山令為您相了麵,那定然是有什麽要囑托的了吧?”

    說到這楚墨風麵色一冷,目光緊緊地盯著李淳風和袁天罡二人說到“不錯,本王接下來的話隻會說一次,你二人挺好了,這些事本王隻能交由你二人去做。首先,自明日起,不良人悉數交由袁天罡暗中管理,這也是當年本王答應你的,你首要的任務是想辦法查出究竟是那些人在陛下身旁為其煉丹藥,一旦查明暗中盡數做掉,此事務必做的隱秘”

    突然止住了話頭,楚墨風望著袁天罡,似乎在等待對方的答複,後者見狀趕忙恭敬地施了一禮,“殿下請放心,此事下官定然會竭盡全力。”

    聞言楚墨風緩緩地點了點頭,“這些日子民間有傳言,稱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如若此事被陛下得知,定然會招你二人前去推算,切記,為了天下蒼生,這件事就含糊過去,隨便尋個替死鬼去交差就好,否則一旦陛下屠刀高舉,天下又不知道會有多少百姓無故遭殃,明白了嗎?”

    二人聽了楚墨風這番話,心中敬佩之意大起,沒曾想這位殿下自始至終將一顆心放在天下百姓身上,二人當即站起身對著楚墨風恭敬地施了一禮,“殿下有此慈悲之心,實乃是天下百姓之幸事,下官二人定當謹遵殿下囑托。”

    眼見二人突然起身,楚墨風抬起手向下一壓,示意二人落座,隨即笑著說到“最後一件事,本王熟讀史書,曆朝曆代的帝王,每當日暮西山之前,都會廷請高人推算國運,而咱們陛下曆來對這些事深信不疑,如若,本王是說如若,如若陛下他日招你二人推算大唐國運,你二人務必記住,適可而止就好,畢竟你們這些鑽研玄學的,有一句話叫做天機泄露過多是會折壽的,明白了嗎?”

    二人聞言先是一震,而其中李淳風心中震驚的程度更大,眼前這位竟然提及了陛下暗中交付之事,不過轉念又一想,這位定然會知道的,念及於此李淳風緩緩地點了點頭,見狀楚墨風站起身,徑直離開了太史監。

    自太史監離開之後,楚墨風轉道來到了不良人公所,望著大門正上方那塊天下為公的匾額,臉上洋溢著一種發自內心的笑容,緩緩地走進公所內,內裏一片忙碌的景象,自從李世民派大理寺卿孫伏伽等二十二人,以漢朝考察官員的六條詔書巡察全國各地,刺史、縣令以下的官吏多被罷職貶官,雖然有被冤枉的,但是也有真正該被罷黜的,而為了取證不良人盡數下放到全國各地,時至今日依舊有涉事官員因為取證困難而遲遲未判的,按照以往的慣例,這些人關一段時間就會被放出來,在原任地無法做官,換個地方送點禮又能繼續為官,隻不過這種所謂的‘潛規則’被楚墨風一鐧打得粉碎,證據確鑿的當場判決,或殺或流放皆有朝廷定奪,而楚墨風的要求則是重判;至於那些依舊沒有取證到位的,也有人前來為其求情,隻不過被楚墨風一句話就給堵回去了如若此人沒有犯錯,為何會被查出來?而且你前來求情,本王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你與涉案之人之間有什麽利益關聯?是否需要本王派不良人過府清查一番?

    但凡聽到這番說辭的,大部分都知難而退悄然離去,而依舊有不信邪的,將狀子告到李世民麵前,誰知李世民前腳笑著收下了狀子,後腳就差人轉送到不良人公所,隨即公所內的不良人就像是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撲了上去,至此大唐的官員提及不良人皆是色變。

    公所天井內,那麵象征著集結的大鑼早已換成了一麵戰鼓,戰鼓每日被人擦拭的一塵不染,楚墨風緩緩地走上前,信手抄起鼓槌,雙手揮舞敲響了戰鼓,鼓聲就是號令,所有在公所內的不良人聽聞有人敲響戰鼓,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從各個房間衝了出來,本以為是遇到大案子需要全員集結出發,卻看見許久未見的不良帥此刻微笑著站在天井內。

    望著盡數集結的不良人,楚墨風抬起頭,微笑著環視了一圈,而後鼓足真氣大聲喊到“凡為不良人者,需牢記”

    在場所有不良人紛紛將右手斜放在心口處,麵色凝重地說到“不畏強權,秉持道義,心懷天下,問心無愧。”而人群中的楚夢竺,此刻卻沒有擺出一副女兒看到父親的小女兒狀,反而是麵色凝重地站在杜幽蘭身旁,恭恭敬敬地說出了這番話。

    聞言楚墨風滿意地點了點頭,抬起頭望著二層的囚牛等人,緩緩地說到“自本王組建不良人至今,每一個決定進入的人,本王都給予了你們一個承諾,替本王做事十年,十年之後爾等可以恢複白身,甚至可以憑借你們在不良人的功勳在朝中謀得一官半職,而今當年第一批加入不良人的老人們,算起來也快到日子了,待到十年之期之時,爾等可告知本王一聲,而後自行離去,本王言出必行。”

    說完楚墨風轉身向著大門口走去,誰知還未走幾步,卻聽身後囚牛高聲喊到“殿下留步,屬下等人有話說。”

    緩緩地轉過身,楚墨風有些驚奇地望著囚牛,隻見對方思索了片刻而後一臉正色地說到“殿下,其實關於這件事,屬下們曾經聚在一起商議過,我們這些人來自全國各處,或多或少都因為蒙受不白之冤而做了錯事,承蒙殿下不嫌棄,將我等招至麾下,自從加入不良人至今,屬下等才發現,這個天下雖然政治清明,但是在那些我們沒有看見的地方,總會有不公存在,而不良人組建的真正含義,就是竭盡全力掃除這些不公,所以屬下們覺得,十年的時間太短了,既然加入了不良人,那我們”

    說到這隻聽在場所有不良人齊聲喊到“吾等生為殿下麾下不良人,死為殿下座前不良鬼。”

    聞言楚墨風眼圈先是一紅,當即轉過身大步向外走去,眼見楚墨風沒有表態,眾人不免有些落寞,誰知待楚墨風快走到大門口時,隻聽對方大笑一番,而後高聲喊到“好,本王準了。”望著楚墨風的背影,眾人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

    隨著時間的推移,長安城內漸漸地開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隨著這句話流傳開來,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酒樓、驛站、大街、小巷、花前、月下但凡有人的地方,無時無刻不在討論這句話的含義,而長安城唯一一處沒有討論的地方,則是位於義寧坊的賢王府,至於光宅坊內的世子府邸,這幾日接連處置了一個馬夫、一個侍女以及一個灶房仆役。

    此刻身為世子妃的蕭琳兒麵色鐵青地站在院內,周圍緊緊地站了一圈下人,而蕭琳兒的麵前則是跪著三個人,在場圍觀的人都知道,這三人便是府內的馬夫、侍女以及仆役,望著麵色驚恐地三個人,蕭琳兒冷冷地說到“此前本世子妃再三叮囑,義寧坊那邊已經差人過來傳話了,市井之間無論有什麽人說什麽話,光宅坊一切以義寧坊馬首是瞻,莫不是本世子妃的話不管用?還是說你們覺得世子殿下乃是一介文人比較好說話?”

    此話一出在場無論是跪著的還是站著的,紛紛大氣都不敢出,蕭琳兒見狀冷哼一聲,緩緩地抽出了手中的寶劍,“諸位沒有入世子府做事之前,應該聽說過長安城除了龍淵女俠三郡主楚夢竺之外,還有一個叫做幽冥女俠的人,實話說了吧,本世子妃就是幽冥女俠,人,本世子妃也是殺過的,莫要以為本世子妃真是那般隻懂得詩詞歌賦的官宦小姐,今日這件事,本世子妃念在爾等初犯,不大責罰你們,稍後收拾各自細軟,到賬房上支取一個月的例錢自行離去,隻不過僅限這一次,如若下一次再讓本世子妃聽到有人在議論什麽秘傳之類的”說到這蕭琳兒將手中的長劍使勁往地上一擲,長劍閃著寒光穿透了青磚砌築的地麵,顫巍巍地晃動著,“自己親自來試試這柄劍的鋒利程度,都散了吧。”

    起初聽聞府邸這位女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幽冥女俠,在場眾人心中紛紛一顫,畢竟幽冥女俠可是與三郡主是齊名的長安混世魔王,這個混世魔王可不是說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的紈絝子弟,而是長安城百姓對於二人的尊稱,而在此之前這一尊稱是屬於楚凝晗的,在楚凝晗之前這個稱謂則是楚墨風的,所謂的混世魔王指的是不畏強權,但凡遇到欺行霸市,欺男霸女的人,定然要將對方整治到後怕為止,且日後還不敢泄憤報複的那種。

    再後來眼見對方一柄長劍素手一揮輕巧地擲入地麵,眾人心中紛紛大駭不已,似乎是都小看了眼前這位世子妃,平素看著溫文爾雅的,沒曾想卻是一個狠辣的角色,想到這眾人紛紛點頭稱是,而後轉身離去各自四散而去。

    適逢這一年,天下太平,時值六月,金星多次在白天出現,太史占卜說“女主將興起。”&nbp;且民間那個《秘傳》中的話語終究還是傳到了李世民耳中,得知這一消息的李世民心中煩躁不已,遂密招李淳風前來問話。

    聽聞自己被傳召,李淳風心中早已做好了應對的準備,來到禦書房見到了李世民之後,還未開口便聽李世民緩緩地問到“朕近日聽聞有傳言稱,唐朝三代之後,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據有天下。此事令朕十分煩躁,不知能否推算一番,以證真假?”

    李淳風聞言假意搖頭晃腦推算了一番,隨即附在李世民的耳畔耳語了一番,過了些時日,李世民為了犒勞那些衛國戍邊捍衛大唐王朝和帝都長安和平發展的武士們,在皇宮裏設宴宴請了許多在京的武官。酒至酣時,於是大家玩起了行酒令,要求各自報出自己的乳名。這本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娛樂遊戲,然而按照楚墨風的說法,為了天下蒼生,必須有一個替死鬼。

    而這一群被宴請的武官中,有一個叫李君羨的武安縣人,此人最初跟著瓦崗寨李密幹,後投靠王世充做了個驃騎。但後來因為看不慣王世充的為人,於是一怒之下帶著所有部下又歸順了李淵。

    常年下來此人為大唐王朝的建立,也算是立下了不少戰功。行酒令到李君羨時,李君羨有些羞澀地報出自己的乳名喚做五娘子。

    沒曾想一個堂堂的男兒竟然叫了那麽個乳名,一時間引得哄堂大笑。殊不知席間唯獨李世民暗自記下了這件事。

    李君羨是武安縣人,被封為武蓮縣公,且又駐守玄武門乳名五娘子。這眾多的"武"加在李君羨一身,和先前史官的占卜以及民間的謠言聯係到一起,最終讓李世民開始越來越討厭李君羨,覺得他就是史官占卜結果中的將來要奪他李家社稷者。

    此事一出楚墨風遂秘密召見李淳風,耳語一番之後後者胸有成竹地離開了賢王府。

    曆經一番手段之後,李世民尋了個由頭斬了李君羨,然而考慮到斬草務必除根,李世民再度將李淳風尋來,麵色疑惑地問到“《秘史》所雲,信有之乎?”

    得知李君羨做了那個替罪羊,李淳風當即緩緩地說到“臣觀星象,據臣推測,代唐之後,已經陛下宮中,三十年後,當代李自立。李姓子孫,可能要受大難了。”

    這本就是一招欲擒故縱,按照楚墨風當初的分析,如若你上來就告訴李世民這件事過去了,或許按照李世民此刻的心態,沒準還以為你李淳風是與滅唐之人同流合汙呢。果然,李世民聽了李淳風話後,神色大恐地說到“朕殺盡所有疑似者,如何?”

    李淳風見狀緩緩地搖了搖頭說到“天之所命,王者不死,陛下強施殺戮,隻能搭進一些無辜者!而三十年後,其人已老,或許多了幾份慈悲心懷,為禍或淺。如陛下幸能殺之,老天再生一更加怨毒之人,屆時李姓子孫,無遺類也!”李世民聞言思索了許久之後隻能歎息作罷。

    至此,一場大索天下的危機就此化解,事後楚墨風通過王德秘密會見武曌,一見麵武曌先是對著楚墨風鄭重其事地跪下行了一個稽首禮,而後才緩緩起身笑著說到“此事此番還要多謝賢王殿下從中斡旋,否則一旦被陛下糾纏不放,勢必會牽連到我武氏一族,奴家在此替武氏一族上下謝過殿下的大恩大德。”

    楚墨風聞言輕輕地擺了擺手,“這件事你不必謝本王,如若不是太史令李淳風能言善辯,估計也成不了事,而且此番卻是委屈了李君羨。”

    “殿下請放心,他日如若李君羨的後人前來為其平反,此事奴家定然竭盡全力。”還未等楚墨風話說完,武曌當即拍著胸口做了保證,畢竟此番自己能夠得以平安無事,說到底還是李君羨用他自己的命換來的,於情於理自己日後都要照拂對方的後人。

    聽到對方的保證,結合一些印證,楚墨風這才緩緩地點了點頭,緩緩地起身向著門口走去,將要打開房門的瞬間,隻聽武曌在身後輕聲說到“殿下為何始終看不上奴家的蒲柳之姿?當年在荊州如此,而今始終如此。”

    隻見楚墨風頭也不回地走出了房間,空氣中隻留下了一句令人費解的話語,“因為你是武曌。”隨即身影消失在大門外,門外樹枝上的鳴蟬此刻落寞地鳴叫起來,一陣陣地令人有些煩躁

    過了些時日,李世民命李淳風和袁天罡推演大唐的國運,二人領命躲進一間密室內開始推演,由於袁天罡和李淳風二人精通陰陽八卦奇門術數,道術高深,並具有洞察未來的“天眼神通”。加之李淳風夜觀天象,結合“武周代唐”之言,於是一時興起,開始預言推算;李淳風以術數易卦推衍,一算起來就上了癮,一發不可收拾,竟推算到唐朝以後兩千年的曆史,將楚墨風之前的囑托忘得一幹二淨,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說道“天機不可再泄,還是回去休息吧。”李淳風這才想起了此前楚墨風的那番囑托,取過袁天罡記載的自己推演的結果仔細一看,心中大吃一驚,正琢磨著事後該如何向楚墨風交待,隻見袁天罡將所有推演的結果整理成一本冊子,而後在封麵恭敬地寫下了三個大字。

    悉心地裝訂好之後,望著手中的冊子,袁天罡心有餘悸地說到“李兄,此番既然推演至此,我等過後還是照實說與殿下就是了,想必殿下也隻是因為擔心我等才有此囑托的。”

    李淳風聞言無奈地點了點頭,事已至此隻能這般解決了,隨即二人將推演結果呈交給了李世民,並將此事匯報給了楚墨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賢王府邸內,楚墨風望著窗外的景象,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俗話說新舊交替之際必有異動,且看不良人再度外出查案,再看楚墨風參觀繼任大典,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