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闔府遷居 龍體抱恙

字數:8228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文,上回書說到楚墨風酒肆質問武姑娘,李世民書房猜忌好兄弟。這才引出未雨綢繆賢王府闔府遷居,前景堪憂李世民再度染病。

    對於郭孝恪陣亡一事,楚墨風心中不免有些傷感,雖然與此人僅僅在征討焉耆時有過短暫的接觸,然而久經沙場的楚墨風,能夠看出此人並不是胸無點墨的草包,本想著趁著此人班師回朝之後,稍微提攜一番,以便日後能夠與薛仁貴一樣成為李治的助力,沒曾想再度聽到對方的消息之時,已然是天人兩隔。

    英魂塚內,楚墨風默默地站在郭孝恪的墓碑前,任由酒壇內甘冽的美酒灑落,其實此前大唐對陣龜茲這一戰,原本是勝券在握的,但是由於郭孝恪驕傲輕敵,導致大唐慘敗,按理說郭孝恪是沒有資格葬在英魂塚的,然而朝堂之上,楚墨風望著滿麵憤慨的李世民,語氣平淡地丟下一句話,“任何一個為了大唐抵禦外族的人,都應該有資格安葬在英魂塚。”一番話說的滿朝文武啞口無言,望著楚墨風堅定的目光,李世民隻得同意將郭孝恪的遺體安葬在英魂塚。

    望著麵前冰冷的墓碑,楚墨風信手將空曠的酒壇丟在地上,“小子,人這一輩子啊,不要太過於驕傲,本王一生征戰無數,每一次大戰來臨之際,都會做好最壞的打算,不要總是想著這一仗我該如何去取勝,而是應該考慮好這一仗我究竟怎樣做才不會失敗,勝不驕敗不餒,至於龜茲方麵,你盡可放心,本王已經命薛仁貴率部前往,西境那些小東西,是時候該敲打敲打了。”

    而就在楚墨風前往英魂塚拜祭的同時,收到指令的薛仁貴,早已率領麾下的修羅鐵騎奔赴西境。馬蹄疾馳,隨著戰馬的奔襲上下晃動的薛仁貴,腦海中仍舊在回味臨行前楚墨風的那番交待此去西境不要直接進攻龜茲,畢竟現在龜茲已經改立新君,且對方已然向我大唐臣服,如若你部貿然進攻,第一勢必引起陛下不悅,第二會讓龜茲人心不穩,但是,郭孝恪和我大唐士卒的仇不能不報,此番你等在大唐通往龜茲的必經之路埋伏,屆時本王會以飛鴿傳書指示你們下一步的行動。

    念及於此薛仁貴在馬上挺起身子,手挽韁繩,雙腿使勁一夾馬腹,胯下戰馬吃痛之下長嘶一聲,向著前方加速奔去,馬背上的薛仁貴一身白衣白甲,那架勢風流倜儻,那氣勢從容灑脫,曹植在他的《白馬篇》中描寫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似乎映襯了當下的場景。

    而薛仁貴的身後,整整六萬黑衣黑甲的修羅鐵騎,如同一道鋼鐵洪流隨著薛仁貴向前衝去。

    閏十二月,癸未日(初七),新羅國丞相金春秋與他的兒子金文王來到唐朝拜見李世民。這位金春秋乃是新羅女帝金真德的弟弟。此前大唐進攻高句麗,大勝之餘,卻間接地讓新羅得到了喘息的機會,自從金真德繼位之後,效仿大唐的治國方針,堅守國土的同時,大力發展農業和經濟,然而此前卻被百濟掠得三十餘城,身為大唐的屬國,新羅此番特意派遣丞相金春秋前來,為的就是能夠得到大唐的支持。

    見到李世民時,金春秋並未先行哭訴百濟掠城之事,反而是請求按照唐朝的式樣改革新羅官員的禮服,聽到對方的請求,李世民當廷封金春秋為特進,金文王為左武衛將軍,隨後還命人拿出冬服賜給他。隨後金春秋委婉地提及了關於百濟入侵一事,李世民聞言遂命人前往百濟斥責。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正月,丙午朔(初一),適逢新年的第一日,長安城內熱鬧非凡,自當今陛下李世民繼位至今,國泰民安,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再也不用像隋末唐初之時,每日戰戰兢兢,流離失所,今日,長安城的東市、西市早早地打開了大門,形形色色的商人盤踞於此大聲地吆喝著兜售自己的商品,大街上也比以往多了許多人。以往每到正月初一這一日,賢王府的人必定會成群結伴地上街采買,然而貞觀二十三年這一個正月初一,義寧坊賢王府邸門口,長長地排著一串車隊,府邸內不時地有丫鬟仆人搬著一口一口箱子放在馬車上,由於大王妃史寒霜此刻依舊在峨眉坐鎮,而今在府裏做主的則是側王妃莫梓瑤。

    站在府邸門口的莫梓瑤,望著進進出出的仆人,時不時地指揮著,“這個放到那輛車上去,那個輕一點,全是瓷器別磕碎了。”而身旁的丫鬟昭昭,則是按照主母的指令,引著人來回奔走。

    若是有人能夠進入賢王府,便會看見整個府邸內皆是向外搬運的人,正廳內,望著眼神中有些不舍的李玉湖和花靈兒,楚墨風輕聲說到“此番你二人帶著婧妍等人先行一步,到了張掖之後會有人接應你們,此番闔府搬遷,我也不想鬧出太大的動靜,至於原因待我們在張掖匯合之後,自會解釋給你們聽的。”

    聞言李玉湖和花靈兒雖然及其不情願,但是依舊還是乖巧地點了點頭,然而眼中的不舍之情卻始終難以消退,尤其是花靈兒,想當初自己與楚墨風跟隨李淵自晉陽起兵,直至占領長安,這座賢王府的雛形是花靈兒一點一點慢慢打理出來的,而今望著漸漸有些空蕩蕩的府邸,花靈兒悄悄地抹了一把眼淚,哽咽地說到“殿下,非是臣妾是那不知禮數的人,隻是咱們一磚一瓦建好的家,就這樣沒了嗎?”

    見狀,楚墨風信手將花靈兒攬在懷中,這個心思敏感的女子啊,雖然出身隻是一個樓煩郡守備的女兒,然而自從被指婚給自己之後,始終跟在自己身邊,這座賢王府邸,傾注了她諸多心血,而今,卻不得不離開此地,此事換做任何一個人都會有不舍的感覺,想到這楚墨風附在花靈兒耳畔低聲說到“好靈兒,聽楚大哥的話,到了張掖之後,再買一座新宅邸,楚大哥像你保證,這次安頓之後咱們再也不走了,好不好。”

    隻見花靈兒歎了口氣,有些無奈地點了點頭。由於府邸仆人眾多,不到一個時辰也已然完成了搬運的活計,隨後楚墨風親自將眾人送到門外,車隊緩緩地向著金光門前行,望著一眾家眷遠去的身影,楚墨風站在原地久久不願離去。

    待車隊的影子消失不見,楚墨風這才麵色凝重地轉身向著府邸走去。賢王府這次闔府搬遷,是在楚墨風收到王德傳來的消息之後,深思熟慮了許久才做出的決定,熟讀史書的楚墨風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的含義,這麽多年自己可謂是從一個初入江湖的毛頭小子,一步步地走上了高位,雖然距離那萬人之上僅差一步,但是對於那張冰冷的位子,楚墨風一點額沒有興趣,有道是一入宮門深似海,後宮佳麗三千人,自己僅僅是想一想就覺得頭疼。

    李世民兄弟之間的爭鬥,李承乾、李泰、李祐和李治之間的爾虞我詐,讓楚墨風不免覺得心寒,為了那個權傾天下的皇位,兄弟反目,父子結仇,好在自己這些夫人僅僅生出了楚玄黓一個男丁,否則自己這個賢王的位置,日後豈不是也要搞出一個兄弟相殘?

    此番搬遷楚墨風將府內一眾仆人盡數帶到了張掖,此刻偌大的賢王府內,除了一個門房老張之外,僅僅剩下楚墨風自己,進入府邸之後,楚墨風吩咐老張關閉府門,而後緩緩地向著書房走去。

    書房內屬於楚墨風的那些東西,原封不動地擺放在原來的位置,既然是遷居家眷,無論此刻李世民對自己究竟是什麽想法,至少自己要做出一個依舊留在長安的樣子,緩緩地攤開一張宣紙,楚墨風咬著筆望著房頂,一時間竟然不知該如何下筆,正在此時,周遭的空氣突然間有些顫動,察覺到這一點的楚墨風,似乎一點也不驚訝,片刻房間內傳來一個聲音,“啟稟殿下,屬下有要事稟報。”

    聞言楚墨風並未開口應聲,後者見狀絲毫不會以為是楚墨風沒有聽見自己的聲音,每次自己前來稟報時,楚墨風都不會多說什麽,念及於此此人輕咳一聲繼續說到“屬下近日潛伏在太子李治身邊,偶然探聽到一個消息,府邸內似乎是有陛下安插的探子,萬望殿下小心一些。”

    緩緩地點了點頭,楚墨風突然話鋒一轉,說起了一件毫不相幹的事情,“過些時日尋個機會再來一次,本王準備將遊子悉數交給你,這張底牌你務必攥住了,日後就是你的儀仗,隻不過本王提醒你一句,整個大唐十道治下州府的遊子,總數大約在兩萬人,這些人隻能用於打探情報和臥底,切不可用於其他事情,本王這麽多年的心血,希望你好好珍惜。”

    聽到這句話,隱藏在黑暗中的影子身形一顫,遊子,楚墨風手中最隱秘的諜報機構,無數次無論是打仗還是清查府道,如若沒有這些人的付出,或許一切事情都會變得艱難無比,而今對方卻要將它交予自己,想到這影子從黑暗中顯出身形,覆在頭頂的兜帽一摘,露出了一張精致的麵容,如若此刻李承乾在場,當即會驚呼一聲,“婉兒,怎麽是你?”

    沒錯,此人正是前任太子妃蘇婉兒,如今楚墨風身邊唯二潛伏在皇宮內的遊子成員,(另一個當然是王德)此時的蘇婉兒,早已沒有了當年太子妃的一身貴氣,反而是更加像一名刺客,一襲黑色勁裝附體,腰間別著兩柄障刀,渾身罩著一件黑色的兜帽鬥篷,有些忐忑地跪在楚墨風身旁,“殿下,您將如此重要的機構交予屬下,屬下唯恐做不好辜負了殿下的心血。”

    轉過身瞥了一眼蘇婉兒,楚墨風信手將對方扶起,而後緩緩地說到“怕什麽?當年本王成立遊子的時候,也覺得自己隻不過是一時興起,並不能長久,沒曾想這麽多年竟然將遊子做到了如今的規模,要知道遊子繼續掌握在本王手中,確實有些不妥,誠如你方才所說,陛下在本王身邊安插了人,這件事本王早就有所察覺,隻不過隻要本王不謀反,這枚釘子便沒有絲毫用處,他李世民不就是怕一旦他龍馭賓天之後,本王會謀反嗎?”

    緩緩地起身之後,蘇婉兒有些不解地望著對方,“殿下不是與陛下是生死好友嗎?況且當年屬下也聽陛下提及過關於您與陛下的過往,而且當年的承乾可是對您敬佩有加,屬下隻是想不明白,陛下為何會對您有所猜忌?”

    楚墨風聞言笑了笑,示意對方落座之後,這才從書桌上一堆雜亂的書冊中,抽出一張紙遞給了蘇婉兒,緩緩地將紙張打開,隻見上麵清晰地羅列著一串人名,有些人名後麵已然用紅色的筆墨勾了一個圓圈,名單上的很多人,蘇婉兒其實並不陌生,畢竟身為前任太子妃,在李承乾身邊的時候,這上麵大部分的名字都是如雷貫耳,有些不解地望著手中的名單,蘇婉兒疑惑地問到“殿下,這是”

    “當年秦王府麾下所有的舊人,畫了紅圈的是已經過世的了。”話音一落楚墨風再度抽出一份名單,蘇婉兒接過來一看,上麵是現今三省六部以及朝中重要部門官員的詳細明細,隻聽楚墨風緩緩地說到“這一份與之前那份對比一番,看看你能看出什麽嗎?”

    不愧是秘書丞蘇亶府上出來的大家閨秀,蘇婉兒將兩張名單仔細對比了一番,當即看出了端倪,當年三省六部以及其他部門的官員大部分都是秦王府的舊人,而今新的三省六部以及其他官員,早已被更換的麵目全非,當年的老人漸漸地開始退出了曆史的舞台,而新上來的人,大部分是忠於李世民,或者說忠於大唐的人,這些人比起秦王府的舊人來說,更加便於帝王掌控。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明白了嗎?”眼見蘇婉兒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楚墨風不由地會心一笑,看來自己選對了接班人了,明處有薛仁貴,修羅鐵騎交予他自己很放心;暗處有蘇婉兒,此女心思細膩,隻需要多多曆練定然能夠成就一番事業;至於不良人雖然是交給了袁天罡,但是自己卻在裏麵安插了楚夢竺這個搗蛋鬼,而以袁天罡的聰明程度,定然知道自己的意圖。

    想到這楚墨風抬起頭麵色凝重地說到“過些日子接手之後,第一個任務就是將原來安插在秦王府舊部府中的遊子,盡數撤出來,至於這些人再如何安排,應該不用本王提醒你了吧?”

    蘇婉兒沒有回答,而是站起身將兜帽重新罩在頭上,舉起手中第二份名單晃了晃,隨後對著楚墨風恭敬地施了一禮,見狀楚墨風轉過身向著屋內一角的書架走去,而就在楚墨風轉身的瞬間,身後的空氣一陣波動,再度回身屋內已然不見了蘇婉兒的身影。

    正月,丁未日(初二),楚墨風造訪開府儀同三司衛景武公李靖府邸,此時的李靖已然七十九歲高齡,得知楚墨風突然造訪,不顧身體年邁,大開中門親自出來迎接,望著老態橫生的李靖,楚墨風見狀趕忙上前攙扶住對方,二人聯袂向著府邸內走去。

    來到正廳緩緩地坐下,李靖吩咐仆人奉上香茗之後,隨即屏退了所有人,望著兩鬢也有些斑白的楚墨風,李靖笑著說到“你小子今日怎麽有空來老夫這裏了?”

    “自從小子將權柄盡數移交之後,閑來無事總喜歡四處轉轉,聽聞衛公這些年身體始終有恙,今日特來探望一番。”麵對李靖,楚墨風可不敢擺什麽賢王的架子,畢竟麵前這人也是一代戰神,而自從致仕之後便闔門自守,不預政事,作為晚輩自己也理應前來拜見。

    聞言李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而後伸出手指虛點了楚墨風幾下,“你啊你啊,你小子這麽多年還是讓老夫看不透,此前聽聞你交出了所有的權柄,老夫還覺得有些詫異,按照你的性子,外麵的那些番邦始終沒有肅清,隻要你也會繼續戰鬥到最後,誰知你卻將你的修羅鐵騎交給了薛仁貴那個小子,不過事後老夫也琢磨明白了,你這也算是明哲保身了,畢竟咱們陛下的身體也始終兜兜轉轉的,任誰也不會放心朝中還有一個權勢滔天的親王存在的。”

    李靖的這番話算是說中了楚墨風的心思,本來楚墨風還想將王德匯報的事情說給李靖聽,但是念及對方年事已高,不忍對方再度勞神費力,本來已經到了嘴邊的話語,卻又不再說出口。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地閑聊著,不知怎麽扯到了李靖的長子李德謇,提及李德謇的事情,李靖不免老淚縱橫,自己為了大唐征戰一生,沒曾想自己的兒子,區區一個將作少監,竟然因為與李承乾關係要好,便被牽連流放嶺南,若不是朝廷看在李靖的麵子上,恩準其徙至吳郡,估計現在李德謇已然死在流放的路上多年了。

    得知此事是李靖的一個心病,楚墨風當即保證過些日子親自進宮勸說李世民,想方設法將李德謇調回長安,聞言李靖欣喜不已,畢竟放眼整個大唐,現在唯一能夠在李世民身邊說得上話的,依舊還是楚墨風,為此當夜李靖特意設宴招待楚墨風,席間二人談起種種過往,不免興致盎然,一場宴席直到月上枝頭才堪堪結束,雖然都沒有過度飲酒,可是李靖還是命府內的馬車將楚墨風送了回去。

    春季,正月,辛亥日(初六),龜茲國王布失畢及其丞相那利等人被押到了京城,麵見李世民的時候,李世民當廷嚴厲地斥責了對方一番,隨後卻又將他們放了,而且還任命布失畢為左武衛中郎將。

    得知自己等人不用被殺頭,反而還被封了官職,龜茲國王布失畢,及其丞相那利等人如蒙大赦般迅速離開了長安,一路沿著官道向龜茲走去,殊不知就在前往龜茲的道路上,一群殺神正磨刀霍霍地等待著眾人上門。

    朝堂上,聽到李世民將龜茲國王布失畢及其丞相那利等人釋放,散朝之後王德迅速將此事告知了楚墨風,就在楚墨風收到消息後不久,一隻信鴿自賢王府後院衝天而起,振翅向著西方飛去。

    由於此前左驍衛將軍阿史那賀魯在西境一連串的不敗戰績,西境大部分國家對於大唐不免另眼相看,就在龜茲國王布失畢及其丞相那利等人離開長安後不久,西南地區徒莫祗等蠻族歸附唐朝,朝廷以其轄地設傍、望、覽、丘四州,隸屬於朗州都督府。

    與此同時,鑒於突厥車鼻可汗不來朝見,李世民遂派右驍衛郎將高侃征發回紇、仆骨等兵馬襲擊突厥。大唐軍隊到了突厥境內之後,各部相繼前來投降,拔悉密首領肥羅察投降,唐朝遂在其原地設置新黎州。

    二月,丙戌日(十一日),大唐設置瑤池都督府,隸屬於安西都護;戊子日(十三日),任命左衛將軍阿史那賀魯為瑤池都督。

    而一路馬不停蹄的布失畢及其丞相那利等人,本想著借由大唐封賞官職一事,返回龜茲耀武揚威一番,誰知眾人才踏進龜茲地界後不久,便遇到了一群武裝到牙齒的‘馬賊’,雙方一照麵還未等布失畢開口說話,對方竟然一言不發地衝了過來,原本布失畢一眾人數稀少,麵對來勢洶洶的‘馬賊’,布失畢等人根本沒有任何抵抗的能力,頃刻間被對方一陣砍殺命喪當場,此事後來傳回長安,李世民震怒不已,遂下詔命薛仁貴率修羅鐵騎至西境徹查,有道是喊賊捉賊定然無果,然而鑒於聖意不可違,薛仁貴裝模作樣查了一番,順手滅了一部分突厥的騎兵,將此事一股腦兒推在突厥人頭上。

    三月,丙辰日(十三日),朝廷設置豐州都督府,由燕然都護李素立兼任都督職。而李世民在當日散朝之後,才返回禦書房便昏倒在地,一時間整個禦書房雞飛狗跳,王德一麵命人將李世民安置在寢宮內,另一方麵趕忙傳召禦醫,同時命人通知太子李治,自己則是趁著空隙將消息告知了楚墨風。

    經禦醫診治一番之後,李世民服了些湯藥漸漸有些好轉,辛酉日(十七日),今年春季第一場雨在眾人的期盼中姍姍來遲,身體略微有些好轉的李世民,支撐病體到了顯道門外,宣布大赦天下。

    丁卯日(二十三日),李世民敕令太子李治在金液門聽政

    有道是聖命難為然而情比金堅,且看賢王府暗探顯露真身,再看楚墨風動之情曉之理,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