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卷 遊曆四方之酒 第151章 遊龍驚鴻

字數:8891   加入書籤

A+A-


    安慶緒將寶琴端端正正的放在案幾之上,自己則端坐幾後,右手輕揮,琴弦發出了三聲清越之調,算是開曲。

    

    接著,安慶緒邊彈邊唱道:

    

    南國有佳人,輕盈似飄絮。越豔浣紗溪,吳姬著白衣。

    

    華筵九秋暮,揮袖拂。翩如秋風舞,婉如飛鳳舉。

    

    曼妙不能窮,風姿曲向終。墜珥時流盻,踏雪雪縈風。

    

    低回蓮破浪,修裾欲溯空。渾然花仙子,飛去逐驚鴻。

    

    公孫大娘俏立當場,每當安慶緒唱出一句,她便隨著曲風在廳中起舞,舞姿若合符節。

    

    開始時分,舞者是絕代佳人,腳步輕盈,如風中柳絮飄飄蕩蕩,如同越國的美女西施在河邊洗衣的倩影,如同吳國那穿著一身雪白衣裳翩翩流連的芳華美姬。

    

    慢慢的,舞者身形起伏,旋轉飛舞,跳躍縱橫,仿佛仙人揮袖,帶來了一片,又仿佛秋風勁吹,黃葉紛飛,又如同鳳翔九天,昂首高歌。

    

    舞者的動作仿佛有無窮無盡的曼妙之姿,直到曲子快要結束時,她的動作才慢了下來,但是,她美目流轉、耳墜搖晃的模樣動人心魄,她的動作十分輕柔,仿佛走在厚厚的積雪上,風溫柔地吹著,雪花紛紛揚揚,悄悄的落在她身上,也融化了。

    

    舞者緩慢整理自己衣裙的時候,天地仿佛也靜止了一般。她像一個流落凡間的花仙子,她似乎要禦風飄去,鴻飛無痕。

    

    一曲《驚鴻舞》彈奏完畢,公孫大娘亦舞蹈完畢,眾人都呆住了,他們忘了鼓掌,忘了喝彩。

    

    良久,眾人方從剛才的意境中回過神來,這才紛紛擊節叫好。

    

    青鬆居士道:“一曲驚鴻舞,滿目勝天書。今日一見,方知舞魁名不虛傳。”

    

    公孫大娘謙道:“是安大人琴彈得好,歌唱得好。想不到安大人身居高位,也如此多才多藝。”

    

    安慶緒道:“我掌管天下禮儀往來,精通胡漢文化,彈唱之事耳濡目染,自然學會了一些。”

    

    水龍吟道:“今日既品嚐了獨具風味兒的葡萄美酒,又欣賞到了曼妙無雙的歌舞表演,真是不虛此行,平生之幸。”

    

    安慶緒道:“青鬆居士,這位是?”

    

    青鬆居士忙介紹道:“這是甘泉酒坊的坊主,水龍吟。”

    

    安慶緒盯著水龍吟看了又看,道:“哦?原來是揚州四修之一的水坊主,傳聞水坊主善釀美酒,安某十分的感興趣,改日當親自登門拜訪。”

    

    水龍吟也客氣了幾句:“歡迎,歡迎。安大人見多識廣,還望多多指教。”

    

    不一會兒,眾人用過午飯,青鬆居士安排大家中午小憩,而將在太陽西下之後,再到院中談論武藝茶藝之道。

    

    安慶緒起身道:“安某雖略懂一些騎馬射箭之術,但本身武藝卻是稀鬆平常,拳腳功夫也限於健身之流,加之另有要事,本官就不在這裏多攪擾了。諸位,告辭!”

    

    大家紛紛禮節性的拱手相送。

    

    經過公孫大娘身邊時,安慶緒突然停下了腳步,麵對公孫大娘,他也居然不敢直視公孫大娘之麵,隻低聲道:“今日有緣,能為姑娘撫琴一曲,安某大慰平生。安某有心邀請姑娘明日光臨揚州城西之梧桐居,在下還會得一首古曲,願與美人分享,不知安某有沒有這個福分?”

    

    公孫大娘心無芥蒂,隨口答道:“既是安大人相邀,公孫定當如約而至。”

    

    安慶緒微微一笑,在屬下擁護下,走出了青鬆書院。

    

    紅日西墜,暑氣漸退。青鬆書院前院之中,那風姿招展的青鬆樹下,青鬆居士、水龍吟兄妹、狂俠褚憐香、裴旻、月娥眉、公孫大娘七人又聚在了一起。

    

    巨大的四方木桌,圓鼓型木凳,搪瓷小茶杯,龍嘴青釉大茶壺,加之檀香嫋嫋,風聲蕭蕭,一切顯得那麽古色古香,充滿雅韻。

    

    青鬆居士吟道:“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咱們上午品酒,下午飲茶,如此逍遙歲月,真是不亦樂乎,幸甚至哉。”

    

    褚憐香笑道:“居士也忒小氣了些,上午那葡萄美酒不曾喝夠,卻又轉為喝茶,褚某隻覺得其中少了些許滋味。”

    

    水龍吟亦笑道:“褚兄嗜酒如命,豈不知小酌怡情,大飲傷身。再者,你說青鬆居士小氣,你可知這茶是何品種?”

    

    褚憐香苦著臉道:“壺中日月長,一醉解千愁。可這茶我喝起來確實是有些寡味。”

    

    青鬆居士笑而不語,他知道水龍吟走南闖北,見識極廣,他隻靜待水龍吟說出茶的來曆。

    

    水龍吟道:“此茶是揚州特產,名叫綠柳春。這茶要用老井之水浸泡方為最佳,隻因老井之水一般較為清涼醇厚,礦物質也較為豐富。待茶葉在溫潤的井水中徐徐展開後,其形如新發之柳葉,翠綠而秀氣,葉底均勻而嬌嫩,茶水的質地香氣彌漫而充滿高雅,湯色清明,滋味鮮醇。所以,這綠柳春真乃揚州頭等香茗也!”

    

    青鬆居士豎起大拇指,道:“水居士一語中的,對此茶評價十分中肯,綠柳春茶在揚州十分著名,千金難求。”

    

    眾人品茗片刻,青鬆居士吩咐童子道:“童兒,將我的古劍取來。”

    

    他轉而對客人們道,“今日大家飲酒品茶,但又豈能少得了論道講武,在座的都是武術大行家,水坊主行雲流水拳法深藏不露,褚大俠醉劍獨辟蹊徑,公孫大娘雙劍天下獨步,裴將軍之劍法更是後來居上,嶄露頭角,今日正是群英聚會,青鬆也有一套劍法,願與諸君研討。”

    

    正說間,有一名童兒已捧著一柄長劍走了過來。

    

    裴旻看時,但見那劍鞘為花梨木所製,滿是古樸紋路,劍鍔與劍柄皆平凡無華。

    

    那童兒侍立一邊,青鬆居士從童兒手中抽出長劍,裴旻眼尖,他注意到這長劍出鞘之時,劍鋒亦是平實無華,但劍身卻布滿了鬆紋。

    

    青鬆居士右手倒持著寶劍,將劍藏在右臂之後,他來到院子中央,左掌靠右拳,雙手往前一推,向眾人行了一記抱拳禮,然後便使開了一套劍法。

    

    裴旻仔細留意,但見青鬆居士所使招式毫無規律,東一劍,西一劍,左一劍,右一劍,上一劍,下一劍,前一劍,後一劍,且不停繞場飛奔,但每一劍又是十分的飄灑如意,絕不拖泥帶水,而每一劍都絕不重複,每一劍又似乎意猶未盡。

    

    舞了二十餘劍後,青鬆居士忽然劍風一轉,劍招變得鮮活而綿密,整個人在方寸之地輾轉而動,手上之劍動作極快,讓人感覺到沒有一絲縫隙,似乎風雨不透,烈陽不穿,又似乎劍上帶有無數的生命力。

    

    又舞了二三十劍後,青鬆居士劍風又變,變得異常沉重,腳步似灌鉛,每揮出一劍都極其緩慢,劍鋒藏而不露,似初學劍道之人愚鈍不堪一般,好像每刺出一劍都要經過一番思量,又好像肩上挑著重擔一般。

    

    如此又舞了十餘招,忽然,青鬆居士手中之劍似卸去重擔,變得輕捷圓潤起來,每一劍都畫著一個又一個的圓圈,或平圓、或立圓、或順圓、或逆圓、或大圓、或小圓、或橢圓、或溜圓,每一個圓皆從始歸終,又並無定數,真是奧妙無窮,無窮無盡。

    

    一會兒,青鬆居士劍勢再變,忽如平地驟起狂風,風烈烈而席卷山崗一般,他手中之劍如同著了魔,變得恣意舞動,每一劍皆劍風獵獵,似要撕開暗黑天幕,似要破繭而出之狀,不可阻擋。

    

    似乎狂風已過,青鬆居士的劍終於慢了下來,慢得每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慢得連沒有學過劍的人都知道他這每一劍是刺出還是平抹、是上撩還是下劃、是劈劍還是點劍,就像是一個剛入門的劍客習練最基本的劍術一樣。但其劍姿之標準,氣勢之凝重,居然毫無破綻可尋。

    

    直到青鬆居士再次倒提長劍,將劍背在右臂後,作出抱拳禮時,觀者才發出陣陣喝彩之聲。

    

    幾人圍坐茶桌旁,青鬆居士還劍入鞘,而後環顧眾人,道:“在下之劍法,各位以為如何?今日既為品茶論劍,諸位不妨暢所欲言,對我之劍法予以大力斧正也未嚐不可!”

    

    褚憐香道:“我隻感覺此劍法古樸而淩厲,與我所習練之醉劍迥乎不同,敢問這是何種劍法?”

    

    青鬆居士道:“此劍法便是以諸位頭頂之樹而得名‘青鬆劍法’。”

    

    裴旻緩緩道:“我看出居士之劍法似有六大劍意。一重劍法飄逸不群,二重劍法輕活綿密,三重劍法凝重秋實,四重劍法圓轉如意,五重劍法迅烈威猛,六重劍法洗盡鉛華。小子眼力淺薄,還望居士多加指點。”

    

    裴旻愛劍如命,他先將眼中所見和心中所想,向青鬆居士一一言明,再誠心向青鬆居士請教。

    

    青鬆居士輕捋黑須,點頭道:“裴將軍果不愧為劍道高手,已將鄙人這青鬆劍法說得不離十了。我這套青鬆劍法是我常年觀察揣摩青鬆之形而悟出。鬆,向來是我所愛所敬者,隻因鬆之品格打動我心。鬆,歲寒三友之一,孔子雲: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又雲: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古人向來崇敬鬆之精神。”

    

    “我年輕時亦曾周遊名山大川,每遇奇鬆,必駐足鬆下讀書悟道。這麽多年來,我所領悟之鬆魂,一有高大挺拔的崇高之美,象征著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二有淩霜傲雪的堅貞之美,代表著不畏困難,卓然挺立的品格;三有頑強毅力的生命之美,鬆樹生長不擇地,懸崖峭壁,戈壁沙漠,石縫殘垣中,他們皆可生存。他們發育不擇時,春來暑往,寒秋嚴冬,他們時時處處蓬勃發展,瀟灑自然;四有千姿百態的形態之美,鬆樹們或絕壁淩空、或橫生斜出,姿態各盡其妙,象征著群英薈萃,各展其才,天生我材必有用。”

    

    裴旻見青鬆居士說出這樣一番話,這其中又包羅了極其豐富的人生哲理,是青鬆居士耗費心智悟出,且句句在理,故而他也不禁暗暗點頭。

    

    而其他之人也聽得入了迷,個個似乎進入了鬆的世界,將鬆的品格與自身對比,從而有所教益。

    

    青鬆居士又道:“這青鬆劍法便是依照鬆樹之形而創出的六大劍勢。”

    

    正是:

    

    一棵勁鬆出凡塵,冰霜雨雪不動心。

    

    從此靜窗聞龍吟,劍嘯長伴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