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棉花和鳥糞石
字數:4695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明末穿越眾 !
至1641年三月中旬,西海岸的春播戰鬥堪堪結束,除了糧食作物外,其餘現代帶來的部分經濟作物也納入1641年元老院的種植規劃,如金雞納樹、高含氮量的棉種這些必備的東西。
從現代帶來的治瘧藥物隨著人口地盤的增多總有一天會不夠使用,到時候和金雞納樹產出的奎寧將是未來開拓時應對瘧疾的必備手段,除了奎寧外,高氮棉則是未來新式火藥的產量保障。
雖說在此時的江南地區,棉紡織業已經很是繁榮,但此時中華大地上的棉花與後世的棉種相比定然是現代的更適合,何況17世紀的棉花纖維沒有見過實物又怎能判斷含氮量是否堪用呢?
現存的古代文獻中都將棉花稱之為木棉,明朝同樣如此,不管是官方又或是民間,木棉的稱呼深入人心。
明朝是有大規模種植棉花的,與後世相差不算遠的棉花,但這裏木棉的稱呼絕不是指攀枝花。
古代人口中所述的木棉,時而似乎是棉花,時而似乎是廣州的市花木棉樹,時而又似乎兩者都不是,其中夾雜不清,難以辨別。
木棉別名攀枝花,木棉屬落葉大喬木,高度可達25米,而現代棉花是棉屬錦葵科植物的種子纖維,是一種灌木,一般隻有1-2米高,二者相差甚大。
記載木棉為“結實大如拳,實中有白綿,綿中有子”,古人就用這些白綿來做成布,但它實在不是優秀的纖維作物,用的描述來說,“乏韌性,無彈力,不合於紡織用,隻可供墊褥、枕頭的填充物”。也有“然脆不堅韌,可絮不可織”之語。在被褥裏鋪上棉花等物就是“絮”。
徐光啟在裏也指出這個弊病:“攀枝花中作裀褥,雖柔滑而不韌,絕不能牽引,豈堪作布?”
由此可見,明人早已知曉木棉不堪機杼,木棉纖維在明朝就被淘汰,但“鬆江布”等棉布又是如何製成的,江南織布大戶招募來的工人們又是用什麽原料織布呢?
三國時期,東吳丹陽太守萬震所書有載:“五色斑布,似絲布,古貝木所作。此木熟時,狀如鵝毛,中有核,如珠絢,細過絲綿。人將用之,則治其核。但紡不績,任意小軸牽引,無有斷絕。欲為斑布,則染之一色,織以為布,弱軟厚致”
這裏的古貝木指的就是吉貝,唐代姚思廉主持編纂的也曾記載:“吉貝者,樹名也,其華成時如鵝毳,抽其緒紡之以作布,潔白與紵布不殊。”
也有記載,“吉貝則泛舟而鬻諸南,布則泛舟而鬻北。”和“織造尚鬆江,漿染尚蕪湖。”
所以1641年時明人種植的棉花實為吉貝而非攀枝花,更不是現代的棉花,而吉貝所產的纖維若是用作硝化,能否達到化工部需求高含氮量纖維的效果還未可知,先行種植部分棉花還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金雞納樹與棉花外,橡膠樹本來也在大規模試種的範圍內,但受小冰河影響,對氣候條件要求較高的橡膠樹能否在1641年的台灣長成,農業部上下持保留意見.
各類作物方麵早已確定並完成種植,但種地不光是種下去就行了,播種隻是第一步,接下來的管理和施肥才是決定產量的關鍵。
管理方麵除草、除蟲、灌溉都不算是大問題,人力總是能辦到的,但肥料方麵,哪怕是農家肥的原材料都不夠,何況農家肥想要高產,需要的數量必然是天文數字,目前的元老院肯定是搞不定的。
此外今年增加了這麽多土地之後,再多的農家肥也是明顯不夠用的,而且僅僅少量使用農家肥所能完成的產量預期也不符合元老院今年的規劃。
現代化肥以化學和物理方法製成,含農作物生長所需的元素為碳、氫、氧鈣、鎂,以及最重要的氮、磷、鉀!
通俗來講,氮主要管葉子,氮不夠,葉子生長就不好,會導致葉子發黃;磷主要管植物根部和果實,缺少磷會導致根係不發達,果實成熟緩慢;而鉀元素則和植物新陳代謝以及抵抗力有關,缺鉀植物抵抗力變弱不說,還容易折腰。
按照工業方麵的規劃,今年肯定是無法自產化肥的,目前元老院完全不具備工業化自產化肥的生產能力,主要便是限製在人力、機械、以及最難的原料方麵,所以鳥糞石這種天然肥料順理成章的進入農業部提交的備選方案中。
鳥糞石是指古代海鳥或海豹的糞便和屍體堆積起來,呈層狀埋在泥沙之下,經過固結硬化,成層狀產出的岩石,人們稱之為鳥糞石。它和現代的鳥糞不同,沒有臭味,更沒有髒的感覺。顏色灰白,比較堅硬,是優良的氮磷肥料,可以在破碎處理後直接當肥料下地。
在我國廣闊的南海之上,散布著200多個島礁,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樹木茂盛,為鳥類的遷徙繁衍提供了絕佳的落腳點,而有些島嶼上的鳥糞石已然成層,厚達10餘米者也有不少,這些島嶼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漁民生息和捕魚的基地。
在19世紀時,由工業革命導致歐洲人口激增,對糧食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造成極大的農業壓力。當時的科學家們致力於如何提高農業產量,不久便發現了植物從腐殖質中獲取養分,而海鳥糞由於富含氮和磷,是十分理想的有機肥料。
就這樣,饑餓和科學促使歐洲人將目光轉向遙遠的鳥糞島。
在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國300年後,土著印加人開始反抗,終於在1821年宣布獨立,成立了秘魯共和國,之後便陷入長達20年的內戰。隨著傳統銀礦資源的枯竭,國家財政舉步維艱,鳥糞由此發揮了神奇價值,這些天然肥料為秘魯帶來滾滾財富,鳥糞收入幾乎占秘魯財政總收入的一半左右,秘魯搖身一變,成為當時拉丁美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鳥糞讓秘魯進入一個長達40年的繁榮時期,即所謂的“鳥糞時代”,所有堆積著厚厚鳥糞的島嶼都被收歸國有。
鳥糞比白銀更容易開采,相比白銀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成本和技術要求,挖鳥糞的工作全部交給外來苦力,其勞動力成本僅占整個鳥糞開采成本的4%。而鳥糞最終銷售價的65%至70%,歸秘魯政府所有,秘魯政府因此獲得巨大的暴利。僅僅1850年1月至1851年4月,秘魯對英國輸出的鳥糞就達到135068噸,每噸出口價9英鎊。
這些鳥糞通過大型貨船和火車,被販運到歐美等國的農田,特別是美國南部的棉花、蕪菁、小麥和煙草等作物需要大量的鳥糞作為肥料。
鳥糞帶來的財政收入,使得秘魯迅速清償掉外債,並消除了奴隸製、人頭稅等各種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同時,這些天上掉下來的巨大財富使北部沿海地區的甘蔗園迅速興起,而國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因為鳥糞經濟創造的收入,秘魯一躍成為南美洲軍事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也是南美洲最早擁有裝甲輪船的國家之一。
雖然鳥糞的積累花費了億萬年,但不到30年時間,鳥糞便被開采一空了。秘魯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沒有了鳥糞,秘魯的財政來源枯竭,從一個錢多富裕的國家立刻就變成一個債務最多的國家。對秘魯來說,從當初政府財政的大量盈餘到後來的債台高築,可謂是成也鳥糞,敗也鳥糞。
另一方麵,氮肥的橫空出世也在加速終結這個“鳥糞時代”。
隨著氮肥成為歐洲主流的肥料來源,當時在秘魯、玻利維亞和智利三國交界的阿塔卡馬沙漠發現了蘊藏量豐富的硝酸鹽礦床。為了爭奪這個從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爆發了著名的“南太平洋戰爭”,也被稱為“硝石戰爭”和“鳥糞戰爭”。
“鳥糞戰爭”在1879年打響,持續4年之久,最終秘魯失去了塔拉帕卡省,玻利維亞喪失了安第斯山脈和太平洋沿岸之間的領土,成為了一個沒有出海口的國家。
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化肥被發明並廣泛使用,從而引發新的農業革命,對“鳥糞”的爭奪才落下帷幕。
而說到鳥糞石本身,台灣附近的棉花嶼、貓嶼、草嶼、太平島與東沙島等地曾經盛產鳥糞石,但在日據時期早已被開發殆盡,不過此時的1641年,島上的鳥糞石依然無恙。
太平島在南沙群島,離的最遠且不提,東沙島離鹿耳門港也有四百多公裏的直線距離,此時隻剩下棉花嶼、貓嶼、草嶼作為後續選擇。
棉花嶼在台灣以北,位於彭佳嶼的南邊,但此地離淡水城的直線距離就有70多公裏,真要從海路運輸還得繞行台北陸地山脈再慢慢運到台南耕地最多的地方,路途更遠,所以位於澎湖的貓嶼和草嶼便成為了目前開采鳥糞石的最佳選擇。
貓嶼和草嶼正好在一塊兒不遠處,兩嶼相距約1.4公裏,都位於澎湖城西南35公裏開外,此時還是無人重視的小島礁,在1641年,沒人會認為這倆小島礁有什麽價值,連淡水都沒有,導致海商們連登島看一看的興趣都不存在。
二嶼北部是花嶼,南部是大嶼,即後世的七美鄉,一般連海商都甚少到訪此地,澎湖城才是海商們的優先選項,除非是沒有花錢購買鄭氏令旗的船隻才會冒險不經過澎湖城直達台灣時可能會誤入此地周邊。
最最最重要的是,草嶼離鹿耳門港的距離不過三十多公裏的海路,哪怕是木帆船,一天也能跑上好幾趟來回,距離的優勢展現的淋漓盡致,綜合考慮之下,貓嶼和草嶼的開發已是必然。
ps:群裏有新人進來了,我這書竟然還有新人在看嗎?難以置信Σ(⊙▽⊙“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