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繁星易逝,皓月萬古唯一也

字數:5058   加入書籤

A+A-




    “臣,劉季拜見陛下。”

    這是劉季來到鹹陽後,第一次受到陛下的召見。

    這些天來,他一直住在陛下賞賜的宅院之中,心中惶惶不可終日。

    正所謂無功不受祿,自己未曾立下尺寸之功,卻得到了陛下諸多封賞。

    鹹陽的一切,對劉季而言,無異於天堂,在此紮根之後,他就再也不想離開了。

    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後人,哪怕使勁全身力量,劉季也下定決心,要在鹹陽城站住腳跟。

    回到豐陽裏,自己又算什麽東西?

    不過是一個整日無所事事的小小亭長,看似風光,實則落魄至極。

    這鹹陽城才是自己一展所長,淺龍升淵之福地。

    嬴政負手而立,站在鹹陽宮最高處,觀星閣,柵欄處,仰望漫天繁星,怔怔出神。

    “無須多禮,在鹹陽住的還習慣否?”

    嬴政聲音溫和,並未轉身,依舊仰望星河道。

    劉季鬆了一口氣,小心翼翼的站在一旁候著,然後臉上堆滿笑容道:“陛下厚愛,臣在鹹陽一切安好,隻是身無尺寸之功,麵見陛下,深感羞愧。”

    嬴政笑而不語,然後突然道:“看著這夜空,你看到了什麽?”

    劉季楞了楞,抬起頭,看向了繁星閃爍的夜空,又望了望燈火通明的鹹陽城。

    陛下這是何意啊?

    這鹹陽的夜空,似乎與豐陽裏的夜空沒什麽區別啊?

    “夜色迷人,星辰若如璀璨明珠,交相輝映。此乃國運亨通,王者氣象也。”

    劉季雖然覺得這裏的夜空與家鄉沒什麽區別,可既然陛下問了,自己總不能這般樸實無華的回答。

    於是,劉季隻能賣弄一絲小聰明,將鹹陽的夜空誇的天花亂墜,言談之中,不乏恭維諂媚之意。

    “朕倒覺得這漫天繁星猶如芸芸眾生,正是因為每一顆星辰的璀璨光芒交織在一起,點亮了黑暗的夜空,讓孤寂的夜空從此不再那般生冷。”

    “大秦也是因為有了眾生百態,每一個生靈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所以才能讓大秦帝國散發著勃勃生機,逐漸壯大。”

    嬴政望著星空,似乎在與一位多年不見的好友,敞懷暢談。

    劉季頓時驚若天人,很快腦海靈光一閃,連忙道:“眾生為繁星,陛下乃皓月,正是因為有了陛下這輪皓月,大秦帝國才能光輝萬丈,德澤天地萬物。”

    嬴政笑了笑,劉季的話他自然聽懂了。

    言外之意更是在說,繁星易逝,皓月萬古唯一也。

    對於恭維之言,嬴政自繼位以來,不絕於耳,所以也不會太過放在心上。

    “朕聽說你是楚人?”

    嬴政轉過身來,目光打量著劉季道。

    “陛下,臣是炎黃子孫,中華後裔,秦國臣民。”

    “若追溯淵源,臣也隻能算是亡周之人,非楚遺民也。”

    劉季不假思索,當即脫口而出道。

    要知道就算陛下的先祖,那也是周人,如今的秦,楚,燕,趙,魏,齊,韓,都是曾經的周人,他們有著共同的先祖,身體中流淌著同樣的血液,祭拜的也是同一個祖先。

    “你是一個很機敏的人,朕喜歡聰明人,但討厭自作聰明的蠢貨。”

    “孔丘曾言,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你覺得家國天下,個人榮辱,孰輕孰重?”

    嬴政隨口問道。

    劉季心中頓時思緒萬千,這看似隨意詢問,實則也算是陛下對自己的考驗吧?

    幾乎下意識,劉季就想要脫口而出,說一堆忠君報國,置生死於度外的漂亮話。

    可是很快他就覺得不妥,將這些話生生憋了回去。

    這些花裏胡哨的話,也許能夠哄得天下絕大多數人暈頭轉向,可眼前何許人也?

    世間任何讚美之詞,用在他的身上,都不會讓人覺得突兀。

    “陛下,治國,平天下,臣不懂。”

    “但臣不僅僅是滿腔熱血欲報國,更是想要讓自己與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不再飽受世間冷眼,任人欺淩。”

    劉季拱手一拜,聲音堅定道。

    “若有許身報國之心,朕又豈會吝嗇富貴榮華。”

    嬴政拍了拍劉季的肩膀,笑著道。

    劉季鬆了一口氣,看來自己賭對了。

    陛下之言,無疑是在告訴自己,凡用性命效力於大秦者,必能得到厚賞。

    “朕從不會在乎滿朝文武是抱著怎麽樣的心思來效忠大秦,朕隻在乎他們為大秦做出了什麽樣的貢獻。”

    “月有圓缺,人無完人。”

    “世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人貪財,有人好色,有人戀權,有人惜名。”

    “有的人悍不畏死,有的人膽小如鼠。這些缺點在朕看來都隻是人性的一麵,並非是什麽缺陷。”

    “悍不畏死的人,就應該上戰場殺敵建功,膽小如鼠的人可以在後方耕種做工。”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隻要有才者,他喜歡什麽,朕就給他們什麽,如此他們才會給朕賣命。”

    “你覺得自己能夠為帝國做什麽?”

    嬴政神態自若,看著眼前的劉季道。

    “臣此身已許國,唯知效之死力。”

    “至於臣能夠做什麽,全憑陛下聖裁。”

    劉季脅肩諂笑道。

    “你比朕想象中的還要聰明,這世間聰明人都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

    “隻有匹夫一怒,才會不計後果,血濺三步。這種衝動暴虐的人,成就十分有限,也非可塑之材。”

    嬴政風輕雲淡,意味深長道。

    “陛下聖明。”

    劉季陪笑道。

    “你覺得如今的大秦帝國治下,與昔日舊楚對比而言,孰優孰劣?”

    嬴政與劉季閑聊,似乎心情不錯,再次開口問道。

    “陛下高居廟堂,若論對民間了解,臣未到鹹陽前,曾任泗水亭長,所以相比陛下,臣所了解的更詳細一些。”

    劉季聽到陛下詢問自己民間之事,頓時來了精神。

    這可是自己的強項,與陛下談,家國情懷,那自己遠不是陛下的對手。

    倘若聊民風,陛下高高在上,自然不如自己這個體會人生百味的小吏。

    “朕雖巡狩天下,但所聞所見,多為虛幻之景。”

    嬴政並非小肚雞腸之君王,而是十分果決的坦然道。

    “帝國律法森嚴,賞罰分明,涉及囊括了幾乎生活上的方方麵麵。”

    “楚國向來民風彪悍,一言不合,刀劍相向早已見怪不怪。”

    “但如今大秦一統四海,這種事在楚國的土地上已經看不到了,至少這幾年來,臣是一個也沒見到。”

    “不過,凡事過猶而不及也。”

    “臣任亭長期間,就發生過一件十分有趣的案例,不知陛下是否有雅興聽臣說道一二。”

    劉季恭恭敬敬,一邊說,一邊笑著道。

    “說吧!朕倒想知道多有趣?”

    嬴政莞爾一笑,轉身走到觀星閣的木案前,盤膝坐了下來。

    給自己斟了一爵酒,輕輕抿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