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前夜
字數:11513 加入書籤
&esp;縱觀兩宋三百載,在軍事上羸弱,在文化上卻可稱古今之巔。是既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之後,在學術上最為開明的時代
&esp;儒釋道,皆有集大成者光耀千古。開學立說,立地成聖亦非仰古人之息的妄想。
&esp;極好的文化氛圍,使得兩宋文人,除了政治追求之外,在學術上亦極為看重。
&esp;當官可為萬人之上權傾四海,而做學問,卻可為萬古之上!
&esp;說白了,兩宋的大文人,誰不想築“程朱”之基?誰不想成為第二個孔孟?
&esp;於是你會看到,兩宋能名留青史的,但凡是個文人。不管是範仲淹也好、歐陽修也罷,亦或蘇東坡、張載、司馬遷等等。
&esp;沒有一個是因為當了多大的官兒,掌的多大的權出的名兒。
&esp;無一不是因詩書文章、鴻篇巨製而名滿古今。這是這個時代共性,是這個時代所有文人的終極追求。
&esp;包括江鉦自己,也動過開學立說,以大道載千古的想法。
&esp;可別覺得江鉦是癡心妄想,說實力,江鉦不敢說有這個把握,但起碼有這個希望。
&esp;江家三代公卿,世學淵源,加上他自己的資質,他是有這個可能的。
&esp;事實上,世家大族之所以如此強烈的反對教改,要保住士大夫的地位,這個原因占了不小的比重。
&esp;就拿蘇劉義來說吧,且不說他的立場如何隻說家學如果大宋不亡,蘇劉義又能在宰相的職位上功成身退。
&esp;那麽小孫後代,再出高官大儒,幾乎就是一定的事兒。
&esp;萬一子孫之中有一個天次縱人之輩,你想想先宜是蘇東坡,再加上蘇劉義的名聲,想不聞達天下都難!稍稍使點力氣,你怎麽就知道不是第二個朱熹呢?
&esp;這才是世家大族,最為看重的東西。可以讓家族永遠延續輝煌的根本。
&esp;連江鉦都想好了,等到天下太平那一天,什麽殿前司啊?給我宰相都不當!
&esp;辭官不幹了!回家專心做學問,耕讀傳家!就算我成不了,也得讓子孫出息一個。
&esp;當然,江鉦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的希望很渺茫。
&esp;而在他所處的這個時代,說心裏話,如果真能出一個以學問傳世的牛人。
&esp;可能不是王應鱗,也不會是文天祥和謝疊山。別看他們號稱當代文壇三大領袖。可是和張簡之一比都不行!
&esp;與張簡之共事也有好幾年了,加上相爺之前的名聲,觀客的來說,相爺的所謂奸學是真有東西的。
&esp;江鉦很是佩服,也漸漸的了解張簡之的心境
&esp;相爺自己是想開學立說的,做夢都想!可惜命不好,培養出三個大奸之徒,被人罵了半輩子。好不容易收了趙維,有了盼頭兒,有了翻身的資本。但是誰也沒想到趙維給他來了一出教改之變!
&esp;之前江鉦以為張簡之是真的倒向了舊黨。而且他理解為什麽張簡之會這麽做。
&esp;說句難聽的,教改破滅的也是他江鉦的家學之想,他要是心眼稍稍小那麽一點點。他也義無反顧的跟著舊黨幹寧王。
&esp;可是現在
&esp;江鉦傻眼了!張簡之不是!這個老東西下了好大一盤棋!!
&esp;隻是太狠了吧?
&esp;不是對舊黨狠,而是對他自己太狠了。人最在意的,就是他永遠也得不到的東西。而張簡之這輩子也反不過來的是什麽?是弟子造成的名聲敗壞。是被人戳著脊梁骨罵奸徒之師!
&esp;所以張簡之最在意的是弟子!相爺對收徒這個事兒,猶如逆鱗!
&esp;都說趙維是他的弟子,二人也以師徒之禮處之。可是趙維是沒給張簡之行過師徒之禮的。
&esp;這一點滿朝皆知,即使趙維幾次要求正式拜入張簡之門子,相爺都拒絕了。
&esp;他已經不敢收徒了,哪怕是趙維。
&esp;由此可見,張簡之現在要收呂洪生為徒這是做出了多大的犧牲?
&esp;“這老家夥瘋了?”江鉦都不敢想,一定是瘋了,對自己太狠了。
&esp;狠的讓人心疼
&esp;祥興八年六月初八。
&esp;寧王轉押錦衣衛已經有半月之久,正正經經的吃了半個月的牢飯。
&esp;對此,無論民間還是朝堂都頗有微詞
&esp;那畢竟是大宋的功勳親王,且尚未削爵。就這麽住底層牢房顯然是說不通的。
&esp;可是呂洪生卻以錦衣衛暫無優待為由,搪塞了事。
&esp;沒辦法,那是張相爺手下的紅人,明知是報複卻無人可言。
&esp;何況更風光的還在後麵,就是明日,六月初九,洪呂生將正式拜入張簡之門下,風光無二。
&esp;而同樣是六月初九開門授講的民學卻顯得有些黯淡
&esp;殿前司所在。
&esp;江鉦在自己屋裏來回踱步嘴上絮絮叨叨也是沒停。
&esp;“他娘的老東西!!有這個必要嗎!?有這個必要嗎!?”
&esp;翻來覆去就這麽一句話。
&esp;聽的屬下將軍以為殿帥魔障了,都不敢靠近。
&esp;就這麽心如貓抓似的熬琶黃昏,江鉦熬不住了。他和張簡之談不上什麽私交
&esp;可是江鉦至少還正氣未泯!明明是個忠義良人,卻要把自己弄的人不人鬼不鬼的。他看不下去!
&esp;一把抄起堂上佩劍,大步出了殿前司。
&esp;將校們以為江帥這是下班回家了,哪知道這位直衝政事堂。
&esp;一進政事堂排院,把賈長德、呂師留都嚇了一大跳!這位怎麽來了?之前說過,江鉦的身份極為敏感,現在還是中立狀態。
&esp;半個月前,張相爺找過江鉦一次,大夥沒敢問是幹什麽去了,可是多半也猜得出,相爺是要拉攏江鉦。
&esp;可是半個月過去都沒動靜,怎麽今天直接就來政事堂了?
&esp;呂師留換上笑容剛要上去打招呼。結果江殿帥根本就沒給他那個臉!
&esp;眼珠子一立,“一邊呆著去!我找張相!”
&esp;舊黨就沒一個不該死的,多說一個字兒,江鉦都嫌惡心。
&esp;大步進了首相職房,隨手就把門關上了。
&esp;呂師留鬧了個大紅臉兒,恨的牙癢癢,可惜這位現在真的不好得罪,也隻能忍了。
&esp;別的舊黨朝臣,一看就知江鉦來者不善,更不敢靠近首相職房。
&esp;此時屋中隻有江鉦和張簡之
&esp;相爺正在埋首處理公務,看都不看江鉦。
&esp;“怎麽?那元人細作有消息了?”
&esp;江鉦,“差不多就這兩天,能不能截住,很快就有烽火傳回。”
&esp;張簡之,“哦沒消息你來做甚?老夫與你又不熟。”
&esp;“我”
&esp;江鉦沒噎死,皺眉瞪著相爺,“老東西!你可想好了?非收那幾個殺千刀的做甚?”
&esp;他是來阻止張簡之的
&esp;你要臥底,你要親手埋葬舊黨,江鉦管不著。那是屬於張簡之的舞台。
&esp;可是,沒必要收那幾個王八蛋,不收,你張簡之是深入虎穴,孤膽犯險。
&esp;收了,就算將來你把自己摘出來,全身而退。可還說得清楚嗎?尤其是還有之前那三個在那擺著。
&esp;名聲就徹底臭了!
&esp;瞪著張簡之,“現在後悔還來得及!你若不好開口,江某給你出這個頭!”
&esp;“他們不是想把殿前司也拉入舊黨嗎?好啊!但我有條件。老子看姓呂的不爽,你敢收他老子就和舊黨對著幹!”
&esp;張簡之:“”
&esp;依舊頭也不抬,卻是盯著公文的老眸,半晌未動。
&esp;良久:“謝過了不用。”
&esp;江鉦:“你你怎麽不識好人心呢?”
&esp;張簡之,“不收不行,呂洪生還差點火候”
&esp;江鉦不解,“入你門下,就不差火候了?你到底要幹什麽?把所有人都激怒?一把火送舊黨上天!?”
&esp;張簡之終於抬頭,直視江鉦:“不夠”
&esp;“什麽不夠?”
&esp;張簡之,“光有怒火還不夠,要舊黨從根子上爛掉,輸的他們自己心服口服。輸的永遠也翻不了身。”
&esp;江鉦:“”
&esp;江鉦無語,這老東西確實狠
&esp;良久,“需要我做什麽?”
&esp;張簡之:“需要你什麽都不做!”
&esp;嚓!
&esp;“就非得收那幾個王八蛋嗎?”
&esp;張簡之:“”
&esp;“非收不可!”
&esp;江鉦聽罷,知道自己這趟白來了。朝張簡之拱手,“那你保重吧!”
&esp;說完負氣而走,衝出政事堂
&esp;是夜,張府。
&esp;今年多雨自開春之後的小半年,幾乎沒什麽晴天。
&esp;張簡之站在後苑的涼閣之內,習慣性的看著夜空。他已經好久沒有見到月色了。
&esp;管家來過兩次,一次是送晚飯,一次是宵夜,可惜相爺一點都沒動,還原封不動的擺在桌上。
&esp;突然,後門傳來響動使得張簡之微微皺眉。
&esp;直到沈福海的身影出現在涼閣之中,相爺才略有舒展的怪罪道:“你來做甚?以後不要再來我這。”
&esp;沈福海複雜的看著張簡之,“來看看相爺”
&esp;張簡之輕笑,“有什麽好看的挺好。”
&esp;沈福海:“明日非收不可嗎?”
&esp;張簡之,“早就定下的事,怎麽今日又來婆媽?”
&esp;沈福海,“不想相爺因而生悶”
&esp;“嗬!”張簡之笑了,“別人不知你還不知?假的,老夫怎會放在心上?”
&esp;沈福海,“可是”
&esp;“沒什麽可是回去吧!現在盯著我這裏的人不少,要小點為上。”
&esp;沈福海猶豫一會兒,“咱再陪陪相爺”
&esp;二人就這麽站著,相對無言,過了好久,沈福海突然又來了一句,“其實我覺得已經差不多了。可以讓寧王發動了吧?”
&esp;有幾分熱切的看向相爺,“把那幾個頭頭腦腦剁了!大宋上下隻會叫好!又何必非在呂洪生身上下功夫呢?”
&esp;張簡之沒說話,依舊看著夜空
&esp;又過了半晌,歎出一句,“差遠了”
&esp;苦笑道:“明天民學要是不熱鬧,你可以抽空到我這邊來看看,到時你就知道差多少了。”
&esp;沈福海皺眉,顯然沒懂相爺的意思。可是話卻記下了,明天一定要來看一眼,到底還差在哪兒。
&esp;夜近三更,沈福海才祝福相爺早些歇息,自己出後門消失在夜色之中。
&esp;然而,沈福海沒注意到,就在後牆與渠巷的陰影之中,站著五個人
&esp;眼睜睜的看著沈福海匆匆離去。
&esp;“不進去嗎?”趙孟禧撇嘴看著趙維,“站了半宿,爺腿都酸了。”
&esp;趙維不說話,怔怔的看著後門,想進,卻又不能進。
&esp;無力道:“我若進去,他會勸我我沒法拒絕。”
&esp;一旁馬二爺實在看不下去了,“我說四哥,咱們這是扯什麽犢子呢?”
&esp;“都到這份兒上了,該宰的宰,該關的關!我看誰特麽敢炸毛兒!?”
&esp;這小半年把二爺憋壞了!特麽當年闖大都的時候都沒這麽憋屈過!
&esp;對此,趙孟禧沒說話,他雖然挺認同馬小乙的做法。但是
&esp;畢竟也是蜀王了,兔爺看的比二爺遠。
&esp;拍了拍二爺的肩膀,“明天,你到張府前門看一眼,就知道這兩師徒在怕什麽了”
&esp;看向趙維,“走吧還在這守著?”
&esp;趙維沒說話,也沒動,王勝接過話頭,對趙維道:“你不進去,是不想聽相爺勸,不聽勸便是要動手,相爺的這番布置,就要前功盡棄了。”
&esp;趙維終於開口,“我知道”
&esp;“可我還知道這世道好人得有好報,不然誰還敢再當好人!?”
&esp;最後看了一眼後門,似是下定了決心,“走吧!去血頭那討杯酒喝!”
&esp;咧嘴一笑,“好不容易出來的。”
&esp;結果,一直沒說話的第五人,突然來了一句,“不可時辰不早,殿下還是回去吧,夜長夢多!”
&esp;其他四個一愣,看向第五人。
&esp;你好大膽子!
&esp;同樣是這一夜,趙昺立於福寧宮前,遠眺張府方向。
&esp;“唉”長歎一聲,“這老頭兒,就沒別的法子嗎?”
&esp;早就習慣的李懷仁根本不接官家這個茬兒
&esp;哪老頭兒?說誰呢?反正我沒聽懂,你愛說什麽說什麽吧。
&esp;可是他不接話,趙昺不幹啊
&esp;瞪了李大官一眼,“問你呢!沒別的法子嗎?”
&esp;李懷仁想罵娘!我特麽是真沒聽懂啊!
&esp;可是,又不想弱了氣勢,一梗脖子,“有啊!有聖人在這,什麽法子沒有!?”
&esp;他是蒙的!
&esp;可是,蒙對了
&esp;趙昺突然一愣!!似醍醐灌頂!腦子嗡的一聲
&esp;是啊他是皇帝啊
&esp;按說趙昺最好的選擇就是繼續裝病,繼續旁觀。隻要他旁觀,張簡之就有足夠的運作空間。
&esp;但是,趙昺也糾結。於帝王之位,他應該這麽做。但是
&esp;於心不忍!
&esp;一個古稀之老的老臣,獨挑大梁,艱難支撐。他卻要躲在身後坐享其成?
&esp;尤其是這個老臣是拿自己的命!自己的名聲在拚!
&esp;尤其是不管輸贏,老臣的命老臣的名聲都無可挽回。
&esp;趙昺畢竟還年輕,還做不到心如鋼鐵。
&esp;他很痛苦
&esp;可是李懷仁戳到了趙昺的痛點,你特麽是皇帝!你不救?誰來救?
&esp;這一刻,趙昺好像想通了
&esp;突然瞪向李大官,“李懷仁你在罵朕?”
&esp;我噗!!
&esp;李懷仁在吐血,“我我罵了嗎?”
&esp;“罵了!”
&esp;“冤枉啊聖人”
&esp;“別狡辯!你罵朕不仁,見死不救!”
&esp;李懷仁死的心都有了,“聖人奴婢連你說的是什麽都不知道,怎麽罵啊?”
&esp;“那你怎麽答的那麽幹脆?”
&esp;李懷仁:“”草率了再也不耍小聰明了。
&esp;而趙昺逗了李懷仁一陣,心情大爽。再次看向張府方向。
&esp;悠悠然一句,“老頭兒你的局快要收網了吧?朕也來搭把手可好?”
&esp;同樣是這一夜,江鉦徹夜未眠。
&esp;“媽了個巴子的”
&esp;“老東西不仁,咱不能不義吧?”
&esp;“幫不幫這個忙呢?”
&esp;這一夜,張簡之以為他是孤獨的
&esp;有著趙客獨行,縱千萬人,吾往矣的蒼涼悲愴
&esp;可是
&esp;這是一個有溫度的時代,有著一群有溫度的人。
&esp;在新崖山的每一個角落點燃星星燭火。
&esp;讓英雄不!孤!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