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皇族風雲 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心
字數:3301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審判之書 !
呂正文的野心,可不僅僅隻是一個大恒國,當然這些信息是從錢道子的言語中判斷出來的。
一百多年前,呂正文就再一次意外的外出中,被昆侖的一位前輩看中,也就是錢道子的師傅。
受師傅點撥,呂正文開了竅,不過因為接受的皇家教育,對於聖者並不了解。
呂正文就接外出遊曆為名,前往了塞外昆侖山修行,通過一段時間的修行,呂正文就有改變這個世界格局的野心。
雖然說聖道講究清修,但是同樣也有競爭關係存在,而且,聖道競爭比之凡人之間的競爭更加的慘烈。
一次次渡過了難關之後,呂正文就對於當下的大恒國感到了十分的不滿。
兩千多年的縱橫,已經讓大恒國磨滅了強者之心,同時被繁華腐蝕的人心,正在走向衰落。
盛極而衰不是沒有道理的,看似繁華而強大大恒國其實已經走到了懸崖的邊緣。
由此發現的呂正文就打算,篡位,重振大恒威勢,天下一統。
但是想要做到天下一統,大恒國就必須有一個聲音,那就是他呂正文的聲音,自那之後,呂正文就下了昆侖山,開始了漫長的百年布局。
天下局勢還是非常複雜的,大恒國占據了大陸上最富饒的地方,也就是被稱之為中原的地方。
東北方向,十萬裏大山,乃是巴山巫女的統治,神秘異常,人口稀少。
西北方向,塞北韃子,一群一遊牧為生的山民野人,一群土著,但是因為長年與西北荒山的妖獸作戰,塞北韃子擁有強橫無比的實力。
西南、正西、正東、東南,環繞在大恒國周邊的百國,因為土地貧瘠,並沒有太大的價值,所以才會被曾經的大恒將其視為廢土。
但是這百國卻培養了一下野性難馴的戰士,每個幾年就會來大恒打打邊鼓,不過對於這些,大恒國卻並不在意,畢竟一個國家少不了戰爭,小打小鬧還能鍛煉國家軍力。
五大正宗更是獨占了天下為數不多的五處地脈之所,八大門派,九大左道,更是時不時地在國中瞎搞,這讓呂正文非常的不爽。
影子也就隨著而生了,五大正宗已經站立在了世界之巔,想要顛覆五大正宗,短時間是絕對做不到的,但是呂正文卻想以五大正宗的力量,祝他完成天下一統。
兵者的強大實在太局限了,而且兵者的壽命實在太有限了。
普通人的正常年齡能活到八十歲左右,保養的好能堅持到一百歲左右,兵者一境界修煉到到圓滿,在不懂的回溯之術的情況下,能有一百五十歲左右的壽命,有了回溯之法,能延長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之間。
二境界能有一百八十歲左右的壽命,有了回溯之法同樣能夠延長,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
三境界能夠將壽命延長至兩百五十歲左右,在擁有一門好的回溯之法,完全可以將壽命推到三百歲左右。
四境界的兵道修士,能夠擁有進五百歲的壽命,如此壽元已經堪稱王八烏龜了。
而聖者的延年知道比之兵者更加誇張,幾乎每突破一個境界都會增長二三十年的壽命,一個大境界幾乎將壽命翻一倍,四境界的聖者,已經就好比千年的王八,擁有千年的壽元了,若是再有一名兵者的延年之術,完全可以將壽命強行延長至一千五百年。
一個人有這樣的壽命,這可就太驚人了,而這也是呂正文為什麽要把目光放到聖者的身上。
兵者培養不易,而且受限於元兵、壽命,即使能夠修煉到四境界,幾乎也得窮極一生,一大恒國如此國力,竟然隻有一位四境界的強者,就能判斷了。
兵道實在太難了,而呂正文不同,即使聖道昆侖弟子,又握有皇家兵道功法,如果不雙修,就實在太可惜了。
清除異己,統一大恒則是他的第一步,而昆侖亦有所取,那就是進駐中原,與其餘四大正宗,爭奪門人弟子。
外道正宗昆侖上,雖然位於五大正宗之一,奈何,大恒國的發展讓其餘四宗發展迅速,門人弟子不計其數,而同為五大正宗之一的昆侖,卻受限於門人弟子,發展受到了限製。
若不是不知道呂正文與他師傅的見麵過程,刑盛斌很懷疑,這場相遇其實就是昆侖刻意而為,不過兩者亦有所需自然一拍即合。
昆侖借助呂正文入駐中原,而呂正文借助昆侖威勢,整合大恒國力,為天下一統做準備。
喝的暈暈乎乎的刑盛斌隻感覺,自己的腦袋有點跟不上呀!
這個世界太瘋狂了,人的野心真的是焚天之火,弑父殺兄都說的如此冠冕堂皇,皇家無情果然不假呀!
而在錢道子的口中,刑盛斌得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武當山竟然是五大正宗中,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宗,因為其地位,大恒國建立之後,就從來沒有為弟子發愁,而這些年,對海外的探索,更是讓武當上穩居天下第一宗。
這讓昆侖對此格外的眼紅,可是門人弟子實在不爭氣,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總有不足,昆侖山之能位居五大正宗末尾。
這讓刑盛斌格外的憧憬呀!,沒想到自己所在的武當山竟然還是天下第一大宗,隻是,自己那個不起眼的師傅怎麽就沒在武當上修煉呢!
不過想到了今天剛剛的遭遇,刑盛斌反而有些躊躇了。
聖道的清心寡欲難道就是無情嗎,昆侖五子的表現實在有點太讓人寒心了。
同樣為人,隻是因為沒有聖道修行的資格,就要淪為被屠戮的羔羊,這真的是聖道所為嗎!
聖道到底為什麽稱之為聖,聖又代表什麽。華夏被稱之為第一聖人的孔子,孔子的功績,乃是開千年教化,讓華夏人懂得什麽是仁義禮智信,之德行,弘揚了了我華夏厚生、愛民,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之道。
而這個世界的聖道,有何以稱之為‘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