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束發

字數:4404   加入書籤

A+A-




    陶大臨幸虧在日升隆犯病,最終被速效救心丸給搶救了回來。

    被穿越者的蝴蝶效應影響,陶大臨在本時空多活了好幾年。在原時空,他在萬曆二年即因病死在任上,享年四十八歲。

    但在本時空,一者朱翊鈞對翰林院關注的少,他身上的擔子就輕了好多,因此活的時間長了些;二者朱翊鈞穿越後,研製的第一款救命藥物即為“速效救心丸”,這丸藥不止一次救了陶大臨的命。

    朱翊鈞指導生產速效救心丸,是因為他穿越前的父親即有冠心病,還做過心髒支架。所謂久病成醫,朱翊鈞自然要查一查“速效救心丸”的成分和副作用,這知識在本時空就用上了。

    開始的時候,朱翊鈞指導內府製作手工皂,其副產品為甘油,當時還動了念頭生產硝酸甘油。

    然而嚐試了幾次之後,頹然放棄。一者朱翊鈞不明白硝酸甘油製備過程,無法給出工藝;二者明代的提純手段也不行,而且硝酸(強水)的製取和純度檢驗都非常麻煩。因此硝酸甘油還不是明代能生產出來的東西。

    本時空的“速效救心丸”還是中成藥,其成分主要是川芎和冰片。朱翊鈞提出兩味主藥後,其他研製工作都由太醫院完成。

    醫學院成立後,繼續加大研究力度,還做了好多對比試驗,最終定下配方大規模生產後,才把價格降了下來。

    陶大臨在日升隆買來吃的,已經不知道是第幾版配方做出來的藥丸了。

    ......

    萬曆四年的二月初二,十五虛歲的朱翊鈞在乾清宮第一次束發。

    隆慶六年時,為了讓身為太子的萬曆順利繼位,在病重的隆慶帝安排下,高拱、張居正等為他在東宮行了冠禮,當時的儀式還是很隆重的。

    雖然行了冠禮,但是朱翊鈞後腦勺還有一部分頭發是自然垂下的,意味著他沒有成年。

    此次束發,並無外臣觀禮。陳太後作為嫡母,駕臨乾清宮,在李太後和潞王、壽陽公主、永寧公主等一眾家人觀禮下,親手將朱翊鈞垂落在肩的那部分頭發向上梳好,所有頭發盤成發髻,套上網巾後又給他戴上烏紗翼善冠。

    ——此舉意味著朱翊鈞已經從童子階段進入了青年階段,皇帝的選後、選妃,將成為今年最重要的政治事件。

    本時空因朱翊鈞很早就介入政事,並逐漸過渡到親掌大政,和弟弟、妹妹在一起的時間極短。所謂近則不遜,遠則生威,這些弟弟妹妹們把他當做皇帝而非哥哥的時候多,都有些怕他——潞王這個皮猴尤其怵他。

    朱翊鈞最近兩年,權力握緊之後,也加強了對潞王的教育,給潞王找了好幾個嚴厲的老師,教授他做人做事的道理。李太後見皇帝對潞王並無防備之意,心中更是欣慰。

    朱翊鏐比朱翊鈞小五歲,今年十歲,見皇帝已束發成年,心中甚是羨慕。等禮儀完成,第一個問道:“皇兄今年要選後妃了,不知道會選個什麽樣的皇嫂?”

    朱翊鈞聽了,笑著摸摸他的頭道:“我還沒著急,你倒是著急了?”

    陳、李兩位太後聽皇帝並未說全憑母後做主的話,對視一眼,心中暗自苦笑——因這皇帝在大婚前即已親政,這選後妃的事,還真不能全憑所謂“父母之命”。

    ......

    萬曆四年二月初三,皇帝分別接見了馬晟銘和樂平公主。對馬晟銘上堤抗洪的做法提出了表揚,加官一級予以獎掖,並賜銀五十兩,表裏兩件。馬晟銘涕淚交流,叩謝天恩不提。

    朱翊鈞接見樂平公主的時間也很短,他發現樂平公主容貌上佳,心中甚喜,簡短交流幾句,見公主緊張的說不出話來,也就不再多說。自己親自領著她去拜見陳太後。

    陳太後半輩子無兒無女,盡管名義上隆慶帝的所有孩子都是她的孩子,但是李太後這親媽在後宮權力榜上比她還高,因此對於陳太後來說,除了皇帝之外,也沒個孩子在膝下承歡。

    而皇帝因政事繁忙,陪她的時間很少,盡管有麻將作為精神寄托,但偶爾心中還是有些酸楚。如今皇帝收養樂平公主,養在陳太後名下,陳太後心裏還真有些小期待。

    等見了樂平公主,見她雖然禮儀生疏,但身上毫無皇家貴女的嬌氣,性子很是質樸。按照皇帝吩咐,改口稱陳太後為娘時,也並無澀滯之感,陳太後心中甚是喜歡。

    ......

    朱翊鈞束發後,明發的第一道諭旨,即向朝野劃下了選擇後妃的底線。

    二月初三,樂平公主入宮當日。朱翊鈞明旨發布《禁止纏足詔》:“女子纏足或起於五代,熙寧前少見。南宋後,斯文敗類、衣冠土梟竟相以小腳為美,致世風大壞。近年來,人人相效,摧殘肢體而不以為恥,而天下女童何辜?”

    “詔禁天下女子纏足,已經纏足的,一律放開,不得續纏。”

    詔旨中規定,萬曆四年六月以後,天下官員、食廩米生員以上,家中直係親屬有纏足女子卻未放足的,被舉報查實後一律罷官,並奪去功名。

    萬曆四年六月開始,有強迫女子纏足的,父、兄或夫杖八十,流東北。

    以萬曆二十五年為基準,此後出生的所有兒童,其嫡母、生母有一個非天足的,不準參加科舉。

    詔旨最後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而父母慈心,忍見子女哭號寧不惻然者乎?今上體天心,而頒嚴旨,有抗旨不遵者,究問治罪!”

    這詔旨下達後,激起了士林和民間的大量非議。然而《京師日報》和《皇明南京日報》上連篇累牘的文章、笑話和連載小說,終於將民心渲染的視小腳如仇讎的地步,而皇室、朝廷官員的垂範,最終也起到了引領輿情的作用。

    清代以前纏足陋習到底何種情狀,後世爭議頗大。常見說法為清代以前女子纏足,並未像滿清時期那樣折斷腳骨,足部呈錐子形。

    但在以小腳為美的審美觀影響下,明代女子也有好多反向纏足,以腳部纖細,腳趾向上為美,即所謂“尖尖翹翹,鳳頭一對”,這個是確定無疑的。

    朱翊鈞穿越後,也問過宮中宮女,才知道北方女子纏足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隻不過凡入宮女子,為了伺候貴人方便,進宮後必須放足——陳、李兩位太後進王府後即放足,因此屬於半天足。

    因害怕給身邊宮女一些不必要的想頭,朱翊鈞沒讓她們脫鞋來看,隻是問幾歲裹腳,如何纏裹——被問到的宮女回憶起來,無不慘然,極言其苦不堪忍受。

    婦女的解放問題,也是朱翊鈞要予以大力解決的。因此借選後、妃之機,他先下禁止纏足令,為日後做些鋪墊。

    ......

    禁止纏足之令剛發一個月,皇家醫學院在萬曆四年三月,新辟校區,成立了女學,專授婦科和護理兩科,麵對民間免費招生,並提供午餐。

    京師內好多貧民,擠破頭一般將女兒都送入皇家醫學院。然而因招生有識字斷句的要求,絕大多數未能選上,醫學院生源卻沒招夠。後來,醫學院隻能先成立預科來解決入學女生的基礎教育問題。

    這所預科學校,為中國第一所女子學校。為了選擇教師,朱翊鈞也發愁了一段日子。後來兩宮太後把內宮教授皇子、公主禮儀的宮婦和內書房的內監派出來一批,這才解決了預科學校教師不足的問題。

    結果消息傳出,京師官宦之家也轟動了——能讓女兒接受皇教育,這好事上哪裏找去!

    結果預科原計劃招生一百,擴到三百還有人往裏麵猛擠。醫學院無奈,隻好祭出助學金捐助的招數,凡官宦之家女子,按助學金金額從高到低排列錄取,又招了二百人。

    五百人一屆的女校,也算規模宏大。涉及到學生安全、男女大防的問題,醫學院非常慎重。請了旨意後,又設立校車製度——所有女學生,家校之間一律用馬車接送,沿途由順天府派官兵保護。

    不出所料,京師閑漢到底圍著校門和校車看了幾日熱鬧,但因關防嚴密,沒看到什麽,這才散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