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字數:3748 加入書籤
趙仲鍼一直在旁邊聽著呢,得知可以參與這樣好玩的事,自然一口答應。
蘇輅也欣然應下。
一行人在洛陽暫住,每日去府衙跟著負責人出去北邙那一帶晃悠,偶爾溜達到邵雍家附近,還去吃吃茶聊聊天。
通過查閱各種典籍和記錄,趙仲鍼對運河曆史有了頗深的了解,對於糧倉的運作模式也了解得清清楚楚。
這些糧倉裏頭的糧食可不僅是給百官發俸祿、給軍隊發糧餉的,在災年還得拿出來抗震救災、平抑物價。
趙仲鍼按照蘇輅平日裏教給他的那套整理方法,把糧食的來源和去路都統計了一遍,還特地去地裏跟剛插下去的秧苗打了個照麵。他不僅學會了分辨禾苗和麥苗,還知道了撒下去的種子變成糧窖裏糧食需要經曆什麽步驟。
雖然即便是一個普通的農戶都能把這個過程說得頭頭是道,對於趙仲鍼來說卻算是開了眼界。
如今在趙仲鍼心裏麵,碗裏的米飯與麵食不再普通乏味,每一口吃起來都挺奇妙,因為他會考慮那晶瑩的米飯和精細的米麵到底是從哪來的,是走過漫長的水路,還是直接由陸上運來。
分辨每種食材的來處,已經成了趙仲鍼吃飯時的樂趣,要是能猜出來的話他會高興得多加兩碗飯。
有地方誌在手,負責人要找回洛倉遺址還是很簡單的,他圈了處水陸兩通的遺址便組織人手開挖。
蘇輅一行人早早出發去看這次挖掘。
國家大型糧倉基本安排在地下,負責人請了經驗豐富的工人過來開挖,還用上了蘇輅專門叫人打造出來的考古挖掘工具。
沒到正午,一處回洛倉糧窖已經被挖掘開,這樣的糧窖足足有七百多個,眼前這個屬於交通便利的類型。
蘇輅幾人也不覺得枯燥,不時跟著工人們往裏走,很快看到這個糧窖裏頭居然還堆著些糧食!
隋唐前期到現在少說也有兩三百年了,裏頭的糧食自然不可能完好如初,不過蘇輅把整個倉窖由裏到外地看了一遍,發現比後世挖掘的那幾個糧窖保存得更完好。畢竟後頭還隔著一千多年的時光,很多糧窖要是不保護起來的話,沒準都塌了!
鑲嵌在糧窖底部的銘磚也被挖了出來,上頭寫明了這是第幾號倉庫,入庫糧食的種類、產地、數量、管理者等等,數據十分詳實,屬於不可多得的史料。
趙仲鍼幾人好奇地湊上去,借著外麵照進來的光亮看著上麵整整齊齊的一行行字,最終辨認出了上頭的陌生名字。
數百年前曾經有個小官勤勤懇懇地管理著這處倉庫,每年重複著出庫、入庫這樣的工作。
趙仲鍼看著上頭聞所未聞的姓名,心裏忽然就明白過來:他們這樣的人? 或許就是蘇輅所說的“砂礫”。
小官是這樣? 大官是這樣,皇帝也是這樣。
隻有足夠出色的人? 才能讓後世人牢牢記住? 剩下那些都是砂礫!
可是沒了這一顆顆砂礫,也就沒有他們如今所知曉的一個個時代。
蘇輅卻沒有趙仲鍼這麽深的感悟? 他轉頭和張菀柔嘀咕:“聽說匠人每做一樣東西,都得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麵? 往後我要是沒當成官就去做些新鮮玩意來賣? 給每一樣東西都隱秘地刻上我的名字。等個千百年後,許多人爭相拍賣有我名字的古玩!”
張菀柔說道:“古玩是指古時的珍玩嗎?”
蘇輅點點頭。
他興致勃勃地說道:“等以後我們成親了,可以把我們的名字一起刻上去,這樣以後的人就會猜測我倆是什麽關係、是不是夫妻倆、是不是特別恩愛之類的。”
張菀柔不吱聲了。
未出閣的女孩兒? 終究還是不好意思大咧咧地談論婚後之事。
他們現在連親都沒定!
趙仲鍼本來正在感悟人生? 見蘇輅兩人挨在一起說悄悄話,又想起自己那個猜測來。他忍不住問蘇輅:“你們在聊什麽?”
蘇輅也不瞞著,把自己的新想法講給趙仲鍼聽。
等以後他讓人搞一堆珍玩,想辦法賣遍全大宋,以後到處都有他的傳說!
趙仲鍼一陣默然。
他蘇賢弟是因為喜歡的是男子? 覺得自己可能不會有後代了,所以才想用這種方式讓自己流傳於後世嗎?
這真是太令人難過了? 可是難過之餘又不免有些感動。
世上有多少人能夠像他蘇賢弟這樣決心衝破世間藩籬,不顧一切與相愛之人相知相守呢?
趙仲鍼一臉悵然地說道:“蘇賢弟? 你不必如此,以後你肯定能當大官名留青史!”
蘇輅被趙仲鍼看得毛毛的。
兄弟? 你的眼神好幾把奇怪。
不過? 未來皇帝說他一定能當大官? 算不算金口玉言?以後他要是沒當成的話,可以拿這句話去找他要個宰相當當嗎?
一想到自己的遠大前程,蘇輅頓時又有勁了,溜達去找負責人提供自己的建議。
比如如何全方位展示糧窖的構造、如何建設運河文化展廳、如何對已經挖掘開的糧窖進行加固和保護等等,這些都是後世已經搞爛了的,蘇輅隨便就能說出整套流程。
負責人卻是頭一回聽說這種模式,聽得連連點頭、佩服不已,不斷記錄著蘇輅的話。有了蘇輅給的框架,接下來他們隻需要照著章程開工就好!
既然連糧窖都挖開了,剩下的就是搞搞基礎設施了,沒什麽新鮮好玩的東西,蘇輅他們不準備繼續跟進了。
蘇輅幾人辭別負責人,來到了瀍江邊上。
蘇輅看著江上往來不斷的客船與貨船,笑眯眯地問趙仲鍼:“你猜這裏離沈兄他們那邊遠嗎?”
趙仲鍼被蘇輅問得一愣。
沈林那個寨子也是水陸兩通的好地方,寨子臨山靠江,算起來的話,順著瀍江直下應該是能到的。走水路怕是要不了多少時間!
現在蘇輅說服文彥博在這邊搞展會,往後遊人來了這邊,可以順流而下去沈林他們寨子做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