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小青瓦

字數:6053   加入書籤

A+A-


    橫梁、龍骨、支架、立柱……

    得益於猩猩們前些日子密切配合帶來的熟練度,切割加工出來的木材,很快堆積如山。

    在【營建】以及【路橋學】的技能加持之下,許樂連圖紙都不需要。

    他如同胸中有丘壑一般,信手拉來一根切割完成的木材,截斷成特定的長度。

    然後在木材上間隔不定的位置,切出來榫槽卯眼等結構。

    有的立刻就可以拚合在已經搭建好的基礎結構上。

    有的暫時擱置,但總有用武之地。

    到後來,他連搭接拚合這種活兒都不自己親自下場了。

    全部交給林夕涵和猩猩們來幹。

    作為設計師兼大工匠,他隻需要確定好每一根木材需要搭建的位置,開好木材之間彼此拚合的榫卯。

    接下來的拚裝搭建,他隻需要告訴林夕涵對應的位置,和榫卯拚合的順序。

    林夕涵就像是包工頭一樣,把具體的細節分配到每一隻猩猩身上,一點一點搭出來許樂想要的形狀。

    四組猩猩工程隊,兩組配合切割木頭,兩組和黑星一起,聽林夕涵的調遣組裝。

    蒼角利用自己的犀角作為吊車,犀角末端拴上繩子,把地麵上的木料吊到高處。

    巨靈負責木材從許樂手邊到蒼角吊車的轉運。

    另外還有一些細碎的雜活兒,也都由八戒等戰寵分工承擔。

    團結的力量是無窮的,有苦力幫忙幹活兒的心情是愉悅的。

    許樂一邊下鑿子一邊哼著歌,取過來一塊直徑二十厘米的木塊,在中心刻出來四四方方的槽口。

    槽口的深度大約是木塊的一半,寬度是木塊麵寬的三分之一。

    兩側的兩個高出來的平麵上,垂直槽口刻出來寬度相同、但是深度隻有槽口一半稍多的淺槽。

    擦幹淨完工之後的木塊表麵的木屑,他舉起來工件,對著陽光觀察了一下平整度。

    “櫨鬥作為基座,下連梁柱上承屋櫞,尺寸不能馬虎啊。”

    他狀似自言自語地嘀咕了一聲。

    接著拿起另外一塊四四方方的木材,開始雕鑿下一件工件。

    直播間彈幕——

    “什麽鬥?”

    “櫨鬥吧,許神……這是要製作鬥拱?”

    “鬥拱這名字耳熟。”

    “肯定耳熟啊,我大華國怎麽可能對這個名字不耳熟?”

    “鬥拱是承托建築簷宇部分的構件啊,你看古建築的時候,抬頭就能望見。”

    “屋簷下麵的那種重疊交錯的結構就是了。”

    “看著很複雜的樣子。”

    “確實複雜,完整的鬥拱,除了許神剛才製作完成的櫨鬥以外,還有十多個部件呢。”

    “正心瓜栱、翹、十八鬥、下昂、廂栱、螞蚱頭、還有襯枋頭……我立馬能想起來的就已經這麽多了。”

    “對了,還有貫穿整個鬥拱的昂栓。”

    “聽不懂……dj麻煩再切一下歌,靴靴。”

    “聽名字就頭大,許神這是打算全部複刻出來?”

    “可不,剛才那個櫨鬥不就已經完工了麽。現在在做的應該是泥道栱,也就是剛才樓上說的正心瓜栱。”

    “哈,這可是第一層橫栱,居於鬥拱中心線上,對於精密度的要求非常高的。”

    “歪一點,上頭的整個結構就都得偏離,一不注意就散架。”

    “許神可以的,沒有墨線沒有任何輔助工具,純靠肉眼來定位啊。”

    “雖然不是很明白,但是這個時候喊六六六就可以了。”

    “六六六六六六!”

    “許神牛逼!”

    “先是榫卯,再是鬥拱,我有足夠的證據懷疑,許神實際上姓魯。”

    “許神一定是墨家傳人!”

    “來荒島求生,就是為了傳播墨家的牛逼工藝!”

    “……”

    【當前直播間人氣值:3,920,000!】

    喲嗬,距離四百萬一步之遙。

    這一波懸空二層樓完工之後,應該就可以穩四百萬人氣值了。

    而【應力學】和【路橋學】兩個技能,也穩穩當當能夠升到lv4。

    不錯不錯。

    一邊複盤技能,許樂手底下的動作絲毫不停。

    沒花多少時間,正心瓜栱完工。

    長條形的方木兩頭翹起,中心帶槽。

    和櫨鬥的深槽嚴絲合縫。

    正心瓜栱兩頭也有開出來精致的散鬥槽,如同向著天空承接更高處的負荷。

    繼續鑿雕。

    整個懸空二層樓,需要的鬥拱不止一個,許樂倒是非常耐心,手起鑿落,樂在其中。

    一個完整的鬥拱很快完工。

    然後繼續第二個……

    鋸木聲、搬運聲、拚接聲……

    還有戰寵之間彼此交流的各種嘶吼聲……

    總之就是非常熱鬧。

    ……

    第三十三天!

    “好厲害!”

    孟依依站在二樓的廊道上,衝著小院揮手。

    廊道就是最開始的地基橫梁,加裝了一排扶手。

    長約四米,中間兩米空開,邊緣和距離邊緣一米處有著碗口粗的立柱,支撐起來上端的鬥拱。

    鬥拱再往上是房簷,房簷連接著房頂的房梁,房梁末端沒入岩壁中鑿出來的開口。

    房梁和岩壁接合的部位存在著一個小的傾斜角,方便下雨天排水。

    房頂暫時是空的,陽光毫無遮攔地透射下來。

    “房頂也按照老手藝來封頂,用瓦片。”

    許樂抱著手臂端詳了一陣子,“就用小青瓦就成,燒起來也方便,現在的爐子就可以完成。

    “和燒陶一樣,咱們先準備燒瓦用的泥坯。

    “泥坯用砂岩和石灰石打碎了混合起來就可以,粒度越細,燒出來的瓦表麵越平整光潔。”

    至於弄碎這些石頭,對於許樂而言已經完全不是問題。

    用來充當原材料的砂岩和石灰石,在島上更是數不勝數,小院內早有準備。

    原材料填入先前用來燒製木炭的時候所製作的石臼當中,反複研磨,得到石粉和石粒的混合物。

    練泥的工藝和燒製陶器的準備工作相同。

    加過量的水和稀泥,然後一邊攪拌一邊用木條編織的篩子篩去大一些的石頭顆粒。

    留下來的就是非常細膩的泥漿。

    沉澱、濾水,得到的就是濃度高一些的泥。

    再用石板壓製,進一步讓水分滲出,使其更加結實。

    瓦片用到的泥坯品質並沒有陶器的要求那麽高,所以濾泥的這個工藝進度飛起。

    在小院的背陰處,很快就堆起來了一堆一堆正在滲水的泥料。

    滲水到泥料可以塑形之後,猩猩們兩隻一組,揮動木槌錘打泥坯。

    這個木槌用到的是製作懸空二層樓的時候,截斷下來的廢木料。

    也算是除了燒火以外,另一種形式上的廢物利用。

    不斷的錘擊之下,泥坯當中的氣泡逐漸被排出,同時也進一步精純幹燥。

    這樣的泥坯組織均勻,斷麵平整甚至發亮,可塑性和致密度更好。

    用來燒製瓦片,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吸水率,讓雨水得以順利排出,而不會堆積或者滲入屋內。

    “這麽多泥坯,燒成瓦片,差不多就夠覆蓋咱們的房頂了。”

    許樂估計了一下用量,然後取來一段粗樹幹,刨光外表麵,同時在外表麵留出來凸起的木棱。

    固定在燒製陶器的拉坯機上,這就是瓦坯的模具了。

    最開始的拉坯機還是人力轉動,現在已經改造成可以經過蒸汽機來驅動的。

    轉速穩定,且持久性極佳。

    通過更換不同半徑的齒輪,就可以調整轉速。

    切下來一小塊泥坯,泥坯厚度大約一厘米左右,寬度和模具的高度相當,長度正好可以將其包裹在內。

    先潤濕模具外表麵,然後用泥料包裹好,邊緣壓緊粘牢。

    許樂去掉多餘的泥料,拉動動力連杆,讓拉坯機低速旋轉起來。

    不停拍打泥坯,抹平表麵,同時沾水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