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懸空樓封頂!

字數:5993   加入書籤

A+A-


    被切成薄片的泥坯,再經過旋轉拍打,逐漸風幹。

    許樂在泥坯硬度足以支撐本身的直立之後,提起模具,取下圓筒形的泥坯。

    放在一旁的地麵上等待風幹。

    然後開始下一個泥坯的加工。

    海島上的海風強度穩定,三五個泥坯加工完成以後,最開始完工的泥坯也基本幹燥。

    因為模具本身有凸起的木棱,所以圓筒形泥坯內表麵上,也被轉印了三個凹陷的棱印。

    稍微用力拍打,泥坯便從這三個棱印的位置斷開,分成三份。

    “一片泥坯,做成三片瓦坯,咱們繼續製作剩下的。”

    許樂將瓦坯立起來靠在一塊,示意林夕涵將其搬到通風處幹燥。

    三塊又三塊,靠近小院院牆孔隙處的地麵上,薄薄的瓦坯數量持續增長。

    完成手頭的又一個圓筒形泥坯之後,他暫時停下來看了看剛才出的活兒。

    粗粗一數,三十多個圓筒形泥坯已經製作完成,積攢下來的瓦片數目過百。

    可以先燒製一爐,把時間岔開。

    燒瓦片用的還是燒炭的爐子,瓦片一排一排碼放在爐子裏麵,排與排之間隔開煙道。

    裝完窯,加入木炭,封住爐子頂部。

    燒瓦和燒炭一個要求,都需要相當程度的密封性。

    封窯點火,煙氣從預先留出來的孔道當中升起,先是白色的,然後顏色轉暗。

    確認燃料開始充分燃燒了,許樂將預留的孔道也全部堵塞,用厚重的黃泥封死。

    “再往後就是等待燒製了,燒製和製坯交替進行,咱們把這些泥料全部都燒成瓦片。”

    按照現在的進度算下來,所有的瓦片都完成燒製,大概也就需要兩三天的時間……

    若是同時開幾個窯爐,同步進行,倒是會更快……

    所以他果斷地在第一個爐子旁邊,又起了另外一個爐子。

    石塊壘砌,黃泥封口,已經做過一次的事情,再做一遍駕輕就熟。

    彈幕——

    “期待。”

    “非常傳統的老工藝,大飽眼福。”

    “別看工藝傳統,燒出來的瓦片會很好看的。”

    “許神不是說了麽,小青瓦,看圖片裏麵,色調很討人喜歡。”

    “想看最後的成品。”

    “耐心點,島上的氣候條件好,許神這一窯燒的量也不多,進度很快的。”

    “……”

    幾個小時之後。

    “差不多了,瓦片量少,咱們的火穩,第一爐已經燒熟了。”

    許樂拍開手頭的這三片瓦片,“進行最後一個工序,洇窯。

    “也就是加水,讓水滲入窯中,讓瓦坯裏麵的鐵質不完全氧化,就會呈現出來好看的青色。”

    斷火,然後在爐子頂部封上一層厚厚的土,土中再灌注飽清水,最後再撒上幹土。

    “其實洇窯的過程不比燒製快,甚至為了等瓦片徹底冷卻,需要更長的時間。”

    他一邊解說,一邊將新一批等待燒製的瓦坯搬到陰涼處風幹。

    第二爐早些時候也已經在燒製,不過還不到燒熟洇窯的時候,還需要等個把小時。

    第三爐也就是最後一爐,等待前麵的爐子空出來,就可以裝窯點火。

    “所以要看著火候的話,今晚得熬夜了?”

    他不確定地自言自語。

    給自己幹活兒就是比給老板加班爽啊。

    林夕涵和孟依依兩個人,這陣子也沒閑著,一直在盤算著往二層樓裏麵置辦什麽家具。

    “二樓做成書房或者茶室?”

    孟依依低了低頭,“不過沒有書,也沒有茶……”

    林夕涵提醒她:“山坳那邊還晾了蒲公英茶哦。”

    “蒲公英茶沒法反複衝泡嘛。”

    “不如我再摘一些葉子晾幹了當茶使?”

    “咕……”

    “哈哈,沒關係,我們可以先織幾個草墊。”

    林夕涵給出建議,“閑下來的時候,就可以坐在廊道邊,一邊看海一邊吹風。”

    “嗯嗯,順便還能拉著大腿一起。”孟依依握了握拳。

    好意我心領了,但是我愛幹活兒,幹活兒使我漲人氣……

    許樂裝著沒有聽到兩個人在說什麽,開始準備給第二爐瓦窯洇窯。

    ……

    出窯!

    海上的一輪紅日逐漸西斜,白天熾烈的陽光熱度開始收斂。

    小院內的火光和簷角的風燈,成為了島上最惹眼的光源。

    而這個時候,第一爐瓦窯的燒製和洇窯,終於宣告結束!

    破開爐頂,裏麵一片一片的瓦片排列整齊,俯視視角看下去,顏色均勻。

    許樂捏著打鐵夾工件的鐵鉗子,在爐子裏麵夾了幾下,取出來了幾片開裂的瓦片。

    “雖然說是完成了冷卻,但是溫度還是挺高的,起碼得有六七十度,得注意燙手。

    “咱們這一爐成品率挺高的,除了剛才我挑出來的破瓦以外,其餘的都是完整的。”

    他用鐵鉗子夾出來一片完整的瓦片,湊近了攝像機展示成果。

    瓦片是非常潤澤的青灰色,沒有出現受熱或是冷卻不均導致的紅色或暗紅色雜斑。

    瓦片厚度比還是瓦坯的時候略微收斂,不到一厘米。

    但是輪廓方方正正,邊角平齊,沒有缺角開裂。

    弧度也很均勻,絲毫沒有變形。

    拿出來晾了晾之後,在海風的吹拂之下,瓦片溫度已經可以被手所承受。

    許樂捏起來這片小青瓦,屈指彈了彈瓦麵,就聽到清脆的響聲傳來,如同某種樂器。

    “好聽吧,好聽就是好瓦。”

    所有的瓦片全部起出,碼放好,然後放入風幹完成的第三爐,繼續重複封口點火的工序。

    “來吧,咱們把瓦片全部都鋪上去。”

    小青瓦凹麵向上,從屋簷邊緣向上鋪設,上麵的壓住下麵的,搭接麵積大約是六成左右。

    每一列小青瓦邊緣相隔開一小段距離,兩列小青瓦的對接處,再從下往上扣上去一列凹麵向下的瓦片。

    俯仰搭接,既保證了用料節省,也保證了能夠完全覆蓋住屋頂。

    遮風避雨擋陽光,可靠性相當的高。

    俯瓦和仰瓦之間,天然形成了一定厚度的空氣層,可以避免陽光直射之下,屋內升溫過快。

    相當於是一個天然的隔溫層。

    第一爐瓦遮蓋了房頂一小半的範圍,按這個消耗量來講,三爐小青瓦綽綽有餘。

    甚至還能多出來一部分瓦片另作他用。

    ……

    翌日,所有瓦窯全部燒製洇窯完成,並且徹底降溫。

    許樂如法炮製,將整個屋頂全部覆蓋住。

    多餘的瓦片除了留出來一小部分作為修繕的備用以外,許樂在向陽一側的窗格內,也交錯堆起來了矮矮的一層瓦片。

    這樣一來,光線就被分割成了月牙形的光斑,鋪在木頭地板上,非常美觀。

    躺在地板上,熱帶的烈陽被切割之後,落在身上並沒有令人不適的熾熱。

    反而因為頭頂有密實排布的瓦片,溫度清涼宜人。

    懸空小樓並沒有封死所有的風口,所以當海風透過窗子以及各個縫隙滲透進來的時候,就變得如同春風一般和煦。

    許樂翹著二郎腿靠在牆上,嘴裏頭叼著一根茅草,閑適地躺了一會兒。

    稍作休息之後,他反身跳下懸空廊道,攝像頭將整座懸空小樓盡數收在畫麵之中。

    石屋上方,懸空小樓離地四米,高約三米,寬四米,深三米。

    地基橫梁本身沒有留出來三米的進深。

    不過許樂依靠著山體的走勢,精妙地運用結構應力,生生將整個屋子拓寬到了現在的地步。

    和估計的一樣,技能同時升級。

    【路橋學技能已升級,當前等級lv4!】

    【應力學技能已升級,當前等級lv4!】

    【古工——懸空寺!】

    直播間彈幕——

    “上延霄客,下絕囂浮!”

    【當前直播間人氣值:4,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