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燧發槍量產(中)

字數:2377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兩天之內,沈浪便陸續收到了五個燧發機,一萬個槍托和六千把未開鋒的刺刀,以及一萬六千根通條。

    因為那間舊倉庫太小,所以沈浪還特意清理了一個車間出來,專門放這些東西,反正工廠也停廠了。

    其實,沈浪還訂了一萬根槍管,分一短一長兩種,長的795毫米,短的215毫米,各五千根,是準備用來做長槍和短槍槍管用的。

    當然,訂的時候不會說是當槍管用的,隻是讓工廠在鐵棒中心鑽孔。

    鐵棒是沈浪自己從別的地方訂的,直徑24.8毫米,要求是在中間鑽通一個14.8毫米的孔,壁厚留5毫米厚。

    然後在槍管的某幾個特定位置打孔、劃線。

    再在打孔那一頭開出一截螺紋,到時候這裏會用一個大螺母給堵上,以達到密封的目的。

    如果沈浪不明說的話,一般人也很難知道是用來作槍管的。

    沈浪可不是胡亂下的訂單,而是做了一翻研究的,特別是用材上麵。

    刺刀的材料是用的1095高碳鋼,這種鋼材價格不貴的同時,韌性也非常好,傳統的軍刀也喜歡用這種鋼材。

    但這種鋼材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容易生鏽,所以沈浪還特意做了防鏽處理。

    當然,站在上帝視角,沈浪自然不會選擇什麽塞入式刺刀、套筒式刺刀,直接選用了最實用的長劍形刺刀。

    裝上步槍可以當刺刀用,不裝在槍上時也可以當成軍刀單獨使用,所以連刀鞘也一並配好了。

    不過,刺刀在沈浪這個時代已經不適用了,更多的隻是一種形式,所以沈浪是按照二戰時的一款刺刀的標準下的訂單。

    但沒有多久,沈浪就發現了一個問題,刺刀和通條好像有些衝突了,裝了刺刀,通條就沒有空間了。

    因為長劍形刺刀流行的時候,通條已經消失了,所以就不存在相互衝突的問題。

    可現在沈浪要造的燧發槍,不是按照曆史正常順序來發展的,他是能用先進工藝的盡量用先進工藝,這一不小心就衝突了。

    最終,沈浪自己改良了一下工藝,在槍口下方和刺刀刀柄之間擴大了一些間隙,給通條留出空間。

    同時,刀格加長,原本刀格上隻有一個槍口環,用來將刺刀的一頭固定在槍口上的。

    而現在要在槍口環上再打一個孔,方便通條能夠從這個孔中穿過。

    所幸,通條占用的空間並不大,所以沈浪才能夠相對簡單的完成這個改良。

    而通條的材料,沈浪直接用的不鏽鋼,也分一長一短兩種,每種的數量還特意多訂做了三千根。

    為何?是因為他在資料中看到,在激烈的戰鬥過後,總會有一些士兵由於緊張和慌亂遺失了自己的通條。

    當然,一部分會通過打掃戰場找回來,但還是會有一部分找不回來。

    如果戰敗了,那遺失就更多了,所以這東西要多準備一些。

    槍管則是用的鉻鉬鋼,具有非常不錯的耐高溫和耐高壓的性能,現代的一些軍用槍管也是用的此類鋼材。

    槍托選擇的材料就更多了,比如胡桃木、白樺木、榆木等都可以,沈浪直接選擇了胡桃木。

    當然,槍托也有兩種形製,因為長槍和短槍的槍托還是有區別的。

    在等槍管的同時,沈浪自己也動起手來,因為最重要的燧發機還隻有五個樣品,他也要盡快量產出來。

    不然的話,其他東西準備就緒,沒有燧發機,燧發槍也是燒火棍。

    燧發機雖然不大,但是零件相對較多。

    沈浪仔細的比較了一下五個燧發機,從中選出感覺最好的那個。

    他將這個燧發機拆成零件,為了謹慎起見,他準備將零件分成幾部分,然後再多找幾家加工廠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