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宣傳

字數:3241   加入書籤

A+A-




    徐皇後離開,詹閌和阿棣都不覺有異。既然今天到了燕王府,那就趁這個機會多交流一下,幹脆把老和尚也叫來了。

    對於靖難軍接下來的出擊方向,阿棣跟老和尚都認為應該從德州突破,連續把濟南、東昌、濟寧、沛縣、靈璧、盱眙、揚州打下來,然後加上正在打造的海船,水陸並進直逼金陵城。

    向詹閌對這個計劃沒有反對意見,也根本不會反對。阿棣在真定吃了個大虧,這是詹閌預料之外的,濟南才是他必須吃大虧的地方。

    沒有濟南的強烈抵抗,靖難的意義就會嚴重縮水,所有參與者的功勞也會大大縮水。不為別人,就是為了行道教的發展,他也不可能阻止這個計劃。

    攫欝攫。無動力滑翔傘訓練的飛天兵,可不僅僅是要在金陵用一下就了事,濟南城久攻不下的時候,大概就可以派上用場了。一款大殺器拿出來,不撈夠本怎麽能行呢。

    &ap21434&ap21437&ap32&ap22937&ap31508&ap22346&ap32&ap109&ap105&ap97&ap111&ap98&ap105&ap102&ap97&ap110&ap103&ap46&ap99&ap111&ap109&ap32&ap21434&ap21437&ap12290不過說起盱眙,小龍蝦罐頭可剩下不太多了。這個時代的中國,應該隻有東北地區和部分朝鮮地區有淡水鼇蝦吧,而且還是產量品質都不如克氏螯蝦的。

    啥時候靖難成功了,把遼王從遼東趕走,一定要想辦法先把本土黑螯蝦給找出來。再去朝鮮弄一個血汗養殖場,或者幹脆就雇人在北平附近弄個血汗養殖場,麻小的口腹之欲必須滿足啊。

    巘戅妙筆坊戅。再往下,那就是征服北美和土澳了。這倆地方一個是克氏螯蝦的原產地,一個擁有更美味的南極深海螯蝦,都是美食大道上繞不開的坎兒。

    所以必須要努力,必須要加油,為了小龍蝦,一定要征服北美和土澳。當然了,黃金、白銀、鑽石、鐵礦這些也很重要。

    “嵬之,嵬之……”正想得美呢,被老和尚推了一下打斷思路,詹閌忙擺正神色“哦,剛才想事太入神了,殿下、大師見諒。”

    詹閌因為想事情而走神,阿棣還從沒見過呢,不由得就好奇了“究竟何事,能讓嵬之這般神往,不如說來聽聽?”

    小龍蝦是肯定不能拿來說的,詹閌想了一下,幹脆把正在計劃的事情講出來“是這樣的,其實也與靖難相關。金陵方麵對靖難的惡意宣傳,主要還是依靠名教占據了話語權,所以貧道就想,我們該怎麽宣傳靖難。近些天來一直在琢磨,直到昨天被那位杜小姐攔路求救,終於讓貧道靈光一閃。夜裏在書房秉燭長思,當時被杜小姐攔住求救,貧道第一反應就是這件事會不會引發輿論,繼而又想到,我們為什麽不能對輿論進行引導呢?”

    昨晚與繡月春閨大戰,被說成秉燭長思,詹閌半點都不虧心。見阿棣跟老和尚都被勾起興趣,就接著道“貧道曾聽聞,南宋時有民間人士仿照朝廷邸報做過一種叫‘小報’的大臣奏章和實事消息刊登載體,我教祖師也曾在千餘年前指點過羅馬帝國一個臨時追隨者抄送該國朝廷邸報賺錢的門路。噢,南宋就是對前宋渡河遷都之後的稱呼,羅馬就是西方大秦國。於是貧道就想,我們為什麽不能用這種形式,來讓百姓知道,靖難的正確性呢?”

    掏出煙來遞給阿棣一根,老和尚最近也學壞了開始吸煙,三人都點上之後,詹閌繼續說道“既然金陵方麵通過讀書人作為喉舌,來醜化宣傳靖難。我們當然也可以通過報紙的形式,向百姓進行宣傳。天下的讀書人畢竟是少數,不通文墨的百姓超出他們的百倍有餘,隻要我們能讓大多數的普通百姓了解和認識到靖難的正確性,金陵城裏那些大老爺們就算寫禿了筆,磨破了嘴,也隻能無濟於事。”

    意思已經很明白了,就是要搞輿論戰。迷你朱團隊走的是上層路線和精英路線,拉攏占比例極小的名教人士和向往名教的普通人。那靖難軍就反其道而行之,從中下層的普通百姓入手,用更多數的人來發出更大的聲音。

    其實這裏邊還隱藏著另一層,誰都能想到,又偏偏會忽略,卻能在思想意識中留下印象的東西。

    百姓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當權者再是高貴,沒有了百姓照樣屁都不是。名教從來都是號稱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終極追求,但是每一家的天下都被他們治亡了。把過錯推到某個昏君、權臣、閹宦身上,推到異族的強大和殘暴身上,都改變不了他們無能又齷齪的本質。

    可百姓呢,隻要能吃飽穿暖,有一片立足之地可以遮風避雪,他們就不會有反抗的心思。國家哪怕隻付出了一點點的好,他們也會對這一點點好感恩戴德;國家對他們沒那麽好,他們也隻是忍著、挨著。即便是蟎清這樣的政府,大多數百姓在辛亥之前也都是正牌的良民。百姓,是最為沒有威脅的。

    而從另一個角度上說,百姓也是威脅最大的。隻要百姓的最後一層底線被打破,那麽他們就會把性命放在次要的,甚至是不重要的位置,用最大的力量,把腐朽政權推進曆史的垃圾堆。

    所以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句話,真的一點都沒錯。隻可惜名教講究愚民,極力鼓吹“性本善”論,讓每一個人都放棄天性,按照他們給出的規劃糊塗地活著,直到被他們榨幹最後一口氣。

    阿棣跟老和尚肯定是明白的,也肯定是忽略了,但也在思想意識中留下了痕跡。這個詹閌不會明說,也不能直說,隻能采取潤物細無聲的辦法潛移默化。

    阿棣沉思片刻,開始和詹閌討論其中的關鍵“向普通百姓宣傳這個想法很好,但其中的難度卻不小啊。如果隻是用一些邸報上的文章和內容,百姓怕是不太好接受,”

    一篇可以隨便斷句,隨便按照自己需求曲解的文章,當然無法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就算天下的每一個百姓都對朝廷政務和大臣奏章感興趣,可隻要他們不識字,無法正確進行斷句和理解,拿這種東西去宣傳,最終也隻會適得其反,被有心人利用。

    當然阿棣發愁的不是這個,他是擔心百姓對官麵文章不感興趣。而詹閌對這件事,則早有準備,報紙什麽的根本沒難度好不好。

    微微一笑“這個問題很好解決,我們做這個報紙,不需要謄抄邸報內容,也不寫什麽冠冕堂皇的文章。就以實事趣聞,笑話故事為主,夾雜一些戰事的通報,用百姓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