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係統438

字數:828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穿書後我成了饕餮 !

    “啊啊啊啊,這到底是什麽鬼地方……”。

    陶瓷吃了一嘴灰,心情更加煩躁了,顧不得此時的形象,尖叫道。

    【美食空間,宿主容本係統提醒你,山海美食錄一經綁定,無法解綁,想要解綁也可以,要麽靈魂抹殺,從此灰飛煙滅,再無輪回轉世的可能】

    438現在感覺,自家這個宿主不止腦回路清奇,貌似還有點蠢,若不是為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它現在肯定青筋暴起,猛翻白眼,但是為了讓自己更加逼真些,不得不用機械般的電子音,解釋道。

    天道爸爸這眼神真的沒問題,這個聒噪的女人哪裏好了,她真的能感化青釉那個黑心肝的男人,別是人沒感化成,倒是把自己栽進去了。

    算了,死活當活馬醫吧,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青釉那男人眼瞎,真看上了陶瓷呢?

    這些年,天道爸爸不是沒有派人感化青釉,可這廝早就冷心薄情了,練就了銅皮鐵骨。

    派去接近他的人(獸)幾乎全軍覆沒,沒有一個能達到目的。

    唯一能靠近青釉的,便是招搖山那不諳世事的星星。

    原本想著,讓星星感化青釉,讓一切回歸正軌。

    讓青釉成為真正的瑞獸黃鳥,肩負起自己的責任。

    可是,奈何青釉的執念太深,從外黑到內,意誌力堅定,不但沒有把那男人感化了,而且就連星星也差點被策反了。

    原本,按照之前的計劃,陶瓷前世是能活到一百歲,等她壽終正寢之後,擁有“十世善人”的功德頭銜。

    再由21世紀那邊的地府安排借調,轉世投生到碧雲大陸上,成為中州勢力裏,一戶蘇姓將軍的嫡女,再暗中將其培養成巾幗不讓須眉的類型,對青釉徐徐圖之,讓他動情。

    是的,另一方大陸的名字叫碧雲大陸,那同樣也是個以武為尊,弱肉強食的世界。

    比起山海大陸,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且,天道爸爸還打聽到青釉常年活躍於碧雲大陸,主要活躍的範圍在中州。

    所以,便有了蘇姓將軍嫡女的事情,打的便是近水樓台先得月的主意。

    要說這蘇將軍,那在中州也算是號人物,權勢滔天,武力強橫不說,而且一生隻娶了一個妻子,沒有像旁的男人三妻四妾。

    蘇將軍和夫人幾十年如一日恩愛如初,家庭和睦,膝下隻有位嫡女視若掌中寶。

    原本,一切都計劃得挺好的,如果陶瓷能在這樣的家庭出生,耳濡目染,等她遇見青釉時,估摸著能有一定幾率感化他。

    身處於黑暗中,滿心罪惡的人,都曾渴.望過光明的救贖。

    隻是那種救贖來得太遲了,便被無情舍棄掉了,想要重新撿起來太難了。

    本來,一切都計劃得好好的,再過幾十年,便可以讓陶瓷按正軌渠道投胎轉生在碧雲大陸。

    可是,偏偏這個時候,天道爸爸當年給青釉下的封印鬆動了,導致原定計劃作廢,隻得提前把陶瓷的靈魂從異世召喚而來。

    這時候,21世紀那邊的地府,又不知道搞什麽鬼,說是閻王爺頒布了新規:“由於,近千年來,借調事件頻繁增多,導致許多生魂無故穿越重生,擾亂時空磁場,位麵秩序崩潰,所以從即日起廢除“借調條例……”。

    此條例一出,天道爸爸自閉了,陶瓷死後無法投胎轉生到自己這個時空了,那麽接下來的計劃怎麽辦?青釉怎麽辦?

    因為,太過相信21世紀那位閻王爺了,導致天道爸爸沒有做二手準備。

    最終,眼看青釉越來越脫離自己的掌控,天道爸爸沒有辦法,想出一個損招偷渡陶瓷的生魂過來。

    怎麽偷渡,既可以掩蓋住自己的小動作,不讓21世紀的閻王爺覺察出異樣,又可以達成自己的目標呢。

    天道爸爸犯難了,為了知己知彼,他派出了“係統438”密切關注陶瓷的生活起居。

    最後,也如願找到了偷渡契機,那便是上古第一奇書《山海經》。

    同時,天道爸爸也知道陶瓷是個愛吃的主,而這山海大陸唯一符合她標準的便是上古凶獸饕餮。

    於是乎,天道爸爸大手一揮,毫不知情的陶瓷就華麗麗穿書成為了饕餮。

    再說回《山海經》,為什麽可以成為媒介呢。

    其原因是《山海經》原名並不叫《山海經》,而是叫《山海大陸通史》,是某位天道爸爸在遊曆三千大世界時,和21世紀那位閻王爺相談甚歡,最後這兩貨不顧身份,硬是要結拜成兄弟,並且留下了《山海大陸通史》作為念想。

    後來,不知怎麽的,閻王爺一看這書就停不下來了。

    所謂“獨樂不如眾樂樂”,為了讓手下的鬼差增長見識,幹脆拓印了幾千份,分發下去。

    但是,拓印完之後,閻王爺又有些不放心,怕有心之人順藤摸瓜搜集山海大陸的資料。

    畢竟是跨時空的產物,稍有不慎會擾亂秩序的。

    這般想著,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山海大陸通史》這名字給改了,正式更名為《山海經》。

    哇,《山海經》那可是閻王爺愛不釋手的書籍,我等一定要向他老人家學習,眾鬼差心想。

    於是乎,幾千份《山海經》不到片刻的功夫,就被分發一空,甚至還有好多沒有拿到的,局麵空前絕後的火爆。

    不過,也沒事,鬼差們總有幾個相熟的好友,自己借來自發就去拓印了。

    閻王爺對自己造成的影響很是滿意,《山海經》一度也成了地府最熱門的書籍,沒有之一。

    原本,《山海經》隻在地府流行的,可奈何鬼差中的黑無常,因為勾魂時開小差,看《山海經》,結果把一個凡人女子的魂魄放跑了,最後到處吸食陰魂,化作厲鬼,為禍人間。

    閻王爺震怒,下令黑無常火速將厲鬼抓捕歸案,白無常從旁協助。

    就在黑無常抓捕厲鬼的途中,那本罪魁禍首《山海經》不知怎麽的就掉落在凡間某個角落。

    恰逢那是六國爭霸,戰火紛飛的時期,有個籍籍無名的道士幸運的開了天眼,看到了這本《山海經》,他大喜過望,認為這是自己得道成仙的機緣。

    撿來《山海經》之後,他並沒有回道觀,而是找了個山洞躲藏起來,仔細研究這本書,每天以野菜野果為食,當了十幾年的野人,

    自以為研究透了《山海經》,故而下山。

    等他下山之後,才發現局勢變了,秦滅了六國,實現天下統一。

    上山時,那道士是個小年輕,約摸十七,八歲的年紀。

    下山時,他已經三十好幾了,衣衫襤褸,胡須細長,滿臉滄桑,一副曆盡了苦楚的模樣。

    而那本被黑無常丟失的《山海經》,也在黑白無常將厲鬼抓捕回地府受刑,他將功贖罪之後,利用自己的神識感知,在一處深山老林裏找到了。

    當時,黑無常還覺得有幾分奇怪,為什麽自己的東西會在深山老林裏出現。

    可是,轉念一想,他便想通了,那厲鬼剛開始是躲藏在繁華的城鎮裏,想利用凡人的陽氣掩蓋自己的氣息,混淆白無常和他的視線。

    後來,她還是在兩方夾擊下,現出了原形,被白無常的法術打傷,動搖了根基,最終狼狽逃竄到深山老林裏,吸納陰氣。

    也許是他在與那厲鬼纏鬥時,那女子以為是什麽法寶順手牽羊拿走,然後研究了老半天,發現沒啥用處便舍棄掉了吧。

    不得不說,黑無常的腦洞開得有點大,他完全沒想到是個開了天眼的小道士,撿到了《山海經》,又誤打誤撞進入了跟那厲鬼同一片地形的深山老林。

    同時,那《山海經》本就是地府之物,好巧不巧沾染上了大量陰氣,抹去了小道士的陽氣,這才讓他逃過一劫。

    至於,《山海經》為何會被那道士舍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知道這等開了天眼才能看到的機緣之物,必然是有主的。

    而且,背景十分強大,修為估摸著也是高深莫測。

    若是那主人家尋來,自己得歸還此物。

    如果,遇上了殺人不眨眼的,可能還會無辜丟了性命。

    這不是道士願意看到的,可他同樣也不想放棄得道成仙的機緣。

    於是,想出一個折中的辦法,把原件舍棄在山林裏,然後利用神識施展個拓印術,將東西拓印在竹簡上,這樣就什麽危機也沒有了。

    拓印完東西之後,那道士幾乎馬不停蹄的逃開了原地。

    為了不讓那神秘高人找到自己,小道士還特意找了個離丟棄《山海經》原件,最遠的一個山洞修煉。

    所幸,山林足夠大,而且距離小道士撿到《山海經》,再到黑無常找來,已經過去了數年之久。

    歲月是把殺豬刀,小道士變成了老道士。

    老道士下山後第一件事,便是回自己當年所在道觀,可是到了哪裏,他傻眼了。

    曾經,淒慘破爛的道觀,早已被修整得恢宏磅礴,金碧輝煌的大紅門前早已排起長龍,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香火十分旺盛。

    老道士感覺一切都跟做夢似的,最後拉過一個看起來十分麵善的男子來詢問。

    那人原本看著老道士,一臉滄桑,渾身髒汙,衣衫襤褸,不想理會的。

    可是,當聽說老道士是這家道觀的,這態度便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眼睛微微發亮。

    這可是貴人啊,如若得了他的青眼,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常言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那人這般想著,對老道士的態度略微有了點熱絡。

    接著,將這些年發生的事情,向老道士娓娓道來。

    這時候,老道士才曉得,他躲在山中這十幾年,六國覆滅,天下初定,秦國君主自稱“始皇”。

    於是,便有大臣為了討好他人家,提議將記載年月日改為先秦某年某月某日,意為敢為人先,讓後世銘記秦皇功德,歌頌千秋萬世。

    秦皇龍顏大悅,欣然應允,不到一月,這件事情,天下皆知。

    史官有載:”先秦初年,秦敗六國,已過數年,天下大定,百姓安居,秦皇功德,人人稱頌,莫不敢忘,流芳百世”。

    老道士聽聞,心裏五味雜陳,苦笑連連,原來山中數十年,外麵的光景已然物是人非了。

    老道士感概頗多,卻並未打斷男子的話。

    那人也是悠悠歎了口氣,沒有過多講述朝堂上的事情,大概是不想引火上身。

    畢竟,自己隻是個平頭百姓,談論國家大事,稍有不慎就要殺頭的,

    接著,將話題說到了道士身上,原來秦皇常年征戰,身體早已頹敗不堪。

    曾有幸,得到一道士煉製的延年益壽丹,吃完之後,精神煥發,生龍活虎。

    他暗歎“這丹藥的神奇”,同時迷上煉丹之術,想要追求那無上的長生之道。

    於是,廣招天下道士,共謀長生之方。

    老道士的道觀,也算有真才實學,傳承頗多,在秦皇麵前獨占鼇頭,乃是煉製那長生丹的核心力量。

    這下子好了,老道士全明白了,同時又問了那男子,現在這道觀誰人當觀主。

    那人說了一個道號之後,老道士頓時間大喜。

    因為,這觀主他熟悉,乃是自己往日交好,情同手足的師兄。

    同時,想到自己懷裏鐫刻著《山海經》的竹簡,心知自己名揚天下的機會來了。

    若是能找到這竹簡裏的異獸,他何愁煉製不了長生丹。

    接著,老道士向男子道了聲謝,他大步流星的朝自家道觀走去。

    眾人眼見一個衣衫襤褸,頭發淩亂,麵容滄桑的“乞丐”插.隊,想擠到長龍前麵去,心生不滿,想要出言嗬斥幾句。

    就在這時,那剛與老道士說話的男子站了出來,出言辯解說,老道士是這道觀裏的人,隻不過雲遊四方數十年,未曾回來看過。

    眾人一聽,仔細打量著老道士身上的衣服,看那款式的確有點像這家道觀那些道士所穿的。

    但是,他們也沒有全信,此時因為秦皇的關係,道教興盛,但隨之而來的也有許多坑蒙拐騙的“假道士”產生。

    當然,道士腦回路,非常人可以苟同的。

    就算是癡迷於煉丹之術,窩在深山老林十幾年,將自己弄得滿身狼狽,不曾打理也是有可能的。

    畢竟,若是秦皇此番聲勢浩大的尋找道士,煉製那長生藥。

    百姓們都不曉得,原來自己的國家有那麽奇人異士存在。

    眾人對老道士的身份,將信將疑,沒說信,也沒說不信,但腳步卻是半分都沒挪動,一直僵持著。

    正在眾人與老道士僵持的時候,早就有人悄悄離開人群,去通知道觀裏的人。

    是真是假,一對質便知道了,然後又悄悄躲回人群中,深藏功與名。

    恰逢此時,老道士的師兄,因為煉製丹藥的材料不夠了,故沒有待在秦宮的煉丹室裏。

    而是抽空回到自家道觀休息幾天,順便處理點事情。

    聽到弟子稟報說,外頭有人招搖撞騙,冒充觀中弟子,不由無奈。

    這些年,隨著道觀名聲越來越大,一些想渾水摸魚,從中撈好處的人每天都會出現,讓他甚是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