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河西的秘密(上)

字數:3969   加入書籤

A+A-




    孫複從李堯家離開後便有些渾渾噩噩,他發現傳統儒學還真的不是河西格物之學的對手。

    這就讓人很是頭疼,雖然他不認同那些酸儒的說法,但他同樣想證明格物之學並不是儒學的全部。

    在孫複的認知中,人們所應該追求的儒學不是格物這樣的實用之學,而應該是更加接近“本源”的儒家之禮,這才是儒學的本源。

    但河西的這種舍本逐末的行為卻第一次讓他無法辯駁,他在河西看到了百姓生活因格物而改變,街麵上出現了太多太多他從未見過的事物。

    孫複發現,自己來河西的時間越長,對這裏的了解便越片麵,河西具體的模樣就變得愈發難以琢磨,難以看清。

    於是他便決定用更長的時間來看看。

    衝著眼前的裴承文躬身一禮道:“裴知府,老夫並非不願去見葉侯,而是覺得時機尚不成熟,待老夫在城中多看些,多聽一些後,定然會尋葉侯討教。”

    這才是學者大儒該有的態度,裴承文在短暫的驚訝後奇怪的看了祖無擇一眼,隨即低聲道:“先生不是來駁斥我河西的聖人之言嗎?”

    孫複愣了一下,隨即苦笑道:“黃河清,聖人出,此乃前人諺語,不足為論,信則有,不信則無,自秦漢至今,河清海晏不知幾何,而聖人幾何哉?!”

    裴承文不禁感歎:“世人多愚,唯有先生看透世事啊!”說完便道:“葉侯說了,先生高才,有大儒氣象,令我涼州府史官這幾日務必陪伴左右,先生想在我河西看什麽便看什麽,不得阻攔。”

    “史官?!”

    孫複與祖無擇大驚失色,史官可不是地方上能擁有的官職,隻有中書史館才能設置史官一職,所記,所載皆為前朝之史,現在大宋最為聞名的史官便是史館修撰歐陽修。

    裴承文並不慌張,而是笑道:“西北史官與國朝史官大為不同,乃是記載,講解我河西發展之變,小到百姓生活,城市變遷,大到河西官製所變,司法所改等等……”

    官製,司法,民生,裴承文簡單的一句話便包涵了大量的信息,而孫複也從中看到了河西完全獨立於大宋之外的製度。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裴承文的話便已經宣布了河西獨立於大宋之外。

    孫複呼出一口濁氣,許久之後略帶深意道:“河西是不打算回到過去,且要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了嗎?”

    裴承文大笑道:“這不是我決定的,也不是葉侯決定的,而是我河西三百二十七萬六千八百七十二口百姓自己的選擇。”

    隨著裴承文的話,孫複與祖無擇再次驚恐的對視,他們沒想到這片小小的河西之地居然有如此多的百姓。

    大宋的人口雖然比這裏多得多,但那是多少州府加起來的數量,遠比河西大了不知多少。

    就在兩人的震驚中,裴承文起身介紹了前來的史官:“這位便是我河西史官秦釗,別看其年輕,卻是閱書無數,有過目不忘之能,還兼華夏智慧宮的編修。”

    秦釗躬身施禮:“孫先生,祖先生,在下秦釗,二位喚我小秦即可,我將負責陪伴兩位在涼州城中遊巡,若有不解皆可發問,學生必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孫複看向眼前的年輕人,臉上笑容和煦,態度恭謙但卻不卑不亢,頗有君子之風,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如此便有勞了。”

    “不敢!”

    見秦釗已經與孫複搭上話,裴承文便叉手道:“兩位自便,本府還有政務便不久留,告辭!”

    “裴知府請!擇之替我送裴知府。”

    裴承文剛剛出門,祖無擇便趕了過來小聲道:“裴知府,我最近瞧河西的報紙上滿是詆毀朝廷的言論,這可不大好啊!”

    裴承文奇怪的看向他不答反問:“報紙上說的不是事實嗎?報紙這東西就是要給世人說真話的,官府也不能限製人家說真話是也不是?要是捂了報紙的嘴巴,百姓們會怎麽想?與其讓百姓們胡思亂想,不如把真話說開了,以免造成更大的動蕩啊!”

    裴承文的話讓祖無擇一時啞口無言,但有一點裴承文卻不會告訴他,那就是報紙上的真相是有選擇性的。

    隨著裴承文的離開,涼州府的生活並沒有因為這些“外人”的到來而改變,一切還是造就。

    隻不過許多人都沒注意到,在他們認為在尋常不過的生活中多了倆個觀察者。

    王拱辰的奏疏起到了作用,趙禎在看完他對河西的描述後居然在前期的怒不可遏後,自己也心生出一種親自看看的渴望之情。

    人類對美好生活是本能向往的,這點不會隨著政治立場的改變而消失,但同樣這種美好的生活並不阻礙別人去毀滅它……

    於是孫複和他的學生祖無擇便被趙禎派到了河西,他們的任務不光是駁斥荒謬的“寓言”,更是要詳細記錄他們所看到的一切。

    這就是一場光明正大的情報收集工作,而葉安以及河西上下的官員也是心知肚明。

    一種驕傲的情緒出現了,河西的所有人都為他們今日的生活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所以對於外來的眼光他們往往是充滿熱情且不屑的。

    這並不矛盾,文明程度的不同使得他們無論是在認知還是智慧上都要高出這個時代人許多,同等階級更是如此了。

    河西的農人就要比宋遼夏的農人來的更智慧,他們識字啊!不光識字,還在學習農耕知識,這是孫複在城郊的農家得到的驚人答案。

    這些農人不光識字,居然還在農閑時看書,而農家裏各式各樣的農具看的他眼花繚亂,至於地窖裏堆滿的糧食蔬菜之豐富,更是讓他不可思議。

    眼前的農人叫李放羊,雖然上了歲數,可旁人稱呼他時還是叫一句“放羊老”,他是典型的西北農人,家裏有地又有羊,農忙時種地,農閑時放羊。

    現在的他正捧著一本農書看的津津有味,還不時感歎一句“天人感應”。

    “老天也是憐憫我等,連續三年沒有旱情,石羊河水量充沛,今年應也是個豐年嘞!這位先生你坐,俺們農家不講究那些,喝茶不?老涼州粗茶!”

    說完也不等孫複開口便自顧自的烹茶道:“別嫌咱們農家茶粗,可是補身子的好茶嘞!”

    紅茶茶餅被撕開一塊直接扔進大茶碗中用熱水衝泡,之後在佐以冰糖、葡萄幹、紅棗、枸杞等物,很快茶香便伴隨著果香出現。

    李放羊嘿嘿一笑道:“瞧得出你是讀書的先生,這茶可是頂頂好的,俗話說“久坐傷腰”,補補!”

    邊上的秦釗也是笑著介紹道:“這粗茶可一點不粗,葉侯下鄉時便最喜歡這口,說是補氣血,固精養身嘞!”

    “那便多謝老哥了!”

    孫複也不推辭,端起茶碗便喝了一口,頓時茶香伴隨著果香,藥香一同在口中發散開,微甜的冰糖居然讓他微微回味。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