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龐雨其人
字數:10143 加入書籤
楚人一炬,阿房宮巳然成了可憐焦土。世人應是嗟乎,卻因從未一睹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也從未聽過歌台暖響,春光融融。故縱然可惜,也不過曆史河流上一道稍大一些的波浪罷了。
那麽,這在曆史上不值一提的江南首富言氏,曾經的白玉荷池,淼淼碧水,昔日的檀香木簷,青瓦浮窗,對於世人來說,連可惜之情也不會有吧!
但對於曾經生活於其中,眾星捧月的言暮來說,一夜之間,從無憂無慮的言氏子弟,成了無根浮萍,這叫她如何能平複,如何能釋懷。
她一襲青白錦衣,騎著黑風駿馬,頭戴一頂黑紗帷帽,驅馳在江南的中心——臨安。
楊柳搖曳,春水粼粼,那是言氏的家,那是言以淮的家,她沒有勇氣去看一看巳成可憐焦土的言府,隻好打聽現在言氏的新府邸,打算去那處看看二叔是不是真的回來了。
四年前江南言氏被一夜滅門,言不惑一死,眾人皆以為言氏必定分崩離析,卻不想,揚州的言氏宗族,言暮口中常提的那群老不死,毅然出麵,接下了言氏的所有運作,維持言氏家業。
當時江南紛紛議論,這群老不死不好好安享晚年,一個個急著出山,圖的就得言氏的萬貫家財,等言不憂回來時,可能言氏連個板凳都不剩給他了。
世人不知,但言暮深知,言氏的那群老不死個個墨守成規,自視清高,最是視錢財如糞土,哪裏稀罕他們言氏的銀子,他們願意出山,是因為這是言氏的使命,他們不願看到言氏前人辛辛苦苦打拚出來的家業,因無人接管而敗落,所以一個個拖著年邁的身軀,再一次入主言氏。
為的,可能隻是等言不憂回來時,能將言氏完璧歸還罷了!
這般一想,她不禁深深的歎了一口氣,小時候每日隻能扮作男子時,自己沒有一刻對不給女子繼承家業的老不死們感到厭惡。但此刻,她是一點兒厭惡的情感都不敢有了,若不是他們,憑她一個沒本事的小丫頭,哪能擔得起如此重任。
言暮禦馬踱步,停在正紅朱漆大門前,抬頭看著頂端懸著的嶄新金絲楠木匾額,上麵端端正正地題著兩個大字——言府。
一雙黑白分明的眸子不知為何突然感到酸澀,昔日看山,草木凋零,看水,寂寥冷落。
今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舊裏,卻不是舊裏。
半晌,終是恢複精神的她,搖了搖頭,禦馬繼續前行。
——
言暮不知道,隔著一道朱紅大門中,庭院幽深,她心中又敬又恨的幾個老不死,正圍坐在茶桌旁,個個神色凝重,皆是難言。
坐在正對門口的長老言元英,巳過古稀之年,一雙眸子被厚厚的眼瞼覆蓋,隻留下一道跟針線一般的眼睛,但就是透著那一道縫隙,他巳經能將世間大部分的事與人,看得一清二楚。
“長老,你說那小子會不會是言不憂在外麵的私,孩子?”
坐在言元英身旁,一位極為胖乎的老人家,一邊拿著帕子不停地擦拭著幾層脖子褶皺間的汗,一邊小心翼翼的說道:
“不然他怎麽拿得出言不憂的親筆書信!”
“言胖子,你可別亂說!”言元英另一側坐著一位滿臉都是皺紋,兩邊臉像沙皮狗那般耷拉下來的老者,一聽到言子潘的胡話,便帶著怒氣對著他喝道:“言不憂再亂來,也是我們言氏子弟,絕不會做私定終身的糊塗事!”
“況且那小子也沒說自己的言不憂的孩兒,若換是旁人,早就拿著信來認親了,我看啊,那小子是個高風亮節之人!”
“嗬!”胖乎乎的言子潘一聽,不由得連汗也不擦了,輕笑了一聲,說道:“還高風亮節了,好你個言皺皮,見人家小子長得端正,就覺得他是精金良玉是吧,要他入主言氏,我第一個不同意!”
“那你說該如何?”被喚作“皺皮”的言子丕,那耷拉的臉蛋抖了抖,激動地說道:“咱們三個老骨頭,不知能支撐多久,言氏終不可能斷在我們手中,如今等不到那言不憂,唯一能依托的,不就那小子嗎?”
“誰知道這信是真是假!”言胖子聽了言皺皮的話,雖覺有道理,但還是忍不住嘟囔了一句,直直地指著桌上的信。
滿頭白發的言元英聽著身旁兩位的爭吵,不由得搖了搖頭,那雙不見起伏的眸子,緊緊地盯著攤開的信,上麵赫然是言不憂的字跡:
“吾尚在四周遊曆,托龐雨接管言氏事務,言不憂。”
龐雨,這位名不經傳的男子,既不知從何而來,亦不知為何而來,這樣的人,對於言氏來說,不知是福是禍!
言元英是言氏家主言不惑之父言元淳的大哥,但卻大了言元淳足足二十歲,隻因言元淳是正妻所生,所以言氏隻能傳給言元淳的後代。
倘若言元英意圖吞並言氏家財,或者繼承言氏,於當年都是極有可能的,但他偏偏選擇輔助言元淳,待他具備治理言氏的能力時,毅然退居於揚州故居。
所以說,言元英在言氏極具威名,龐雨之事,縱然那言胖子和言皺皮吵得天花亂墜,隻要他的一句話,便可定奪此人是去是留。
方才派去照顧龐雨的管家言大剛好回來複命,卻見二長老和三長老在吵得不可交加,不由得納悶起來,但還是急匆匆地向大長老稟報道:“大老爺,小人巳將龐公子安頓好。”
言元英聽罷,拿起放在身旁的梨花木雕八仙拐杖,穩穩地朝地上敲了一下,比金子還貴的拐杖碰撞著地板,發出了一陣清脆的響聲,微微震動的地板,一霎間傳到言胖子和言皺皮的耳中,頃刻二人便不約而同地閉上了嘴,老老實實地坐好,靜候大長老發話。
言元英倒是不急著嗬斥兩個不成體統的長老,反而是轉過頭向言大問道:“龐公子現在在幹什麽?”
言大聽到大長老的問話,立刻回答道:“龐公子,現在在喝茶呢……”
“喝茶?”言胖子一聽,稀疏的眉毛立刻皺了起來,敢情他們這邊吵得亂哄哄,那小子優哉遊哉地喝起茶來了。
“喝什麽茶?”言元英看也不看身旁又要炸起的胖子,轉過頭向言大問道。
言大忽感一陣虛汗冒在額頭之上,不知大長老所問為何,隻好老老實實回答:“金壇雀舌。”
“金壇雀舌。”言元英呢喃道,盯著自己杯中的南山壽眉。
同樣是江南名茶,金壇雀舌,嫩香青綠如幼雀之舌。南山壽眉,茶披白毫似老壽星之眉。
唉,他們這些老骨頭,還能撐多久呢?
言元英慢慢地品了一口南山壽眉的醇和,幽幽地開口,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從今日起,龐雨接管言不憂的事務,統管言氏,言子潘,言子丕必須傾盡所能輔助他!”
“長老……”言胖子和言皺皮不約而同地驚訝道,一開始他們都隻以為,大長老會接納龐雨,但頂多給他當個管事,如今,竟把整個言氏都拱手於一個來曆不明的人,這叫他們如何是好。
“怎麽,以為我老糊塗了?”言元英被眼瞼蓋著的眸子,突然冒出精光,好似是威脅,又好似隻是簡單的反問。
“不不不!”方才反應最大的言胖子,立刻擺手說道:“都聽大長老的!”
言皺皮這下也是納悶,頓時想起那個名喚龐雨的男子,卻不由得微微點了點頭。
言府三大長老,言子潘身寬體胖,善經營,言之丕麵似靴皮,善治人,言元英鶴發鬆姿,善通大局!
得此三人相助,必定有所收獲!
——
被一把火燒得幹淨的舊言府裏,曾經有一座裝潢非凡的樓閣,喚作“江淮閣”,金磚銀柱,江淮一閣,隻住一人,那便是曾經眾星捧月的言氏小少爺——言以淮。
言以淮年少聰穎,過目不忘,言氏為他求得二十位各有建樹的教書先生悉心教導,無一不稱其穎悟絕倫,七竅玲瓏。
可惜,一場滅門,鮮活年少的生命就此終止。
不知為何,言氏長老們在新言府中,同樣的東廂,還是建了一座江淮閣,饒是為了紀念那位被寄予厚望,馳騁大恒河漢江淮的小公子吧!
不過,如今入住在江淮閣中的,竟是與言氏毫不相幹的龐雨。
江南春夜,煙雨迷蒙。
被厚予重任的龐雨,優哉遊哉地在江淮閣中,品起了江南獨有的金壇雀舌,汝窯青瓷杯中,青色的茶條色澤綠潤,葉底嫩勻,香氣清高鮮爽,不失為極其雅致的享受。
品茶人身穿一身月牙白錦袍,身姿清瘦挺拔,靜坐於一室之中,如盡得天地精華的芝蘭玉樹。此般風雅,讓縱然看盡千帆的言氏長老們,都不得不為之眼前一亮。
可以說,若不是他的這副好皮囊,若不是舉手投足的儒雅,他可能連言府的正門都邁不進來!
“這樣,龐某就此多謝各位長老的厚愛,今後必定誠心請教,還請潘老爺,丕老爺多多擔待!”
龐雨聽罷大長老的委任,一張笑意盈盈的俊臉上,不見大喜,也不見擔憂,那不變的笑容透露出他的穩重和淡然。
善於識人知人的言皺皮,緊緊地盯著對麵少年那一雙含著笑意的眸子,不禁搖了搖頭。
看不透,看不透!
倒是身旁的言胖子,聽了龐小子的話,輕蔑的“哼”了一聲,趾高氣昂地說道:“你最好別把手伸得太長,咱們言家的肥豬肉,以你的小身板是吃不進的!”
一語說罷,最先有反應的,不是龐雨,而是站在他身邊的護衛,隻見身穿一襲家仆素衣的他,身材壯實高大,聽到言胖子的威脅諷刺,那與他家主子一樣,時常掛著笑意的臉上,生生冒出了一道鋒利的眼刀。
然而,被諷刺的當事人,卻好似沒聽到那般,依舊笑得溫和,笑得坦然。
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的言皺皮,疑惑地端詳著龐雨掛著笑意白皙英俊的臉容上,那一顆眼下淚痣,這般溫柔一笑,這般溫柔一痣,他隻在一人身上見過。
那就是,曾經掌管整個江南言氏,當之無愧的家主——言不惑。
奇怪,奇怪!
此刻,對此稱奇的,不止是坐在龐雨對麵的言皺皮,還有一位藏在屋簷上觀察著言府一舉一動的言暮。
言暮屏息凝視,月光被朦朧的煙雨暈染,沾濕了她白皙無暇的側臉。
奇怪的龐雨,溫柔的龐雨,迷一般的龐雨,他會將言氏帶到何方?假如她能夠為自己正名,會不會現在坐在江淮閣的人,就是她言暮呢?
她眸色深沉,胸中總有一股說不出的鬱結,隻得抬頭看著被月色籠罩的江南,與當年言以淮眼中的江南,又有何不同呢?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月光還是這片月光,看月的人卻不是當年的人了。。
言暮微微苦笑,不論如何,龐雨這個人,帶著言氏走到何方,她就要跟到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