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字數:3345   加入書籤

A+A-




    &esp;上周《鄉村愛情12》再度刷新最長壽普通話劇集的曆史紀錄?

    &esp;從當年被認為隻有中老年人才看的農村喜劇片,到如今成為流媒體平台上的熱門內容,《鄉村愛情》係列不僅僅將內容延續12季,更是從熱度和話題度層麵保持高水準?

    &esp;影視史上這麽多大ip,為什麽唯獨《鄉村愛情》做到這一點?

    &esp;《鄉村愛情》和趙家班的秘訣,其實從《鄉村愛情12》上映前的宣傳策略便可窺得一二:從去年年底定檔開始,劇集的官方微博就不斷和老舅等當紅明星做起跨界互動,各種抖音、快手創意視頻與表情包病毒營銷更是玩得飛起……

    &esp;而在劇集內容層麵,從官方微博提前釋放出的物料來看,《鄉村愛情12》的一大核心仍將是象牙村二代們。換言之,從內容到故事,《鄉村愛情》都在不斷向年輕的用戶群靠近。

    &esp;《鄉村愛情》能夠走到今天,正是因為它在不斷更新和迭代,從而保障其始終不會落伍。

    &esp;電視劇史上多數係列劇集都是越播越糊,能播11季的《鄉村愛情》絕對算是個奇跡,並且11季的豆瓣評分都在7分上下、沒有太大波動。

    &esp;不看《鄉村愛情》的人,可能很難相信這組數據對比的真實性,《鄉村愛情11》活躍用戶中,有88%是29歲以下的觀眾;其中20-29歲的90後觀眾占到了超越《黃金瞳》《都挺好》《東宮》等劇集。

    &esp;來自網絡視頻內容消費主力90後的支持,把《鄉村愛情》捧成最具影響力的係列ip,而吸引他們的,則是輕鬆幽默的情節和由此衍生出的大量互聯網文化。

    &esp;這樣的結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esp;十多年前當趙本山開始做一係列農村題材作品時,想到的是通過電視劇正視中國農民的思想和生活狀態,要盡量為他們解決點問題、關注三農問題。

    &esp;但在十多年後後,趙本山個人命運的起伏,偶然地將這個ip推向互聯網和年輕人,而在網絡這塊土壤裏,原本的農村故事被逐漸解構與重塑,並最終形成了今天的狀態。

    &esp;《鄉村愛情》能走到這一天,靠的早就不是鄉村情懷!

    &esp;《鄉村愛情》之前,趙本山拍過兩個名響全國的電視劇係列,一個是02年開播的《劉老根》,一個是04年開播的《馬大帥》。從單部作品的影響力看,二者並不輸《鄉村愛情》。可就延續性而言,它們又都不能與《鄉村愛情》相提並論,前者隻有兩部,後者也僅拍三部。

    &esp;《劉老根》的完結,很多人將其歸根於高秀敏的去世和編劇何慶魁的淡出,但其實早在高秀敏去世前的04年,趙本山就已經意識到這個故事講不下去。

    &esp;《劉老根》不好再拍了,因為劉老根是農民企業家,再往前走越走越大,而越大就越不好看,越大就會越離開土地。

    &esp;意識到這一點的趙本山,在《馬大帥》時就調低了視角,把故事的重心從企業家降到希望在城市裏闖出一片天的普通農民身上,並且別有用意地策劃馬大帥的悲劇人生。

    &esp;馬大帥整了個學校,但不行後他還得回到土地上來,就是不能讓他得好。你想讓他好但他沒有好,這才有戲看。

    &esp;不過這樣一種都市外鄉人的故事,因為核心人物過少,拍到第三部時也開始因為模式化而逐漸陷入疲軟。

    &esp;趙本山的危機意識來得可能要更早一點,因為早在拍《馬大帥3》之前,他其實就已經在找尋下一個故事。

    &esp;而或許是吸取到了前兩部作品的教訓,那時候的趙本山將目光對準一個既接地氣、又具有多樣人物關係的農村青春片,於是便有06年的《鄉村愛情》。

    &esp;由於在那之前電視史上還幾乎從沒有過農村題材的愛情輕喜劇出現,再加上趙家班在此前兩部作品上積攢下的人氣和趙本山這塊金字招牌。

    &esp;《鄉村愛情》一開播就迅速走紅,成為那些年裏最具有全民話題度的國產電視劇係列。

    &esp;不斷提升的劇集影響力,也為本山傳媒帶去豐厚的受益。《鄉村愛情2》在央視首播時的售價為每集10萬~12萬元,是同期普通電視劇的6倍。

    &esp;再加上二輪播放時又賣給了數十家電視台,因此光是版權費就接近4000萬。除此之外劇集片尾還有大量貼片廣告、劇中則有蒙牛等品牌的植入,保守估計光這一部電視劇就在十多年前為本山傳媒帶去6000萬以上的收入。

    &esp;《鄉村愛情》的熱播不僅帶來了明麵上的收益,更是放大趙家班的深層價值。當初為了做大二人轉生意,趙本山特地搭建了遼寧民間藝術團、和遼寧大學合作成立了本山藝術學院,親自培養了一大批藝人。

    &esp;在《馬大帥》裏,不少他的徒弟已經有了露臉的機會,很多參演者的出場費都因此翻上一番,並且陸續能接到一些代言邀約。《鄉村愛情》這部群像作品的播出,則給他的徒弟們更多施展空間。

    &esp;趙本山創立的劉老根大舞台還曾遭遇過經營困難的情況,但在《鄉村愛情》熱播後,由幾位徒弟坐鎮的二人轉演出立刻爆紅,演出門票翻一倍還常常能夠售罄。

    &esp;更為重要的是趙本山當綠葉捧出來的唐建軍、王小利、劉小光幾位徒弟,日後逐漸成為整個趙家班的中流砥柱,在趙本山因多種原因退居幕後時,撐起了這個團隊的門麵。

    &esp;因為在第一季《鄉村愛情》當中,趙本山嚐到鄉村輕喜劇的甜頭,因此從第二季開始,《鄉村愛情》係列的風格就更加偏重喜劇化,將更多的筆墨都放在象牙山村民的家長裏短當中,和早期頗具現實主義色彩的《劉老根》《馬大帥》等作品有很大區別。

    &esp;這樣的轉變結果有好有壞。好的一點在於比起純現實題材的作品,輕喜劇顯得更安全,趙本山自己也曾說過:有的農民調查類的書寫得相當真實,但電視劇要是那樣拍,肯定通不過。

    &esp;但不好的一點,則在於消解了故事的深度,在當時有人甚至評價《鄉村愛情》係列是加長版的趙本山春晚小品,隻剩下搞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