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廟算

字數:1767   加入書籤

A+A-




    諸葛老大如此通盤考慮,首先是八陣圖正麵硬扛曹魏的步兵集團,基本上是勝多敗少,這是正麵戰場占了上風。
    之後是騎軍對戰,大漢騎軍無論是將領還是裝備,都起碼比曹魏那邊高一個梯次,那麽隻要不出意外的話,就算不能吃掉曹魏的騎軍,也能保證不落下風,這樣的話,與諸葛老大的八陣圖相互配合,也能硬吃曹魏在司隸區域裏麵的軍力,至不濟也能慢慢蠶食,這是側麵戰場起碼持平甚至保有優勢,畢竟雙方騎軍的兵力,還是有一定差距。
    然後是情報、戰略方麵,大漢在曹魏的高層埋下了一顆大釘子,關鍵的時候必定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而且曹魏方麵,現存能夠與諸葛老大較量的隻有司馬懿這個老狐狸了,但是因為之前被諸葛老大狠狠敲了一棒,司馬懿現時無法介入曹魏的決策,剩下的人,與諸葛老大較量始終差了一點意思,本來司馬懿就已經是稍有不如諸葛老大的了,其餘人等就更難與諸葛老大較量了。
    最後就是人心方麵了,曹魏經司馬懿老狐狸豪賭一番,既失去了關中軍團,又使得諸多世家與魏主離心離德,難以齊心合力。
    而且如今曹魏那邊世家大族的當家之人,大部分都曾經生活在大漢的榮光之下,他們的父輩,當年多數都是漢室的官員,就猶如荀俁一樣,肯定沒少聽自己的父輩形容大漢當年的光輝形象。
    加上曹魏雖然實施“九品官人法”偏袒世家大族,意欲拉攏,但是畢竟時日尚淺,此法還未能根深蒂固,讓各世家大族享受到巨大利益,故此如今大漢聲勢日隆,還於舊都之後,各世家大族肯定是存在搖擺之心的。
    因為曹魏自曹操到曹丕,都是心狠手辣之輩,對自己的臣子下狠手的事例真不少,特別是曹丕當年鬥贏曹植之後,大肆秋後算賬,牽連不少人,令到當時不少大臣人人自危。
    而曹操更是對自己當年盛讚為“吾之子房”的荀彧,下了不少黑手,使得荀彧最後是憂慮而死(史料上並無記載荀彧得什麽病),年僅五十歲。
    相反大漢這邊,先主劉備仁義之名響遍天下,與手下臣屬相知相交之事多了去,姑不論劉關張同桌而食、同榻而睡,就說當年徐州兵敗,陳登不願跟隨劉備奔波,但是當有人懟陳登的時候,劉備還是極力維護陳登的。
    同樣的事情,之後還發生過兩次,一次是糜芳背叛,有人言應該是株連糜竺,但是劉備卻沒有這樣做,對糜竺依然一如以往;另外一次就是黃權了,當年夷陵之戰慘敗,黃權所領部隊無法撤回益州,而東吳當時與大漢乃是死敵,黃權逼於無奈,隻能北上歸降曹魏。
    消息傳回益州,有司官員向劉備進言,要抓捕黃權家人,按律治罪,但是劉備卻阻止了此事,並言黃權北上歸曹魏,非是背叛,隻是實屬無奈,乃是自己對不起黃權,黃權並沒有對不起自己,於是命有司不得追究黃權家人,對黃權的家屬一如既往。
    而歸降曹魏的黃權,也有人向其傳言,說其在益州的家屬,已經被劉備抓住殺掉了,讓其治喪,但是黃權卻說自己與劉備相知,相信劉備不會加害其家人,後來果如其所料,曹魏不少人都大為敬佩此事。
    劉備對涉嫌背叛自己的人,都是如此大度,總是從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不肯輕易拋棄自己的臣屬,而他對自己的手下,就更是珍惜了。
    就如劉關張三人的關係,當時之人說其“義為君臣,恩猶父子”,故此曆史上雖沒有他們三人結義的記載,但是羅貫中描述他們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也為後世之人廣泛接受。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