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直指南陽

字數:9777   加入書籤

A+A-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金城太守黃權平定武威等四郡後派使者往漢中向劉備報捷。

    使者見到劉備後送上捷報,劉備接過後一看,隻見上麵寫著殺敵受降的人數和有功人員的名單。

    劉備看完後問使者道“公衡派你前來有什麽要說的嗎?”

    使者道“黃太守派我前來向主公稟報,武威等四郡全部平定。”

    劉備點點頭道“公衡果然沒有辜負我的期望,不過才四個月,如何平定,仔細說來聽聽。”

    使者道“黃太守一開始就認為顏俊等外似忠誠,內存禍心。顏俊、黃華等趁亂敢自稱將軍、太守。

    就算我們沒有進攻涼州,他們也會起兵作亂,響應我們不過是趁勢而為。平定金城,曹軍還在隴右,不便動手。

    曹軍退走謀劃除掉他們。黃太守探聽到顏俊、和鸞兩人有矛盾。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假做顏俊寫了一封信,信上說和鸞如何圖謀不軌,有不服從號令的嫌疑,自己願意出兵討平和鸞,故意泄露給和鸞。

    和鸞果然中計,一麵派人往金城告顏俊圖謀叛亂,一麵發兵進攻顏俊,顏俊抵擋不住,遣使者送其母及其子到金城為質,請求援助。

    黃太守假意答應,實則拖延不前,坐山觀虎鬥,待兩人兩敗俱傷。

    兩個月後,和鸞破城殺了顏俊,武威郡的原曹將王秘乘機率兵殺了和鸞,準備要占據武威郡頑抗。

    黃太守趁機而動,生擒王秘,平定武威郡。

    張掖郡張進占據張掖,與黃華、麹演遙相呼應並派使者告訴黃太守說郡縣安穩,並無盜賊,請大人率軍返回。

    黃太守卻喝斬來使說張進擅自用兵,不服號令,乃逆賊,引兵進擊張進。

    西平郡麴演聞知後,便假意響應,引步騎三千前來助戰。黃太守將計就計,故意裝作信任,親自領五百人前往迎接,與麹演相會陣前。

    麹演見黃太守人少,結果掉以輕心。黃太守靠近他後趁著麹演上前拜會時,左右力士上前把他拉下馬,擒住他。

    黃太守數落麹演私通叛黨,陰謀作亂,下令當場斬首,麹演的三千人馬沒一個敢動的,盡數投降。

    黃太守收攏降兵,進圍張進,張進根本擋不住,被黃太守斬殺,張進及其支黨,全部投降。

    黃華孤掌難鳴,加上膽戰心驚,直接投降,四郡全部平定。收攏降兵萬人之多。”

    劉備聽罷大喜道“涼州有黃公衡鎮守,我有何憂!”

    下令重賞黃權和有功將士,連使者一齊賞了。命黃權抓緊時間結好羌氐,詢問劉禪、糜竺、蔣琬等進展如何,催他們盡快組織一支騎兵。

    曹操在返回許昌後,開始將征戰的兵馬進行修整,陣亡兵馬重新補充。調河北兵馬數萬前來,在許昌進行訓練。

    籌備糧草,打造攻城器械,做好征戰準備。

    不久,汝南滿寵將數名之前被俘的曹軍送到許昌,還帶了一封信。

    信上說劉備邀買人心,哄騙被俘兵馬耕田開荒,鑿山修路,打造兵器。用他們幹的活給自己贖身,這些是被送回來的俘虜!

    曹操召集眾人,麵見曹軍俘虜,曹操令於禁問話。於禁問道“你們是誰的兵馬?劉備讓你們幹什麽?怎麽回來的!”

    曹軍答道“我們是在南陽城下被襲營俘虜。是曹洪將軍麾下兵馬。我們在益州耕地,他們最後一統計我們幹的好!給我們錢糧放我們回來了!”

    於禁看著曹操。曹操冷笑道“這麽說益州耕地等事務並沒耽誤?沒因為劉備抽盡益州精壯而陷入停頓!益州百姓也沒有因為大戰承擔過重的負擔。”

    曹軍不知道說什麽,不敢作聲。於禁喝道“爾等不知死活,竟敢助賊!”

    曹軍叩首道“我們也不知道,將軍饒命,我們就是幹活好早日回來!”

    曹操道“讓他們去屯田,不是喜歡耕地嗎?”手下將曹軍帶下去。

    議事廳氣氛一冷,曹操吐出口氣道“不能等了,我原本估計劉備因為這仗兵馬抽調厲害,會導致民生凋零,後繼乏力。等些時日,益州內亂橫生,劉備疲於奔命我們好進攻。

    恰恰相反,劉備恐怕在將兵力重新規劃。本來我還想半年,秋收之後再興兵馬,現在看來絕不可行!

    半年後,劉備會穩定奪占的土地上,聚起糧食,打造兵器,補充兵馬,我們就難以收回南陽和隴右。

    去,到長安將妙才召回來,各軍加緊準備大戰。不日準備南下,趁劉備現在鬆懈。”

    八月,曹操與眾將一起商議起兵,準備奪回失地。蔣濟、賈詡、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夏侯尚、徐晃等盡數到場。

    眾人禮畢,曹操道“我想大家都知道了,三個月前,我們失去了戰略要地南陽、襄陽,隴右、涼州,該奪回來了,諸位有何高見!”

    陳群出列憂慮道“魏王,魏諷等荊州原來投降的士族,在鄴城籌劃準備謀反,幸虧世子察覺,迅速鎮壓。政局動蕩,是否是暫緩用兵為上!”

    曹洪立即出列道“先生說的哪裏話,魏諷反叛,沒有引起多大動靜,反而清除了心懷二心之輩,內部穩定,正好用兵,何來暫緩之說。”

    曹操道“不錯,我正是這個意思。魏諷書生一個,毫無才能,看不清形勢,胡亂造反,不足為懼!”陳群拱手退下。

    曹操心中何嚐沒有顧慮,隻是他感覺自己已經等不起了,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劉備是的難纏對手曹操當然再清楚不過,正因如此,他明白自己的兒子如果不占有絕對優勢恐怕很難壓製住劉備,他要盡可能留下穩固的地方給兒子曹丕。

    他等不起了,隻有速戰速決,首先就是拔除中原的威脅南陽。

    眾人開始討論一番,正討論時夏侯尚出列道“大王,末將有一想法,不知可行否!”

    曹操大喜,自己的後輩英才輩出,自然欣喜,結果夏侯淵忙道“不許胡說,蔣先生他們都沒開口,你就開始用計了,真不知道天高地厚。”

    曹操卻道“妙才那裏話,他怎麽是小孩子,伯仁可是在諸軍被關羽襲破的時候掩護子廉他們撤退!”

    夏侯淵道“大王,平日裏我不會如此,可這次用兵事關重大,要慎之又慎,我怕他誤導大王和先生們,壞了大局!”

    曹操道“不必顧慮,名將說白了就是打出來的!伯仁隻管說來!我們也好參詳參詳!”

    夏侯尚道“謝大王!末將以為,此次用兵,首選南陽。南陽靠近洛陽、許昌,威脅到中原,反之我們握有南陽,可以遏製住北進之敵。

    南陽周圍地勢平坦,騎兵可以建功。劉備剛拿下不久,可趁其尚未穩固,拿下南陽,更可以以此為餌,殺傷劉備兵馬,消磨他的戰鬥力。”

    曹操點了下頭道“不錯,可如果劉備大軍來援呢?”

    夏侯尚斷然道“攻破上庸,阻斷劉備。”

    曹操有道“可上庸山高路險,劉備有兵馬駐守,恐怕輕易不會被破!”

    夏侯尚道“大王都這麽想,劉備更不消說了,他們肯定不會想到我們敢去偷襲,這樣就給了我們機會。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我軍可先從武關走山路進抵上庸,之後配合騎兵拿下上庸穩固防線,阻攔劉備漢中援軍!”

    曹操大喜道“說的好。看來你是深思熟路過後才說出來的!你們覺得呢?”

    蔣濟道“大王,伯仁之言有理!隻是有一點需注意,所謂出其不意就取個快字!如何快,精兵輕進。

    而上庸需要抵禦劉備的兩川兵馬,故襲破之後首先是我們的支援。因此時間就要卡緊。武關山路,無法將進兵消息第一時間傳達出來!所以我們要將時間計算好,否則伯仁反而會置於險地。”

    曹操道“有理,我們且商議一下如何行事!”眾人一起商討,商議已定。

    夏侯淵開口道“大王,若進兵順利,南陽無憂。可隴右和涼州怎麽辦?”

    曹操道“隻能先放一放,兩線作戰太過冒險,劉備肯定沒有鬆懈對我們的戒備。先拿下南陽,遏製住荊州,戰場就會轉移到關中。而且,妙才要拖延劉備,防止他來個圍魏救趙,擔子不輕呀。”

    夏侯淵正色道“劉備敢來,末將必要給他迎頭痛擊,打回漢中。”

    曹操大笑道“甚好,妙才有此壯誌,我就放心了。”

    司馬懿道“大王,我們是否要派人聯絡孫權,請他出兵,許以荊州,免得他偷襲合肥、壽春。”

    曹操沉吟一會兒道“孫權,嗯。要防著他,不過他與劉備已經撕破臉,可能再與我們為敵嗎?孫權會做這種蠢事嗎?”

    司馬懿道“按理說不會,隻怕孫權會主動和劉備恢複關係,孫權在大王數次南下征討他時都來請降過,可見孫權對虛名並不在意,要的是實際利益。

    反觀劉備呢,被人耍了固然可恨,實際也沒有損失什麽,畢竟劉備此人乃梟雄之輩,輕重會分清的。劉備目前可是還沒有強到可以同時抗衡大王和孫權一齊的攻擊,隻要孫權給個台階,劉備順水推舟,或許就答應了。

    當然,也不排除劉備主動複合,可能性很小,再怎麽說孫權差點讓他失去荊州。”

    曹操道“也好,以防萬一,就派個人去孫權處告訴他一聲,帶三百匹戰馬,一千兩黃金。”

    司馬懿拱手道“大王英明。”

    數日後,曹操自許昌率十萬大軍南下,兵發南陽,六萬兵馬圍困南陽,南陽守將乃龐德、衛開。

    龐德自奉命把守南陽後,絲毫不敢懈怠,知道這是劉備重視自己,有感知遇之情。

    要知道劉備軍中獨自領兵萬人的不過七八人,自己不過數年便被提拔出來,和自己原來的上司馬超差不多,自是感激。

    龐德在南陽修補城牆,儲備檑木、炮石、火油。製作箭矢、打造長槍,統計人口等等。

    曹仁之前放過豪言說南陽反叛,頑抗不降,城破屠城!導致劉備撤退時,三分之二的南陽百姓請求到襄陽、江陵,以免曹軍再來,遭到報複!現在南陽隻剩下三分之一的百姓眷戀故土,還在城中!

    曹操大軍抵達後圍城之後,知道是龐德守城,便親自趕來請其搭話。龐德全身披掛整齊,來到城頭。

    曹操道“令明,當年並州一別,轉眼十餘年啦,一向可好。”

    龐德躬身道“勞君掛念,在下尚好!”

    曹操道“想當年,將軍神勇,刀劈郭援,為朝廷建功立業,百姓敬仰,時人無不讚揚。”

    龐德道“僥幸而已,不足掛齒。”

    曹操道“將軍還是沒變,依舊不居功自傲,朝廷正需要將軍這樣的人重振雄風。千金萬戶侯就是為將軍準備的,將軍難道沒看到這個誠意嗎?”

    龐德大笑道“曹公,勞你賞識,在下不勝感激,不過一個背主之人恐怕不會重振雄風吧!隻會讓忠良寒心。”

    曹操道“令明,歸順朝廷何言背主?”

    龐德道“曹公,在下不過一降卒,蒙主公不棄,予以重用,知遇之恩,湧泉相報,至於其他,不是我一武夫該管的。曹公,請回吧!”言罷拱手,轉身下城。

    曹操身邊的許褚甕聲甕氣的道“這廝好是無禮,理他做甚。”

    曹操歎道“劉備用人,還真是厲害。恐怕我們肯下這南陽要費點手腳了,回去準備攻城。”

    當天下午,曹操便指揮兵馬開始進攻。曹操在遠處觀戰,一陣霹靂車猛烈轟擊後。曹軍雲梯、衝車、井鑭,一齊上陣。

    龐德用棉被、牛皮減少石塊的衝擊力,之後手持大刀,督促兵馬抵擋。

    曹操一連攻打十餘天,毫無進展。曹操有些頭疼,南陽的堅固曹操當然知道,龐德也有加固,還做了不少守城的準備。

    南陽百姓也幫助漢軍運送擂木、石塊、火油,將傷兵抬下去救治。

    曹操隱約看到百姓奇道“南陽百姓怎麽如此助龐德?”

    旁邊蔣濟小聲道“害怕被屠城!”

    曹操看著蔣濟道“這話從何說起?我的確為父親報仇有些過激,之後我吸取教訓,沒有大規模屠戮過百姓!”

    蔣濟道“南陽叛亂,百姓家中多有人被脅迫參與,這些都成了叛賊。曹仁將軍之前放過狠話,不投降城,破屠城!南陽不是沒投降嗎?百姓自然認為城破屠城!”

    曹操眉頭皺緊。一騎飛奔而來,向曹操稟報到“夏侯尚、朱靈帶領八千兵馬,通過武關,鑿山而進,直逼南鄉,南鄉太守申儀驚異不已。

    夏侯尚果斷攻城,申儀一見曹軍如此猛烈,心機膽顫,便投降了。

    夏侯尚讓朱靈守城,進攻房陵,房陵太守是申儀的哥哥申耽,夏侯尚以申儀為先鋒,假扮賊軍,拿下房陵。

    故計重施,拿下上庸,上庸太守孟達敗逃,回歸漢中向劉備求援,夏侯尚一舉拿下上庸等三郡九縣。

    於禁將軍率領的一萬兵馬已經與夏侯將軍會合。現在趁賊軍沒有反應過來,攻打一些小的縣城,奪取糧草,準備卡住上庸。”

    曹操聽罷大喜道“伯仁沒有辜負我的期許。來人再分兵三千,押送糧草往助夏侯尚。”手下傳令兵領命而去。

    曹操吩咐完後,一指南陽道“加大攻城力度,把這個消息散布到城中,發布赦免令,隻要不助賊,無論是誰做過什麽,既往不咎。從現在起,再助賊者,城破立斬!”左右應諾。

    蔣濟道“大王你看遠處的傳令兵,看方向應該是徐晃將軍也有消息了。”

    曹操一看,遠處一騎飛奔而來,隻是從南麵來的。曹操大笑道“看來令明也帶來了好消息。他這個人從來不會讓我失望。”

    來人來到眼前,下馬稟報道“徐將軍已經破偃城!”

    曹操大笑道“公明幹的好。我知道了,你去吧!”

    曹操圍攻南陽,徐晃奉命阻斷襄樊關羽援軍。徐晃率領騎兵一萬,步兵兩萬進至陽陵坡駐紮。

    關羽修築屯壘數處,作為襄陽、樊城的屏障,連接南陽的要衝。

    徐晃早就打探清楚,自然明白要切斷襄樊和南陽,首先要拿下這些屯壘。徐晃令徐商、呂建引步兵進攻偃城,廖化屯守偃城,徐商假裝在外麵繞著偃城外挖壕溝。

    廖化大驚,這是要困死自己。遣使衝出報與關羽。關羽收到曹軍攻擊得消息,點起兵馬,便要起兵。

    關羽判斷出曹軍要切斷自己與南陽的聯係。偃城一失守,曹軍就會以偃城為中心,壓向樊城。關羽親自來援,徐晃探得消息,早已準備好,率領騎兵迎擊。

    關羽見曹兵近萬騎兵,自己沒有準備,徐晃親自衝擊,關羽奮戰而走,折損兵馬兩千有餘,方才撤退進圍頭屯,曹軍騎兵繞屯奔馳,關羽很難衝出。

    徐晃回擊偃城,拿出繳獲的關羽軍旗幟,之後更是親自冒著箭矢碎石衝擊偃城,廖化不敵,三日後破城,廖化隻帶數人走脫。徐晃進據偃城,兩麵連營,逼近樊城。

    關羽駐兵圍頭屯。拿下偃城,徐晃令徐商、呂建大張旗鼓攻打圍頭。自己卻出其不意突襲四塚屯。關羽恐四塚有失,自率萬人出戰。

    徐晃再次督軍與戰,關羽已經有了準備,趁夜色而出,結成陣型嚴密,曹軍騎兵衝擊而來,關羽軍中三千弓弩手一齊招呼。

    徐晃令曹軍步兵不計傷亡和關羽廝殺,隻有一個目的,讓關羽陣型散亂,讓兩軍變成混戰。

    關羽引五百刀斧手,一旦出現缺口,立即填上,邊走邊撤。

    徐晃親自出陣邀戰道“雲長,你我好久沒有廝殺,可與我一戰乎?”

    關羽很痛快的下令不要理他。徐晃耀武揚威,大聲謾罵關羽徒有虛名,已經老矣,貪生怕死。

    關羽部下多有憤恨者,欲和徐晃拚命。關羽心中雖然有氣,卻非常冷靜,大聲喝止道“我關羽征戰三十餘年,何曾怯弱過,縱使百萬之眾,我有何懼怕?

    隻是一出戰,徐晃立即就會纏住我,拚命衝擊我軍陣勢,曹軍有騎兵,我軍騎兵甚少,如何匹敵?

    我的聲威和你們的性命相比,我覺得你們的性命更重要,現在都給我好好的,一步一步,進入四塚屯。”眾將士無不感激,士氣大振,邊走邊戰。

    徐晃見關羽不中計,便將一萬騎兵分為十隊,輪流消耗遲緩關羽兵馬撤退,並且在路上設置障礙。

    關羽率兵步步為營,左右兵馬進退齊整,加上漢軍軍製指揮非常方便。漢軍以弓弩長槍對抗騎兵,清除障礙。

    不過終究步兵對騎兵吃虧,士卒奮戰一天一夜,關羽見硬拚下去不利,尋得有利地勢暫時紮下營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