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剛柔相濟

字數:5349   加入書籤

A+A-


    街亭的高山上。劉備同身旁的趙雲說話,身後龐統侍立。

    劉備道“子龍,好久不見,本王有點想你,平日你在本王身邊,本王多一幫手,這幫手一走有些事還真是不好辦!”

    趙雲抱拳道“有勞王上掛念,雲惶恐!”

    劉備用手將趙雲抱拳手分開道“無需多禮。本王有不少話想跟子龍談談。方才數萬百姓奔來,本王當先安置他們。

    現在劉禪、上官雝已然有序安撫這數萬百姓。不過這大營亂糟糟的,在這山上說話方便些!”

    趙雲道“容雲先將戰事經過稟明王上!”

    劉備擺手道“戰事經過周不疑、李恢、徐邈都跟本王說過,征戰過程本王已然了解,勿需多言。若是因為些許小敗請罪,大可不必!”趙雲拜謝。

    劉備繼續道“子龍,本王想問追破曹軍,你跟馬超產生衝突,怎麽回事?”

    趙雲道“啟稟王上,確有此事。是因雲對於馬將軍對曹軍施以報複,擄略新平百姓和民夫產生分歧。

    馬將軍縱兵掠民,雲以為不可。一來我軍深入,後勁不足,速戰為上,掠民會絆住我軍手腳。

    二來百姓無辜受難,縱兵掠民不可避免會發生燒毀房屋,強搶錢財甚至傷害百姓等違背軍令之事。

    王上仁德,天下敬仰,不可自損名望。王上以征討漢賊曹氏為大業,必然要直指兩京,奪下關中。若無百姓支持,恐怕寸步難行。

    三來就是押糧民夫。運糧的民夫分兩部分,一部分百姓服徭役的調令,不得不押送糧草。

    剩下的是因戰事持久,曹軍攻入隴右,糧道一分為二,所需人力增多。

    張既為了保證糧草運輸,用酬勞征調。百姓為了得到酬勞,那些不必服徭役的男丁趕來押糧。

    故雲了解清楚狀況,想要禁止強擄百姓,釋放為服徭役的民夫。對為酬勞運糧的民夫,則應當予以訓誡,宣揚我軍大義,好言撫慰,予以釋放。

    馬將軍的意思是所有百姓、民夫都可充實被曹軍遷空的郡縣,押回去當做苦力最好。

    我二人因此產生分歧,雲避免了正麵衝突,一番商議馬將軍同意將父子、兄弟皆被俘虜放回,父子放父,兄弟放弟,大概釋放三千人,其餘俘虜押回請王上處置。雲自作主張,請王上束罪!”

    劉備扶住趙雲道“子龍請起,此舉正是本王所行仁義之念,甚好!

    停了一下,劉備道“馬將軍一心為興漢大業,為了削弱曹軍實力,方才盡可能掠民充實土地,算不上錯。亂世一些手段的運用實則是情非得已,不得不用。”

    捋了下胡子,劉備對趙雲道“子龍,今晚大帳議事。馬將軍不提這件事,子龍就不要提。馬將軍提起,稍微委屈子龍。

    現在的局勢更需要馬超鎮住羌氐部落,強化對隴右的控製,為下一步征兵整軍做準備。馬超本身極其高傲,此戰屢立大功,馬超麵子上要過去得去,倒是子龍要知道本王的想法!”

    趙雲道“雲明白王上的意思,不必顧忌雲!”

    劉備點點頭,拍拍趙雲肩膀。龐統上前插話道“子龍將軍既然無事,可往街亭加強戒備。我軍能襲擊曹軍,曹軍亦能襲擊我們,小心為上!”

    劉備道“不錯,子龍忙去吧!”趙雲拱手而去。

    龐統揮手令護衛退到十步外,上前與劉備道“王上記不記得當初襲取劉璋,得勝宴飲臣說過的胡話!”

    劉備搖頭著頭道“‘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對吧!那不是胡話,是實話。士元,我明白你的意思,子龍太仁錯過削弱曹軍的機會,是吧!”

    龐統道“不不不,臣要說的話和之前正好相反。當初取益州是因為不取益州難以成事,我們拖不起,臣希望王上當斷則斷,不要被仁義絆住手腳,錯失良機。

    臣從剛才與子龍的話中聽出王上對奉行的仁義產生動搖。王上,不要被仁義絆住深陷其中和舍棄仁義不一樣,臣可沒說舍棄仁義。”

    劉備笑道“我並非舍棄對百姓的仁義。馬超的話我細品,感覺有道理。憑借強大的武力和兵鋒,用盡手段拿下土地,然後慢慢休養生息未必不是條可行之路!”

    龐統道“王上,三分天下大勢基本已定,將要三方長期角逐。群雄割據的時代用兵為急攻,渾水摸魚。

    水清了該轉變為緩圖,步步為營。首先要做的是爭取民心。短期來看,強大的兵力可以無視百姓得訴求,可是蘊含巨大的隱患,極易反彈。

    遠的不說,就說假如曹操沒在徐州屠民,僅僅正常的群雄相攻。王上和孔融有‘保衛百姓’正大光明口號插手陶謙、曹操間的戰事嗎?

    兩人本來就有矛盾,說不上對錯,曹操的父親在徐州被害?曹操正常的報仇誰能插手,沒理由插手。”

    劉備麵色凝重道“確實如此。”

    龐統道“王上不入徐州,按照正常走向,陶謙病逝時曹操的機會就來臨,徐州派係林立,丹陽兵和陳登、糜竺等本地勢力難以調和,憑著曹操的手段,十有可將徐州奪下。

    曹操實力增強,天下的局勢隨之會大變,富庶的徐州,曹操至於在官渡陷入無糧的被動嗎?王上名揚天下,躋身漢末群雄的機會如何找尋?”

    劉備同意道“我不如曹操,曹操在兗州翻身,我卻沒能守住徐州可惜!

    不過依舊讓天下知道我劉備這號人物!否則我恐怕要繼續窩在平原當縣令,何日才能出頭!曹操無視民心的後果就是成全他的敵人我!”

    龐統道“正是,哪怕曹操察覺不妙,改變強硬手段,餘波還在。衣帶詔後,王上再次占據徐州,逼的曹操冒險征討。

    若非袁紹昏聵抓不住機會殺過黃河襲擊許昌,否則鹿死誰手誰能知。徐州士族和百姓看不到希望後,方才低頭,而原本富饒的徐州被打廢了。

    除此之外,江東徐盛、潘璋這些名將和數萬百姓都是流入江東,莫名增強江東實力,赤壁大戰徐盛、潘璋都參加了。還有孔明,祖籍琅琊人!

    我軍下一步必是關中,民心顯得尤為重要。不求百姓助我,但求不要助曹,絕不能讓曹軍抓到破綻激揚起關中的民心士氣。

    就說張既押糧人手不夠,寧可拿錢征調民夫也不強征徭役,為何!徭役本來就苦,強迫過甚,會引起百姓不滿,張既很注意安撫住關中的民心。

    這些俘獲的民夫來自關中各處,施以恩德放回。曹軍強迫他們苦役,我們施以恩澤,高下立判。

    我軍進入關中表現強大的兵力,百姓在那時可能有人倒向我們,奪下關中的機會更大!

    子龍所行之事是對的,押回來的民夫最好一並放了,留著還要養,我們用錢的地方本來就多。”

    劉備不禁笑道“士元的話讓我受益匪淺,確實馬超‘仗打不贏無法施以仁政’令我心中湧現出士元之前的話,深恐自己再次陷入仁義的負累中!”

    龐統謙言道“水無常勢,可以衝穿阻礙就要奔湧向前,如同急取益州。當難以一擊而下則要緩緩潤澤,如同進兵關中。”

    劉備道“說得好,不能被馬超的暴力迷惑,項羽為什麽敗,不正是敗給亂殺失人心!刀子平日都是入鞘,哪有人整天用刀子跟人說話。馬超全家被曹操所害,他是著急報仇。唉!”

    龐統道“王上想過沒有掠民看似是有效良策,對現在的我們來說未必是好事,王上,花費太甚!”

    劉備笑道“士元怎麽老說沒錢?哈,我想起來了,羌氐人參戰要賞、將士們要賞、撫恤戰死和傷者、上卦築新城、遷民填隴右、劃分新郡、現在涼州還在平叛,打仗就要花錢糧。

    對了,黃公衡說沒草供養羌族牛羊馬匹,我們還要買下?這錢倒是好花,益州數年之積轉眼散盡!”

    龐統道“王上所言極是。曹丕遷民確實長遠來看我們損失大,可不要忘了,短期他們難。

    臣估算曹丕遷走武都、陰平、南安、天水百姓至少二十五萬人,這麽多人,安置、劃地、房屋等等,離開故土本身他們就有抗拒,是不穩定因素。

    這些百姓曹丕絕不敢安置在關中,太近,容易生事。甚至司隸都不敢,青兗冀三州最有可能。可著關君侯率兵出襄陽襲擾,不必計較城池。

    我們利用這個機會,派出隴右精幹之人混入其中,等待機會挑唆百姓舉事,給曹丕來個亂中原,不用正麵硬碰硬,主要是讓三州兵馬來回奔波,無法安穩。”

    劉備喜道“好計,我立即派人知會二弟,恐怕二弟早想活動活動筋骨!

    至於說這些俘虜的民夫,不能隨便放掉,那樣他們未必心懷感激,士元,附耳過來。”

    劉備細細言語說給龐統,龐統大喜道“臣遵命!”

    劉備看向遠方舒了口氣,忽然轉頭道“士元勞你順便去見見馬超,讓他今晚議事不要提與子龍的事!”

    龐統奇道“為何!”

    劉備道“我想打壓打壓馬超,馬超此戰表現太出彩了,硬仗勝仗大部分都是他打的,本來我想由著他,畢竟新建大功。

    現在想想不能,不能太放任,免得烈馬脫韁變成野馬!”

    龐統笑道“臣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