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漢中理事
字數:5873 加入書籤
冀縣議事廳,劉備任命劉巴為征東將軍、尚書令掌管隴右事務,周不疑依舊為天水太守,待此間事情正常後,回成都成親。
廖立為南安太守,費詩為新設昌平太守,張表為新寧太守。
劉備布置妥當,收拾兵馬返回漢中,一行人離開,路上馬良進言道“王上,臣想多句嘴!”
劉備笑道“季常想給廖立說話是吧!”
馬良哂笑道“王上已經知道臣想什麽了!”
劉備道“廖立這人的才能本王知道,本王討厭他的傲氣,但凡有季常一半好,本王就調他做尚書,留侍身邊!”
馬良道“臣才能不堪一用,比不上廖立,自然要收斂脾氣。廖立傲氣正說明其才華橫溢,這是他的自信。
王上,廖立的能耐不再劉巴之下,若能用一用可好!”
劉備轉頭對旁邊的張飛道“三弟聽見季常的話沒,讓你找人搭夥,廖立,馬良你選誰!”
張飛大笑道“大哥,自然是季常,小弟跟廖立搭夥,他瞧不上我這個莽夫,要整天一言不發不理我,我不專受氣了!”
馬良忙道“不會,三將軍,廖立他是識大體的人!”
張飛嘟囔道“算了吧,當初我仰慕劉巴大名去拜訪他,一天他一句話不跟我說,整的我尷尬的很。直到現在我都不大跟劉巴說話,名士!唉!”
劉備道“季常,你一直在為廖立說話,這就是本王把你留在身邊的原因。因為你能團結眾人,不計較,顧全大局。
本王麾下有脾氣的人不少,他們剛廖立也直,眾人不和事必敗。
二弟傲氣以至於與潘濬、糜芳等人失和,傅士仁投敵,幾乎毀掉半數基業,如今聽聞二弟縱然看不上誰,尚能禮數周全相待。
回想此事,心有餘悸,內部的失和比外敵更可怕,不能不防。
季常,才能和能力不同,本王看你的能力遠勝於廖立,你能恪盡職守,擔當得起本王委派所有事務。
本王看不上廖立的傲氣,任他為巴郡太守原是想讓他收斂心神,謹慎行事。
本王用人曆來既要人盡其才,還要對得起隨我之人。孫乾、簡雍、糜竺等久隨本王不能冷落。
你和孔明、士元等荊州立基之人需重用。
張鬆、孟達等益州的擴業功臣不能慢待。算下來荊益涼三州的人才本王都想照顧到,重要的職務有限,肯定有人要受委屈。
孔明、張鬆、龐統等已據樞紐,行事出類拔萃,不能輕動。張鬆性格記恨人說其短處,但不主動招惹便好。
廖立要想進入,必須收斂脾氣,懂得靜口與他相處,行事更要出色,不落人話柄。
可是他幹了什麽,先不說他那張論這論那的嘴,就說巴郡何其緊要之地,竟然要往隴右爭功,本王估摸著孔明能看到這層,大概勸過他,廖立不聽!”
馬良道“正如王上所料,孔明確實勸過,說漢中事務比隴右繁瑣,自己更需要廖立的協助!”
劉備歎道“讓本王說什麽好,輕重不分,自露破綻,落人個擅離職守的話柄?
就他若與張鬆共事,本王覺得廖立能先把事挑起來,張鬆不讓步,孔明勸不住,本王不能天天看著他兩人吧!
兩人彼此相爭那還了得!劉巴之前亦是自負,不理會三弟登門拜訪可見一斑,本王的麵子都不給。
本王自然對其打壓,劉巴是個聰明人,數年來在收斂傲氣,專心為本王做事。如今看來,劉巴起草了幾年的章程、文書,稱得上盡心盡力,小心翼翼。
是本王知道劉巴大材小用,可是之前沒位置,沒位置就老老實實等,等到有合適的位置。
劉巴此番不是任命其主管隴右事務,職權和個一州刺史差不多。
若是廖立本分在巴郡當太守,本王都準備命他頂替劉巴尚書令的位置,現在好了,他自己要當南安太守,跑遠了,本王也沒辦法!”
馬良道“王上說的是!”
劉備道“季常,廖立本王不會讓他空負才華,早晚會用他的,你就不要操心了!”
頓了一下,劉備道“季常,你有更要緊的事去做,回到漢中後馬上前往荊州,教二弟整合荊州兵馬,點視糧草隨時等候本王命令出兵宛洛!”馬良答應。
劉備等趕回漢中,成都傳來消息黃元已被楊洪派遣將軍陳曶、鄭綽討平,押在成都。
劉備命令將黃元移到巴東郡,自己要親自審問。劉備與諸葛亮、費禕等相見,詢問起遷民進程。
諸葛亮上前稟報道“王上,亮與張鬆等人合計,以現有的財力和物力,遷民三萬七千戶最合理,不至於陷於無糧無錢的境地。
五千戶為一隊,明天首批五千戶百姓就要遷往隴右南安郡。”
劉備道“好,百姓都是自願還是強遷?”
諸葛亮道“多是自願,王上所給予兩年不征收賦稅,三年減半征收,由郡縣供應房屋,種子、耕牛等耕作物皆免費提供對百姓誘惑很大。
建節將軍閻圃,張魯之子侍郎張富、牙門將軍張溢往說百姓,百姓多信奉仰念張魯,頗為順利!”
劉備想了想道“加封閻圃為撫民將軍,派往龍右協助劉巴。張魯之子張溢往南安郡兼任郡中長史,對了,張魯一並封為鎮西將軍,!”諸葛亮應諾。
費禕進言道“王上可知道張魯歸順後,以青城山為道場,傳遍五鬥米教,不少百姓都信奉,王上加封張魯等於承認張魯地位,長此以往容易生事端。”
劉備道“此事本王知道,張魯在青城山建道場是經過本王允許的,張魯將傳教的道義手書一份送與本王,本王同孔明、張鬆、龐統他們一起商議過。
五鬥米教教義是勸人向善,彼此接濟,相互扶持。漢末大亂百姓困苦,這樣的教義很得民心。
況且張魯自請青城山駐兵,等於說他在表明自己忠誠,他全家除了出來做官的,其餘全在青城山上。
我們就大度一點,善待張魯,百姓亦會安定。百姓信教總比投奔士族尋求庇護成了黑戶強,兵權隻要抓住便無大事。
張魯修的是仙,講究飛升成仙,不會自尋死路。唉,瞧瞧,我們都是俗人。隻能在地上足履踏地,人家是要在天上騰雲駕霧!”眾人皆笑。
笑完後,劉備道“孔明,把數月來緊要的事情說說!”
諸葛亮應聲道“王上,首件大事是庲降都督鄧方討平越嶲郡的占據定笮、台登、卑水三縣的南蠻。”
劉備大喜道“甚好,三縣出產鹽鐵,數年來蠻夷趁亂據為己有,劉璋在時不能討平,現在總算收回了,鄧方戰報如何說的!”
諸葛亮呈上戰報解釋道“前時越巂郡高定反叛(四十一章)被擊破而走,我軍能名正言順的進入越巂郡。
之後鄧方與將軍龔祿、太守正昂等率軍前往奪取。定莋蠻豪狼岑,盤木王舅,深得蠻夷之心,憤恨鄧方大軍,暗自與高定聯係。
鄧方派遣數十身手了得的將士,詐稱使者奉命來見二人。見到二人後生擒而回,鄧方將其斬首。
將他的屍體送還部落,威脅其部眾‘不要妄動,動則殺之’。其餘蠻夷畏懼,前來拜見鄧方。
鄧方擺宴款待,重申恩信,曉以利害,蠻夷遂交出鹽鐵。
漢嘉郡有旄牛夷數千餘戶,蠻豪狼路,想要給他的狼岑報仇,派遣他的叔父狼離率領狼岑的部眾去鄧方屯兵處查看形勢,被龔祿擒獲。
鄧方派人賜給狼離牛酒慰勞,隨後排兵布陣,展現軍威。
鄧方托狼離給狼路帶話‘狼岑凶狠,勾結高定,妄圖生亂。今我以信義撫慰人心,並無不公之處,未行暴虐之事。
狼路為狼岑報仇義也,然為狼岑不義之人搭上性命,豈不可惜!’
鄧方又請求漢嘉太守黃元(當時還沒叛變)出兵對狼路部形成壓力,狼路率所部投降鄧方,鄧方對其大加賞賜。
不久,高定糾集亂軍千人與旄牛夷聯合禍郡裏。越巂郡本來有條舊路,可以直通成都,既平又近,自旄牛夷作亂以來,已經隔絕百餘年。
鄧方親自與狼路商議,狼路率領所部與鄧方盟誓,一起討平叛軍,開通舊路。
鄧方暗自召集蠻夷勇健,詐作投奔高定,刺死高定。
隨後進討旄牛夷,盡數掃平,招降三千多人,編入軍中。鄧方表狼路為旄牛王,旄牛路已然修通。”
劉備大喜道“好,準鄧方所奏,這可是件好事。任命張裔為司金中郎將,掌管鐵冶。”
諸葛亮補充道“王上,鄧方提到過高定手下孟獲率殘部南逃!”
劉備擺手道“區區小賊,不必理會,令永昌太守呂凱抓捕孟獲!
鄧方任職以來開發南中,輸送兵員、耕牛、金銀、丹漆、犀革等源源不斷,這個庲降都督稱職,本王要重賞鄧方。
不過本王奇怪的是黃元造反,按照鄧方稟報是與黃元一南一北兩頭修路,黃元還曾經對狼路施加壓力。
好好地為何黃元就反了,算算時間路修好後不到十天,時間倉促,不像是圖謀已久!”
諸葛亮沉默不語,心中想到一件事劉備發出命令各郡都要征調民夫往成都匯集,向漢中運送物資,以備支援隴右。
鄧方官職是庲降都督,在南中有臨機行事之權,所以他可調動各郡討伐南中蠻夷,修築道路。
可是漢嘉郡不屬於南中,黃元出發點是好的,想要早點幫忙打通旄牛路,可嚴格說來這就是違背王命,消極行事。
難不成黃元因為征調民夫修路,以至於耽誤往北運輸不利被問責,氣憤後反叛。
諸葛亮看向劉備,劉備表情似笑非笑,不知在想什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