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林林總總
字數:5469 加入書籤
鄧方平息掉南中隱患,對諸郡縣進行開發。劉備依照鄧方公績加封為撫戎將軍,全權處理南中事務,賞賜金千斤,蜀錦百匹,並親自手書誇讚鄧方
‘以少禦多,當難不惑,殊方保業,安南果壯’。
劉備著令立即刻製將軍印,刻好後發往南中交到鄧方手中。
處理完畢後,劉備手臂拄桌道“孔明,接著說其他事!”
諸葛亮道“王上,伊籍、輔匡二人奉命組建匠作府,已然組建完成。匠作府工匠名單在此,呈現王上!”侍者接過奉上給劉備。
劉備展開粗略一看道“匠作府募集到荊益二州五百一十人,人數不少,看名字多是父子,父子承襲手藝。對了孔明,他們的家眷都一並遷來了嗎?”
諸葛亮道“工匠的家眷全部遷入蜀郡,王上準備將他們安置在何處!”
劉備道“蜀郡繁華不行,要選偏僻處,鄧方撫平越巂郡正好,犍為郡就安全多了,就將工匠及其家眷全部安置到犍為郡南安城外。
南安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水量充沛,適合鍛造淬火。周圍樹多林密,參天大樹就地砍伐便利。
但有一條不能在南安城內,人多眼雜,城內僅僅安置工匠的家眷,工匠要開工冶煉、建造車船的去處要另選他處安置,選址須嚴密。”
諸葛亮道“亮馬上去辦!”
劉備道“慢!孔明,這事等本王回到成都親自去辦,暫且令伊籍、輔匡好生招待工匠!”
劉備拿起名單接著道“蒲元名列第一,不意外,蜀中鍛造兵刃蒲元手藝上佳,名符其實,就封蒲元為匠作都尉,為首負責打造兵刃。
看這名單上麵,鍛造兵刃的工匠最多,造船者最少,這不行。
要多找些造船者,可以派個人去江東找些精通造船的工匠來,最好能有個明白人,我們好了解一下江東都有哪些船隻,否則和江東水上爭鋒太被動。
江東勇將如朱然、蔣欽、潘璋之流很多,精通水戰,再加上陸遜膽略具佳,雅量非常,仿若周瑜。孫權定會發現所能,一旦被重用,對我們可是麻煩。
我軍荊州水軍全賴二弟和甘寧,不過二弟主北,甘寧單單防備江東太可惜,所以每戰都是北往支援,東防孫權,不過兩頭難以兼顧。
益州水師杜路、劉寧本王看他們並非水師良將之才,不堪重用。荊州乃江東三代之望,孫權非甘於人下。
我軍北伐,孫權突然鐵了心奪荊州,跟我們開戰,我軍水師不求大勝,但求擋得住,保住荊州江麵,撐到援軍趕回來。你說呢孔明!”
諸葛亮道“王上所言極是,亮自呂蒙白衣渡江後深感憂慮,東和孫權要改為東備孫權!”
劉備笑道“士元也是這意思,不撕破臉,也不得不防!”
劉備收起名單道“本王剛想到,派人傳令泠苞,命他從杜路、劉寧水軍中抽調一批水性好的健兒聽候命令,本王到時候要用他們!”手下領命,接過劉備調令而去。
劉備問道“匠作府已然大功告成。那個張仲景的弟子杜度和衛訊接受本王的征調了嗎?”
諸葛亮道“王上,杜度得知王上要在益州廣開醫舍,為百姓治病,欣然應征,衛訊則說他本是河東人,既然南方已有杜度,自己要去北方傳播醫理,造福百姓!
徐庶未做強求,贈與金銀被拒絕,改贈三頭驢子,拖著醫書,禮送北還!”
劉備讚許道“元直所行之事正合我意,醫者救死扶傷,百姓敬仰,如此行事,百姓方才以為我們所行乃有德。杜度現在在成都嗎?”
諸葛亮道“正是,杜度已經開始在醫舍教人行醫,更是帶來張仲景生前所作《傷寒雜病論》等醫書。
張鬆派人抄錄,並按照之前王上所囑咐,選拔靈秀聰敏之人拜其為師,學習醫理,所費給予補貼!”
劉備道“益州征調的隨軍郎中選拔合格多少?”
諸葛亮道“按照王上所定標準,征辟自願加入軍中的有二百五十一人。
兩百二十人未能通過基本考核,他們之前多在村落給人醫治,這樣的人更多是想投機取巧,為利而隨軍,雖說不合格,亮暫時也沒放他們走。
其餘合格三十一人有人之前被征辟從軍改學醫,或者想立功得封。
真正醫術好的人本來受人四鄰百姓尊敬,幾乎不會甘願隨軍,畢竟沙場征戰,生死難料。”
劉備道“意料之中,沒什麽大不了!讓那合格的三十一人去教兩百二十人醫術,教會合格後,那三十一人封為什長,雙倍俸祿。
他們不必上戰場,隻需到大戰過後打掃戰場時上去醫治。還有,讓那些伍長什長軍司馬,偏裨將校都去學習的處理傷口的方法,不好好學的予以處罰。”
諸葛亮道“王上,偏裨將校學這些怕是會抵觸,畢竟有專門的隨軍郎中,這是不是有點不太好!”
劉備道“不必擔心,就跟他們說,學了最不濟他們戰場受傷,自己能馬上處理好自己的傷口,增加活下去的機會。
生死麵前,立馬就老老實實去學。三弟,是不是這個理?”
張飛應道“大哥所言極是!小弟也會簡單的包紮傷口,仗打多了,有些東西要用,自然而然就去學著。
小弟軍中將校不少都會簡單包紮傷口,小弟感覺眾將不會抵觸!”
劉備點頭歎道“興建醫舍其中用意就是為了給百姓和軍中將士治病,以免各種疫病導致屍橫遍野,千裏無人,這也是本王盡自己所能能做到的。”
張飛喊道“大哥英明!論醫治將士小弟有話說,軍中老兵最能戰,特別是見血的老兵,反應快,打的恨,臨陣不慌,軍令一到行動迅速。
不過軍中受傷容易發病而死,不少人不死也殘。大哥增加郎中那能活的人肯定多,好事。
可是大哥,要想醫人就需要草藥,大軍出征輜重本身就沉重,帶上草藥等於說增大負累。郎中帶多少要有數,他們畢竟沒法參戰!”
劉備直了直身子道“三弟想到點子上了,不過眼下就這麽隨軍郎中肯定不夠,不必煩惱派多少人。草藥需要預先籌集。
孔明、文偉你們會同三弟還有諸將,看看曆次大戰受傷多少人,拿出個大概數來,以決定每戰帶多少草藥!”
諸葛亮、費禕等應諾。劉備傷感道“數年來,法正、霍峻等文武才俊病逝不可勝數,令本王心痛。
故萌生出興醫舍的想法,所以本王想要麾下的文臣武將都要定期去把把脈,看看身體,不要得了些許小病突然離去,令本王一點準備都沒有!”
諸葛亮看劉備模樣,知道劉備想起法正的突然病逝,解勸道“王上憂慮眾人,我等定會遵從王上之意,保重有用之身以輔王上大業。”
劉備點點頭,沉默一小會兒問道“孔明,還有其他急於處理的大事嗎?”
諸葛亮道“並無大事,其餘事務皆在桌案上,王上可以慢慢批閱。不過亮寫了些東西,王上可先看看!”
侍者遞上,劉備翻開觀看,乃遷民築成,犒賞三軍的耗費。
劉備皺了皺眉頭隨後道“孔明留下,眾位且退,前去處理事務吧!”眾人告退。
劉備問道“孔明,這一番所為,益州還有多少錢糧?”
諸葛亮道“益州皆空,怕是連三萬兵馬出征的一個月的耗費都難以拿出來。
亮的建議是封閉關隘,隔絕險道。撐到明年秋收,隴右的糧食收上來,新遷百姓可自給自足。益州的錢糧賦稅運轉開,就可以出兵征伐。”
劉備想了想,起身道“孔明,我打算令二弟出兵宛洛,派人向北挑動被搶遷的隴右百姓起事,對曹丕予以壓力,吸引曹軍注意力你看如何!”
諸葛亮想想道“王上,雲長出兵我們這裏無法策應,如果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北方起事太冒險了。
荊州一年來休養生息,好不容易收拾好南陽之敗的創傷,重新積蓄起一支兵馬。現在用於孤軍深入,難以建功決非上策!”
劉備道“這層顧慮我想過,但我們被一味壓製天下人會以為漢弱曹強,人心會變的,我的意思是哪怕象征性的出兵也一定要作,讓天下人看看我們在進攻!”
諸葛亮猶豫道“王上,亮怕的是一旦雲長取得大勝會收不住手,過分深入,後繼乏力!”
劉備重重道“本王打算讓士元去荊州督戰,帶上我的佩劍,這次不用士元隨軍謀劃,他就在後方坐鎮,旁觀我軍和曹軍局勢,一旦判定情況有變,無論判斷是否準確,二弟必須退回來!
我親自寫信給二弟,我會措辭嚴厲,讓二弟知曉此事重大!”
諸葛亮道“士元亦支持出兵!”
劉備肯定道“正是,再過兩個月就要開春,那時發兵北上。
與其讓曹丕攻我,反倒不如趁春耕之時將戰火引到豫州、洛陽。這是士元原話!”
諸葛亮道“士元所言也是有理,益州和隴右指望明年能緩過勁來,雲長北伐也是好事,好吧王上,就讓雲長試一試。
亮送八個字給雲長‘誌在亂賊,切忌相耗’!”
劉備道“孔明一言便中關鍵,我會將這八個字告訴雲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