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曹丕代漢
字數:5500 加入書籤
盡管曹丕的假戲作得逼真,但朝中的文武大臣還是心領神會,他們一邊不停逼迫漢獻帝下詔,,一邊修築起所謂的受禪台。
延康元年十二月,經過精心準備,前後大臣們數十次的上表勸進,漢獻帝被逼第四次下達禪位詔書。
曹丕早已得到消息,在王府中招集曹仁、夏侯惇、陳群、華歆、司馬懿、蔣濟等心腹做最後的商議!
曹丕道“眾位愛卿,如今人心皆願孤繼承大統,但孤心中自有思量。益涼劉備,江東孫權都是心腹之患。
先父曾告誡孤不可輕易代漢。孤欲再起雄兵,取下涼州隴右,大敗劉備,再做商議,爾等以為如何?”
眾人心裏明白,到了這種地步,怎能打退堂鼓。
夏侯惇朗聲道“大王那裏話,益州偏遠不服王化之地,涼州乃蠻夷聚攏之所,大王繼承大統,占盡中原,將士振奮,三軍士氣高揚,為大王開疆辟土,奮不顧身,王師所到反手可平劉備孫權。
大王不可猶豫不決,寒了眾將士之心。”
陳群也道“大漢天命已絕,大王不必憂慮。先王周公之誌,漢帝卻無周成王之雄。天下非大王不可定也。
至於劉備,雖然堪稱人傑;不過偏據一隅之地,看似強大,其實不然。斜穀,南陽,陳倉等關隘已經卡住其咽喉,使他兵馬進攻勞師乏力。
而麾下戰將,關張老矣,馬超不敢放手用之,諸葛亮,龐統雖有能耐卻並無翻天之能。其餘不過碌碌無能的莽將庸士。
以我中原人傑物靈之才俊,步步為營,善撫百姓,休養生息,操練兵馬,大練士卒,長此以往,我中原兵強馬壯之時,何慮劉備孫權。”眾人紛紛附和。
曹丕聽完大喜道“眾位愛卿所言甚和孤意!”
陳群又道“大王想要富民強兵少不得選拔賢才,漢孝廉之法已然不適用。
臣近日思得一法,在此基礎上完善了一下選拔製度,特此呈現王上。此法分賢才為九等,故取名九品中正法。”
侍從呈與曹丕,曹丕看罷,立即感到此法一旦實施,自己會得到士族豪強的支持。
眼下這正是曹丕求之不得的,曹丕沒有想的太深,就目前而言,九品中正法的確不錯,利於自己地位的鞏固和選拔賢才。
更重要的是在曹丕看來自己年富力強什麽都不怕,就算九品中正製有不利的一麵,自己有的是時間應付此法帶來的負麵影響。
此時君臨天下的讓曹丕眼紅,曹丕思量了一下拍板道“此法甚好,愛卿可擇機實施!”
陳群應允道“臣以為陛下即位後可實行,盡收天下士子之人,正是新朝氣象,大王現在可還有顧慮!”
曹丕按捺住心中的興奮道“既然天意如此,孤還有什麽好說的呢!”眾人立即翻身拜倒,口稱陛下。曹丕連聲教眾人平身。
延康元年(220年),在受禪台建成後,早已徒有名號的傀儡漢帝劉協被迫將皇位的璽綬,詔冊奉交曹丕,宣布退位。
曹丕在桓階等人所上的“登壇受命表”上,批下了“可”字。
第二天,曹丕躊躇滿誌地登上了受禪台,參加受禪大典的有文武百官和匈奴等四夷使者共數萬人拜見曹丕。在完成典禮後,宣布建國號魏,建元黃初。
曹丕端坐帝位,看著四麵跪拜的眾人不禁道“舜、禹之事,朕今日知之矣。”
低頭一看劉協亦跪在下麵,不禁心道“這個傀儡已然無用,不過殺不得,否則隻會便宜了劉備!”
想罷,曹丕用洪亮的聲音道“劉協,你讓位有功,朕封劉協為山陽公,許你行漢朝正朔,用天子禮樂,不必跪拜。”
劉協麵無笑意,如同木偶般叩頭稱謝。
曹丕心中不喜,冷厲的道“山陽公即可帶家眷搬離皇宮到封地去,無詔令不得離開封地!”劉協拱手答應。
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授匈奴南單於呼廚泉魏國璽綬,並賜青蓋車、乘輿等,定都洛陽。
曹丕繼承大位,當晚與群臣慶賀,劉協則落寞的和曹節等家人離開!
第二日曹丕開始上朝理事。大殿中,尚書令陳群朗聲奏報道“陛下,各州郡改服、換印、變旗等等命令今早已經發出,洛陽百姓已經開始慶賀大魏承漢。”
曹丕道“甚好!”
大將軍夏侯惇出列奏報道“陛下,邊關駐將尚空缺,還請陛下及早任命,以保邊關平安!”
曹丕道“朕一時忘記,任命田豫為烏丸校尉、持節,牽招、解俊任命鮮卑校尉分別駐守邊關,防備鮮卑各部。
愛卿記得對田豫的特別囑咐‘朕賜予田豫持節,除保境安民外,首要當拉攏鮮卑首領,特別是軻比能部,靠近隴右之地,要想辦法讓他們為朕所用,助朕夾擊隴右賊軍。”
夏侯惇應諾,繼續道“陛下長安駐兵雄厚,足以保關中平安,可南陽、汝南兵少,當略加增兵,兩地靠近荊州,要小心防範!”
曹丕舉手製止道“此事暫緩。朕自有計較!”夏侯惇躬身退回班列,不再言語。
眾大臣輪番奏事,曹丕一一處理。早朝畢,曹丕令曹仁、夏侯惇、陳群、曹真、於禁、董昭等留下後殿議事。
眾人跟隨曹丕來到後殿,之間大殿上擺著一張地圖,數名宦官侍立。
曹丕起身走到地圖前對宦官道“沒你們的事了,下去吧!”
曹仁、夏侯惇等上前自然的四麵環繞地圖。曹丕指著地圖道“眾位愛卿,大殿上大將軍提出增兵南陽、汝南,朕怕處事不密,所以閉口不談。
朕自隴右戰事畢,晝夜籌劃第二次討伐劉備。
如今所慮是朕剛承大統,為防尚存異誌之輩生亂要駐防各處,更嫌如今入冬,道路難通,兵馬出征耗費徒增,若加重徭役,會引起百姓不滿,暫時當以穩妥為先!
朕提前布置曹休駐軍鄴城,徐晃駐軍許昌,夏侯淵駐軍長安,朕與眾位愛卿護衛洛陽,乍一看僅僅是駐守地方,威懾賊人。
實則是要他們操練兵馬,演練陣法,整備甲胄待開春之後大軍匯集,征討劉備。”
話一說完,曹丕不待眾人有所表示,開始自顧自的講解自己的排兵布陣道“眾卿看朕用兵,
關中兩路大軍,第一路由夏侯淵率領長安駐軍為主力,朕還會從並州抽調來一到兩萬兵馬加強兵力。從長安直接向南,走子午道。夏侯淵之子夏侯霸素有有勇壯善鬥之名,就來擔任前鋒,在前麵開路。
第二路由自鄴城兵馬分兵兩萬交由郭淮、杜襲,出褒斜道直取漢中腹地,這路兵馬乃虛招,實則為吸引劉備注意力,分其兵勢,配合子午穀兵馬。
第三路由曹仁率領半數洛陽兵馬會合夏侯尚的南陽兵馬共同進兵。從南陽出發,沿漢水上溯。這一路夏侯尚所部擔任先鋒,向西先取上庸,直抵巴東郡。
第四路由許昌徐晃和洛陽其餘半數兵馬埋伏在漢水,巴東郡被攻,關羽不會坐視不管,極可能從側翼攻擊想斷我軍後路。
朕正好半路攔截,既可以保護曹仁軍,還有機會重創荊州兵馬。眾愛卿以為如何?”眾將小聲議論。
曹仁開口道“陛下用兵了得,臣甚是敬佩。隻是陛下,整個益州地勢險要,我大軍要是一寸一寸往前打難有進展,就算能打下些城池亦是難以守住,徒勞無功。
況且襄陽不在我軍手中,關羽水師犀利,若用水師沿漢水來回襲擾,陛下縱然由大軍護住側翼,也難保有紕漏!往陛下三思!”
曹丕大笑道“朕豈能不知其中利害,車騎將軍未領會朕的意思。朕與其說是在攻城,不如說是在攻心!
朕攻打益州乃有極深的政治考量,一者劉備以漢室宗親自居,成天喊什麽討伐漢賊,複興漢室!好啊,朕代漢建魏,先伐劉備,讓心中尚存幻想,指望劉備的愚蠢刁民看看,他們所期盼的劉備有沒有能力興漢。他祖宗劉氏的江山都丟了,劉備能幹什麽?
二者,隴右一戰,劉備元氣大傷又不甘心隴右殘破,他還想進圖關中。朕多番派人探聽,坐實了黃元所說。
益州現在大部分力量在支援隴右,益州疲弊,這是絕佳的時機。對於劉備來說,春耕好壞決定的一年的錢糧收入,讓劉備緩過勁來,他必然有所動作!
朕先下手為強,三路大軍挺進,與朕的大軍對峙要耗費錢糧吧!漢中、巴東郡春耕受戰事波及難以耕種,若朕之大軍神威,造成三巴動亂那劉備受損更大!
哼哼,沒糧沒錢,劉備就是有百萬大軍沒用,朕不怕,朕占據中原,錢糧十倍與劉備,朕就是要跟劉備拚家底,朕不信拚不過劉備。
劉備老實待在益州裏吧,朕取代了漢室江山,劉備幹瞪眼看著吧,失去蠱惑人心的口號,劉備還有什麽讓朕害怕的嗎!
三者,眾愛卿以為三路大軍征討就是以益州為目標太小看朕了,益州能打則打,難以進入待攪亂益州春耕,大軍就撤軍回返南陽,立即南下襄樊。
益州兵馬經過折騰出不來,就是能出兵也是極其有限。憑這小小的荊州那點人馬能奈我何!先奪襄陽、樊城,再挺進江陵!
還有孫權,長文(陳群字),給江東孫權發詔書,朕封其為吳王,加九錫,準備重禮!能把孫權拉過來最好,拉不過來他不添亂朕足以打爛巴蜀,蕩平荊楚!”陳群應諾。
眾將齊聲道“陛下高見,臣等佩服!”
曹丕大笑道“眾卿不要謙讓,來來,和朕一起完善一下出兵細節,不要被劉備抓住破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