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夷陵掛牌平地起紛爭 排教求和兩派簽契約(一)
字數:2958 加入書籤
驄馬陌刀進如牆,西出險關征疆場。
羅斯大戰風掃地,沙塵滿身心恨長。
回到龜茲之後,高仙芝愁眉不展,封常清來到他的身邊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元帥不要放在心上。向皇上上奏,整頓軍馬,增加兵力再來一次反擊。有了這次經驗,一定能擊敗大食國。”
高仙芝說道:“我是不甘心,眼看就要勝利了,卻功虧一簣。大食國的軍隊,雖然強悍,但並沒有車駑、伏遠駑等重武器,無法與我軍的裝備抗衡。這次兵敗與氣候有關,我們的軍隊沒有水喝,戰鬥力下降。如果補給及時,不會敗得這樣慘。如果朝廷不撥錢糧,安西軍短時間緩不過氣來。”
封常清說道:“元帥上奏皇上,一定要注明原因。我軍隻是一支軍隊,而大食國是全國動員,實力對比本就不在一個檔次。因此要上奏皇上,從隴佑朔方調兵來征討大食國。如果能打敗大食,就挽回了麵子。”
高仙芝說道:“奏折是要上報的,這個奏折就請你來寫。”封常清說道:“我沒有參加戰鬥,情況不清楚,不一定能寫得準確。”高仙芝說道:“你請李嗣業和段秀實來協商一下,他們兩人親身經曆了這場戰役。仗雖然打敗了,但也不能低估我們安西的軍隊,要讓皇上看到我們永不言敗的精神。”
李嗣業和段秀實來到帥府,封常清說道:“元帥要向皇上上奏出征大食的奏折,你們說該如何寫?”李嗣業說道:“不管怎麽寫,慘敗的結果是抹去不了的,如果他們現在來進攻,我們安西軍防禦的能力都沒有了,還是實報好,能爭取朝廷及時補充軍隊。”
封常清說道:“仗雖然打敗了,如果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兵敗不言敗,再次進軍大食國,徹底打敗他們。我們安西軍在皇上的心目中仍然有重要的位置。”段秀實說道:“這次西征大食國,吃了敗仗,铩羽而歸。我們的心裏很不好受,高元帥也會受到影響。但是能不能再次開戰,軍士最有發言權。我們安西還有多少能出征的軍隊?高元帥即使要去複仇,但軍隊損失慘重,短時間恢複不了。再次出征隻能喊喊口號,近期沒有這個能力,隻有放棄了。”
高仙芝說道:“本帥雖然口口聲聲要去複仇,但我自己也知道,沒有皇上的支持是沒法進行的。打了敗仗,必須向皇帝報告,上奏的奏折,一定要向皇上報告了兵敗的經過。爭取朝廷的調撥,重新壯大安西軍。”
唐玄宗正在與楊貴妃手談,高力士將高仙芝的奏折遞到他的手上。他隨手放在一邊,又擰起一顆棋子,雙目注視著棋盤。高力士又將奏折拿起來遞到唐玄宗的手上,接到奏折,唐玄宗看了高力士一眼。高力士說道:“啟奏皇上,是高仙芝送來的,他出征大食國,大敗而歸。”
唐玄宗放下棋子,翻開看後,十分惱火,大聲說道:“傳旨兵部,朕立即詔見河西節度使安思順。”
接到詔書,安思順立即起程來到京城。與兵部尚書陳希烈一起進了皇宮,唐玄宗正與楊貴妃一起歌舞。兩人不敢打擾唐玄宗和楊貴妃的雅興,在宮門外等候。安思順對陳希烈說道:“邊防上打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敗仗,國家的顏麵全沒了,我大唐威風掃地,可皇上似乎並沒有放在心上。要挽回顏麵,朝廷必須動員力量,集中兵力才行。可是皇上這樣沉迷音樂,恐怕難以成行。”陳希烈說道:“貞觀年間,如果邊防吃了虧,太宗皇帝都是親自征討,不將敵人打扒下,決不回朝,才樹立了國威。現在的皇上,隻喜歡貴妃娘娘,江山社稷不大放在心上。等會上奏,你要注意皇上的態度,不要逆了他的心意。”
一曲終了子後,唐玄宗在蓬來殿招見兩人。禮儀過後唐玄宗說道:“高仙芝西征大食國,大敗而歸,大大的損害了我們大唐的威信。河西軍是我大唐的主力之一,愛卿有何辦法報這一箭之仇?”
安思順說道:“啟奏皇上,高仙芝此次出征,三萬軍隊隻回來了幾千人,幾乎全軍覆沒。安西軍損失八成,需要補充。單獨依靠河西軍,隻能防守,沒有能力進攻。如果從其他軍鎮調集五萬大軍,加上河西軍。臣願做馬前卒,統兵十萬大軍西征,教訓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大食人。”
唐玄宗說道:“朕很想西征,但東北的契丹和奚人聯手對付大唐,戰事不斷,西南的吐蕃也在對抗大唐,要抽調五萬軍隊很難。現在邊疆都不安寧,軍費年年增長,林甫上奏,現在的國庫隻能維持朝廷的運轉,沒有錢打仗。愛卿認為該如何處置,高仙芝還能不能擔任安西四鎮節度使?”
安思順看了陳希烈一眼,想起他剛才說的話。遲疑一下說道:“臣上奏撤銷高仙芝安西大都督的頭銜,調到京城,擔任右金吾大將軍。推薦王正見擔任安西大都督,此人老成持重,防守上有一套,是最好人選。”“準奏。”唐玄宗對陳希烈說道:“兵部擬旨,調高仙芝入京,王正見主政安西。”說完起身去了後宮。不一會,宮殿中又響起了音樂。陳希烈望著後宮搖了搖頭便與安思順一起出了蓬來殿。
王正見擔任安西大都督、安西四鎮節度使之後,他立足防守,不主動出擊。雖然沒有大的過失,但由於他年高體弱,加上兵員損失慘重,一時之間彌補不起來。沒有能力重新塑造大唐軍隊的昔日威風,唐朝在西域的地位一落千丈。而整個國家也在發生變化,民間為了爭奪利益,紛爭也在不斷加大。
徐家碼頭的比試已經結束,範天雲為方寶成的威勢所懾,知道強爭已經沒有能力,退出夷陵郡和南浦郡。默許了經營多年的兩個分堂,今後歸洞庭幫管理,帶著木排門的人離開了。許放站著很不自在,他轉頭看著方寶成,慢吞吞的挪步。羅宏沒動,對木排門退走,視而不見。雖然在木排門幾十年,但現在洞庭幫已經雀起。他與楚文彬的關係很好,當然願意留在洞庭幫。
高陽回頭大聲喊道:“羅堂主、許堂主,還不快走,站著幹什麽呀?”楚文彬說道:“許放和羅宏要留下來,加入洞庭幫”。高陽說道:“你楚文彬出道的時候,就在羅宏的手下做事,羅宏是你的上級,他願意做你的部下嗎?還是讓他回木排門吧。”
楚文彬說道:“羅堂主是我的舉薦人,我不會忘記的。南浦郡分堂已經歸入洞庭幫,他願意離開他的那些與他一起出生入死的部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