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七章 上奏

字數:6302   加入書籤

A+A-




    李覯剛從崇華堂中講課完畢,然後回到了學官舍。

    這時候兩位太學生,章越,陳曼州,還有十幾名看事的讀書人一並趕到。

    李覯看著這陳曼州鼻青臉腫的樣子,不由眉頭皺起,又看看章越更是不高興,當即問道:“誰人打得?”

    陳曼州向章越一指道:“這位教授是此人打的,還請為在下主持公道,實在是有辱斯文。”

    李覯聞言道:“無論曲直,但動手打人即是不對。三郎,你詩賦如何了?公試不第即要開革出太學,當初我再三告誡你的。如今又兼打人之事,若此事沒有一個說法,那麽公試即不用來了。”

    章越道:“學生明白。人是學生打的,學生願一切聽憑直講處置。”

    李覯點了點頭道:“先把事情情由說來。”

    兩位太學生將事情經過說了一番,當即奉上了那紙箋。

    李覯看了一眼紙箋上的詩文心道,這不是三字詩麽?

    李覯反複地看了幾遍,向陳曼州問道:“此事據你說來,是你呈給舒州知州的?”

    陳曼州道:“然也,學生作此詩時有天象呼應,獻上後王太守稱讚了幾句,還賞了我三十貫錢。”

    李覯看對方說得一本正經,心底冷笑,此詩是陳升之給王安石的,怎麽到了此人口裏,就成了他給王安石的。不過陳升之當時說是一名浦城學子無名之輩,故他沒有細問,沒料到竟是太學生所寫。

    李覯又看向章越心道,就你這詩賦水平,也可寫出三字詩來?

    但李覯轉念一想,章越正是浦城人,他識得陳升之也說不定。

    李覯當即找來一個仆人吩咐了幾句,然後讓他先去陳升之府上一趟,又看向章越道:“你說此詩是你寫得有何證據?”

    章越道:“此詩確實是學生所作,學生當時在私塾見同窗手邊沒有一本趁手的識字發蒙之書,故而不自量力作此打算。當時學生本欲寫一本七言,但七言不成,要寫一五言詩,五言亦是不成。最後心想如千字文般,寫四言韻文作為發蒙,但寫了一番又是不成。”

    眾人聞言搖頭笑了。

    “故而學生最後才決定學百家姓,寫一篇通俗易懂,且朗朗上口三言詩給儒童們啟蒙。”

    李覯想起章越之前詩賦水平,隻能說格式韻律都對,但文才實在平平。但這三字詩之文才雖談不上多高,但也是要有相當經史功底的。

    章越道:“先生若是不信,可讓學生以三字詩中內容考較這位陳姓學子。”

    李覯點了點頭,卻不知不覺被章越帶跑了。從考校此詩是否章越所作,至章越與陳曼州辯論誰對三字詩理解更深了。

    李覯道:“你姑且問來。”

    當即章越與陳曼州問道:“這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是何人?”

    陳曼州笑道:“是嘉祐二年進士蘇洵,誰能不知。”

    章越又問道:“那麽人之初,性本善出自何典?”

    陳曼州道:“是孟子之說。”

    章越道:“孝經通,四書熟,這四書是哪四書?”

    陳曼州笑著道:“論語者,二十篇。孟子者,七篇止。作中庸,子思筆。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

    “當然是論語,孟子,中庸,大學為四書了,哈哈,此顯而易見。”

    章越笑道:”那你可知這四書出自何人之說?”

    陳曼州一愣道:“四書就是四書,還有什麽說法,你莫要牽強附會。”

    章越搖頭道:“我怎會妄定四書席位,兄台你這就見識短淺。你既知‘人之初,性本善’是出自孟子,又怎麽會不知孟子之後最尊崇孟子的是何人?”

    “這?”

    章越道:“教你一個乖,四書之說出自韓退之,四書乃四子書,分別是孔子,孟子,子思子,曾子。”

    陳曼州聞言頓時啞口無言,隨即強辯道:“你說四子書是出自韓退之就是韓退之麽?”

    章越道:“真相自有公論。”

    一旁一名太學生道:“你連韓退之此言都不知,還冒名頂替作甚。”

    一旁圍觀讀書人也是了然道:“陳兄,好生無恥,居然抄別人的詩。”

    “此人實在是無恥之尤,我回去向同鄉他。”

    “走了,走了,本以為有熱鬧看。”

    陳曼州見眾人一走立即慌了揭穿個,然後看向章越放狠話道:“此事我不會這麽算了。”

    說完陳曼州就欲走,兩位太學生欲攔下,李覯卻道:“讓他走。”

    這陳曼州如蒙大赦,當即一溜煙地走了。

    李覯踱步一陣,然後對章越道:“此詩真是你所作得?”

    章越道:“確實學生所文,當初本欲作蒙學之用,不欲揚名,但哪知有人竟竊學生的詩作,學生這才要討回一個公道。”

    “真的?”

    當即李覯拿起三字詩問了章越幾個問題,居然被章越方才問陳曼州的更加刁鑽。

    所幸章越如今經學功底十分紮實,這才沒有被考倒。

    章越知道自己有些錯估了形勢了。

    若是一般太學老師知道太學裏學生,寫出如三字詩這樣的到一名知州誇讚,並且在地方上推行教化,肯定是恨不得大書特書,立即上奏朝廷了。

    但是李覯沒有,而是再三的謹慎,要反複地確認。

    章越抹了一把額上的汗,其它穿越者沒有任何詩詞功底,隨便拿出一本後世的詩都能得到一片喝彩,為啥自己就這麽艱難。何況自己當初不是想抄,隻是教給章丘罷了。

    其實也是章越的詩賦平日太差,若是平常一名進士科的太學生所作,聽了方才那一番辨明的話後,李覯都不會懷疑。

    李覯沒有說話,讓其他人都回去,獨留在章越一人在自己學官社裏。

    章越保持著恭立的姿勢,而李覯則吃茶吃些糕點,以及寫著文書,反正就是沒有搭理章越,說一句話。

    章越不知李覯肚子裏賣得是什麽藥。

    正當這時候,一名仆人從外走入,給李覯遞了一個條子。

    李覯看了後麵色稍稍有些舒緩,然後看向章越道:“你先回去,此詩是不是你所作,等公試之後,我再給你一個答複。”

    章越一聽李覯這話到底幾個意思?

    章越向李覯行禮正要推出學官舍。

    “慢著!”李覯說了一句話。

    章越回頭道:“不知直講還有什麽吩咐?”

    但見李覯負手道:“你誤在我麵前倡孟子之語,吾非孟!”

    說來李覯非孟,也是眾所周知的。

    比如看過金庸裏批評孟子那句。

    ‘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就是出自李覯之言。

    除此之外,李覯還寫了一首《訶孟子》‘完廩捐階未可知孟軻深信亦還癡。嶽翁方且為天子,女婿如何弟殺之。’

    這說得是是瞽叟讓舜修補倉房的屋頂,突然把梯子撤掉,瞽叟讓舜填井,又讓後妻兒子象將土埋上的事。

    李覯說這事邏輯有錯誤,當時堯已經將兩個女兒嫁給了舜了。舜的嶽父乃是天子,瞽叟再想不開也不會殺舜吧。於是李覯說孟子這人糊塗,把這些事也能當真。

    李覯看著章越的背影,手中攥著之前陳升之給自己的小紙條。

    紙條上確認了章越是三字詩的作者。

    李覯最後才相信,或者中間波折自己不清楚,但陳升之如此說了,即大概不會有錯。

    李覯心道,他當將此事上奏給朝廷,至於能不能采用就章越的造化了。

    至於王安石那也要說一聲。

    對了上一次濮王府那邊小學教授,已是開始用這三字詩教授宗室子弟了。

    李覯不知他為何想到這裏,今年六月宰相韓琦、龍圖閣直學士包拯等人又向官家提議立儲。官家卻言後宮有女子懷孕,等等再說。

    就在數日之前宮裏傳來消息,後宮又誕下一女。

    於是李覯拿著章越的三字詩找到了監判的吳中複。

    吳中複與李覯不對付,看見了李覯前來道:“李直講到此來有何貴事。”

    李覯道:“啟稟監判,這是一名太學生所作的三字詩,得到王介甫的舉薦,於常州大小蒙學引用,我想監判以此上疏朝廷。”

    “為何上疏,就因為王介甫。”

    李覯道:“此詩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正好用於蒙學之中,這是有助於聖教的造化之功。”

    吳中複拿過三字詩看過道:“連七言,五言都不是,言辭如此淺顯,豈可上奏。這不是令百官嘲笑麽?李直講你莫非讓我在百官麵前丟臉麽?”

    李覯道:“監判……”

    “好了,不必再言,本官是不會答允你的。你還是用心與公試之中,在官家麵前有個交待。你可知朝野對太學生非議朝政早有不滿之心,若非我為你們說盡好話,恐怕連這太學也辦不成了。至於如此取巧獻媚之舉還是不必費心為之。”

    吳中複說完將三字詩隨手一放。

    李覯見此當即拂袖而去。

    吳中複搖頭道:“狂生,真是一個狂生。”

    而李覯走回到自己齋舍,他與吳中複衝突已不是一日兩日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他來前雖早料到吳中複不會給自己好臉色,但現在還是被氣得不行。

    李覯當即起了性子,心想你既不願意上奏,那麽我就單獨列名上奏。

    想到這裏,李覯說幹就幹,當即他提起在公案上書寫了起來。

    (www.101novel.com)